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 為什麼一定要去南極?

2021-02-13 讀者讀書會

去南極,相信是很多人心中的夢,但大多數人往往只是「說說而已」,或是「望而卻步」。當你穿越號稱「魔鬼西風帶」的德雷克海峽,真正到了南極時,也許就會覺得:其實也不是那麼「遙不可及」。有時候,許多事,真正去做了,並沒有想像得那麼難。難,更多是在想像中。難的是一種「不管不顧」的放下,是一種「說走就走」的勇氣、瀟灑與覺悟。人,最大的智慧在於真正理解「人生苦短」,並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把握,去利用,去豐富,去定義。

不是每個人都想去,能去,會去和去了南極的。但南極始終是一個值得「有念想」的地方。沒有去,有沒有去的念想,魂牽夢繞,牽腸掛肚,想像無限。去了,有去了的念想,終身難忘,意猶未盡,回味無窮。有時候,有些事,未必都要得到,念想,何嘗不是一種寄託,一種美好。

一個人,只有踏上了烏斯懷亞土地,才算是真正開始了南極之旅。醞釀已久的想法,躍躍欲試的心情,也就有了身臨其境和身體力行的機會。因此,許多旅遊者都把到烏斯懷亞當做一個人生目標。到了這裡,即使去不成南極,也能夠聞聞南極的味道。

去南極的人群中,有兩種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一種是有錢有閒,但已步履蹣跚的「夕陽紅」,另一種是形單影隻,沒有錢也要「窮遊」世界的「背包族」。每每在南極的雪地上,看到顫顫巍巍的老人們,就想「何不當初」,但誰又「不曾當初」,但看著他們「豪邁」地奔赴南極,肅然起敬之心,由然而起。只要你想走,什麼都不是理由,什麼又都可以是理由。

背包客,無疑是烏斯懷亞街頭獨特的風景。他們與烏斯懷亞是如此和諧與融洽,甚至會讓人覺得,烏斯懷亞,就是為背包客而存在的,尤其是十指相扣的背包情侶。如果沒有了背包客,總覺得烏斯懷亞少了點什麼。如果你仔細聞聞,就能從烏斯懷亞的空氣中嗅出一種味道,一种放縱自己、悠然自得,無憂無慮、隨遇而安,浪跡天涯、四海為家的「背包客」味道。

烏斯懷亞,海水環繞,曾經被作為理想的「流放地」。已被改做博物館的監獄裡,曾關押過幾百個囚犯。囚犯被送到了這裡,也就死心塌地了,因為,這裡無處可逃。導遊說,今天,烏斯懷亞的人來自五湖四海,許多人原本只是來遊玩的,卻被這裡的寧靜吸引了,結果就留下了。烏斯懷亞,冥冥之中,好像還是一座「監獄」,一座「囚禁」自我,關「心」的監獄。在這裡,人學會一項基本技能:與自己相處。在這裡,心,容易靜下來。

烏斯懷亞是絕對的「天盡頭」,一枚小小的烏斯懷亞冰箱貼上就悲壯地寫道:The end of world(世界的盡頭),因為,所有的路到這裡,就算走到頭了,就是「絕路」了。站在這裡,向前望,海天一色,窮途末路,無路可走,是一種絕望和無奈。但未曾想,只要一轉身,一回頭,就突然發現,其實,你擁有的是整個世界。終於理解了什麼叫「天無絕人之路」,明白為什麼說「老天爺是公平的」,更懂得了「換一個視角」的道理,覺知了「沒有路就是路」的哲理。「天盡頭」,給人還有一層更深的啟發,即學會生命回望。站在生命的終點回望,你更容易知曉:什麼是真正的價值和意義所在。於是,就知道,人,應當如何選擇。

烏斯懷亞的人總喜歡調侃自己說:我們簡單,是因為我們沒有選擇,所有的選擇都是「北」。都說這個時代太浮躁了,是因為有太多的選擇。選擇,不僅是一種可能,一種誘惑,更是一種複雜,一種殘酷。選擇,就意味著取捨,有取捨,就有後悔,就會懊惱。記得早年,一家媒體曾做過一個街頭調查,「你幸福嗎」,殊不知,幸福本是一種內在的體悟,盡在不言中。要知道,幸福最深刻的價值是「簡簡單單」,少一點選擇。

