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室內訌有多狠?兄弟相殘叔侄反目,七代天子犯下相同錯誤

2021-02-13 歷史

春秋初期,以晉、楚、齊、秦、鄭、衛、魯為首的各諸侯國內訌不斷,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值此喜聞樂見之時,周王室又怎麼能置身事外呢?他們內部的各種內訌也幾乎沒有間斷過。

西周末代天子周幽王為什麼會被殺?就是因為他廢掉了申後所生的太子姬宜臼,改立褒姒所生的幼子姬伯服為太子。

當幽王三年,王之後宮見而愛之,生子伯服,竟廢申後及太子,以襃姒為後,伯服為太子。

這一舉動惹得申後的父親申侯非常不痛快,於是聯合了蠻族犬戎攻打西周都城鎬京,先是弄死了周幽王和伯服,後又把褒姒給俘虜了。

申侯怒,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舉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殺幽王驪山下,虜襃姒,盡取周賂而去。

周幽王是天子,申侯是諸侯,照理說諸侯弄死天子,總該給個說法,可申侯不但沒給出任何說法,反而給周幽王扣了一頂荒淫無道的大帽子。

史官為了圓場,於是「烽火戲諸侯」的故事火熱出爐,好像周幽王之死完全是因為他腦袋突然被驢踢了,與褒姒合起夥來把西周折騰亡了。

周幽王被殺,他新立的太子姬伯服也跟著一起下了黃泉,於是被廢的太子姬宜臼登基,就是東周的第一位天子周平王。

於是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為平王,以奉周祀。

不管史書給周幽王扣多少大帽子,有一點都無法否認,那就是周幽王之死與姬宜臼脫不了干係,他的外公申侯殺了他爹周幽王。

基於這個原因,所以有人對宜臼的上位並不買帳,他們擁戴周幽王的弟弟,也就是姬宜臼的叔叔姬餘臣與他相抗衡,這個人史稱周攜王。

邦君、諸正乃立幽王之弟餘臣於虢,是攜惠王。

二十一年後,周攜王被火併出局,周王室結束了「天有二日」的局面,這一代的恩怨算是就此終結。

立廿又一年,晉文侯仇乃殺惠王於虢。

周平王去世之後,他的太子姬狐因悲傷過度,還沒來得及登基就去世了,所以東周第二代天子是周平王的孫子姬林,史稱周桓王。

周桓王非常寵愛他的小兒子,並有意無意地表示,自己死後要讓小兒子繼承王位。

由於周桓王的這種做法過於危險,臣子們自然免不了要善意地提醒他:太子與親王並重,從來都是手足相殘的前奏,廢長立幼更是取亂之道。

這些勸說顯然是非常有道理的,但周桓王不為所動,執意要把他那「太子與親王並重」的遊戲繼續玩下去。

果不其然,在周桓王去世之後,他的兩個兒子立刻大打出手:長子姬佗成功戰勝了王子姬克,最終成功繼位,史稱周莊王。

莊王四年,周公黑肩欲殺莊王而立王子克。辛伯告王,王殺周公,王子克餎燕。

周莊王上位後,同樣非常寵愛自己的幼子。

初,莊王嬖姬姚,生子穨,穨有寵。

由於周莊王的這種做法過於危險,臣子們自然免不了要善意地提醒他:太子與親王並重,從來都是手足相殘的前奏,廢長立幼更是取亂之道。

這些勸說顯然是非常有道理的,但周莊王不為所動,執意要把他那「太子與親王並重」的遊戲繼續玩下去。

看到沒有?寫周莊王的這一段和寫周桓王的上一段內容完全一樣,我改個名字就能複製下來繼續使用。

