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幻少女》漫畫到電影:父與子、漫畫與電影的差異

2020-12-24 二孩兒影評

外國人之所以不看漫畫,就是因為他們的國度沒有手塚治虫。

這是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1989年2月9日過世後,《朝日新聞》對手冢的致敬,他浩繁的作品是日本漫畫的重要遺產。2018年,手塚治虫之子導演手冢真在父親誕生90年之際,宣布將父親的作品《迷幻少女》搬上大銀幕作為紀念,中文片名為《手塚治虫迷幻少女》。

原子小金剛、緞帶騎士、怪醫黑傑克等漫畫人物是一般人對手塚治虫漫畫的基本印象,有趣的是,在手冢浩瀚的漫畫全集當中,《迷幻少女》受到重視的程度不如其他作品,即便是手塚治虫迷對這部作品也未必熟悉。在手塚治虫的漫畫生涯當中,《迷幻少女》有著什麼樣的位置?手冢真又為什麼在父親的眾多作品中選擇這部?更重要的是,父子倆人的《迷幻少女》儘管呈現媒介有所差別,那麼表現風格上有何差異?

▲手冢真將父親手塚治虫的漫畫作品《迷幻少女》翻拍為真人電影。圖為手冢真與父親照片,攝於2011年。

手塚治虫漫畫的起點

手塚治虫的一生是不算長的60年,1928年出生、1989年過世,但是從16歲出道以來,他引領了日本漫畫表現方式的革命風潮。然而,當手塚治虫的表現方式蔚為主流之後,他也成為被革命的對象。

手塚治虫1947年的《新寶島》出版之後,開頭幾頁就引領了日本漫畫的革命。開頭幾頁是主角開車動態的過程,對現代讀者來說,這不足為奇,但這一步在日本漫畫史的發展裡卻走了很長一段時間。日本漫畫的發展從明治維新前葉開始,手塚治虫的父親是藝術愛好者,既看日本本土漫畫也愛看迪士尼動畫乃至電影,手塚治虫就是耳濡目染下對漫畫感興趣,但也在電影的養分當中注意到日本的漫畫欠缺動態,於是力圖呈現電影般的動態帶來日本漫畫的革命。

儘管手塚治虫在漫畫家生涯的起步階段,就帶來新的漫畫革命,然而,漫畫仍被許多教師與家長視為不良讀物,因而有「惡書追放運動」。在這股保守壓力下,漫畫裡的接吻、自殺等情節動輒被放大檢視,也因此,為求在漫畫之路上繼續前行,手塚治虫的漫畫多以兒童為對象,內容上也較克制。

步入1960年代,這是手塚治虫聲望再向上的時代,他一向喜愛迪士尼,從漫畫到動畫之夢,終於在1961年開始邁進,這一年,他成立「蟲製作」,1963年的電視動畫《鐵臂阿童木》播出並捲起旋風。不過,1960年代中後期開始,他開始面臨一連串漫畫家生涯的挑戰。

▲《鐵臂阿童木》是手塚治虫的代表作之一。圖翻拍自日本兵庫縣寶塚市手塚治虫紀念館。

劇畫的挑戰

第一個挑戰是來自重新定義漫畫的另類藝術實踐——「劇畫」。

1950年代當手塚治虫逐漸成為全國漫畫家之際,與他同世代的年輕人也試圖開展出不同的漫畫實踐,1959年以辰巳嘉裕為代表的漫畫家們,組成「漫畫工房」並提出「劇畫」宣言,宣言裡開宗明義地提出,他們要創造出不同於手塚治虫風格的漫畫。這是什麼樣的漫畫?漫畫不是只有給兒童閱讀,成人也是讀者,也因此,他們的主題經常是社會題材,表現手法為呈現真實,筆法較為繁複,與手塚治虫的符號式畫法截然不同。

