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末,歐洲的槍械工業飛速發展,各種新式武器層出不窮,1893年,出現了一款外形奇特的手槍,它的槍管修長,在槍身的後部,有一個外形類似於錘頭的機構,握把位於槍身中間,彈匣插在握把內,它的這種造型十分另類,與一般的手槍不太一樣,它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的全自動手槍,威力強大,這款槍為德國人雨果 博查特所發明,當時的武器設計專家們十分看好它的前景,它就是博查特C93全自動手槍。
大家都知道,槍械有全自動和半自動射擊方式,半自動手槍能自動裝填彈藥,每扣動扳機一次發射一顆子彈,火藥推動槍機後退,完成自動泡殼和上膛動作,再次扣動扳機接著發射第二顆子彈,不用手動上膛,全自動槍械則在子彈上膛後,只要扣動扳機不放,就可連續發射子彈,直至彈匣內所有子彈打完。
博查特C93全自動手槍,它的另一個獨特的外形就是位於槍身上方精密的肘節機構,在射擊時,肘節機構向後運動,肘節的連接處向上翹起並迅速恢復伸直,如此循環反覆,顯得比較與眾不同,它採用短後座力原理,射擊時扣動扳機後,由於受到後坐力的作用,槍管與肘節一同向後運動,經過一小段距離,槍管到位,而肘節機構繼續向後運動,完成拋殼和上膛動作。它一出現便引起轟動,
該槍槍膛各部分間的結合十分緊密,射擊時彈藥燃氣外洩極少,所有能量全都作用在彈頭上,因此子彈處槍口瞬間的初速極高,比柯爾特左輪槍的初速高一倍以上,射程達到了500米,其威力和現在的衝鋒鎗差不多了,這款槍的口徑為7.65毫米,全槍重量不包括子彈重1,31千克,彈匣容量8發,有效射程500米,根據當時採用落後方法測試的記錄,子彈初速約為396米每秒,由於它由全自動射擊功能,如果給彈匣擴容,簡直就是一把衝鋒鎗了。
這款全自動手槍出現後,各國紛紛對其進行測試和研究,獲得了一致的好評,但都對它複雜的工藝和高昂的使用成本望而卻步,沒有一個國家打算給自己的軍隊裝備這種全自動手槍,因為該槍過於超前的理念,精密的結構,使它的製造工藝要求很高,幾乎垂直的握把,在使用時會產生很多不便,最重要的是,它是世界上第一款採用無煙彈藥的手槍,與傳統的黑火藥相比,無煙彈藥威力大、射程遠、發射後產生的煙火少,但當時生產技術尚未成熟,使得的無煙彈藥價格非常昂貴,一顆無煙彈藥子彈的價格,能買到幾十顆普通彈藥,加上博查特C93是一款全自動手槍,扳機一扣下去,隨著不斷傾瀉而出的子彈,成捆的鈔票就不在了,另外,用手槍打敵人的距離大都是50米,該槍500米的射程的威力就顯得多餘了。
博爾特C93結構精密,威力強大,拿在手上把玩非常舒坦,不過,它最終還是沒能上戰場,而根據它原理,改造生產出來的手槍卻都在戰場上叱吒風雲,成了一代名槍。1899年,喬治 魯格對該槍進行了改造,在保留經典的肘節機構基礎上,去掉了不適用的連發功能,把錘頭內機件移到槍身後部下方,握把由垂直改成握持更舒服的傾斜145度,這就是後來著名的魯格手槍,該槍1908年正式列裝德國軍隊,被定型為魯格P08,前後總共生產了200萬支,服役時間長達30年之久,被奉為一代經典。
1895年,槍械設計大師毛瑟也對博查特C93進行了改造,設計製造出毛瑟C96,該槍性能十分優異,子彈初速達到了425米每秒,與步槍的初速相當,這款槍在後來大量出口到了中國,這就是雙槍李向陽使用的殺敵利器、大名鼎鼎的駁殼槍,為中國的抗戰作出了貢獻,終成一代名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