周莊王的運氣顯然比他父親周桓王要好一些,他去世之後,他的兩個兒子(周釐王姬胡齊和王子姬頹)相處得較為和睦,並沒有在明面上發生爭鬥。

矛盾如果沒有明確地被解決,那麼它就不可能無聲消失,總會有大爆發的一天。

周釐王去世之後,他的兒子姬閬繼位,史稱周惠王。

面對年幼勢弱的周惠王,王子姬頹沒有客氣,他直接趕走了侄子周惠王,自己登基成為新一任周天子。

及惠王即位,奪其大臣園以為囿,故大夫邊伯等五人作亂,謀召燕、衛師,伐惠王。惠王餎溫,已居鄭之櫟,立釐王弟穨為王。

周惠王當然不願意失去自己曾經擁有的一切,於是就請鄭國和虢國幫忙。

在鄭國和虢國的幫助下,周惠王終於擊敗了自己的叔父王子姬頹,並把自己叔父的同夥砍了個一地狗血。

鄭伯將王,自圉門入,虢叔自北門入,殺王子頹及五大夫。

當然了,鄭國和虢國也不是活雷鋒,周惠王復位後,就從西邊拿出一塊酬謝虢國,又從東邊拿出一塊酬謝鄭國。

鄭伯享王於闕西闢,樂備。王與之武公之略,自虎牢以東……王巡虢守,虢公為王宮於玤,王與之酒泉。

周惠王復位後,照樣非常寵愛自己的幼子。

王母蚤死,後母曰惠後。惠後生叔帶,有寵於惠王,襄王畏之。

由於周惠王的這種做法過於危險,臣子們自然免不了要善意地提醒他:太子與親王並重,從來都是手足相殘的前奏,廢長立幼更是取亂之道。

這些勸說顯然是非常有道理的,但周惠王不為所動,執意要把他那「太子與親王並重」的遊戲繼續玩下去。

這一段是不是非常眼熟?沒錯,又是我從上面複製下來的,換個名字就行,寫這篇文章實在是太簡單了……

周惠王的結局與前面兩位周天子的結局不一樣,因為在周惠王時期,「春秋首霸」齊桓公已經橫空出世了。

齊桓公告誡周惠王,不要搞這種權力制衡的把戲,會出事的。

會於首止,會王大子鄭,謀寧周也。

周惠王一看齊桓公作為臣子,居然敢幹涉自己的家事,當場就與齊桓公翻臉了,打算聯絡鄭國、晉國和楚國一起收拾齊國。

結果呢?晉國和楚國的兵還沒到,鄭國就先被齊國給收拾了,然後鄭國很乾脆地叛變,投靠了齊國一方。

秋,諸侯盟。王使周公召鄭伯,曰:「吾撫女以從楚,輔之以晉,可以少安。」鄭伯喜於王命而懼其不朝於齊也,故逃歸不盟,孔叔止之曰:「國君不可以輕,輕則失親。失親患必至,病而乞盟,所喪多矣,君必悔之。」弗聽,逃其師而歸。

周惠王啊,面對「春秋首霸」齊桓公,你發不發威都是只病貓啊!

三年以後,周惠王去世,他的長子姬鄭順利繼位,史稱周襄王。

周襄王繼位,最大的功臣是誰?自然是齊桓公啦,所以周襄王對他非常好:先是發放各種獎章,又是給他一系列霸主的權力,可以全權代表周王室行事。

三十五年夏,會諸侯於葵丘。周襄王使宰孔賜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命無拜。

可惜好景不長,齊桓公去世之後,周襄王就失去了自己最大的靠山。

在這種背景下,那個被他爹周惠王長期偏愛的弟弟王子姬帶起兵叛亂,直接把周襄王打得逃離國都亡命天涯去了。

秋,頹叔、桃子奉大叔,以狄師伐周,大敗周師,獲周公忌父、原伯、毛伯、富辰。王出適鄭,處於汜,大叔以隗氏居於溫。

周襄王同樣不願意失去自己曾經擁有的一切,於是就請春秋時期第二位霸主晉文公幫忙。

在晉文公的幫助下,周襄王終於擊敗了自己的弟弟王子姬帶,並把自己弟弟的同夥砍了個一地狗血。

十七年,襄王告急於晉,晉文公納王而誅叔帶。

當然了,晉文公也不是活雷鋒,周襄王復位後,就從北邊拿出一塊酬謝晉文公。

與之陽樊、溫、原、欑茅之田,晉於是始啟南陽。

這一段是不是也很眼熟?我從周襄王他爹周惠王那裡複製過來的,過程差不多,改個名字就OK!