雖然劇畫工房的存在不過短短幾年的時間,然而,劇畫風潮卻在1960年代掀起風潮。這是日本革命的安保鬥爭年代,這個年代裡漫畫的讀者不再僅止於兒童,大學生也愛漫畫,但他們喜愛的漫畫已是面向成人的劇畫。在劇畫風潮裡,1964年創刊的《ガロ》是重要的支柱,這是刊載劇畫風格作品的雜誌,安保鬥爭的抗議學生人手一冊白土三平的《卡姆伊傳》(カムイ伝),就是從《ガロ》創刊號開始連載。

從戰後到1960年代,手塚治虫不但扮演引領漫畫變革的角色,也穩穩地站在漫畫舞臺的中央。不過,劇畫來襲,手塚治虫開始備感壓力,甚至佯稱得到精神官能症。面對挑戰,手塚治虫也有他應對的方式,1970年,他開始發表帶有劇畫色彩的作品《桐人傳奇》與《人間昆蟲記》。

▲圖為手塚治虫前工作室照片,翻拍自東京高田馬場手塚治虫工作室。

▲1960年代劇畫來襲,手塚治虫開始備感壓力。圖攝於東京高田馬場手塚治虫工作室,2011年。

陰慘心情下的漫畫《迷幻少女》

劇畫的挑戰還能用手塚治虫做擅長的漫畫來解決,但是,1973年蟲製作的倒閉,他卻無能面對。

蟲製作之所以倒閉,在於手塚治虫雖是偉大的漫畫家,但卻不擅管理,尤其動畫製作需要高度團隊合作的配合。蟲製作的運作由手塚治虫發號司令,但他漫畫稿件已經多到一天甚至只睡一小時的程度,實在難以維持蟲製作的正常運作。蟲製作倒閉之後,手塚治虫將原來的豪宅出售改以租房度日,至於漫畫家手塚治虫如何面對債主,這裡有一段逸話。

大阪一家瀕臨倒閉的家具工廠所投無路,去信手塚治虫,希望能用他漫畫中的人物肖像放在生產的書桌等家具上以利銷售,如日中天的手塚治虫不但名作等身,也是繳稅大戶,對此根本不在意就答應了。家具工廠居然因此起死回生,為了感激,在手塚治虫面對債主們的危機時刻,挺身協助手冢面對債主們。談判是家具工廠老闆談的,手塚治虫在一旁不知所措,只能畫起漫畫,手塚治虫生前在紀錄片當中,曾說當時的心境就是陰慘。

《迷幻少女》就是低潮時期心情陰慘的作品。《迷幻少女》是1973年7月於《Big Comic》開始連載,1974年5月結束,蟲製作倒閉則是1973年8月,可以說這部作品的創作前後,都是在倒閉風暴的壓力下完成。

▲《手塚治虫迷幻少女》劇照。

漫畫版的《迷幻少女》裡,一位小有名氣的耽美文學作家美倉洋介,在地鐵站一角看到酗酒少女芭波拉,不知何故,心生收留的念頭。兩人關係陷入複雜的關係,放浪形骸的芭波拉繼續酗酒,美倉洋介開始後悔為何收留她。然而,芭波拉卻也在關鍵時刻拯救美倉洋介,他患有性慾異常的病,就在犯錯之際芭波拉出現解救了他。

這部作品一開始讀起來讓人抓不到重點,完全不像手塚治虫一貫清晰的敘事,漫畫之神鋪陳了作家與放浪形骸的酗酒女之間各樣的奇特關係目的何在?故事峰迴路轉後一切開始清晰,原來芭波拉是代表啟發靈感的謬思女神,從這裡開始,我們開始理解這是一個關於作家與靈感各樣關係的故事。

按手塚治虫的說法,《迷幻少女》的靈感來自德國作曲家奧芬巴哈的著名歌劇《霍夫曼的故事》(The Tales of Hoffmann),他對歌劇主角詩人霍夫曼為了獲得名利沉溺大眾媒體,甚至讓女巫指使的女人奪走自己的影子也在所不惜印象深刻。可以說,手塚治虫對藝術工作者與媒體之間,乃至名與利的關係相當感興趣。

