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一名31歲的新冠患者行程引發了網友關注。12月11日,他去醫院陪護了生病的妻子,隨後去事故車停車場處理了相關事宜。12月12日到19日,白天居家或者去公司上班,晚上去快遞大件中轉場工作。12月20日,先乘車去了醫院,然後又去超市購物,晚上做了兼職。
12月21日,白天在家裡,傍晚去了診所,去吃了飯,隨後又做兼職。12月23日,白天去上班,傍晚去全聚德聚餐,晚上繼續做兼職。12月24日,他先送妻子去了金馬工業區,再去公司上班,晚上的兼職沒有中斷。12月25日,早上送妻子去工業區後回家,接到疾控中心通知後去超市購物,自行在家隔離,之後被送到觀察酒店。
北京對於不少人來說,是夢想的開始,這裡有著各種各樣的公司,和小城市相比,獲得高額報酬的可能性會更高。但是北京的生活成本也讓不少人感到害怕,居高不下的房價、日益上升的教育經費,讓人們喘不過氣來。
中年,本該是非常美好的一個階段,這個時期身體還有一定的活動能力,可以自理,可以亂跑亂跳,又有了一定的閱歷,對世界有了自己的看法。但是金錢卻讓部分中年人喘不過氣來,孩子的教育、長輩的養老、自己的職業天花板、伴侶的嘮叨,讓他們的生存法則裡,只剩下了隱忍、強撐和煎熬。悠閒的養老生活離他們還有一段距離,年少時的熱血夢想又顯得太過幼稚,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摧毀一個中年男人,要比想像的簡單很多。突如其來的裁員、身體突發的不適、兒女的一場疾病、失敗的生意,都有可能讓他們跌落深淵。國企改革期間,鐵西區一對夫妻雙雙下崗,沒有了收入。孩子需要運動鞋,但家裡的錢只夠吃飯買不起鞋子。妻子就開始數落丈夫,埋怨他沒有本事,連一雙鞋都買不起,只能讓老婆孩子跟著吃苦。被數落的過程中,丈夫一言不發,半夜從樓上一躍而下,一雙運動鞋,成為了他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
疫情的出現,又讓這份壓力變得更大了,前段時間,北京市一確診男子放棄考研的新聞也引發了關注,他人到中年,想要考研清華,白天上班,晚上備考,周末帶娃早教班,考試前三天卻被確診為無症狀感染者,不得已放棄了考研資格。之前的努力、對未來的期望,在那一刻成為了泡影。
但就算是生活中處處都存在壓力,我們也不應該放棄。對生活充滿希望的人,才能夠有拼搏的勇氣和創造奇蹟的可能。當我們為了工作而煩惱時,可以想想家人,想想年少時的那個自己,就會生出更多的動力。遇到困難時,要有堅持下去的毅力,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年輕時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年老時只能無力嘆息。
美國某機構曾收集了500個人的臨終遺言,他們發現,面臨死亡,大家最遺憾的往往是那些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想學某門外語但是沒有開始,想向喜歡的人表白卻沒有開口,想去某個地方旅行卻沒有行動……因為害怕路途上可能遇到的失敗,就放棄了擁有美好的可能,這是懦弱者的表現。熱愛生活的人,應該堅信自己的選擇會給自己帶來更好的結果,然後努力去付出行動,達成目標。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相關部門正在努力,減少疫情大環境給普通人造成的影響,比如說發放消費券、保就業等。今年年初,中國還是疫情重災區,到了現在,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度之一,日子正在一天天變好,社會正在慢慢地恢復生機,這個時候因為勞累而放棄,會留下太多遺憾。
大家是如何看待這個新聞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