若干年前,周惠王為了打敗自己的弟弟,東邊割一塊地酬謝鄭國,西邊割一塊地酬謝虢國。

現在,周襄王為了打敗自己的弟弟,又從北邊割出一塊地酬謝晉國。

真是有錢任性啊!

問題是,就這種折騰法,周王室即使再財大氣粗,它也受不了啊,於是周王室在衰弱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孤立地看某個單一的歷史事件,我們自然可以居高臨下地嘲笑歷史當事人:缺乏政治常識,不懂得吸取歷史教訓。

但是,當我們把歷史貫穿起來看的時候,自然就會發現,我們覺得歷史當事人很愚蠢,無非是因為我們都不知道歷史當事人所面臨的困境而已。

從周幽王到周惠王,八代天子都在接班人問題上摔了大跟頭,實在不能用「愚蠢」或「短視」來形容,而是迫不得已。

他們的選擇,已經是在當時的條件下所能做出的最好選擇了,之所以會發生雷同往復的故事,那不過是歷史局限性的問題,與他們本人所做出的決策關係不大。

相關焦點

  • 作為周朝的末代天子,周赧王的結局有多窩囊?|秦國|周王室|秦王|秦...
    ,作為理論上的天下共主整個周王室幾乎就沒有任何的存在感,幾乎沒有一個昔日的諸侯國再鳥這個名義上的周天子,哪怕是從周王畿分割出來的東周國以及西周國,都不把這個老大放在眼裡。  昔日天下共主早已被各個諸侯扒的只剩一條底褲,整個周王室的似乎只剩下九鼎,還在訴說著昔日文武成康的榮耀。周赧王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上的臺。
  • 作為周朝的末代天子,周赧王的結局有多窩囊?
    末代周天子周赧王從登基起就是一個悲劇,作為理論上的天下共主整個周王室幾乎就沒有任何的存在感,幾乎沒有一個昔日的諸侯國再鳥這個名義上的周天子,哪怕是從周王畿分割出來的東周國以及西周國,都不把這個老大放在眼裡。昔日天下共主早已被各個諸侯扒的只剩一條底褲,整個周王室的似乎只剩下九鼎,還在訴說著昔日文武成康的榮耀。
  • 作為周朝最後一位周天子,周赧王姬延最後的結局,究竟有多窩囊?
    王赧於公元前315年登基即位,王赦在位時期,國勢益弱,周王室已經十分衰敗,同時加上內部爭鬥不休,周王室以至分為東周國和西周國,各自為政,周赧王遷都西周。周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三個以華夏族為主的奴隸制王朝,周朝是夏朝和商朝之後的朝代,由周武王姬發所創建,享國共計近800年,周王朝又分為西周和東周。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姬宮湦即位周天子,周幽王也就是西周的最後一位周天子,周幽王極為寵幸妃子褒姒,為了博取褒姒一笑,為此便有了「烽火戲諸侯」的歷史典故。
  • 從天下共主到債臺高築,周王室為什麼越來越弱
    因此,周王室就有了兩個相互毗鄰的王畿之地作為其直接的控制區域。最初的王畿之地,鎬京周圍縱橫各八百裡,洛邑王畿縱橫六百裡,《漢書·地理志》所載:初,洛邑與宗周通封畿,東西長而南北短,短長相覆為千裡。也就是說,當時的周王畿是相鄰的,大致呈長方形。全部渭水流域、徑水流域、西洛水下遊以及漢水以北地區都在王畿管轄範圍之內。
  • 無情最是帝王家:兄弟相殘這件事,在皇家有多常見?
    有個王子,他因國政混亂而逃亡外國,想回國時被人刺殺,射中倒地。這個人,是公子小白。大家都熟悉這段故事:齊國政亂,管仲保護公子糾逃到了魯國,鮑叔牙保護小白逃到莒國。齊襄公死後,兩人都趕回國。管仲帶兵堵截住莒國到齊國的路,一箭射中小白帶鉤。
  • 周天子的孝順乖兒子魯國,為什麼率先背叛了周天子?