事實上,1970年手塚治虫最早的劇畫風格作品《人間昆蟲記》當中,就演繹了這樣的題材,一位女作家為了新作品的靈感不惜犧牲自己的靈魂,換取更高的名聲。名氣與作家處境,大約是陷入低谷的手塚治虫苦思的題材,或者說,作家只是個象徵,那其實是苦境下的漫畫家手塚治虫的內心自我反思。漫畫版當中,曾有美倉洋介想帶著芭波拉逃離現實的情節,他們在大都市的下水道裡怎麼逃也逃不出去的片段,不就像是現實中手塚治虫找不到出路的苦澀心情?

▲《手塚治虫迷幻少女》劇照。

手冢真的電影版《迷幻少女》

手塚治虫的漫畫《迷幻少女》裡,可以看到他1970年代前後漫畫家生涯的苦境;45年之後,手冢真在父親浩瀚的作品當中,選擇這部作品作為紀念父親誕生90周年,理由何在?

必須一提的是,手冢真在2009年出版的《我的父親手塚治虫》一書當中便提到,他高中畢業選擇就讀電影相關科系時,父母反應大不同。母親認為電影作為興趣不錯,但卻對電影作為職業頗感擔心;手塚治虫不但相當高興,甚至手冢真大學時期社團舉辦電影放映會時,超級忙碌的手塚治虫也會出席。可以說,手冢家族三代人對電影情有獨鍾,手塚治虫因為父親愛看電影,耳濡目染下將電影的動態帶入日本漫畫引領了漫畫革命,手冢真也因為愛電影的父親的支持,得以繼續電影之路。

▲《手塚治虫迷幻少女》劇照。

有趣的是,雖然電影版《迷幻少女》基本上根據漫畫的故事進行,然而,就整體感覺來說,電影導演手冢真帶出了不同味道的《迷幻少女》。漫畫家手塚治虫的《迷幻少女》可以看到他面對劇畫挑戰與人生低潮的影子;手冢真則將《迷幻少女》變成一則東京這座巨型城市的都會傳奇或寓言。手冢真緊緊抓住了漫畫版開頭的第一句話——「東京都市吞噬、消化了幾千萬人,有個女人卻像是排洩物般被排出了,她的名字是芭波拉。 」——從被視為異類的芭波拉開始,再現了繁華東京的表象之外不為人知的各個秘密空間。

在手冢真的詮釋當中,也可以看到漫畫與電影本質上的差異。至少手塚治虫的漫畫像是符號化的表意體系,電影則是不同藝術例如攝影與音樂聚合的媒介,《迷幻少女》的攝影是由華語電影界的名攝影師杜可風擔任,音樂則是由日本爵士鋼琴家橋本一子擔任,兩者相加,更為手冢真鏡頭下的東京增添迷人而弔詭的氣氛。

