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
這年頭敢喊話公眾的明星不少,但像林更新這樣,直接怒罵在豆瓣給他新劇打低分的網友的明星還是第一個,不過在罵了一小時後,新劇評分從6.8直接掉到了4.8分,這場罵戰最終以林更新的道歉收場。雖然是一場鬧劇,但它也反映了兩個娛樂圈的生存法則,一是影視作品越來越看重觀眾口碑,二則是作為公眾人物,應該如何跟普通觀眾和平相處?
林更新新劇低調開播,高調開罵
《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是由曹譯文執導,鄭曉龍監製,林更新、蓋玥希、杜淳主演的都市懸疑劇,講述了前緝毒警嚴謹在臥底販毒集團調查陳年疑案時,與咖啡店老闆季曉鷗相愛,一樁離奇的殺人案卻將兩人的愛情拖入深淵。真相迷霧重重,而嚴謹仿佛墜入無盡的黑暗,他和季曉鷗的愛情又將何去何從……
從目前的劇情來看,該劇的風格很像孫儷的舊劇《玉觀音》,都是講述背景各異的年輕人在懸案中命運互相糾纏的故事。不過從網友反映來看,主要吐槽集中在懸疑味兒不夠,愛情戲來湊,表面上是一部破案劇,其實是狗血偶像劇。有豆瓣網友評價如下,「女主整容臉、演技差,男主一臉老態,表演漫不經心。看預告以為是個警匪片,實際上是警匪片包裝的偶像劇,看了三集,男主角臥底的事沒做多少,儘是泡妞喝酒蹦迪。」
12月2日中午,主演林更新坐不住了,直接在微博上發飆怒懟網友,「您真的看劇了嗎?還是喜羊羊看多了。怎麼就重複了?哪兒MV了?」,在配圖中,林更新還比了個中指。這下豆瓣網友不幹了,在一個小時內,《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的評分降至4.8分,當晚,林更新刪除了這條微博,並表示「行吧,我喝多了,睡覺去了,打擾大家了。多多冒犯,抱歉。請諸位高抬貴手,誰都不容易」。有網友調侃,「林更新得罪的不是豆瓣網友,而是喜羊羊的粉絲。」
就當人們認為這場風波已經過去時,林更新的粉絲團站出來護主了,發文,「你沒錯,錯的是那些惡評的瘋子」,再次把林更新推上輿論浪尖。
口碑成為影視劇第一生產力
如今,隨著社交平臺的流行,觀眾越來越習慣在看某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之前看一下網絡評分再做決定,豆瓣、貓眼等自帶評分體系的APP就成了最便捷的平臺。
舉幾個例子,2017年在內地上映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首日排片寥寥,幾乎要重蹈一日遊的覆轍,但憑藉觀眾的超高口碑,越來越多的觀眾成為自來水,實現了排片的逆市上揚,票房直追同期上映的好萊塢大片《銀河護衛隊2》,最終成為當年最大的黑馬,該片也成為印度電影進入中國市場的先頭軍。2019年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成為中國最成功的的動畫片之一,也是沾了口碑的光,在它的票房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口碑效應也沒斷過。
口碑可以給電影帶來實實在在的票房,對於電視劇呢?也有鮮活的例子,李易峰常年遭受演技質疑,最近剛收官的《隱秘而偉大》的豆瓣評分為8.2分,打了一個徹頭徹尾的翻身仗,也勢必為李易峰未來的演藝道路提供了更多選擇。張一山一直走的是演技派路線,但主演的《鹿鼎記》口碑遭遇滑鐵盧,豆瓣評分只有2.9,也讓張一山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職業危機。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觀眾越來越重視口碑,口碑營銷也被納入影視劇出品方和粉絲們的重點投放領域,據統計,2019年國產劇的整體豆瓣平均分為6.1,比2018年的5.8分提高了0.3分。而在2019年豆瓣8分以上的國產劇不過9部,今年截止第三季度時就已經超過了10部。一些國產劇的評分顯然與正常的分數排布不符,更高的五星比往往就是粉絲控分的證明。貓眼電影的評分更是居高不下,「幾乎大部分電影都是8分起評,這樣就喪失了口碑平臺存在的意義。」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說。
明星如何跟公眾相處?
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日益興起,明星的發聲渠道越來越多,和普通群眾之間也時長能坦誠相見,比如直接回復粉絲評論,發表看法等。
資深藝人經紀張茜認為,林更新平時的形象是心直口快,面對自己被打低分,心裡不痛快是情理之中,但直接在微博開罵就屬於情商問題了,「成熟的藝人會迴避直接懟回去,現在很多演員都在自己作品上映或者播出期寫一封長文來剖析角色和自己表演的心路歷程,如果是口碑佳作,這是錦上添花,如果是低分作品,這屬於曲線救國式的回應,如果林更新不開罵,也寫一篇長文來回應,效果估計會很好。」
另外,面對粉絲的做法,張茜認為,「很多明星本身也是年輕人,明星和粉絲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共同成長。」與其盲目護主,不讓偶像的光環蒙塵,不如認真分析偶像的優缺點,給出客觀評價,要知道,只有真正的好作品才能為偶像積攢好人緣。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龔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