在烏斯懷亞國家公園裡,有一個小小的郵局,其實,是一個小紀念品店,店主是一位滿臉滄桑的老人。面對行色匆匆的遊客,永遠是一種不緊不慢的節奏。小店裡的隊已經排了好長,遊客們開始躁動,老人仍一如既往的篤定,不時與顧客說笑幾句,也許是看慣了「來去匆匆」,更明白「不緊不慢」的意義。

老人也許不知道,或也知道,遊客「到此一遊」的時間有限,因為,還要趕下一個景點。但老人更明白,再多的「風景」也只是過眼雲煙,即使那個當下,讓你興奮不已,縱然那些畫面,美不勝收。但時過境遷之後,再美的照片,也不過是存儲卡裡一個被遺忘的文件。老人更希望自己手上的郵戳,在蓋下的那個瞬間,能夠凝結時間,印記心景,留下回憶,成就永恆。

企鵝,無疑是南極的主角。人們喜歡企鵝,是它與世無爭的憨態,晃晃悠悠,跌跌撞撞,卻也完成了匆匆忙忙、簡簡單單的一生。人的一生,必然行色匆匆,不容易的是在「匆匆」中保持簡簡單單,人的一生,難免心事重重,其實,生活並沒有,更不需要那麼複雜。有的時候,你簡單了,世界也就簡單了。

人們喜歡企鵝,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聽說它們「一夫一妻」,忠貞不渝。但到了南極,走近了,才知道,其實企鵝也有「劈腿」的,既有喜新厭舊,見異思遷,也有生活所迫,本性使然。有時候,許多事,只有走近了,才明白,為什麼說「百聞不如一見」,為什麼說「眼見也不一定為實」,更知道了其實別人的生活,並不像你聽說和看到的那樣「光鮮亮麗」。每個人都不容易,誰家沒有一本難念的經。有時候,只是說與不說而已。

在南極,總能看到賊鷗獵殺小企鵝的血腥場面,於是,人們就對賊鷗深惡痛絕。殊不知,在南極,一隻藍鯨一天就要吃掉400萬隻磷蝦,想想,磷蝦寶寶又跟誰說理去?只是藍鯨獵殺磷蝦的場面,你不曾見識。大千世界,就是這樣,你可以理解為弱肉強食,也可以理解為自然法則,與情感無關。但到了人類社會,就不能這麼簡單直接。不能因為強勢,就任性。要知道,許多事,雖然合理,卻未必合情。人,既要有理性,更要有同理之心。因為,同情他人,就是關照自己。

南極是一個冰雪世界,有著巍峨多姿的冰川,更有千姿百態的浮冰。與陸地上看風景不同,陸地上,是你的遊走,看到了風景萬千。在南極的船上,你只需要靜靜地坐在那裡,看著世界從眼前匆匆流過,同樣是風情萬種,美不勝收。於是,就理解了「坐地日行八萬裡」的境界,更覺悟了「知白守黑」的智慧。人,成為舞臺上光鮮亮麗的主角,固然是極好的,但做一個靜靜的旁觀者,何嘗不是一種選擇,一種智慧。

玩石頭的人總喜歡說:這個世界,沒有兩塊石頭是一模一樣的。但到了南極,你就會發現,海面上的浮冰,又有哪兩塊是一模一樣。就一塊冰而言,浮動中,剎那間,也是不一樣的。因為光線不同,角度不同,心境不同,冰就不同。因此,人,不要刻意與眾不同,更無需太在意別人的目光,因為不同的人,相對位置不同,看法也不同,更重要的是:「同」與「不同」,取決於你的內心。