《迷幻少女》但見父與子、漫畫與電影的差異。

相關焦點

  • 【父與子】漫畫連載:魔術解密
    時隔多年,那種有小人書,漫畫陪伴的日子雖然過去很久了,但如今回想起來也是既溫暖,又充實。漫畫這種形式對孩子來說,魅力太大了,文字和圖片結合的形式,讀起來很輕鬆,沒有任何的閱讀負擔。從今天開始,將為大家分享名譽世界的《父與子》漫畫全集,說到這套漫畫,來頭可不小,歷經七十餘年而不衰,好評如潮。
  • 【父與子】漫畫連載:有禮貌的狗
    時隔多年,那種有小人書,漫畫陪伴的日子雖然過去很久了,但如今回想起來也是既溫暖,又充實。漫畫這種形式對孩子來說,魅力太大了,文字和圖片結合的形式,讀起來很輕鬆,沒有任何的閱讀負擔。從今天開始,將為大家分享名譽世界的《父與子》漫畫全集,說到這套漫畫,來頭可不小,歷經七十餘年而不衰,好評如潮。
  • 看世界經典漫畫《父與子》,體味親情的溫暖
    孩子愛看漫畫,家長並不需要將它拒之門外,而是應當幫孩子挑選合適的漫畫作品,比如德國漫畫家埃·奧·卜勞恩創作的世界經典漫畫——《父與子》。▲《父與子全集》  這本長篇連環漫畫溢滿了卜勞恩對三歲兒子克裡斯蒂安的愛子之情,可以說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親情漫畫。
  • 重溫《父與子》這部童年漫畫,我想我爸了
    或許你不僅能回想起曾經對這些漫畫小故事的痴迷,也能用成年人的眼睛,再次從他們的故事中,發現感動。卜勞恩的一生很短暫,藝術創作也不多,但一部《父與子》卻足以讓他成為德國漫畫家中的代表人物。一個禿頭、大肚子、滿臉鬍子、愛叼著菸斗的父親,和一個可愛、淘氣、愛闖禍、耍小聰明的兒子,這對父子之間的生活鬧劇,為一代又一代人送去童年笑聲。
  • 《父與子》:以搞笑無釐頭的畫風,通過漫畫教給家長教育理念
    至少對我而言,這本漫畫書小時候的我翻了又翻,即便知道下一格漫畫會出現什麼畫面,仍不舍放下。作者埃 · 奧 · 卜勞恩,用簡單的幾筆,就描述出了一對充滿德國式幽默的父子相處日常。今天也正是這位漫畫家的誕辰,就讓我們一起,重新翻開這本漫畫。
  • 那些年少女漫畫被改編成的電影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少女漫畫被搬上大銀幕。
  • 這部暢銷百年的德國漫畫《父與子》,講述了親子關係的最好狀態
    小孩子看漫畫看的是圖畫故事,成年人看漫畫,看的是人生。有這樣一本漫畫集,不管你是稚嫩的孩子,還是已然為人父母的成人,你一定會被裡面的故事吸引,他經歷80餘年而不衰,他感動了很多人,也改變了很多人,這就是德國著名漫畫家埃奧卜勞恩創作的一系列漫畫故事《父與子》。
  • 手塚治虫名作真人電影「迷幻少女」新海報公開 放映日確定
    手塚治虫名作真人電影「迷幻少女」新海報公開 放映日確定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影視:《小丑女》,你所不知道的電影與原版漫畫中的差異
    影視:《小丑女》,你所不知道的電影與原版漫畫中的差異,算是一個小彩蛋!你們看過《猛禽小隊小丑女大解放》了嗎?相信許多人都對這一部電影的彩蛋非常好奇。不用擔心,讓我來告訴你。在漫畫中她是全女性的打擊犯罪團隊--猛禽小隊的創始成員之一。另外一個創始成員是蝙蝠女,而有看過綠箭俠影集的,也知道她跟綠箭俠有一腿,在其中一個版本之中也一起加入正義聯盟。而女獵手也是漫畫中猛禽小隊的重要成員,她的起源故事在電影中跟漫畫中差不多,都是為了家人復仇。而有趣的是漫畫中地球二號的女獵手是蝙蝠俠和貓女的女兒。蕾妮蒙託亞在漫畫中則是戈登局長手下的警探,時常和蝙蝠俠有聯絡。
  • 影視:《小丑女》,你所不知道的電影與原版漫畫中的差異
