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刑偵女警憶拍照屍體:見蛆蟲鑽出噁心吃不下飯[圖]
熱愛
兒時的綠裝情結
記者採訪時發現,西城分局刑偵大隊十幾個偵查員,只有劉垚一個是跑外勤的女警。「我們『劉哥』工作玩命,上房爬高一點不含糊……」一旁的男同事連連稱讚劉垚。
「我就是這個性格,不愛坐辦公室,憋得慌,就想往出跑。」劉垚笑了笑,說:「我們不可能挑選案發現場,無論上房還是入地,多髒多臭,都得勘查。」捲起褲子,劉垚腿上的傷疤仍然清晰可見。
一個女孩子,怎麼想起來幹這又苦又累的刑偵技術勘查?
劉垚說,她家裡的兩位長輩都是警察,再加上她從小喜歡綠色,看著大人們穿著綠色的警服,劉垚覺得神氣極了。她幼小的心中也埋下了一顆綠裝情結的種子。
高中畢業後,劉垚報考了北京人民警察學院,可凡事沒有十全十美,她如願當上了警察,但當時的警服卻已經換成了藍色。
對於刑偵技術這行,劉垚也算誤打誤撞。入學之前,她對刑偵技術還毫無概念。那時候在電視裡播放的警匪劇中,穿著白大褂、照相取證的技術人員只有個把不起眼的鏡頭。可越是神秘,越是讓劉垚覺得新奇。
等真幹上了這個工作,劉垚才知道現實和想像的差距。無論是什麼樣的現場,多麼離奇的案情,她的工作就是一遍遍重複著相同的動作,看足跡、刷指紋、採集DNA……
而這枯燥工作的連帶「副產品」更是劉垚從未預見到,甚至根本想像不出的可怕。
劉垚剛參加工作時北京正是三伏天,她受命前往一個死亡現場。一進屋,一股屍臭便撲面而來。由於天氣悶熱,死者的屍體已經腐敗,變成了膨脹的巨人觀。這還算不了什麼,屍體上的蛆蟲爬來爬去,讓人能起一身雞皮疙瘩。
等到去法醫中心解剖拍照的時候,看見屍體已經衝洗乾淨,劉垚才放下了心。她端著相機,聚精會神地一點點對焦,在由虛到實的瞬間,劉垚只覺一陣頭皮發炸!媽呀,透過鏡頭,她看見蛆蟲正從身體的個個部位鑽了出來。噁心得她回到單位一口飯都吃不下。
最初,那一張張或蒼白或猙獰的面孔時常縈繞在劉垚腦海中,讓她夜不能寐。「我努力放空記憶,強令自己忘掉,安慰自己說,活著死著不就是一口氣的區別嗎。」對這個職業的喜愛和堅守幫劉垚度過了那段難熬的時光。
細心
真正神秘的「技術」
在劉垚的記憶中,領悟到刑偵技術真正的「神奇」是從師爺辦的一起案子開始的。
劉垚的師爺是個老「技偵」,當年他接手過一起殺人案,罪犯十分狡猾,作案後將現場破壞,一個指紋都沒有。但細心的師爺最後在廁所的老式蹲坑下水口裡發現一根毛髮。後來分析,是兇手在現場上廁所時掉落的。就是這唯一的證據讓兇手落網服法。
劉垚說,其實刑偵技術本身沒什麼神秘的,指紋一掃,DNA一驗,連小學生都不陌生。而真正「神秘」的則是技術偵查員的細心和智慧。
「就拿刷指紋來說,刷得勁兒大了、粘膠帶時留了氣泡這些小小的疏忽都可能把指紋弄沒了,刑偵技術的關鍵就是細之又細、細中有戲。工作細了,破案才有戲。」
剛進入技術大隊,「學徒」的劉垚只有給師傅提箱子、記筆錄的份兒。「記得最初出現場,我正在一邊記筆錄,師傅看了我一眼,喊道『你怎麼不戴手套啊』!」劉垚還想分辯,師傅教訓道,在案發現場,技術人員必須做到觸不留痕,萬一不留神碰到痕跡和證據,比如一個指紋,可能就再沒機會破案了!在前輩嚴厲的訓斥中,刑偵技術人員必須秉持的原則,一點點滲透進骨髓,也讓她愛上了這個外表神秘,實則枯燥,卻又意義非常的工作。
遺憾
陳年懸案成心結
「刑偵技術這麼『神』,還有什麼是你們辦不到的啊!」記者的一句打趣,讓劉垚陷入了糾結的回憶。
那是她工作後遇到的第一起命案。一位年逾花甲的女教師在家中被殺。現場門鎖完好,沒有被撬痕跡,說明死者是認識嫌疑人的。屋子裡沒有被翻動的跡象,主人收藏的字畫也都沒丟,並非劫財。考慮到死者離婚後,社會關係複雜,劉垚懷疑這很可能是一起情殺案。
在現場,劉垚提取到一組可疑的運動鞋印。當時警方也有懷疑對象,但在對其步態等特徵進行比對分析後,結果都不符合。
劉垚小心翼翼地從死者身上提取到了嫌疑人的唾液,以及毛髮。可是,由於沒有比對對象,這個雙螺旋結構所指向的人始終都是個謎。
這是刑偵技術無法擺脫的尷尬,有時候明明提取到了核心證據,因為沒有參照物,無法比對抓出真兇。對於一個刑偵技術人員,用盡所能查找到足夠的作案痕跡,卻仍然無法揪出兇手,這份無助的遺憾讓劉垚始終耿耿於懷。這件懸案也成了劉垚的心結。
「所有的證據都已經記錄在案,每年市局法醫中心都會對案件證據重新核查比對。」劉垚相信,隨著今後信息系統的日臻壯大,早晚有一天,她會將兇手繩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