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湯圓點心店,是2代老黃巖人的秘密基地。從1980年開始經營,源起於老闆娘的爸爸媽媽。40年,見證了多少人,從嗷嗷待哺,再到結婚生子,時過境遷,當年的許多記憶,隨時光流逝也在逐漸遺忘。
可是「老湯圓點心店」還在堅守著40年不變的老味道,傳承2代,堅持做正宗的老台州風味。
蕞開始的老湯圓開在大寺巷,後來搬遷至天長北路,現在老店新開,在「天長南路」落了地,許多食客一路追尋,還有要騎數公裡的電驢來這裡打包回去給家人。
關於生活原始的樣子,都被裝進了「老湯圓點心店」裡。店裡坐的幾乎全都是吃了幾十年的老食客,若是問起什麼菜比較招牌,他們都會熱情且驕傲的告訴你「面結!炊圓!一定要嘗試!」黃巖人之於面結,大概是記憶中抹不開的回憶,男女老少沒有人不喜歡,是地道的黃巖味道,雖然面結的製作方法不難,但想要做出一碗好的面結湯卻還需要些,時間的沉澱和經驗的積累。好的面結湯不油不膩,看似就是普通的骨頭湯,卻是老闆娘每天親手熬製的,奶白的濃湯,純正的滋味 ...以一撮蔥花一把榨菜做底,燙熟的面結和粉絲帶著滾熱的骨湯衝進碗裡。
只見老闆娘嫻熟的下面結、撈麵結、澆骨湯,一碗碗色澤誘人的面結粉絲被端到食客們跟前。面結皮薄的不得了,吃起來非常柔軟,細膩豐滿,肉餡新鮮製成,品嘗得到鮮嫩無比,與面結皮搭配剛好。面結湯搭配上細滑柔軟的粉絲,再拌進一勺台州稀稀的辣醬、少許醋,大口吃完一整碗,摸著肚子贊一聲『迷道「!
炊圓
豬肉的肥瘦比例得很好,都是非常老闆多年對味道的掌握才做出來的,香糯的炊圓滴上幾滴醬油,滑溜柔軟,和肉香完美搭配!
肉餡真的是相當的多了~多到滿粗來!皮軟糯,同時也帶著QQ的口感~
小籠包子
小籠包鬆軟而筋道的外皮,細嚼得出面的甘甜。配上肥瘦相間,湯汁濃鬱的餡料,口味堪稱一絕。
重口味的人蘸上一點秘制醬汁,酸辣的醬汁配上濃鬱的肉質,堪稱一絕。
說到炒米麵,重要的就是火候和節奏,沒有浮誇的炫技,先炒料後炒麵,用不同火候來掌控,穩中求勝便是他的秘訣。
比起別家炒米麵,他家更偏溼潤軟韌,油不大,根根分明,有的熟客更喜歡在吃前拌上一勺辣椒醬,是絕配沒錯了。 拌麵
拌麵看起來和其它家沒什麼不同,但在口感上就能吃出個所以然,它的麵條薄細勁道,所用的醬料更是深有學問,才能成為老黃巖人心中不可替代的老字號。
花生醬、芝麻醬的醬料搭配的比例都是有講究的,多一勺少一勺都不行,就這樣養刁了幾代黃巖人的嘴,拌麵上桌後要趁它坨成一團前開始攪拌。
香濃而不膩的花生醬均勻地掛在麵條的璧面上,黃澄澄的醬汁十分誘人,一筷子夾起來,醬料的香氣瘋狂地往鼻子裡躥,把饞蟲都給勾引了出來。
一口氣吃完,飢腸咕嚕的胃得到了滿足,太有幸!福!感!
薑汁調蛋
打蛋,加薑茶,薑汁,撒上滿滿當當的核桃,上鍋。只等出鍋時再撒上些許紅糖。做法簡單至極,但越是簡單的食材,越能擦出火花。
裝在搪瓷碗裡,看起來樸實無華的「薑汁調蛋」,蕞是撫慰人心。慢些吃,小心燙口。
40年如一日的堅守與傳承,不論搬至何處,都能吸引老食客一路追尋。
店裡裝修有些簡單,不是刻意去營造氛圍,他本來就是這樣的,地氣和煙火氣全有,願意來的客人,都是因為這裡的味道。老湯圓點心店,越到深夜越是熱鬧,煙火氣如此鮮活,老黃巖人才會這麼愛它呀。
來這裡,讓時光從一碗麵結粉絲湯開始倒流。
地址:黃巖天長南路169號
電話:13626636519
營業時間:15:30—03:00
編輯:蘆田愛菜
圖片:滿滿 / PANDA
本文系廣告,原創製作,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截止2020年7月6日,共有304734人與你一同關注「台州青椒女俠」!商務合作:13806580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