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開月正圓》如何成為2017現象級劇王?主創專家共議創作之道

2021-03-04 看電視

華視娛樂年代大戲《那年花開月正圓》如何成為現象級作品?其成功給電視劇行業帶來了怎樣的啟示?多位行業專家對「那年」的創作之道與精神內核展開討論。

2017年的電視劇市場中,收視率奪冠、引發全民熱議的《那年花開月正圓》成為現象級作品。這部劇王是如何誕生的?其成功給電視劇行業帶來了怎樣的啟示?

1月8日, 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華視娛樂聯合主辦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專家研討會上,多位行業專家對「那年」的創作之道與精神內核展開討論。

眾多專家學者及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導演丁黑、編劇蘇曉苑、華視娛樂總裁暨該劇總製片人趙毅、藝術總監延藝雲等出席會議,並對《那年花開月正圓》從創作構思、劇情深度、價值觀引導、思想文化傳承等方面進行了鞭辟入裡的剖析和解讀,用專業的觀點集百家之言,揭秘該劇成為年度大劇的精髓所在。

   

華視娛樂出品的《那年花開月正圓》由導演丁黑執導、蘇曉苑編劇、趙毅擔任總製片人、葉錦添擔綱服裝造型設計,孫儷、陳曉、何潤東、任重、俞灝明、胡杏兒、曾淇及老戲骨劉佩琦、張晨光、謝君豪、龔慈恩等主演。

作為一部根據陝西省涇陽縣吳家堡吳家史實創作的原創劇作,《那年花開月正圓》用現代視角回看清朝末年秦商家族的傳奇故事,並融入了情感、商戰、家族和家國情懷,借女主周瑩聚焦時代人文底色,講述歷史洪流下秦商群體的奮鬥和勵志,兼具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風格,借古喻今啟示現代觀眾,使得整部劇充滿了人性深度與人文情懷。

該劇自2017年8月30日東方衛視、江蘇衛視、騰訊視頻以來,取得了優異的市場成績,雙臺平均收視率之和位列年度冠軍,網絡播放量也成為騰訊年度第一,並且從一部電視作品逐漸成為一種全民關注的「全民花開」社會現象,作為2017劇王級作品不可或缺的標籤,《那年花開月正圓》在全社會範圍內引發熱議。

一部原創電視劇能在重重IP改編的包圍下突圍成功更顯自身的硬實力。導演丁黑表示,一部電視劇,通過劇情傳達積極正面的價值觀,必須要有好的代入方式。其實製作也不單單是從形式上考慮,所以劇組除了在布景方面精雕細琢之外,觀眾也能看到在服裝以及整個視覺造型上都是試圖有一個情感代入。

用現代視角審視處於新舊交替的清末時代,劇中周瑩不服輸、不認命、敢於打破常規束縛的新女性認知讓其在當時的社會環境能夠登上生活和事業舞臺的中心。尊重藝術規律,回歸創作的本質,這樣就很自然地與當今女性在精神世界找到共鳴點。

《那年花開月正圓》劇中人物形象生動鮮活,從周瑩到沈星移,從吳蔚文到吳聘,不欺不詐、誠實守信的經商原則貫穿始終。該劇弘揚傳承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秦商文化,用周瑩等角色的成長蛻變展現歷史上秦商的「三硬」與「誠信」精神,對於現代人的經商處世也有著很大的激勵和引導作用。

編劇蘇曉苑也表示,將一個雜糅著傳統文化與美德的正能量故事講述給年輕人聽,既要考慮故事的完整性,又要貼合時下觀眾尤其是青年人的喜好,所以劇中很多地方都植入了現代的理念,包括精神的傳承和商業運作的手段,比如劇中用了期貨和現代金融的概念,而且也加入很多現代營銷手段的展示。

這些其實都是希望能夠讓今天的觀眾聽我們講完這個故事。此外,周瑩的故事恰好契合了「幸福是靠奮鬥出來的」新年祝詞,它在貼近現代觀眾審美的同時,用內在的力量鼓勵觀眾更好的生活。

藝術總監延藝雲則在創作源頭上給予了深刻的解答,他提出影視創作首先要時刻尊重中華傳統文化、注重主流內容和價值觀的傳承。其次,一定要尊重藝術規律,這是創作優秀作品的前提,創作上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經過長期打磨沉澱。最後,要牢記職業操守,不忘初心,保持純粹的創作初衷。