南極有一種特別的景觀:藍冰。第一次親眼看到「她」的時候,總會讓人有點戰慄。那是一種超凡脫俗的美,一種足以讓人肅然起敬的美。專家說,藍是因為「密度」,只有南極能夠提供形成這種密度的環境。現代人,總希望能夠出人頭地,殊不知,沒有「密度」,又如何成就自我。當然,環境也很重要,當下,喧騰中又有多少人關心「密度」。一個人,少了「密度」還不可怕,怕的是一個時代「疏鬆」了。

浮冰,原本是水,經過了升騰的蛻變,凝結的造化,成就了有形的存在,給了漂浮以可能。儘管,也知道這種存在短暫,卻依然執著。人,在每一個當下,都容易執著,因為,不執著,似乎就體會不到存在。殊不知,存在總是相對的。人,更要知曉: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大千世界,誰不是過客,又何須執著,最終,依舊是塵歸塵,土歸土,到了南極,更有了水歸水的詮釋。

去南極,通常組織者都會舉辦一些關於南極的知識講座,一是作為攻略,二是科普的目的。船上有位「老南極」,年紀輕輕時,就結緣南極,一結就是半個世紀,成就了一生的事業。老了老了,仍喜歡,用他那顫顫悠悠的語調,在船上,給「北來北往」的遊客講南極,講自己的南極,講南極的「鬼故事」,津津樂道,孜孜不倦,樂此不彼。

我曾問老人兩個問題,一是「如果再給您一次機會,您還會選擇南極嗎」,老人遲疑了一會兒,堅定地回答,會。二是「您認為久居南極,與世隔絕,對您的性格和行為是否產生了特定的影響」,這回老人沒有猶豫,果斷地給出了答案:是。我沒有再問了,因為,他在那裡,也許就是所有問題的答案。人,有的時候,總喜歡表現自我,殊不知,一種靜靜的存在,何嘗不是一種表達。

在船上,你總能在某個地方發現他的存在,或是在走廊的椅子上「做功課」,或是蜷縮在酒吧的沙發上冥想。我想,這也許是在科考站養成的習慣,時間多,交流少,就學會了與自己相處。離別時,我給了老人一個深深的擁抱,動情地對他說,我會想念他,想念他的故事。老人風輕雲淡地衝我微微一笑,我猜他一定在想:小子,你不過是看了看「封面」而已。

 一天下午,在頂層甲板上,在藍天、白雲和雪山的襯託下,一個芭蕾的身影優雅地出現。聽說她只是個業餘愛好者,卻「處心積慮」「蓄謀已久」地,帶芭蕾服穿過18000公裡,將自己與芭蕾,永遠地定格在了南極,留下一段芳華歲月,老時坐著搖椅慢慢回味。有的時候,人們總是很在意別人「異樣的目光」,卻遺失了自己,淡漠了內心,其實,想,就去做,生活就應當有自己的「腔調」,與別人何幹!

一天上午,在船上的餐廳,我紳士地問一位老人:「您對面的位置有人嗎?」這位美國老太傲嬌地說:「有!是我Boyfriend(男朋友)。」看她一副「撒狗糧」狀,那種幸福,溢於言表,我由衷地欣賞。古稀之年,仍有一顆悸動的少女心,與自己相愛的人,浪跡天涯。不記得是誰說過:每個女人心中都住著一位公主。但大多數人,只是住住而已,這位老人,卻讓她出來溜達。

一天下午,在登雪山的路上,看到兩位「帥鍋」耍酷,將衣服一件件褪去,剩下短袖,等著人們駐足、驚嘆和羨慕。有人好意關心:別感冒了。他們依舊「我行我素」,終於明白了為什麼說「青春是用來浪費的」。人們總喜歡誇孩子「少年老成」,真的不明白,為什麼要讓孩子老成,日後,他們有的是時間老成,而童年是用來嬉戲的,少年是用來調皮的,青年是用來犯錯誤的。

聽風

在烏斯懷亞國家公園的入口處,有一個「迷你博物館」,在介紹烏斯懷亞的原住民的文字中有一段讓人回味無窮的話:

