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大熊貓是國寶中的美人,棕色大熊貓「七仔」更是國寶中的國寶。11月20日,在西安市大唐西市舉辦的秦嶺大熊貓文化宣傳主題展現場,棕色大熊貓「七仔」的故事吸引了許多「熊粉」駐足傾聽。
「七仔」是一隻雄性大熊貓,現在已經9歲了,體重達到了110公斤,住在陝西省樓觀臺的秦嶺大熊貓繁育研究中心(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隻人們所能近距離觀看和研究的棕色大熊貓。
圖片源自三秦網
說起「七仔」,它的出身和老家,是在秦嶺深處的佛坪縣。
2009年11月1日晚上7時許,陝西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接到了一個來自佛坪縣林業局的電話,被告知當地村民發現了一隻被遺棄的淺棕色動物幼仔,急需救護。在詢問得知該幼仔已經數小時沒有進食、身體非常虛弱的情況後,中心隨即展開救護工作。為了節約時間,搶救研究中心派出救護車趕往佛坪,佛坪縣林業局也安排車輛和人員將幼仔向北運送。到當晚8時30分,雙方人員在108國道上相遇。初見這隻幼仔,救護人員也被搞暈了:說是棕熊吧,它全身又不全是棕色,而且秦嶺裡並無棕熊分布;說是熊貓吧,但小傢伙身上大熊貓標誌性的「肩帶」「眼圈」等都極不明顯,且全身上下都不見黑色。「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棕色大熊貓?」救護人員開著玩笑說。
在仔細觀察後,中心救護人員確定是大熊貓幼仔無疑,看大小應該在2月齡左右,由於長時間未進食,它已經有些脫水,情況較危急,於是在簡單護理後,救護人員便趕緊驅車趕回中心。
回到中心,已是深夜。經過全面檢查,發現這隻熊貓幼仔體表有大量寄生蟲,鼻鏡乾澀、眼球稍有下陷、叫聲嘶啞,心率接近120次/分鐘,情況不容樂觀。經驗豐富的獸醫人員立即對幼仔進行小腹按摩,因為熊貓幼仔在半歲以前都必須依靠母熊貓舔舐按摩才能排便,如果長時間無法排便則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幾分鐘後,隨著小傢伙排出一條長達12釐米的幹硬糞便,大家才鬆了第一口氣。
為了避免幼仔脫水情況加重,育幼組隨即給它餵奶。但小傢伙狀態不佳,只吃了不到四分之一瓶便沉沉睡去。
飼養員沈潔娜是當時負責照顧它的育幼人員之一,她回憶說:「小貓看上去非常虛弱,奄奄一息的樣子,大家都很擔心它會死掉,所以吃飯上廁所都是輪著來,生怕它在無人照看時出現什麼意外狀況。」
幸運的是,經過工作人員連續幾個晝夜的照料,這隻特殊的熊貓寶寶身體逐步恢復,身上的寄生蟲也被一隻一隻地清理乾淨。它的胃口也越來越好,常常沒到飯點就餓了,哇哇大叫地催促工作人員給它餵奶。
看到這個小傢伙終於恢復了健康,中心的工作人員無不歡欣。讓它「長大成貓」則是他們面對的下一個任務。
「七仔」
由於這隻大熊貓寶寶太與眾不同了,有點天外來客的感覺,與電影《長江七號》中的外星小怪獸「七仔」相似,有人提議後,大家便叫它「七仔」。2009年,中心成功繁育了3隻大熊貓幼仔,在確認「七仔」身體健康、無傳染性疾病和寄生蟲之後,工作人員便讓它與其他3隻熊貓寶寶一起生活了。
母乳是幼年大熊貓的健康保障,年幼的「七仔」在中心的食譜與其他熊貓寶寶一樣,都需要以奶粉為主食,同時配合母熊貓的乳汁以確保其健康。為「七仔」選定一個「後媽」成了它成長路上的首要問題。經過多次商議斟酌,身體健壯、只有一個幼仔需要養活,且奶水綽綽有餘的大熊貓珠珠被初選為「七仔」的「後媽」。可如何讓珠珠接受「七仔」呢?工作人員決定給「七仔」塗上珠珠的尿液,然後將它放進珠珠懷裡。幸運的是,珠珠只是疑惑地看了看這個毛色奇怪的小傢伙,不放心地聞了聞,覺得氣味沒有什麼問題,便把它當成了自己的孩子餵養了,一直照顧「七仔」到它半歲多。「七仔」能夠健康長大,珠珠這個「中國好後媽」功不可沒。