在IP盛行的今天,《那年花開月正圓》以原創故事講述一個女性成長蛻變的史詩傳奇,向觀眾傳遞誠信、忠孝、情義的正能量,這種格局和立意讓觀眾在看劇娛樂的同時,還擁有更多思考學習的東西,對於觀眾正確價值觀的養成有著深遠的引導意義。

  

華視娛樂暨《那年花開月正圓》總製片人趙毅在研討會上同時表示,如何讓故事既能傳遞秦商精神、正能量的價值觀,又能貼合現代觀眾的審美,這是團隊從項目籌備期就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為此劇組先後多次深入涇陽採風,僅故事框架和劇本就用了三四年進行反覆打磨,整個劇可謂六年磨一劍。他強調,做一件事很簡單,就是回歸創作的本質,而磨難是創作的必經之路。《那年花開月正圓》播出期間雙臺平均收視破2,最高收視點達3.78,連續39天強勢包攬衛視收視冠軍。

截至目前,該劇網絡獨播平臺騰訊視頻播放量累計突破130億,播出期間單集最高播放量4.2億,連續27天全網播放量第一,成為騰訊視頻年度衛視劇冠軍。該劇連續37天登上熱門話題榜,其中連續30天熱門話題榜冠軍。

周瑩經商、暖男吳聘、沈星移救周瑩等92個相關熱搜共計上榜162次,同時,微博口碑正面佔比達84.6%。

值得一提的是,該劇微博主話題「那年花開月正圓」的總閱讀量突破67.8億,短視頻微博全站播放量超80億,並帶動旅遊、汽車、美食等八大領域產業聯動。

突出的互動成績證明了「《那年花開月正圓》是一部有溫度、有情懷的劇,當然成績的背後離不開觀眾和行業內對該劇的支持和鼓勵,也還應有更多的提升空間」,趙毅分析道:「《那年花開月正圓》有貼合現代年輕人喜歡的浪漫主義明麗色彩,同時兼顧普適育人的現實主義風潮,而將這二者融合,是華視娛樂一直堅持的造劇風格。」

在《那年花開月正圓》之前,華視娛樂出品的《平凡的世界》《刀客家族的女人》等電視劇就「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用原汁原味的時代元素向觀眾傳遞奮鬥、勇敢、質樸的不朽精神,跳脫繁華和浮誇,描繪生活的本真,也獲得了優異的社會口碑與行業認可。

趙毅表示,未來華視娛樂會秉持紮實創作的初心,在打造精品的道路上繼續前行,不斷推出更多優質的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相結合的作品。

   

在研討會現場,各位行業專家也分別站在市場發展的角度,針對《那年花開月正圓》的創作內涵、製作水準、文化傳承、播出成績以及對行業未來的影響等方面發表了觀點。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李京盛表示,從歷史格局、時代背景、文化和人性深度等方面進行評判,《那年花開月正圓》無疑是2017年的現象級劇王,它格局大容量大,是一部收視與口碑雙豐收的經典劇目。

國內年代商業題材的電視劇曾有過《大宅門》《喬家大院》這種經典之作,但《那年花開月正圓》有比以往宅門戲、家族戲更大的格局和人文底色,它既吸取了之前經典作品的經驗,又破解了同類題材電視劇固有的套路。

通過講述「一個小女人的大故事」,巧妙的用藝術手法將晚清的時代格局與周瑩的傳奇經歷相關聯,形成了這部作品獨有的家國情懷、時代氣息和人性深度。它的出現向行業證明了,年代劇是完全可以突破家族和商戰的角度寫出歷史感、文化感、時代感和人性表達的,這也是它的經典所在。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李準評價《那年花開月正圓》的創作是『豹頭豬肚鳳尾』,開頭對周瑩的出身和命運表達就把大家抓住了。他表示,之前的商業題材劇,精彩的主要有三部,《大宅門》《喬家大院》《大染坊》。但這三部都是男人經商,而《那年花開月正圓》是女人經商且史有其人,這非常新鮮。

此外,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是實業救國理念開始興起的歷史階段,這恰好與劇中吳家以及周瑩的存在相契合,實業救國的兩大手段機械製造和紡織業在劇中都成為推動劇情發展的重要線索,這很真實,而且很好的體現了該劇的厚重感。