    周天子與魯國的親密關係周文王號稱有99個兒子,但真正厲害的只有二個,一個是周武王姬發,一個是周公姬旦。周武王率兵滅商,創立西周,可惜立國3年就死了。武王死後,繼位的成王年幼,周公代成王攝政。周天子對魯國也不錯,不僅給予魯國「郊祭文王」、「奏天子禮樂」的特權,而且一旦魯國出現內亂與外患,周天子都會振臂一呼,領兵平亂。可見,魯國之於周王朝,除了忠誠,還有「親密無間」,「守望相助」,「想對方之所想,急對方之所急」的深厚情誼。正如清人高士奇所言:
  • 末代天子周赧王的窩囊人生,被秦人趕出王宮,被債主逼上高臺
    周赧王雖然頂著天子的身份,是列國諸侯之宗。但其存在感全無,天下諸侯根本就不把他當一回事兒。在這個禮樂崩壞的時代,拳頭才是硬道理,弱肉強食才是生存法則。對於一個國君來說,人家看重的是你的國土有多廣袤、士兵有多強悍,百姓有多富足,至於你公、是侯亦或是天子,那都不重要了。總而言之,實力為王。
  • 鄭莊公與周王室的恩怨情仇
    在這次動亂當中,鄭桓公與周幽王都死掉了,鄭武公則護送著侄子周平王去了洛陽。因為這次患難與共的經歷,鄭武公在周王室中也取得了舉足輕重的地位。鄭武公死後,他的兒子鄭莊公繼位,關於鄭莊公的故事,最出名的是「鄭伯克段於鄢」,而且留下了「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個經典的成語。但是,在鄭莊公時代,鄭國與周王室的關係逐漸惡化。
  • 杜拜王室:800億離婚,40年不露面的大王妃,兄弟為表妹反目
    能夠將杜拜打造的如此金碧輝煌,世界聞名,其中離不開杜拜極其富有的王室,他們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富得流油」!  然而由於杜拜是一個「有信仰」的國家,所以導致他們的王室不但像其他王室一樣,盛產風流韻事,還發生了很多的怪事。比如800億酋長的離婚案,41年不露面的大王妃,面紗後的她真容啥樣?
  • 西周滅亡後,東周還持續了那麼多年,為何周王室沒人能一統天下?
    與後世的漢獻帝相比,周平王還要更慘一些,因為「挾天子」的諸侯太多了。 除了原本就實力強勁的幾個諸侯國在蠢蠢欲動,因平定犬戎而立下大功的秦襄公亦躋身諸侯之列,成了終結春秋戰國時代的伏筆。 說到這,可能很多朋友會問了:東周時期周天子傳了那麼多代,就沒有一個能挑大梁一統天下光復周室的存在嗎?
  • 大秦賦「三周並立」,是尊重史實還是史實錯誤?讀懂了解三者關係
    在《呂氏春秋》中記載周幽王的寵妃褒姒不愛笑,周幽王開始了烽火戲諸侯,由於多次點燃烽火臺,以至於最後諸侯都不再相信烽火臺預警,等到公元前771年犬戎之禍,周幽王的烽火併沒有召集來諸侯援助,最終被殺害,西周也因此滅亡。 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到今天的河南洛陽,在歷史上被稱為東周,但是這個時候天子是被扶持起來的,其實已經沒有真正的實權。
  • 一場長達19年的「王子朝之亂」,撕碎了周王室最後一絲尊嚴
    大家所熟知的三家分晉與田氏代其,便醞釀於春秋晚期。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周國自然不能免俗。和其餘諸侯國一樣,周王室手中的權力也在這一時期漸漸從天子手中轉移到單氏等卿大夫家族。周靈王九年(前563年),單靖公出任周王室的卿士,此後單氏家族的權力便不斷擴大。單氏本是周王室的遠方親戚,後來又有一個周王室的遠親劉氏也加入其中,和單氏共同輔佐周天子。隨著單、劉二家勢力的逐漸膨脹,周天子就成為了他們的傀儡。
  • 中國歷史上兄弟相殘的皇室爭鬥