細細聆聽,或許還能從那穿過樹林的微風中,依稀聽到祖先的呼喚。他就在這裡,在海灣邊,細語諄諄,告訴我們曾經的曾經。儘管曾經的輝煌,已成過往,但傾聽那些聲音,不僅是為了記憶,更是傳承。

這些年,人們熱衷於學習西方的東西,博採眾長,本無可厚非,但囫圇吞棗,數典忘祖,就值得清醒、反思和商榷。當下的中國人,尤其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地聆聽那些依然迴響在崑崙山谷中、激蕩在黃河浪花裡的聲音。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四書五經,唐詩宋詞,傾聽古聖先賢的聲音,不僅是為了記憶,更是為了血脈。

在南極,無意中拍到一張意境純美的照片:在純淨的天空下,在藍冰的映襯下,一隻燕划過,留下了一道優美的弧線。一位朋友說,第一眼看到時,突然有一種莫名的悲憫之情。其實,悲憫,又何止是因燕而起,大多數到南極的人,特別是置身在一種浩渺與空靈中,都會有一種「悲憫」的感動,因為,在這裡,更能夠理解生命的本質與意義。

去南極,收穫美景,一飽眼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沐浴心靈,用通俗的話講叫:經歷一次心靈的洗禮。因為,只有南極,能給你一種天荒地老的感覺,特別是南極的夜晚,蒼穹之下,海天一色,給人一種絕對的純淨、靜逸與空靈,更明白了什麼是「天長地久」,於是,你把自己融入了無限,融入了虛空,重新理解並體悟了時空的概念,真正體會了什麼是浩渺與卑微,什麼是永恆與剎那,漸入一種無他無我的境界,於是,就有了關於生命的深度反思,並回答:人的一生應當如何度過。

從南極回來的人,都有一種「再去去那裡」的衝動,這也許就是「南極後遺症」。因為,經歷了南極,就明白,照片和紀錄片,固然能夠給我們「身臨其境」的效果,卻無法給你「置身其中」的感動。就像杯子裡的風景,終究是一種局限。經歷了南極,更明白,生活和意義,要遠比你認為的博大,而生命和可能,卻要遠比你以為的有限。人,需要早一點覺悟,因為,生命是「一次性消費」,所剩有限。人,更需要學會放下,因為,放下才能夠擁有。放下,去體悟一種我行我素的自在,去感受一種自在天地間的純然與安寧。

