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 App:虛偽的靈魂社交,獨到的女性騙術
在卸載社交App Soul一個多月之後,手機在清晨收到了官方發送的簡訊,對方用寥寥幾句話編造一個美好的誤會,讓你相信在浩瀚的陌生人網絡世界,依舊有個「他」在痴痴的等待你回去。
而如果你真的為了這條簡訊進入App Store、登入原有帳號、為運營小姐姐貢獻業績,你就會發現這個痴情人純屬子虛烏有。你的聯繫人頁面不會有一條新消息。雖然事實很殘酷,但我們必須承認,網絡世界的陌生人,耐心通通少的可憐。陌生人社交App,你可以用來聊騷、用來約炮、甚至用來相親,但如果你真的相信在這裡能找到某個夢想中的身影,那你最後必然要失望。這也是為什麼Soul之流比陌陌探探更讓人不齒的原因:它費盡心機,為女性用戶編織量身定製的謊言。
網際網路行業有句話, 叫做「得女性者的天下」,這句話不知出自何人之口,近些年卻越發得到各界的廣泛承認。女性用戶成為各大App尤其是社交App爭搶的焦點,對廣大女性來說,卻不能稱之為一個好兆頭。
在2018年末,為了鼓吹Soul男女比例4:6,這句話在App宣傳過程中被廣泛應用。Soul的部分用戶如若看到此類營銷文章,或許會大失所望。從冷啟動到小有規模,Soul App一直竭力將這個App營造成一個世外桃源般的網絡烏託邦:有溫暖,有理解,有寬容,或許也可以有自由爭論,卻萬萬不能有赤裸的欲望和世俗的銅臭氣。而事實卻總是如此殘酷,從上線到運營,這個軟體處處在燒錢。而堅信其純潔無瑕的用戶、尤其是女性用戶,或許正是它拉新甚至變現的關鍵法門。
只要稍微動一下腦子你就會發現,soul鼓吹的Soul Mate實乃無稽之談。在Soul,註冊的用戶首先會被要求完成一套所謂「靈魂測試題」,題目由幾十道性格測試題組成,大致對用戶進行外向或內向、溫和或尖銳的粗略分類。按照Soul設置的交友路徑,後續在「靈魂匹配」過程中,系統會根據大數據匹配結果,找到整個軟體中和你最匹配的用戶,更甚至在所有的相識過程中,系統也會給出兩個用戶之間的匹配度。
這個過程看似合理,但卻從根本上就站不住腳。男女關係是複雜的學問,哪怕是從心理學出發,也沒有人能夠斷定究竟是兩個性格相似的人更相配,還是兩個性格互補的人更容易產生火花。連匹配原則都難以確定,又何談匹配度呢?說到底,以Soul為代表的這類App,用精美的頁面、夢幻的音樂裝點網際網路上再常見不過的相遇,目的是給男女創造一個機會,或者再精確一點,給男人接近願意相信「靈魂伴侶」的女孩們一個機會。
林憶蓮在《傷痕》裡唱,「只是千萬不要因為你是女人」,十年後依舊透徹清晰,適合送給所有身處或者憧憬男女關係的姑娘,無論這段關係發生在線上還是線下。女性思維有溫柔浪漫的粉色特質,這種特質縹緲而多變,讓女性用戶比相對於注重荷爾蒙刺激的男性用戶更難捕捉。然而也正因為這種浪漫主義的存在,女性用戶可以對把「約」掛在嘴上的真小人不屑一顧,卻往往極容易落入滿嘴「靈魂伴侶」「此生摯愛」的偽君子所設的圈套中。這也是為什麼Soul這類毫無邏輯、故作文藝的社交App,偏偏可以獲得女性青睞的原因:對女性來說,感情這篇樹葉,真的太容易障目。
我們經常抱怨現實世界裡的親朋好友虛與委蛇、難以交心,但你必須承認,連面都沒見過的陌生人真心相待、值得託付的概率更要小的可憐。當今時代,大家加班加點寫報告、風雨無阻見客戶,有幾個人願意和毫無利益的陌生人執手相看淚眼、互相浪費時間。偏偏在Soul營造的社交氛圍下,所有人都天然的披上了一張「soul mate」的羊皮,於是大家都成了同類,看誰都覺分外可親。抱著「對方可能是Soul mate」的心態,在Soul清新文藝又略顯高級的畫風下,用戶似乎都變得格外寬容。非要等到畫皮揭開才發現,這人不過是個你地鐵上碰到都不會看第二眼的路人甲,不是B612星球的小王子,甚至不是一心虔誠的唐僧。非要到這個關頭才能恍然,有時候,只被欺騙了感情和時間,是值得慶幸的。
網際網路發展到今天,許多「騙術」已經被美化成策略和手段。我們可以衝動,可以忘我,可以執著,但卻不能只將原由歸因於身為女人的天真與柔軟。或許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某個Soul mate,但一定要相信,哪怕千山萬水,他也會堂堂正正站在你面前,而不是帶著看不透的面具在虛偽的模擬星球跟你說句「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