而周瑩身上承載的獨立、平等、自由的新意識和力量還體現了對女性解放的思想傳遞。

中國作協全委、影視文學委員會副主任範詠戈認為,《那年花開月正圓》篇幅雖長但興致盎然,厚重而不乏藝術範兒,它屬於歷史劇的範疇,但也具有商戰劇的基因。

這部劇在戲劇化處理上始終把矛盾集中在主要人物周瑩身上,從江湖賣藝到經歷波折;同時,這部劇始終還在破案,吳聘的死因到最後一刻才揭曉,貝勒爺的神秘也吊足了觀眾胃口。

通過人物的極端化和戲劇化處理,從藝術規律上來說,把觀眾帶入了劇情,使得本劇產生了史實的代入感和觀看興趣。藝術創作把人物塑造放在第一位是非常正確的,符合藝術規律。

「不是人隨事走,而是以人統事」,這樣電視劇能夠給人以正確的認知。作為歷史年代劇應該有這樣的品質。不然再好看、再熱鬧也是辜負了觀眾,所幸《那年花開月正圓》做到了。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副司長董年初認為,《那年花開月正圓》對演員的選擇契合且精準,孫儷、陳曉這些實力演員在劇中都有突破性發揮,將角色演繹的活靈活現,好故事、精演技、大製作,這種創作精神是未來行業創作者需要學習借鑑的。

此外,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王偉國、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戲劇影視學院教授李勝利、《文藝報》藝術部主任高小立、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評論員陳芳等專家也分別從題材選擇、藝術創作、演員表演方面對《那年花開月正圓》予以高度認可,剖析要義激濁揚清展望未來。

在研討會的最後,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從電視劇創作大環境和《那年花開月正圓》的作品價值出發做了總結性發言。

他表示,《那年花開月正圓》在年代劇的創作上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全新視角,它用秦商將經商之道與人性大道結合起來,並且深挖其中的精神,劇中人物的塑造與關係發展,已經不是簡單的生活體驗,而是一種情感體驗,是一種生命體驗。

透過這部劇觀眾能夠更好地看清世界,參透生活,認識自己,把握當下,面向未來。此外,他還對當前顏值與流量當道的行業現狀進行鞭策,並表示衡量一部劇的價值應該從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進行評判,而不能只看表面。

影視創作者要遵循藝術規律,視聽感官的快感是需要的,但是通過快感達到心靈深化為精神美感才是一流作品,希望能借《那年花開月正圓》在行業樹立典範,從而引導創作、推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為未來電視劇開闢一條全新的發展方向。通過此次研討會,《那年花開月正圓》的作品價值和影響力得到了最大化的挖掘。

趙毅表示,華視娛樂會始終堅守初心,從新出發,為觀眾呈現更多兼具精彩與內涵的正能量精品大作。據悉,華視娛樂還將有電視劇《鄧麗君之我只在乎你》《月亮上的篝火》等題材豐富的影視劇精品佳作陸續與觀眾見面。


歡迎關注「看電視」!


