文/馬慶雲
11月30日,電視劇《裝臺》正版視頻平臺已經可以三集觀看。前一日,這部電視劇剛剛央視一套單集首播。因為首集質量非常不錯,所以形成了很好的觀眾期待。這部坐擁張嘉益(劇中演員署名張嘉益,為張老師改名後的首部開播作品,並非筆誤)、閆妮、秦海璐、宋丹丹等多位實力派演員的電視劇作品,因為煙火氣息濃厚,西安風味獨特,所以堪稱一道非常優質的陝西文化大菜!
《裝臺》三集之後,這種陝西文化大菜的特點,已經呈現的非常明確的。該劇當中,雖然把敘事重點放在了西安的一個城中村當中,並且以城中村生活的順子為主要敘事對象,不過,電視劇《裝臺》的野心,顯然不僅僅是西安味道,更是為當代的陝西進行影視劇畫像。尤其是這部電視劇當中,不厭其煩地對秦腔等藝術形式進行展示,可見劇作的創作野心。
這部電視劇,不僅僅在曲藝形式、民俗小吃等方面對陝西文化進行全方位的呈現,更是秉持著偉大的現實主義的創作方式,將鏡頭真正對準了站在地面上的勞動者們。在《裝臺》當中,沒有燈紅酒綠,只有芸芸眾生。即使在第三集當中出現主角結婚眾人慶祝的「燈紅酒綠」,也依舊是帶著濃鬱的生活氣息的。西安城,就是在這種大雜燴當中呈現自己的歷史文化底蘊。
電視劇《裝臺》的主角們性格明確,故事內容具備地氣精神,已經毋庸置疑。作為一部眾生相的影視劇作品,該劇在配角演員的故事內容上,也是非常具備真實味道。很多內容,都是能夠讓觀眾信服的。比如,已經播出的三集劇情當中,其實就有兩組人物,是成互文關係的。第一組,是順子和疤叔。第二組,是大雀兒和墩墩。這種性格互文,是一般電視劇作品當中所少見的。
先說順子和疤叔。三集劇情之後,兩個角色的特徵,可謂是顯而易見了。張嘉益老師帶來的順子,是典型的中國男人的特徵,沒有什麼大本事,懦弱無能,佝僂著後背才能混一口飯吃。而疤叔,則是另一種代表,這個開麻將館的傢伙兒,則屬於「打黑除惡」邊緣上的人物,再進一步,就是違法犯罪了。而《裝臺》已經播出的劇情當中,對這兩種性格的對比,是非常明確的。
疤叔的白狗被順子閨女(刁菊花)撿的流浪狗「配對兒」了,疤叔找茬刁菊花,並且想要藉機圖謀不軌。結果,刁菊花直接用剪刀把疤叔臉上劃開了血道子。這場戲,精妙之處在於,把刁菊花、疤叔和順子的人物性格,全部以暗線的方式呈現清楚了。刁菊花的潑辣,當然是明線的。但是,刁菊花何以成為這種性格,則是暗線的,正是父親的軟弱,她才受人欺負,才不得不自救自保。疤叔曾經橫行霸道,如今也是夕陽遲暮。而順子,則和和氣氣,能過就行。
這裡邊,其實藏著很多留白式的真相。比如說,順子的第一個老婆為什麼跑了?是因為順子有家暴行為嗎?顯然並非如此,這個順子,在和女兒的對話當中告知,原來是老婆拿鐵筷子毆打自己,腦袋都開花了。顯然,順子代表著一批「沒能耐」的中國男人。而這批軟弱無能的男性,恰好是妻子們不滿的原因。尤其在鄉土文化背景下,軟弱無能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劇作當中的這些留白,也呈現了鄉土到城市的一種轉變,是時代的滄海桑田。
再說大雀兒和墩墩。這兩個小人物,是觀眾非常容易忽略的,但卻是這部電視劇真正厚重的兩個「神來之筆」。兩個小人物,都是外縣人,屬於陝西外縣人在西安的眾生相當中的一員。而這兩個小人物身上,也藏著劇作對於陝西文化眾生相的敘事野心。透視這兩個人物,都可以用「討老婆」的角度來完成。
劇情當中,墩墩每次回家,都帶著賺來的錢回去,準備彩禮,從而獲得娶媳婦的可能性。可是,每一次,這個青年都無功而返,因為鄉下的彩禮又漲價了。電視劇《裝臺》對居高不下、屢屢看漲的彩禮問題,毫不迴避。而這個墩墩,曾跟著師父學習紅拳,這是從秦代便有的拳腳功夫,也是重要的陝西文化大菜。然而,硬功夫趕不上軟彩禮,再好的練家子,也只能在裝臺班子裡邊賺錢攢彩禮。
和墩墩形成互文關係的,則是大雀兒。劇作當中,曾拿大雀兒的名字開玩笑,點到為止,懂的自然懂,不懂的,也無傷大雅。央視劇的好處就在此處,保持了一些風味特徵明確的玩笑,但又不至於對未成年觀眾造成壞的影響。這個大雀兒,是家裡有一個媳婦,租住的城中村裡,還養著一個。這種關係,通過人物對白透露出來。窮成那樣,依舊有兩個「媳婦」,其實也是一種真實。大雀兒背後的故事,也值得觀眾期待一下。
電視劇《裝臺》的好處就在於,單獨拿出哪一個人物出來,都是可以成為一部電視劇作品的。而該劇,就是把眾生相們融合到一起,讓他們成為互文關係,呈現一道真實而風味明確的陝西文化大菜。該劇根據嚴肅文學小說《裝臺》改編,嚴肅文學的力量,正在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