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片改編自真實事件,講述一名年輕的伊拉克警察被尼尼微的特種部隊從交火中救出,此後加入了一支10人小隊,他們籌劃遊擊行動,要從ISIS手中奪回自己的家園。
短評1:中東戰爭版《拯救大兵瑞恩》,瓦礫中的復仇者聯盟。劇本靈感源自《紐約客》雜誌新聞紀實文章,講述了在ISIS攻城略地之後的伊拉克,早已淪陷的尼尼微省首府摩蘇爾市特警隊,在斷壁殘垣中如幽靈一般獵殺ISIS分子的故事。這支特警隊幾乎與政府失聯,其目的並非要身披重建摩蘇爾的重任,而是在ISIS佔領區拯救恐遭宗教屠殺的親人。儘管本片主創雲集頂級好萊塢商業電影人(製片是羅素兄弟),但卻選擇了獨立電影的基調。籌備期卡納漢就明確:演員要中東裔;對白用伊方言;手持+沉浸式紀錄片視聽質感;非西方特警/特戰戰術風格;口述史般的劇本。非典型結尾的處理很漂亮,這正是反擊ISIS之戰的真實和特殊所在。軍事顧問/訓練團隊有美軍特戰和法外兵團的老兵,不過摩蘇爾特警隊本身就是美軍特戰部隊帶出來的。
短評2:真實戰例改編,摩蘇爾特警隊鐵血殘兵死磕ISIS宗教狂戰士;不浮誇,不煽情,不拖沓,不雞湯,各種遭遇戰臨場感十足。影片全程緊張緊湊、畫風冷峻、真實血腥,結尾意外溫情升華;一個人真正能夠無懼死亡堅持下去,是需要強烈的動力的;這種動力不是外在的,而是內在的。影片整體質感優於同期同樣改編自真實戰例的《前哨》。
短評3:硬核伊拉克特種小分隊演繹在伊拉克廢墟中為家人、為孩子、為伊拉克未來的一絲希望而戰鬥的故事,真實感十足,戰鬥場面不大但無尿點。
短評4:離我們非常近的一場真實戰爭的橫剖面,逼真寫實的第一視角,讓人喘不過氣來。因為只是伊拉克的普通城市特警,並不像特種兵那麼訓練有素,所以片中也把誤殺戰友、手雷扔出彈回來以及頭兒犧牲後的畏戰情緒等拍了出來,不再是英雄無敵的虛假形象。細節刻畫也非常到位,年輕警察的迅速成長和指揮官習慣的撿垃圾好習慣卻被人利用。原來伊拉克人恨四類人:薩達姆、西方人、恐怖分子和伊朗部隊。
短評5:超出預期甚至驚喜。故事非常簡單,沒高大上的政Z正確口號,甚至臨結尾才抖出特警隊脫離指揮,遊走在戰區的終極目的,就為了救出每個隊員受困於戰區的家人,從這點上也許看似自私。但作為一個非正規軍小隊,卻發揮了殲滅伊斯蘭國眾多有生力量的巨大作用,以至於該小隊成員一旦遭到伊斯蘭國俘虜,是咬牙切齒地直接被斬立決而非享受戰俘待遇。影片結尾滾動展示了該小隊的戰死隊員名錄,足可以體會到對他們的致敬。遊走巷戰的整個過程,並非簡單地展示戰鬥場面,還注重到很多細節,從而對這個不聽話的小隊的心理描述做的很細膩。
密碼:2b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