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慄豐龍村:辦農廚大賽選鄉村名廚 探農旅經濟新路助脫貧摘帽

2021-01-10 大江網萍鄉頻道

中國江西網萍鄉訊 記者萬炳全報導:12月1日,萍鄉上慄縣金山鎮豐龍村舉辦首屆鄉村廚藝大賽,15名農民選手現場亮廚藝,製作出45道地地道道鄉土味十足的菜品。

一等獎獲得者

  上午9:30,大賽準時開始。灶臺一字排開,15名參賽者分成兩組開展,每個選手有蘿蔔絲、小炒肉、自家私房菜共三個比賽單項,一次性決出本屆大賽的名次。

  在比賽過程中,主辦方要求所有的原料使用本地綠色、無公害農產品或本地特色優質農產品、動植物等,選擇鄉村傳統的加工製作方法,展示濃鬱鄉土特色。經過一番炒、煮、燉、蒸等,每個選手製作出了一道道「土味」十足卻味道誘人的鄉村菜餚。經過專家評委品嘗,最終按照食材、口味、質地、外觀、色澤等項目綜合評出了一二三等獎和優勝獎。

  據了解,豐龍村舉辦首屆鄉村廚藝大賽,旨在挖掘、傳承、弘揚上慄乃至萍鄉本土飲食文化,通過大賽為當地美食提供交流、溝通、挖掘和展示的平臺,並以打造本土特色宴席為突破口,打造品美食、住民宿、興旅遊於一體的農旅經濟發展鏈。

  為支持掛點幫扶村工作,市政協副主席何義萍,市委副秘書長、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志猛,上慄縣政府副縣長劉敏,市環保局副調研員歐陽建春、市環保局駐村工作組組長郭智萍、市環境監察支隊長劉芝輝,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工會主席劉克維,以及金山鎮有部分機關幹部。

  本次活動評委由萍鄉市餐飲協會秘書長金東萍、副秘書長黃乃順,萍鄉市餐飲烹飪技能學校校長張軍旗,江西省名廚委員、萍鄉市餐飲協會理事、全國毛家灣出品總監蘆建輝等擔任,並給予大力支持,所有評委都是無償幫助,獎品也是毛家灣文化村無償提供,彰顯出萍鄉社會組織和企業的愛民扶民情懷。

  豐龍村位於上慄縣東部,距縣城約7公裡,全村擁有17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戶526戶,村民2538人,黨小組3個,黨員50人,其中預備黨員1人,水田786畝,旱田340畝,山嶺3860畝,花炮企業5家,學校一所。豐龍村是江西省「十二五」、「十三五」省級貧困村,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5戶87人,主要致貧原因為因病和因殘。豐龍村沒有集體經濟收入,村民以當地花炮企業務工和外出打工為主要經濟來源。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豐龍村在牽頭領導市政協副主席何義萍的帶領下,幫扶單位萍鄉市環保局、萍鄉市政研室、萍鄉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幫扶下,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自力更生、開發扶貧」的方針,以整村推進為平臺,以貧困村、貧困農戶為工作對象,以增加貧困農戶收入和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為目的,以「規劃到戶、責任到人」為基本要求,拓寬扶貧思路,創新扶貧方式,完善扶貧機制,落實豐龍村和貧困農戶二方責任,調動各方力量,著力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提高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在上慄縣委、政府及金山鎮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方力量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豐龍村兩委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揚民主,嚴格依法依規辦事,圓滿地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硬化了塗家灣,龍池觀,白竹灣,南華牌坊至金湖路口等共計26000平方米水泥公路,硬化入戶路12000平方米,清淤並加固了楓樹灣水庫,修建三面不見泥水圳共計6000餘米,安裝光伏路燈60餘盞,還支付了建校欠款50萬元,翻新改建舊校舍為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村衛生室、農家書屋。建設了3個籃球場,改造南橋至南華段瀝清公路3.7公裡,投資60萬元建成100KW的光伏發電。

