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刪除情感記憶還是殺人記憶?
這部電影的結構很有趣。第一個是關於空間的設置,在電影的開頭,《記憶大師》解釋說故事發生在T國家,為了給T國家增加更多的真實屬性,影片用一個大全景來解釋T國家的社會環境,這個全景也是電影中為數不多的幾個地點之一,T國家是一個科技國家高度發達,基於此,記憶大師也存在合理的依據,記憶大師是亞洲中唯一的一個,記憶大師科技感內部建築相匹配是高精尖的技術手段,這也引出了記憶大師刪除記憶在電影中的設置。
記憶大師刪除記憶的方式不是一鍵刪除,而是在特定的記憶片段中從原來的參與者變成旁觀者,這與健忘症正好相反。
這部電影似乎在討論高智商罪犯的雙重人格,但事實上這部電影表達的遠不止這些,《記憶大師》借用了科幻小說的外殼,卻承載了一個非常現實的故事。作為一名警察,沈漢強(段奕宏)無疑是正義的代表,然而另一方面,他是犯罪者,沈漢強是一個亦正亦邪角色,所以表現在電影中有多重人格,性格的形成與沈漢強童年經歷密切相關,除了記憶片段外,這部電影還使用了小人物,看起來像微不足道來改善情節線索。
第一個是沈漢強父親,影片中,沈漢強父親出現兩次,時間很短,第一次出現在警察局,沈漢強父親向他要錢,他隨手把父親送走;第二次,他出現在戶外,向下屬要錢;兩次要錢的動作描繪了一個與傳統父親形象完全相反的角色,但這兩個短鏡頭卻對於理解沈漢強非常重要。
行為的一致性體現在他們的暴力行為上。童年時,沈漢強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一種暴力,但成年後,他有了獨立意識,第二次攻擊是故意的,暴力作為一種發洩手段,與第一次浴缸殺人相比,第二次更血腥;江豐暴力表面上並不明顯,所以「你見過那殺人犯的眼睛嗎」看到江豐是一個「溫和」但是在接下來與犯人的對話中,江豐展現了「我出多少錢你能把刀片吞下去?」的所有力量,在他們的內心深處中有邪惡的種子,區別在於他們能否在搖籃中被殺死。
電影《記憶大師》被評為國內懸疑驚悚片,電影的推理橋梁經得起推敲,邏輯不受硬傷。雙主人公加上女醫生三條敘事線索也相對清晰,江丰情感線,沈漢強成長線和女醫生的「背鍋」線。此外,影片開頭挖的洞也是後期的填坑,例如,在電影的後半部分,計數警報和監獄裡隱藏的工具都有一個合理的解釋。
影片中最明顯的變調也讓記憶部分和現實部分有了非常清晰的界限,這部電影用最簡單和最電影化的語言來講述記憶和現實中的故事。在電影中,黑白圖像不是正常的顏色,在現實中,黑白圖像並不明顯。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個細節是,在電影中沈漢強的溫室裡,有一個巨大的水平肖像雕塑,在這個巨大的雕塑前,沈漢強表演邪惡,雕塑以扭曲的視角靜靜地觀看所有的表演,這也是對人性的扭曲,包括江豐。在銀幕內,雕塑的視角是電影中的上帝視角,而在銀幕外,我們也是上帝視角,注視著別人的罪惡。
結束
一個影子和一個字組成了生活的現實
這是一場沉船,風雨交加,文字可以戰勝悲傷
終南電影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