相關焦點

  • 在南極拉的粑粑,為什麼一定要烤一下帶走?
    你甚至可以直接在incinolet官網上購買這種馬桶的家用版,自己給自己鏟屎,肥水不流外人田…而且在家裡用不需要大小便分離但在南極,這種乾濕分離是需要且必要的為什麼?為什麼南極的廢棄物處理要這麼嚴格?因為南極的生態環境是十分脆弱的,人類的活動極容易對現有的南極生態造成衝擊。南極洲的氣候特點是酷寒、風大和乾燥。
  • 央央|我為什麼要去南極
    這五年去了捷克、波蘭、奧地利、克羅埃西亞,去了芬蘭看聖誕老人,去了挪威、丹麥、瑞典,去了印尼、突尼西亞、斯裡蘭卡、塞爾維亞,去了四次義大利、兩次西班牙……感覺我深感興趣的歐洲歷史文化宗教建築都一一耙梳到了我的興趣高點。本來,2018年預計的大行程是美國+南美洲隨性走一個月,但是去年的某個時刻,我突然看到南極船票才三五萬塊,幾乎是立刻就被激發了去南極的興趣!
  • 神秘南極:為什麼去南極的人如此少?因為背後有這幾點原因
    有的人會喜歡大城市,有的人喜歡草原,有的人喜歡海洋,而少數愛冒險愛挑戰的人可能會有去南北極的願望。南北極和其他旅遊地不一樣,因為基本上只有研究人員能夠去那裡,普通人一生能夠涉足這些地方的真是少之又少。但相關部門對此進行一定限制,讓普通人去這些地方的概率進一步縮小,為什麼會這麼做,文章中會逐步分析。
  • 為什麼要在年輕的時候去南極?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真實的南極,遠比我們電影裡看到的要更加神秘美好,而且大部分情況下要可愛的多。那些只存在夢裡的遠方,她已經全部去過一遍了。執行力、決斷力出色的她,從前公司離職後,第一時間就決定了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南極之旅。一次,阿燁和同團的人一起在雪地裡默默走了3小時,用這樣的方式去真切地擁抱南極。
  • 一起去南極吧
    番劇給人的感受非常真實,充滿著青春期的特有的想法💡ED 真的好聽到哭 😭這部番劇有兩條線,一條是明線,四位女高中生為心中所願,想要前往南極,暗線就是這四位姑娘在個人成長過程中的故事,經歷青春期該有的迷茫和挫折。超級愛的轉場,現實與夢想的交匯那為什麼一定要是南極呢?
  • 要不要去南極旅行?看了再決定!
    去南極並不難,這點沒有任何異議,但是這只限於你參加旅行社或船公司的旅遊團隊。阿根廷是進入南極的最佳登陸點,所以想去南極,阿根廷的籤證是尤為重要的!如果說這世界上,還存在著至真至純之地,那一定是南極,因為在這裡你不僅能遠離霧霾的困擾,還能讓心靈的得以洗禮!你可以看見湛藍的天空,在逃跑的雲朵,也能聽見那寂靜水面上冰裂的聲音,甚至你還能聞到那隻屬於南極的味道—企鵝!你可以隨手撿起一塊10萬年前的冰渣兌入伏特加,感受一場味覺猛烈的撞擊,或是坐上衝鋒艇,學林志玲來一場嬌羞而又勇敢的裸泳盛宴。
  • 南極的冰川為什麼比北極少,為什麼南極大陸冰川佔有率會到90%?
    整個南極大陸被平均海拔2350米的巨大冰蓋覆蓋。如今,世界上90%的冰川位於南極大陸,北極僅佔9%,而北極佔9%,基本上位於面積較大的格陵蘭島。除了南極洲和格陵蘭島的冰川外,其他地區的所有冰川加起來不到全球冰川總數的1%。世界上的二氧化碳濃度和行星軌道是一樣的。目前認為南北極冰川形成和融化的原因是相同的。為什麼現在90%的冰川位於南極?
  • 去南極旅遊知道這些很重要
    南極,這片遙遠而又神秘的大陸,吸引著無數人的嚮往。南極,世界上最難抵達的目的地,純粹,原始,極致,震撼….對於很多人來說,我們與南極的心理距離,要遠過於與他的實際距離。去南極旅遊有什麼身體限制或年齡限制嗎?
  • 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南極企鵝不跑到北極呢?
    北極有北極熊,南極有企鵝,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但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企鵝不跑到北極呢?科學界一般認為,一個長赤道讓兩極的喜寒動物永遠無法相見。但令人驚訝的是,最新的海洋生物普查顯示,至少235種海洋生物同時生活在北極和南極海域。
  • 北極沒有企鵝,為什麼人類不把南極的企鵝送過去?
    但18種企鵝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的生活區域全在南半球,那麼與南極類似的北極,為什麼沒有企鵝呢?如果人為將企鵝從南極運送至北極,它們是否能在北極繁衍生息呢?企鵝為什麼只在南半球?正是因為企鵝的翅膀高度退化,所以只會遊泳的企鵝,最多只能在南半球某些區域生存,這也是我認為北半球沒有企鵝的主要原因,此外企鵝的生存,還必須要考慮到要素環境、食物來源、天敵等因素。北半球的「企鵝」如今為什麼會流傳「北極有企鵝」呢?
