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的小確幸

2021-02-07 金剛老爹

臺灣人的小確幸

 

小確幸是近年來臺灣很流行的用語。顧名思義,是指生活中小小的細節所帶來的快樂幸福。我所理解的小確幸,常常是指臺灣年輕人不屑於追求高大上的志願,只求生活中有小小的確定幸福就日復一日過下去了。不知道正不正確?

 

上網查了一下「小確幸」出處,小確幸一詞來源於村上春樹的隨筆集《蘭格漢斯島的午後》,由翻譯家林少華直譯而進入的現代漢語。意思是心中隱約期待的小事剛剛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那種微小而確實的幸福與滿足。

 

《蘭格漢斯島的午後》輕鬆得讀完都能馬上忘記,其中一篇叫"小確幸",就是說生活中"微小但確切的幸福與滿足"。哪些是"小確幸"呢?很多事物都可以,只是你有用心去體會就成。在文章中,村上說他自己選購內褲後,把洗滌過的潔淨內褲卷摺好然後整齊的放在抽屜中,就是一種微小而真確的幸福與滿足。

用心理學上"FLOW",解釋:當我們進入一個專心致志,活在當下,渾然忘我的狀態才會感受最真切和細微的幸福與滿足。

年輕咖啡師的小確幸

我臺北住家附近有個綠地,綠地就是很小很小的公園,加起來一共10棵樹,綠地兩邊是步道,給行人走動。綠地邊上有家二手時裝店,店門口有位25歲的年輕人就擺了一個手衝咖啡攤。

 

大約是上半年三,四月的時候看見他的。喝了幾次咖啡,學得了一些手衝咖啡的知識,也拜他指點,體會了所謂精品咖啡的風味和樂趣,覺得蠻受用的。

 

後來大概天氣轉熱,他居然不出攤了。最近秋的意味漸濃,他又出現了。

他經營這個咖啡攤,沒有店租,沒有水電費,唯一的人工是自己,僅有的成本是咖啡。兩張椅子靠著時裝店櫥窗一擺,每個月估計至少能收入5到6萬元臺幣。同樣年紀的年輕人朝九晚五,每個月工資大約也就是25000到30000元吧。他來去自由,下午3點出攤,傍晚7點至9點收攤。天氣熱了休息,天氣涼了出勤。原來沒有店名,現在起了個英文店名(攤名),叫做「A Loser Barista」。這名字除了自嘲之外,好像還透著一點「小確幸」的意味。

我和這年輕人聊天,聽起來他心裡還是有點對於未來的憧憬和抱負,不過眼下看起來,他的小確幸也著實沒什麼問題呀!

 

「藝FUN券」的小確幸

 

先要來解釋一下什麼是「藝FUN券「。先說字面,我實在看不懂,因為中英文夾雜本來就不通。實在要解釋的話那就是和「藝術」有關,又有趣(「FUN」)的券。也只有臺灣這樣華洋日混雜的地方才會有這樣的名詞出現。這還居然出自政府部門。這是臺灣文化部為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對振興經濟出一份力量所推出的方案。一共經費12億,發行每張600元的券,持有者可以去與藝文相關的場所消費,比如買票觀賞話劇,參加音樂會,或者買書,等等。

 

臺灣原來有內政部推出的振興券,價值2000元臺幣,推出時聲勢浩大,好像不得了的德政。2000元對我來說直覺上很不少,畢竟2000是個大數目,後來看電視政論節目,有個來賓說,美國政府給美國納稅人帳戶直接匯入1200元美金來振興經濟,我們2000元只等於美金66元。如此一比較,不免讓人洩氣。

 

藝FUN券的600元更是少,大約20美刀。儘管金額不大,推出卻也大費周章。先是推出一次,要在網路上登記,先來先得,不是人人有份。結果鬧了個網路大塞車。熙熙攘攘地也就過去了。我看那個券的名稱就不來勁,金額又小,更沒有興趣上網去搶。後來聽說有人認為不公平,因為老人大部分不會上網搶票。所以就有了第二波藝FUN券的發放。這回,像我這樣的老人就可以去街頭便利商店裡面的機器上登記,文化部擇期抽籤決定發放對象。我拿了我的「健保卡」(很奇妙的事情,領取文化部的券,用的是衛福部的卡),還有我老爸爸的健保卡去登記了。後來兩人都抽中了,還領了一共1200元的券。

 

上周去超市買菜,拐進隔壁金石堂書店,買了兩本書一本原價980元,另外一本原價550元,兩本都在打79折促銷,一結帳剛好1208.7元。我高興地掏出我的兩張藝FUN券,外加8.7元,拿回兩本書。心情格外愉悅,雖說金額不大但是帶給我小小的快樂卻是實實在在。我發現,小確幸的確蠻不錯的。

我想,哪天我要帶上藝FUN券買的書,到小綠地旁「失敗者」(或者翻譯為「廢青」)的咖啡攤去,喝著咖啡,看著書,再一次坐實了小確幸。


關注金剛老爹公眾號,開啟健康生活模式!

