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導,網友「@司波達也太君」不僅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是「親爹」,更稱「老子是精日」,還說「哪條法律不許說『臺灣國』了?」
昨天(14日),四川綿陽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支隊 在官方微博@綿陽網警巡查執法 通知微博用戶「司波達也太君」:請立即刪除所有不當言論,並前往公安機關自首,否則等待你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綿陽網警巡查執法稱,幾日來,微博用戶「司波達也太君」不顧警告,在綿陽網警巡查執法帳號微博評論區造謠惑眾,大放厥詞,精日辱國,招搖撞騙,挑動分裂。
@綿陽網警巡查執法列舉了「@司波達也太君」部分過往言論。他不僅曾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是「親爹」,更稱「老子是精日」,還曾針對兩岸話題「置評」稱:
「統一後中國警察會欺負臺灣人民,所以臺灣人民拒絕統一!」「哪條法律不許說『臺灣國』了?」
——來源:@綿陽網警巡查執法
來源:@綿陽網警巡查執法
@綿陽網警巡查執法同時列舉了「司波達也太君」涉嫌觸犯的法律:
比如,煽動分裂國家罪:
《刑法》第103條第2款
煽動分裂國家罪(刑法第103條第2款),是指煽惑、挑動群眾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的行為。
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還有尋釁滋事罪:
《刑法》第293條第1款
利用信息網絡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破壞社會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編造虛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虛假信息,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起鬨鬧事,造成公共秩序嚴重混亂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以尋釁滋事罪定罪處罰。
.
針對他的言論,@綿陽網警巡查執法在微博中稱:
七十多年前,波瀾壯闊的全民族抗戰中,國共兩黨合作建立民族統一戰線,全國軍民共付出了3000多萬人的傷亡,才贏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這場戰爭的的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是中國近代百年屈辱的結束,也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開端。
今時今日,每一個享受和平生活的中國人,都不應該忘記當年那場戰爭,更不應該對幾十年來從不認錯、美化侵略,否認屠殺反而不斷向右翼危險邊緣滑去的鄰居放鬆警惕。
但偏偏有些人,如「司波達也太君」之流的精日分子,屢屢在網上挑戰民族底線,奴顏媚骨,數典忘祖,成為中國人的敗類!
有網友關注此事後續,並評論稱「這人自首時艾特我一下」。
今年3月8日,外交部部長王毅在梅地亞新聞中心就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針對媒體「對近來『精日』分子不斷挑釁民族底線的行為您怎麼看」的問題,現場雖嘈雜,但是外長仍駐足傾聽提問,聽清問題後,他嚴肅地手一揮,怒斥部分 「精日」分子的行徑:「 中國人的敗類!」
今天
8月15日,
一個值得億萬中國人民銘記的日子。
73年前的今天,
日本電臺播出裕仁天皇宣讀的《終戰詔書》,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14年抗戰艱苦卓絕,
中國終於迎來了勝利的曙光。
△日本天皇裕仁廣播發布《停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 視頻來源:央視新聞移動網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在敵我實力懸殊的情況下,
在條件艱苦落後的情況下,
他們的精神和氣魄在歷史中傳承,
帶領中國走向了光明。
「衛我河山,浴血奮戰,百鍊成鋼。」是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為抗戰必勝打下堅實基礎。
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
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情況下,
仍用草根、樹皮和棉絮果腹,
靠著一股正義必勝的信念,
他孤身一人與日寇周旋,
直至最後英勇犧牲。
只要一根旗杆和一面國旗,
四天四夜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中,
在敵我兵力懸殊的情況下,
謝晉元和400戰士以破釜沉舟的決心,
多次與日軍進行殊死決鬥,
為中國軍隊爭取寶貴的撤退時間。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是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為抗戰勝利注入了一往無前的不竭動力。
七七事變爆發,
誓與盧溝橋共存亡,不得後退一步。
日軍向北平發動總攻,
佟麟閣指揮將士們死守南苑。
在機槍射中腿部的情況下,
他堅持帶傷率部激戰,
從拂曉戰至中午,頭部再受重傷,
終因流血過多壯烈殉國。
棗宜會戰中,
一代名將張自忠身中數槍仍浴血督戰,
在49歲的年紀,壯烈殉國。
留下如此豪言壯語:
「國家到了如此地步,
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
狼牙山五壯士,
面對敵人步步緊逼英勇阻擊,
毀掉槍枝,縱身跳崖。
為了中華民族的出路,
死亡,又有何懼?
「最後一塊布,做軍裝;最後一口飯,做軍糧;最後一個兒子,送戰場。」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為抗戰勝利提供了無窮的力量。
英雄母親鄧玉芬,
為了支持抗日舍家紓難。
只一句「別惦記家,安心打!」
她把五個兒子送上了抗日戰場,
最終全部為國捐軀。
沂蒙「母親」王換於,
在抗戰將士子女無人照顧的情況下,
主動辦起「戰時託兒所」,
1939年秋到1942年3年多時間裡,
四十多名孩子健康成長,
幫助前線將士解除後顧之憂。
她是「人民子弟兵的母親」,
在反「掃蕩」的艱苦歲月裡,
戎冠秀帶領全村婦女,
給八路軍做軍鞋、送軍糧、救傷員。
在她的精心救護下,
很多身負重傷的戰士得以重返前線。
在黃橋東門爭奪戰中,
民眾扛著門板鋪板到前線支援,
千家萬戶趕做油餅、燒餅。
磨坊、燒餅店、小車通宵忙碌,
為戰場上的官兵送水送糧。
14年抗戰,中國人民用韌勁、勇氣和正義,從沉淪到奮起;新中國69年曆程中,中國人民用奮鬥、熱情和夢想,由苦難而輝煌。
73年前,
中國滿目瘡痍,百廢待興;
如今,
中國山河壯麗,處處生機勃勃。
撫今追昔,回望走過的路,
雖然充滿荊棘,但方向始終向前,
記憶從未沉寂,丹青難寫精神。
面對兇悍強敵,
14年抗戰是一場異常艱苦的持久戰,
但也是一場必勝的戰爭,
因為有中國共產黨發揮中流砥柱作用;
因為有全國人民共赴國難的愛國精神;
因為有百折不撓、越挫越勇的必勝信念;
因為有反抗侵略、維護和平的正義主張。
抗戰歷史和抗戰精神,
永遠是最好的教科書和營養劑。
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
克服艱難險阻,創造美好幸福。
從歷史的坐標出發,
我們的奮鬥更有底氣;
只要我們順應時代潮流,
在新的時代中奮鬥,
我們就能戰勝各種艱難險阻
開創更加壯麗的未來。
銘記!奮鬥!前進!必勝!
本文轉自中國青年報(原標題為:73年前的今天,中國人不能忘!這個人,請儘快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