  • 南極為什麼不屬於任何國家?
    與世界其他地區不同,這兩塊土地皆是從南極點出發劃分的一定範圍的扇形領土,這是南極特殊的地理位置所決定的。▲標紅位置為紐西蘭羅斯屬地,其他各國聲稱領土均按扇形劃分原因很簡單,這裡也正好和南美洲距離最近,智利與阿根廷也想要這塊離自己位置最近的土地。
  • 去南極做什麼事最浪漫?
    因為從事旅行行業,曾經遇到客戶在納米比亞哪怕有半日的清閒,都會抱怨安排不當;也曾遇到過合作方設計行程時,要求一定要從每天日出到日落都安排地滿滿當當,因為只有讓客人玩得疲憊不堪才不會找事兒。無奈現狀的同時,不禁反思,是否現代社會浮躁讓人已經逐漸失去了享受「無所事事的快樂」的能力,亦或是「性價比高」總被擺在旅行體驗之上?
  • 再不去南極,青春就要跑了
    而動畫《遊戲人生》(No Game ,No Life)核心團隊再次集結,要講述的就是一部女高中生南極青春故事,名字就叫《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展示南極的極端環境、生活在南極的生物等等對於觀眾似乎已經不再有新鮮感。《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大部分篇幅重點並不在「南極」,而是「去南極」上。
  • 今年的南極為什麼格外的恐怖?
    白色沙漠南極,被人們稱為第七大陸,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唯一沒有人員定居的大陸。南極大陸的總面積為139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中國和印巴次大陸面積的總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南極作為世界上最富有礦產資源的地方之一。導致了非常多的國家都爭先恐後地去「徵服」它。但是因它的極地氣候,讓很多想去徵服它的人都不幸殞命。南極是世界上儲蓄淡水資源最多的地方。
  • 《南極之戀》很好看????
    首先值得說一說的就是這部片子的主要賣點。南極。這片子還真的挺厲害,不是CG做的南極,是真的劇組跑到南極去拍的。《南極之戀》《南極之戀》你再怎麼說是想拍的一個災難愛情片對吧。電影一開始就設置了一個75天的時間線,比起127小時....這個南極絕地求生,更像是南極度假..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趙又廷一到雪地裡就很興奮,就又是跑又是叫的。
  • 打開任意門,跟多啦A夢去南極大冒險!
    哆啦A夢去過世界各地甚至穿越時空唯獨沒有去過南極
  • 原來南極可以這樣去!既不難,也沒那麼貴
    上次的有生之年·環球篇推送之後,有朋友向我反饋:「蘇叔叔,你這個環球不徹底啊,南極都不去……」還沒看的可以點擊藍字複習→如果你也想環遊世界,這些郵輪即將起航…去南極?旁友你還真的問對人了。你知道嗎,90%想去南極的人,都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坐郵輪。
  • 《南極之戀》:這是一個在南極才能發生的故事……
    婚慶公司老闆吳富春(趙又廷飾)為了開發南極婚禮和研究極光的高空物理學家荊如意(楊子姍飾)一起坐飛機前往南極,誰知飛機遇上風暴墜毀,同行人員皆遇難,只有二人倖存下來。吳富春到南極就是為了錢,從一開始照相時嘴裡喊著「一二三錢」到後來餓得睡不著覺還在問「南極什麼東西最值錢」,他自始至終都很愛錢。如意腳卡在機艙裡動彈不得,飛機又馬上要沉入水中的時候,他猶豫過,但等把東西都搬出去以後,他還是回來了。如意躺在床上下不了地,是他端屎端尿伺候的。後來如意說,他把尿盆端出去的樣子,第一次給了她希望。
  • 花樣姐姐去南極了,你還等什麼?南極自由行攻略大揭秘
    之前花樣姐姐七個人中只有五人拿到了去南極的船票,讓大家哭成那樣傷心,連二胖都哭訴節目組不能這麼玩
  • 2017要去南極啦~
    2017出發去南極啦!《哆啦A夢:新·大雄的日本誕生》在電影定檔安排如此緊張,宣傳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依然不負眾望,熱映至今票房累計已經破億,突破了哆啦A夢2D系列電影在國內的票房紀錄!哭歲月流逝太快,自己已經老了」,「故事教會我最多的就是,世界上任何惡魔都不可怕,只要無所畏懼的勇敢去面對」,「大雄和父母之間的互動看哭了,真的是很有教育意義的一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