深度行業透視、獨到客觀評論、新鮮內幕資訊


廣電行業、文娛產業資深媒體人運營打理


看電視,就是要做有品格、有思想、有見識的內容行業自媒體。

相關焦點

  • 專家贊《那年花開月正圓》回歸創作本質,遵循藝術創作規律
    這其中,有一位神奇的女性,打造了傳奇的商業帝國,她就是去年現象級大劇《那年花開月正圓》的主人公——周瑩。1月8日下午,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與華視娛樂聯合主辦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專家研討會在北京圓滿落幕。
  • 2017電視劇題材百花齊放,《那年花開月正圓》樹立「劇王」標杆
    、紮實創新的創作底色穩坐新一代「劇王」寶座。其實,粗略看來,《那年花開月正圓》和近幾年崛起的大女主戲並沒有什麼大的區別,但細細品之便不難發現,該劇突破了大女主劇固有的套路。首先,它的創作理念與創作態度,是時下行業內中所少有的;其次,無論其內容或是人物形象均紮實豐滿,一展其創作誠意。劇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女主周瑩從一個自由自在的「江湖丫頭」成長為精通商場的吳家大當家,也看到了沈星移從一個囂張跋扈的公子哥成長為一心變法的進步青年……幾十集劇情,十幾年的歲月匆匆而過,將眾多角色的一生囊括其中,《那年花開月正圓》的「劇王」標杆,實至名歸。
  • 收視點3.78,播放量130億,劇王《那年花開月正圓》經歷了什麼?
    1月8日, 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華視娛樂聯合主辦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專家研討會在北京正式召開,多位行業專家齊聚一堂共話「那年」的創作之道與精神內核。該劇自2017年8月30日東方衛視、江蘇衛視、騰訊視頻播出以來,取得了優異的市場成績,雙臺平均收視率之和位列年度冠軍,網絡播放量也成為騰訊年度第一,並且從一部電視作品逐漸成為一種全民關注的「全民花開」社會現象,作為2017劇王級作品不可或缺的標籤,《那年花開月正圓》在全社會範圍內引發熱議。一部原創電視劇能在重重IP改編的包圍下突圍成功更顯自身的硬實力。
  • 從傳播到立意,看《那年花開月正圓》緣何獲譽年度劇王
    》,從不落窠臼的《白鹿原》到現實與浪漫主義相碰撞的《那年花開月正圓》,眾多鮮明獨特的題材組成了2017年國產劇的「百家爭鳴」。接下來,通過在傳播效果、故事創作、話題流量、精神品質四個方面進行分析,《那年花開月正圓》成功在眾多超級IP中脫穎而出,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年度劇王!內容與渠道齊飛,實現立體化傳播於2017年8月30日開播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實際上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就已經開啟了多元渠道的大力宣傳。
  • 《那年花開月正圓》亮相2018品質盛典
    憑藉過硬的製作品質和超高的市場口碑,該劇在眾多電視劇作品中脫穎而出,斬獲「年度品質榜樣劇作」等榮譽,眾主演主創也聯手拿下多項榮譽,成為全場最大贏家。丁黑、孫儷、陳曉等主創重聚,《那年花開》獲「年度品質榜樣劇作」盛典現場,《那年花開月正圓》獲得全場眾多榮譽,成為現場最大的贏家。
  • 孫儷主演的《那年花開月正圓》何以成「劇王」?
    《那年花開月正圓》以陝西省涇陽縣安吳堡吳氏家族的史實為背景,講述了清朝末年,出生民間的陝西女首富周瑩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可以說這是今年難得的、根據真實歷史人物創作的原創非IP劇。有人說,《那年花開月正圓》之所以能火,與眼下國產劇隊伍裡缺少實力對手有關。但其實,看過該劇的人應該都知道,這樣的理由實在太牽強!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那年花開月正圓》亦然。
  • 《那年花開月正圓》展露劇王品相,製作秘密全起底
    在目前普遍低迷的電視劇市場中,頂級製作標準的《那年花開月正圓》被外界賦予很高期望。不過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這部劇並不僅是當下賣座元素排列組合的結果,在丁黑的創作中鮮少重複自我,《那年花開月正圓》的核心理念其實是顛覆套路。
  • 《 那年花開月正圓》亮相2017騰訊星光大賞獲大獎
    12月3日,2017年度頂級娛樂盛宴「騰訊娛樂星光大賞」在北京正式拉開帷幕,活動現場眾星雲集,共同見證年度各項娛樂大獎的揭曉。
  • 從《那年花開月正圓》看一部「劇王」的標配有哪些?
    從天時上看,分外應景,隨著播出周期的綿延展開一天一天推近至中秋佳節,直至八月十五幾近完滿收官; 從格局上看,頗成陣法,此劇或將與江蘇衛視幸福劇場5月開播的《白鹿原》、6月開播的《軍師聯盟》以及預計年底開播的《如懿傳》並稱2017江蘇衛視四大劇王,並與3月開播的《雞毛飛上天》形成良心品質劇戰線。