長按下方二維碼:




相關焦點

  • 趙剛 ▍「小確幸」:臺灣太陽花一代的政治認同
    說到底,「小確幸」之所以「小」,在於它否定或掩飾時空深度現實,只圖一個「當下」,只爭一個「我的」。古人說「今有滿堂飲酒者,有一人獨索然向隅而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近人說「侵略者的炮火使整個華北擺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
  • 日本人的小確幸是什麼?
    臺灣人流行的所謂「小確幸」概念也是來自村上春樹的「微小而真確的幸福」,那到底日本人的小確幸是什麼?或許不僅日本人,現代社會要感覺大幸福不容易,日本國內的一些調查也顯示30-50歲的上班族都覺得自己太忙了,因此沒感到幸福,或沒有感到幸福的餘裕。
  • 「小確幸」的與世無爭, 暗含臺灣問題的隱性根源 | 文化縱橫
    說到底,「小確幸」之所以「小」,在於它否定或掩飾時空深度現實,只圖一個「當下」,只爭一個「我的」。古人說「今有滿堂飲酒者,有一人獨索然向隅而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近人說「侵略者的炮火使整個華北擺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
  • 你好,小確幸 發在2016臺灣大選前
    小確幸這個詞出自村上春樹的一篇散文,傳到臺灣後迅速成為臺灣人追求的一種社會風尚。▲春上村樹:沒有小確幸的人生不過是乾巴巴的沙漠罷了,很多事物都可以產生小確幸,只要你用心體會就成什麼是臺灣「小確幸」?我一直覺得臺灣才是保存中國傳統文化最完好的地方,儒家倡導的溫良恭儉讓在這裡都可找到。臺灣小確幸的形成或許和臺灣飄零的歷史以及過了經濟快速發展有關。在被日本佔領長達50年的時間裡,臺灣人民不斷反抗,也不斷學習日本先進的技術以及教育。在蔣介石去臺灣前又帶走了大批的財寶,軍隊與大量人才。
  • 日本人的「小確幸」是什麼?
    ,臺灣人流行的所謂「小確幸」概念也是來自村上春樹的「微小而真確的幸福」,那到底日本人的小確幸是什麼?      或許不僅日本人,現代社會要感覺大幸福不容易,日本國內的一些調查也顯示30-50歲的上班族都覺得自己太忙了,因此沒感到幸福,或沒有感到幸福的餘裕。
  • 臺灣品牌文案:如何將「小確幸」用到極致?
    作者:梅花網Maggie臺灣人口中的"小確幸",原本是出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說的是生活中"微小但確切的幸福"。
  • 沒有了大陸,臺灣哪有什麼「小確幸」!
    根據臺灣ETtoday新聞雲2月5日至10日民調「是否認同口罩禁止出口的措施」,有81.8%表示支持(包含62.5%非常支持,19.3%還算支持),有8.8%的人不太支持,5.6%非常不支持,3.8%不知道或沒意見。也就是說,八成以上的臺灣民眾是支持臺當局不向大陸援助口罩的(雖然大陸也不需要臺灣那點口罩)!
  • 將小確幸用到極致的臺灣,原來廣告也可以如此好看
    臺灣人口中的"小確幸",原本是出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說的是生活中"微小但確切的幸福"。
  • 大陸學生告訴你:臺灣的「小確幸」到底是什麼?
    今年3月,臺灣的太陽花學運轟轟烈烈持續了十多天,身邊的朋友都在問一個問題:服貿協定是大陸釋放給臺灣的善意,明明是送錢給你花,為什麼臺灣人卻絲毫不買帳?  有一種觀點解釋,因為臺灣的經濟發展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不是頭等大事,不少年輕人更願意追求一種「小確幸」式幸福——「微小而確實的幸福」,不想發大財。  但這樣的小確幸是如何來的?
  • 臺灣計程車司機的「小確幸」
    臺灣計程車內擺放的百合花令人眼前一亮。(圖片來自網絡)不少臺灣人追求「小確幸」,計程車(臺灣對計程車的稱呼)司機的話語間也多有流露。60多歲的陳姓司機告訴我,「平時載客人,有人花錢讓我們逛街多好。沒去過的地方很多,臺灣很多地方風景都很好,雖然小,好玩的地方還是蠻多。」
  • 外媒觀察夾娃娃機風潮,日經新聞:臺灣的小確幸經濟學