舉辦此屆鄉村廚藝大賽的目的是為提煉豐龍村民俗文化,尋找豐龍村農村休閒旅遊發展的突破口,以挖掘鄉村飲食文化為抓手,探索豐龍村休閒旅遊事業的發展道路。

  

相關焦點

  • 脫口秀也能助農?這樣的李雪琴你愛了嗎?
    前段時間,芒果TV就推出了首檔消費助農綜藝——《希望的田野》,邀請李雪琴、蔡國慶等多位明星嘉賓進入鄉村進行助農直播,其中的一站就是剛剛脫貧摘帽的雲南武定和永仁。創新扶貧形式,李雪琴上演助農脫口秀一直以來,助農扶貧帶給大家的都是悲情悽苦的印象,而這一刻板印象也使得年輕人與「助農」二字漸行漸遠。明明是一件正能量滿滿的事情,為何實際執行卻背道而馳?這一問題卻並未難倒已經幫助武定和永仁脫貧摘帽的招商銀行。
  • 永州唱響鄉村振興「新農歌」
    產業勃發 生態優美 樂業安居永州唱響鄉村振興「新農歌」華聲在線12月19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羅毅 嚴萬達 通訊員 周玉生 唐一平)進入12月2019年脫貧後,因家中多人患病,胡秀蓮收入不穩定,從綠色「穩定脫貧戶」調整為黃色「易返貧戶」。扶貧工作隊精準提供公益性崗位、低保和殘疾人補貼等兜底幫扶,增加其收入來源,很快把她從貧困邊緣又拉了回來。
  • 尉氏縣洧川鎮:農旅融合促振興 產業發展助脫貧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吳文中 通訊員 王水田 高志超)今年以來,尉氏縣洧川鎮以「河南省特色生態旅遊示範鎮」為契機,多渠道培育壯大脫貧長效產業,激活生態旅遊市場,構建起脫貧戶穩定脫貧保障,為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奠定了基礎。
  • 安順:以旅興農 以旅富農 鄉村旅遊蓬勃發展
    匠廬·閱山民宿(圖片來源網絡)近年來,安順市以農業體驗、鄉村度假、古鎮村落、特色民宿為代表的鄉村旅遊新業態層出不窮。在榕昕生態牧場,一個集觀光、休閒、度假於一體的生態休閒旅遊產業鏈正在形成,通過「1+3」模式,帶動2500戶貧困戶增收。
  • 閩清文體旅局聯合盒物愛心助農,助力鄉村振興!
    前言:盒物助農,愛在分享!即將到來的12.12盒物助農日,盒物將臻選好物,為用戶提供助農補貼,助力農民伯伯推廣家鄉特產。同時,閩清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聯合盒物愛心助農,助力鄉村振興,推薦掛樹保鮮的閩清臍橙;盒物深入走訪柚農,選得生態種植基地,嚴選優質蜜柚,盒物推薦自然成熟的平和蜜柚,飛躍送達到您身邊。
  • 平臺經濟疫期助農正當時
    因此即便2020新冠肺炎疫情兇猛,中央一號文件仍是聚焦三農重點工作。這段時間以來,我們聽到了西貝、攜程等企業訴苦的聲音,也感受到了小微企業在疫情中遭遇的短期困頓。不過,在最廣大的農村、於最廣大農民來說,疫情防控給農產品產銷帶來的壓力,恐怕還真缺些自帶流量、能上熱搜的「代言人」。說得再直白一些,廣大農民朋友眼下最操心的,可能還是節令性農產品的銷售問題。
  • 300架無人機用「新」護「航」南京高校直播帶貨扶農助農
    300架無人機用「新」護「航」南京高校直播帶貨扶農助農 2020-08-23 10:00: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田博川 責任編輯:
  • 胡雪鶯:阿里巴巴集團助農關鍵詞——脫貧、致富和升級
    所以在整個集團助農的關鍵詞分別是:脫貧、致富以及升級。在脫貧的過程當中,其實在832個國家認定的國家級貧困縣在過去三年,整個集團一直在助力農產品的上新,三年的時間總共是幫助了這些農產品上新了3110億元。為了能夠讓貧困縣脫貧,集團選派了11名脫貧特派員來到了國家級貧困縣。