儘管「七仔」顏色和其他熊貓完全不同,但這並不影響它的「貓際關係」。「慢悠悠」「好脾氣」是飼養員們對它最為深刻的印象,它也是靠著這個特性,「貓緣」「人緣」都相當不錯。
天氣好的時候,「七仔」便和小夥伴們一起,到外面的活動場玩「躲貓貓」,或者摔跤。它和小夥伴們時而追逐打鬧一較高下,又時而通力合作一塊爬上一棵小樹。雖說爬樹是熊貓的看家本領,但「七仔」慢悠悠的性格,經常被急躁的小夥伴你咬我拉,一不留神就被摔個四腳朝天,或者咕嚕嚕從假山上滾下去。但它翻起身來,依舊慢悠悠、樂呵呵地去找小夥伴。
如果玩耍中被不停折騰還不足以體現「七仔」的好脾氣,那麼,被搶奶的「七仔」就不是一般的好脾氣了。1歲時,「七仔」和小夥伴們食量大增,奶瓶的容量早已不能滿足它們,便都換了奶盆就餐。「七仔」性格儒雅,幹什麼事情都是不慌不忙,也不太喜歡和其他熊貓爭鬥。儘管這性格很討飼養員喜歡,但在與其他熊貓小夥伴們的相處中卻吃了大虧。每次餵奶的時候「七仔」才喝到一半,另外3隻小熊貓就已經把自己盆裡的奶喝光了。剛開始它們還老老實實地抱著自己的奶盆舔一通,給「七仔」以足夠的時間喝完。後來,這3個狡猾的小東西發現原來「七仔」這裡還有半盆奶,於是它們每次以最快的速度喝完自己的一份,然後二話不說直接搶過「七仔」的奶盆又喝個精光,而「七仔」從不反抗,只是在一邊眼巴巴地看著小夥伴們喝掉自己盆裡的奶,然後揀回空盆舔上幾遍。
為了避免「七仔」被其他熊貓夥伴們欺負影響生長,中心最終決定將未成年的它單獨放到了一個圈捨生活。可能是因為少了其他熊貓的競爭,「七仔」獨居之後愈發顯得優哉遊哉,無論是走路還是吃東西都更加慢悠悠了。飼養員還發現,「七仔」不僅「好脾氣」,還特別「愛學習」。在做行為培訓和引導鍛鍊的時候,很多熊貓在活動進行到一半便失去了耐心,但「七仔」永遠是一步一步按照飼養員的要求完成所有動作,最後才拿著獎勵的食物慢慢享用,從來沒有其他熊貓們的迫切「猴急」。如果要在附近的大熊貓裡面評出一個學習標兵的話,那非「七仔」莫屬了。
千萬不要誤以為「七仔」是個宅男,其實玩球、打滾、爬樹都是它喜愛的運動。有時候玩得興起,它還會抱著活動場的一根又長又粗的木頭練習摔跤。雖然「七仔」從不與其他熊貓動手打架,但它也有秀肌肉展示力量的時候。有時一個不小心,會被木頭壓住,半天翻不了身,這時「七仔」就會馬上發飆,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對著木頭又抓又咬,搞得碎屑四濺,強大的破壞力讓在熊貓界見多識廣的飼養員也不禁為之驚訝。
隨著「七仔」年齡的增長,食譜上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在對食物的偏好上,「七仔」再一次展現了自己與其他大熊貓不同的一面。一般的大熊貓都會更喜歡奶粉、蘋果這些甜度更高的食物,但是「七仔」卻從小便鍾情於味道相對清淡的胡蘿蔔。每次它拿到胡蘿蔔以後都是滿臉沉醉的表情,必定是先仰臥在地,一手握住胡蘿蔔,然後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吃完,接著低頭尋找掉在胸口的胡蘿蔔渣,最後再把握胡蘿蔔的手掌放到嘴邊舔上幾遍。它這一套吃胡蘿蔔的程序自始至終雷打不動,經常是一邊舔著手掌,一邊便在胡蘿蔔的餘香中睡著了。這時候飼養員就會大喊:「七仔,快起來!你的奶還沒有喝呢!」
秦嶺是唯一發現過棕色大熊貓的區域。從1985年至今,共有9隻棕色大熊貓在秦嶺大熊貓分布核心區域出現,「七仔」為最近一隻。
「七仔」目前正值年富力強,狀態良好。2017年「七仔」參與了中心的大熊貓人工繁育,但並未產生後代。它將在今年繼續作為主力雄性之一參與到中心的大熊貓繁育中,「七仔」也許很快就能當爹了。 (文/記者 石俊榮 通訊員 林軒 圖/陝西省林業局提供)
來源:西安晚報
監製:孫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