    在臺灣,夾娃娃機正掀起熱潮。(回顧:臺灣娃娃機店數量年增5成)夾娃娃機過去一般設置在百貨店和夜市等有限的場所,但最近在街頭巷尾猶如雨後春筍一般,小型店鋪不斷出現。到底發生了什麼?夾娃娃機抓住了被稱為「小確幸」的臺灣現代消費傾向。隨著經濟發展告一段落,臺灣迎來低增長時代,工資難以提高。因此,不求大的成功,而是像喝上一杯咖啡等這些可以在日常獲得小小幸福的低價消費受到歡迎。
  • 帶著父母一起旅行-愛上臺灣的小確幸
    #帶著父母一起旅行-愛上臺灣的小確幸# DAY5·再遇臺北開始的開始,結束的結束,再次回到這座豐富的城市,回味與咀嚼這座城市的細膩味道。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臺灣,這個充滿著明亮色調的島嶼,因為與爸媽的共同旅行而使其對於我們而有了更加溫柔的意義,不管是這裡的美景抑或美食,可能都因為爸媽的愛情而更加細膩,愛,永遠不會變老,愛上臺灣的小確幸。
  • 在​臺灣的便利店廣告裡,能看到不經意的小確幸...
    這個獨立於家和公司/學校的獨特小空間裡,充滿了各種故事和可能。白天,這裡充斥著形形色色的人群,如果你和店員相熟,還能偶爾聊上幾句,便利店更多發揮的是作為一個購物場所的功用。而到了夜晚卻突然搖身一變,成了一個夢幻小劇場,上演著各種意想不到的生活故事。你可能是主角,也可能是過客。你可以找個安靜的角落整理紛亂的情緒,也可以和這個空間以及裡面的人產生微妙的聯繫。
  • 為何「小確幸」壓力山大?那些「悶世代」的臺灣年輕人
    「悶世代」,可以看做近年流行的「小確幸」一詞的反語。「小確幸」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發明的詞彙。在臺灣一般對「小確幸」的理解是:安於現狀,儘量享受能得到的微小而確定的幸福。說白了,就是生平無大志,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快樂便好。這頗為契合島內年輕人的心態。不少青年的心中,要創業,最好就是開一家洋溢著香氣和人氣的咖啡店。
  • 醉心武俠、公開示愛…… 臺灣「大人物」也有「小確幸」
    、郭臺銘幸福「曬娃」到劉兆玄重出「江湖」醉心「武俠」,臺灣「大人物」其實也有「小確幸」(微小而確切的幸福)。  今年七夕情人節,臺灣不少政治人物在社交網絡上秀恩愛、曬幸福,與民眾分享他們的「小確幸」,比如馬英九為了紀念與夫人周美青結婚38年,特別訂製了小驚喜。
  • 我的小確幸電視劇全集觀看
    由邢菲、唐曉天、李川等主演的青春都市職場劇《我的小確幸》將於今晚正式開播。該劇根據東奔西顧小說《你是我的小確幸》改編,講述叢容和溫少卿、周程程和溫讓兩對情侶間的情感故事。溫讓一角由李川飾演,作為「讓開書店」的老闆,因其個性有趣、知識淵博,談吐間盡顯「文化綠洲」特點,人物趣味妙不可言。
  • 夫妻幸福中的小確幸
    「小確幸」這個詞,好久不見了。現在的人更喜歡「高大上」、「短平快」、「幾百萬的流量」、「十五秒的抖音」……哪裡還有人在乎微不足道的「小確幸」?真正的生活中,夫妻的幸福,沒有「愛你」,沒有「寶貝」,有的是「小確幸」。跟夫妻有關的三件小確幸,永遠留在我記憶裡,是我認為的夫妻間的真愛和幸福。
  • 屬於你們的小確幸!快來解鎖
    屬於你們的小確幸!小確幸一詞來自於村上春樹的隨筆《蘭格漢斯島的午後》電話響了,接起發現恰好是想念的人;等地鐵時,有空座的車廂剛好停在面前……這些生活中微小而確實的幸福,就是「小確幸」。
  • 忙碌中的「小確幸」
    她先後參與辦理了25人的電信詐騙案件、保護生態環境資源等重頭案件,還擔任了轄區大石頭鎮第一小學法治副校長一職,用她的話說:「今年非常忙碌,非常充實,也在工作中收穫了許多『小確幸』。」第一份「小確幸」是沉著。侯金鑫參與辦理的25人電信詐騙案,案卷有40多本,案件規模是敦化林區檢察院建院以來不多見的。
  • 旅行家 行走灣灣,遇見心中的小確幸!
    走過很多城市,邂逅了很多陌生人.突然有一天,很想去追逐一次小清新,去尋找心中的小確幸,去尋找最真切和細微的幸福。臺灣,就是屬於小清新的地方!去過臺灣的人或許都會有這樣的感觸,讓你感動的不是那些熱門景點,而是不經意路過的一條老街、一條小巷,或是路邊阿嬤哼的童謠、飽經滄桑的孤單鐵軌、春天裡滿山的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