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生活貧乏的年代裡,人們常常吃不飽穿不暖。一年到頭難得買上一件新衣服,也難得美美地吃上幾回肉。然而,即便食物平淡、衣著簡樸,也似乎很少有人因此而埋怨生活的苦累。一到年關,一家人其樂融融地聚坐在一起,開開心心地迎接美好的新一年的到來。
那個年代,雖然生活很苦,但每個人生活勁頭十足,一家人緊密團結在一起,用勤勞的雙手創造著美好的未來。那時候,每個人的精神都是很富有的,他們相信只要自己辛苦點、努力點、勤快點,生活就會越來越好。所以,在那個年代沒有日益攀升的抑鬱症發病率,也沒有居高不下的自殺率。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再也不必像過去那樣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大魚大肉乃至山珍海味,衣著光鮮乃至日日換新。
物質生活上去了,可是人的精神卻越來越貧乏,每個人似乎都活得很累,於是患上抑鬱症和自殺事件屢屢不斷。
當孩子累
人口增多,教育制度改革,科學技術發展迅速……這一切一切的新變化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增添了孩子的學習壓力。考不上高中就意味著上不了大學,上不了大學就意味著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工作生活就難以有著落。
沒文化沒知識沒學歷在社會上就難以立足。知識改變命運,對於絕大部分出自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講,要想改變命運,唯一的捷徑就是上大學、上好大學。
然而,僧多粥少。升學壓力與之俱增。巨大的升學壓力,加上老師的擔憂,父母的焦慮,三重大山之下,一些孩子心理崩潰,有的患上了抑鬱症,有的走了一條不歸路。
對孩子來說,學習太難了!
當大人累
孩子有孩子的壓力,大人有大人的壓力。每個步入社會的成年人,都要面臨生活和工作的壓力。
日益攀升的物價,水漲船高的房價(租),生活成本越來越高。現代社會,錢雖非萬能,但沒有錢卻又萬萬不能,因此,有份工作是多麼的重要。
沒有工作就難以生存。但是,就算是有了工作也還要時刻擔心著工作朝夕不保。現在這個年代,除了公務員和老師等一些特定的行業,誰能夠保證自己的工作是個鐵飯碗?
當成人難,當中年人更難。
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不僅要時刻關注自己的工作和身體健康,還要擔憂家中老人的身體狀況和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工作忙碌了一天,回來還得輔導孩子作業。夜不能寐,朝不能睡。
到了中年,還不敢生病,尤其是大病。生病要花錢,大病更需用錢,而一家老小都指望著自己過日子。
人到中年,更不敢失業。小孩上學要用錢,老人生病要花錢,日常的房貸(租)、保險、車子、生活也要用錢……處處都要用錢,失去工作就沒有收入,對中年人來說,失業就如同小鳥失去了翅膀、如同地球失去了陽光、生活失去了色彩。
而且現在這個社會對中年人極其苛刻,年齡超過35歲,不僅被用人單位嫌棄,還被社會鄙視。再就業難上加難,不僅要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年齡歧視,還要承受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對中年人來說,生活太難了。
當老年人累
老年人的生活也不輕鬆。年紀大了,身體每況愈下,健康問題頻出,不是這痛就是那裡不舒服。因為怕子女擔心,也不捨得用錢,於是小病自己忍,大病自己抗,心裡想著能為子女減負就儘量減負。
若是子女工作好生活好,心裡便稍能寬慰;若是子女工作或者生活不順,心裡就各種擔憂、操心。遇上不省心的子女,那更是一輩子操不完的心。
對老年人而言,生活也不容易。
人活著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
既然人生這麼累,為什麼還要堅強地苟活於人世呢?
對於每個人而言,生命只有一次。物以稀為貴,鑽石之所以珍貴,是因為稀有,而生命相比鑽石則更為寶貴。
我們之所以覺得累,那是因為還活著。如果死了的話,當然就不累了。所以,正是因為活著才會覺得累。
世界著名實業家、哲學家、世界五百強企業京瓷和KDDI創始人稻盛和夫先生在他的著作《活法》這本書裡寫道:人活著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就在於提升心性,磨練靈魂。
一個人不管積累了多少財產、地位,名譽,都不可能帶往另外的世界。當死亡來臨的時候,可以帶走的東西只有一樣,那就是「靈魂」。
人的死亡並不意味著終結,而是把今世創造的所有東西通通捨棄,只帶著自己的靈魂出發,開始一段新的旅程。帶著比出生時略為美好、略為高貴的靈魂死去,這就是人生的目的。
我們所遭遇的各種煩惱和考驗,正是生活和工作對我們靈魂的磨練。這些苦難是上蒼賜予我們磨練靈魂的機會。
-END-
註: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