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沙河畔,豬八戒第一次見識到了孫悟空的筋鬥雲。筋鬥雲神奇的速度讓豬八戒大吃一驚,幾乎不敢相信。
那麼,讓孫悟空引以為傲的筋鬥雲,其飛行速度到底有多快呢?
關於筋鬥雲,坊間有兩個非常神奇的說法。
說法一,按照常理,翻一個筋鬥一秒鐘,也就意味著孫悟空的筋鬥雲速度可以到達每秒十萬八千裡。第三宇宙速度是16.7公裡/秒,大於這個速度運動的物體都可以脫離太陽系的引力,飛出太陽系。孫悟空筋鬥雲的速度遠遠超過第三宇宙速度。於是,當孫悟空一啟動筋鬥雲,將猶如哈雷彗星一般,從地球上彈射出去,直到甩出太陽系,根本就無法按照劇情要求,去營救飽受磨難的師父唐三藏。
說法二,按照常理,翻一個筋鬥一秒鐘,也就意味著孫悟空筋鬥雲的速度可以到達每秒十萬八千裡。我們知道,一個物體在高度運動中將會產生巨大的能量。一般猴子的體重為4~12公斤,孫悟空是猴王,取最大值12公斤,那麼,在筋鬥雲全速運行的情況下,孫悟空將擁有417萬噸的TNT能量,遠遠超過一枚氫彈(我國第一枚氫彈當量330萬噸)的能量。
若孫悟空攜帶一萬三千五百斤的金箍棒,那麼,在筋鬥雲速度全開的情況下,孫悟空擁有的能量將到達279727萬噸TNT,大致上是848枚氫彈的能量。
這兩種貌似科普的文章,乍一看很有迷惑性。其實,在推理中存在極大的破綻——所有的推論,都建立在筋鬥雲的速度是每秒十萬八千裡的基礎上的。
可是,我們翻遍西遊都找不到孫悟空一秒鐘就翻一個筋鬥的記載。在前提有誤的情況下,之後的結論自然也站不住腳。
那麼,筋鬥雲的飛行速度到底有多快?
有關筋鬥雲,在《西遊記》原著中有不少的描述。
孫悟空在修習天仙訣後,從中領悟了騰雲之術。有一天,菩提祖師帶著諸位弟子出外,祖師讓孫悟空展示一下近日修習的成果。孫悟空就「將身一聳,打了個連扯跟頭,跳離地有五六丈,踏雲霞去勾有頓飯功夫,返復不上三裡遠近,落在面前」。一頓飯大概二十分鐘,孫悟空這騰雲速度也就每小時十裡左右,和走路差不多。也因如此,菩提老祖哈哈大笑說:「這個算不得騰雲,只算得爬雲而已。」
菩提老祖告訴孫悟空,真正的仙人騰雲,其速度可以「朝遊北海暮蒼梧」,「四海之內,一日都遊遍」。四海之間的距離到底有多大,在書中並沒有直接描述。吳承恩筆下的西遊世界,絕不能簡單等同於現實的地球。
之後,菩提老祖傳授孫悟空筋鬥雲,當時,他老人家說:「一筋鬥就有十萬八千裡路哩!」
大家細看原文,菩提老祖說的是「一筋鬥」十萬八千裡。這一個筋鬥到底要翻多久呢?
是一秒鐘一個筋鬥嗎?根本就不是。
孫悟空的騰雲之術,之所以叫做筋鬥雲,只是因為孫悟空的起身騰空之式與眾不同。一般的神仙是跌足而起。所謂「跌足」,就是跺腳。一跺腳,藉助彈跳之力,仙人就能騰空飛行。可孫悟空是個猴子,他是連續轉動方才飛起空中。菩提老祖(太上老君)乃三界第一仙,他是依據孫悟空的體式,當場創造了一門獨屬於孫悟空的騰雲之術,「捻著訣,念動真言,攢緊了拳,對身一抖,跳將起來」。這一抖,其實就是翻個跟鬥。
翻跟鬥的目的,是為了飛上雲朵。飛上雲朵之後,才開始高速飛行。
筋鬥雲的飛行速度到底有多快?我簡單列舉幾處原文。
第一處,孫悟空在學成本領,回歸花果山時,從西牛賀洲橫跨南贍部洲,再越東洋大海,「那裡消一個時辰,早看見花果山水簾洞」。
第二處,在兩界山,孫悟空拜唐僧為師後,因為打殺六個強盜,與唐僧爭吵,一怒之下飛到東海龍王處喝茶,等到飛回唐僧處,前後僅僅一個多時辰。
只是,以上兩處僅僅是提到飛行時間,沒有提到兩處的距離。筋鬥雲具體的速度還是很難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