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時代在進步,思想觀念也越來越開放,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婚姻觀。因此,出現了一種現象叫做閃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閃婚的年輕人都是一種怎麼樣的心理呢?
我身邊也有一群閃婚的人。小劉是我曾經的同事,他20多歲的時候總是幻想著愛情的美好,一直都想找到屬於自己的愛情,因此找的女朋友一個不如一個。
最後年紀大了,也沒有太多選擇的餘地,親戚朋友們都開始為自己著急,給他介紹的對象也一個不如一個,所以遇到現任之後,就和她閃婚了,生怕錯過了,下一個會更差。
自己的條件也就那樣,挑來挑去,也找不到讓自己滿意的,不如屈從於現實。
追求新鮮感
還有這樣一則事例,是說一位中國女孩倒追一位黑人拳王,追到手之後就閃婚了。
她以前一直覺得跟外國人談戀愛很洋氣,所以也想試試。其實,她並沒有那麼喜歡那個黑人,只是因為跟外國人結婚的感覺十分陌生又神秘。
為了滿足新鮮感,一時昏了頭,為那個黑人生了兩個混血寶寶,最後對方還是離她而去,這讓她十分後悔,這種結局也令人唏噓。
現在的年輕人壓力都很大,這些壓力來自社會、來自家庭致使他們心態失衡,容易動情,分不清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匆匆結了婚。
的確有一些人閃婚之後也過得十分的幸福,但閃婚又離婚的人更多。
兩個人沒有很好地了解對方,磨合度不夠,婚後也需要承擔更多的問題。柴米油鹽,隨便哪一樣都可以是矛盾的產生體。兩個人既然可以閃婚,也可以閃離婚。
離婚對孩子的傷害不可逆轉
因為觀念的改變,人們已經覺得離婚不是什麼大事,合適就結婚,發現不合適就再離。
但是他們有沒有想過,兩個人離了婚是輕鬆了,可小孩子怎麼辦呢?他們無論跟哪一方都是單親家庭了,成了兩個人離婚的最大的受害者。
既然婚已經離了,對孩子的傷害也已經造成,怎麼樣才能讓單親家庭的孩子受到最少的傷害?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陪伴非常重要,雖然父母離婚了,但也一定要對孩子足夠關注,多花點時間在他的身上,讓他覺得雖然爸爸媽媽離婚了,但是依舊愛你。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童年時期父母的陪伴能夠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許多單親家庭的孩子都會被同齡人鄙視和欺負,並且把他們當作異類。這種異樣的目光,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不可磨滅的創傷。
這時,父母就要非常耐心地關注孩子情緒變化,嘗試跟孩子溝通,溝通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用你的言語去告訴他:「你並不是異類,你與那些人沒有什麼不一樣,你有爸爸媽媽,只是爸爸媽媽都有各自的事情,爸爸媽媽都很愛你。」
雖然閃婚在現在很流行,但是結婚之前還是要仔細考慮,不能因為一時衝動而做出決定,婚姻是人生大事。
如果兩人已經決定要攜手度過餘生就要做好準備,生活就是柴米油鹽,需要彼此包容,有責任感,不再可以隨心所欲。
尤其是已經為人父為人母的,在做出決定之前,都要為孩子想一想,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如果真的愛護自己的子女,就不要讓他成為單親家庭的孩子,給他一個快樂的童年。
- The End -作者 | 湯米參考資料:Pew Research Center. Marriage and Divorce. (2020, April 10). Retrieved June 23,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