    其實歷史上兄弟鬩牆、骨肉相殘的慘劇並不少見,下面就讓我們盤點一下那些歷史上兄弟相殘的故事。公眾號內留言「正男」查看「特輯·正男必須死:朝鮮宮廷政治的邏輯」封建皇權的延續和更替充斥著勾心鬥角,血腥風雨。集榮耀和權力於一身的皇帝並不輕鬆,既要防異族外戚,更要防身邊的兄弟手足。縱覽中國帝史,兄弟相殘的皇室爭鬥時常發生。君無二人,成王敗寇在皇位繼承上演繹地淋漓盡致。
  • 東周時期周天子傳了那麼多代,就沒有一個能挑大梁一統天下的人?
    與後世的漢獻帝相比,周平王還要更慘一些,因為「挾天子」的諸侯太多了。除了原本就實力強勁的幾個諸侯國在蠢蠢欲動,因平定犬戎而立下大功的秦襄公亦躋身諸侯之列,成了終結春秋戰國時代的伏筆。說到這,可能很多朋友會問了:東周時期周天子傳了那麼多代,就沒有一個能挑大梁一統天下光復周室的存在嗎?他們為什麼沒進行改革復興周統呢?因為以下幾個因素,周天子復興的難度堪比登天。
  • 秦朝統一全國之後,周天子以及周王室成員是否還在?去了哪裡?
    當時,東周王室分三派勢力,周室王宮、東周公國和西周公國,他們的勢力都是相當有限的,只能說是地方小政權,管轄範圍很小。嚴格來講真正最後一任周天子是周赧王,他才是正統的最後一位周天子。周赧王姓姬名延,是東周第二十五位帝王,也是最後一位。他從公元前三百一十五年到公元前二百五十六年在位,整整做了六十年的傀儡帝王。
  • 【重磅來襲】相聲辣叔對決中國辣媽 師徒「反目」上演內訌大戰
    輪到李偉健、武賓、吉祥答題,他們的兄弟關係、師徒關係、叔侄關係等各種輩分關係,讓答題的過程顯得火藥味十足,一會兒最小的徒弟倒戈師長,一會兒武賓「武斷」全場,一會兒隊長李偉健變了主意,他們三人上演了一出家族內訌大戰。
  • 東周時期周天子傳了那麼多代,就沒有一個能挑大梁一統天下的人
    與後世的漢獻帝相比,周平王還要更慘一些,因為「挾天子」的諸侯太多了。 除了原本就實力強勁的幾個諸侯國在蠢蠢欲動,因平定犬戎而立下大功的秦襄公亦躋身諸侯之列,成了終結春秋戰國時代的伏筆。 說到這,可能很多朋友會問了:東周時期周天子傳了那麼多代,就沒有一個能挑大梁一統天下光復周室的存在嗎?
  • 和周朝最後一位周天子有關
    這就得講一講周朝最後一位周天子周赧王的故事了。周赧王的「奇思妙想」,令自己身處尷尬境地周赧王是周代最後一位天子,也是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長達59年。但是,這也就意味著他經受屈辱的時間也是非常久的。可是,周赧王和西周公手中當時只有五千餘人的軍隊,面對秦國數十萬大軍根本無力抗衡,甚至就這五千人,一旦發動戰爭,周王室都負擔不起產生的費用。那怎麼辦呢?周赧王想出了一個「好主意」。
  • 威廉與哈裡兄弟反目?王室內部裂痕升級,梅根又被扯進去了?!
    片子裡除了展現兩人在非洲開展慈善活動和參加的各種公益行為,王室夫婦倆也破天荒的,分別接受了採訪,講述了成為夫婦這一年多來,從新婚燕爾到新手父母的心路歷程。(圖源:itv)說真的,哈利梅根這個夏天在非洲的訪問活動,做得非常不錯。哈利重走母親慈善路的同時,梅根在各個學校和活動中的表現也可圈可點,親和力十足。
  • 中華史志書·三代本紀
    宗周王幾畢原,有地曰鹹陽,臨渭水,王室感周公大德,賜天子之儀於魯,使守周公旦之祀,所以魯國地位高於其他諸侯國。太王妃有太姜、季歷妃有太任,文王妃有太姒,皆賢母興周,良孝子興國。所以周朝以孝治國,所以太王、太伯、虞公、王季、文王、邑考為周武王克殷告廟的周人列祖,詩人贊曰:見賢則思齊,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