  • 《那年花開月正圓》攬飛天兩項大獎,華視娛樂樹「原創大劇」品牌
    繼拿下2017年年度「劇王」寶座之後,《那年花開月正圓》又攬獲第31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電視劇大獎
  • 《那年花開月正圓》:細節雕琢「精品大劇」|年度電視劇
    「如果要給《那年花開月正圓》加個標籤,『精品大劇』最為貼切。」電視劇開播前夕,該劇總製片人、華視娛樂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趙毅接受《綜藝報》採訪時,曾如此表示對《那年花開月正圓》的期待,「我們希望這部劇在藝術創作上呈現最好品質,在思想主題上傳遞溫暖正能量,在市場層面受到高度認可。這是整個製作團隊、創作團隊用誠意和真心奉上的一部作品。」
  • 如何評價《那年花開月正圓》?
    這部劇還好在和《甄嬛傳》一樣有歷史原型,增添了厚重感。不同的是,《那年花開月正圓》講的不是文學經典、英雄故事或者朝廷歷史裡的人物,而是一位民間「小人物」——安吳寡婦周瑩的故事。在籌備拍攝《那年花開月正圓》的時候,主演孫儷拜訪了周瑩的第四代傳人、她的曾孫女吳國華,與她一起談論曾祖母,聽說還做了滿滿的筆記。周瑩的事跡還可以從縣誌為主的資料中找到,但是並不多,所以編劇必須利用有限的文字儘量還原出周瑩的故事,還有根據劇情發展和現代社會文化需求進行適當的改編和增添。
  • 劇寶專題|《那時花開月正圓》將播,國產大劇回歸原創內容
    除強強聯合的主創陣容和精益求精的製作理念外,《那年花開月正圓》在2017年中國電視劇品質盛典上被認可,也是在聚焦觀眾需求的前提下行業自我優化的一種必然。就目前來看,國內電視劇市場的發展亟需符合大眾需求核心價值觀、具備引人入勝故事的優質產品。
  • 【多屏觀測】《那年花開月正圓》述經商之道,譜巾幗傳奇
    高收視率源於劇集的高質量,匯集了頗具實力的製作團隊、根據史實改編的精品劇本,並結合當下最火的大女主戲元素,《那年花開月正圓》將有希望成為繼《甄嬛傳》、《羋月傳》之後,孫儷主演女性傳奇大劇的又一標杆之作。首先,「全明星陣容+一流製作團隊」的臺前幕後班底,是《那年花開月正圓》的收視保障。
  • 《那年花開月正圓》開播!
    猛一看,這一次的物料曝光似乎沒有「花開版」預告的甜膩,也沒有「激蕩」版預告的信息量巨大,更沒有「月圓」版「一鏡到底」的精湛技術,單單五組cp海報就想打發翹首期盼的劇迷?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多看幾遍你就會發現這五張海報的奧秘,不得不感嘆《那年花開月正圓》絕對是「心機」深似海的劇組no.1。2017年,我們走過最長的路,應該是《那年花開月正圓》的「套路」吧。
  • 《那年花開月正圓》開播發布 孫儷陳曉齊聚道初心
    由華視娛樂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出品,西安曲江影視、陝西百翻易、唐德影視、光環影業等多家公司聯合出品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8月27日在京舉辦「花開月圓待那年」開播發布會,該劇將於8月30日正式開播。
  • 華視娛樂14年後回憶殺《那年花開月正圓》丁黑孫儷何潤東再「同框」
    周瑩吳聘演繹一段花開月圓式情感關係據悉,在《那年花開月正圓》中,何潤東一改昔日螢屏形象,將飾演溫文儒雅、仁義慷慨、卓爾不群的吳家東院大少爺吳聘,吳聘作為秦商的代表之一,飾演這個角色需要深入了解秦商的經商之道和秦商文化
  • 《那年花開月正圓》:展現「細節美學」的優雅,呈現更多品質創新
    2017年是業界所說的電視劇「大年」,好劇、大劇頻出,而目前正在東方衛視、江蘇衛視熱播的由華視娛樂出品,以「秦商」為背景的近代傳奇女性勵志大劇《那年花開月正圓》無疑將收視大戰推向高潮。《那年花開月正圓》開播後收穫收視與口碑雙高。
  • 憑什麼剛首播就被視為「劇王」? 《那年花開月正圓》玩的是演員與角色的博弈
    類型頹勢下,《那年花開月正圓》又憑什麼依然被押注為下半年「劇王」?昨晚的首播成績足以說明「劇王」並非滿屏通稿的自吹自擂:CSM52城雙臺破1,上線12小時騰訊視頻VIP播放量超2億,微博話題閱讀量過8億,穩居電視劇榜第一,豆瓣評分7.8……
  • 品質背後,《那年花開月正圓》如何做好傳播?
    8月30日,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以下簡稱《那年花開》)在江蘇衛視開播,首播當日江蘇衛視CSM52城最高收視1.16%,豆瓣評分8.3分,該劇相關的多個話題也登上微博熱搜。隨著劇集的熱播,與劇情相關的話題不斷發酵。 「平臺與內容共生,各個渠道互相依存」,據介紹,早在2016年11月,江蘇衛視便悄然開啟了《那年花開》的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