    影視:《小丑女》,你所不知道的電影與原版漫畫中的差異,算是一個小彩蛋!你們看過《猛禽小隊小丑女大解放》了嗎?相信許多人都對這一部電影的彩蛋非常好奇。不用擔心,讓我來告訴你。在漫畫中她是全女性的打擊犯罪團隊--猛禽小隊的創始成員之一。另外一個創始成員是蝙蝠女,而有看過綠箭俠影集的,也知道她跟綠箭俠有一腿,在其中一個版本之中也一起加入正義聯盟。而女獵手也是漫畫中猛禽小隊的重要成員,她的起源故事在電影中跟漫畫中差不多,都是為了家人復仇。
  • 日本少女漫畫改編 超好看的純愛電影推薦
    就讓我們一起盤點下從2014年夏天開始會上映/已上映的少女漫畫真人版電影吧!到時上映後幾個月要怎樣看大家心知肚明啦~《近距離戀愛》 近キョリ戀愛 (2014)相信很多朋友都沒有看過這部30年前的少女漫畫-Hot Road (ホットロード),由漫畫家紡木卓繪畫的這本漫畫過了那麼多年,終於被拍成電影!
  • 八零後的啟蒙神作,桂正和的戀愛漫畫《電影少女》
    桂正和和北條司是上世紀戀愛主題漫畫的兩尊大神,兩位大師各自佔據半壁江山,北條司擅長畫成熟女性,桂正和工於青春少女。《電影少女》是桂正和第一部戀愛題材的長篇漫畫,單從畫工來看,比後來的《DNA》和《I"s》要略遜一籌,但依然是一部優秀的作品。
  • 日本漫畫如何改變電影
    第二、出版社的企畫 日本大型的漫畫出版社,了解到漫畫具有的潛在市場價值,近年在規畫漫畫出版時,對於作品未來發展為動畫、電視劇、電影的可能性,以及相關的版權問題,皆成為商業上的重要考慮。漫畫–動畫–電影三者之間的訴求各有不同,一般而言,漫畫與動畫的讀者呈現高度相關,然而,一旦在動畫市場取得成功的作品,多半具有轉為電影,進一步向大眾傳播的潛在商機。
  • 人氣少女漫畫《巧克力的魔法》同名電影由她主演!
    ▲以哥特系蘿莉風格首次出演電影的山口真帆
  • 少女心撲通撲通~日本少女漫畫改編電影大合集!
    今天周一三福君找到一些由少女漫畫改編的真人電影分享給大家保證你們看完元氣滿滿
  • 少女漫畫改編電影新作大盤點,你想看哪一部?
    今年6月,少女漫畫雜誌《月刊FLOWERS》連載中的《海街DIARY》決定拍成電影,由綾瀨遙和長澤雅美出演。而累計已發行270萬冊的《海月姬》電影,也將於今年的12月上映。在這之前,《蜂蜜與四葉草》、《NANA》、《花樣男子》等作品都是由少女漫畫改編。而在今年,少女漫畫電影化更是呈井噴式發布。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盤點下那些即將上演的少女漫畫真人系列吧!哪一個是你的菜哦?
  • 漫威電影神還原漫畫角色!黑寡婦就像是從漫畫走出的性感尤物
    ,其中又以《復仇者聯盟》系列電影最受矚目,而漫威每次拍出來的成品也都沒讓觀眾失望。看了那麼久的復仇者,應該有不少人知道復仇者的電影是由漫畫改編的,雖然劇情上跟原著有些差異,不過人物基本上都神還原,演員們的演技也都很棒。以下10組電影角色和原著人物的比較圖,一對比之下.根本沒差多少嘛!
  • 少女漫畫改編真人電影「鄰居同居LDK」劇照、特報公開
    少女漫畫改編真人電影「鄰居同居LDK」劇照、特報公開 2013-07-19 15:56:07
  • 五部漫畫改編電影,那些年陪伴我們的漫畫改編電影了,褒貶不一!
    今日我們走進漫畫改編的世界,今日來看一看那些年陪伴我們成長的日本漫畫,改編電影後,褒貶不一,觀眾視角不同,改編後的口碑成了分水嶺。誇讚的覺得好,吐槽的貶得低,那麼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幾部電影!《鋼之鍊金術師》 《鋼之鍊金術師》該片改編自荒川弘的同名漫畫,講述了自幼失去母親的煉之術師愛德華和弟弟阿爾在冒險歷程中不斷成長的故事。
  • 少女漫畫「HOTROAD」「純淨脆弱的心」翻拍真人電影
    少女漫畫「HOTROAD」「純淨脆弱的心」翻拍真人電影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3-10-17 14: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