  • 青年直播帶貨助脫貧 「甘味」農產品火起來
    叫賣特色農產品、講解風景名勝、展示鄉村風貌,青年網紅直播帶貨助力消費扶貧的新風尚正在風行隴原大地。為廣泛動員青年力量投身脫貧攻堅,共青團甘肅省委創新工作思路,於今年 4 月底啟動 " 青春扶貧 能量助農 " 系列直播活動,通過網絡直播、短視頻大賽、明星粉絲團代言等青年喜聞樂見的方式,促進貧困縣 " 甘味 " 特色農產品線上銷售,引導廣大青年在助力消費扶貧中發揮突擊隊和生力軍作用。
  • 助農新動能, 20萬「營銷達人」共同為皇帝柑帶貨
    助農新動能, 20萬「營銷達人」共同為皇帝柑帶貨 2020-12-24 15:36:00來源:齊魯晚報
  • 芤山村:農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芤山村抓住時機,加速經濟轉型。截止今年,芤山村總共種植了450餘畝甜櫻桃,950餘畝青紅脆李,80餘畝大棗,30餘畝杏子,年產值可達2200餘萬元。「我們芤山村以種植特色水果為主,有了農家樂就可以實現農旅融合,下一步我們打算提高水果品質,打造特色民宿,提高人居環境,讓遊客真正來得了,留得住。」芤山村黨支部書記陳文波介紹說,隨著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全村以生態農莊為點,周邊共輻射了7家農家樂。
  • 雪峰山「雲養豬」,趣味助農,開創文旅新玩法
    活動現場,自駕遊達人們以助農捐贈形式「認養」在雁鵝界古村寨飼養的充滿靈氣的湘西土豬,村長為助農「認養人」頒發榮譽村民證書。每年,村民們打稻穀、擠油渣、燻臘肉、灌香腸、釀豬血丸子…農特產品純手工製作,風味地道、品質獨特。但由於地理地勢等原因,這裡經濟發展較為閉塞,曾是山大溝深的貧困村,隱藏在「雲端」的古村寨。
  • ...彩練幫你辦」第一書記村書記代言戰「疫」助農公益行動紀實
    2020年的春天,本應是吉林農特產品銷售的黃金季,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手握農產品的老鄉們一籌莫展,吉林日報及客戶端彩練新聞迅速推出助農解滯銷公益活動。吉林省委組織部組織動員全省第一書記和村書記,會同吉林日報社,集體為滯銷農產品代言,吉林日報推出了「興農幫幫老鄉」彩練幫你辦助農公益行動,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在吉林日報全媒體平臺的「吆喝」聲中,還注入了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等黨媒的強力助唱,一時間,助銷農產品的「大合唱」響徹白山松水,傳遍祖國大地。
  • 雲南農信鄉村振興主題卡服務遍雲嶺
    雲南農信聚焦涉農主體金融服務需求,依託信用體系建設成果,以金碧鄉村振興卡為抓手,促進農村金融服務升級換擋。,榮獲了農信銀資金清算中心頒發的「金融服務創新優秀案例」。
  • 「源味中國」扶貧助農計劃∣助農新利器(焦點民聲)
    是2020年電商對助農的承諾。「發展電商」和「扶貧助農」成為2020年備受矚目的關鍵詞。作為扶貧助農主要方式之一的電商扶貧也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如今,以阿里、京東、拼多多、雲集、貝店、公主購等為代表的電商企業,其扶貧舉措也已被作為經典案例。今年2月,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商務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電子商務成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手段。
  • 慶豐村:打造農旅項目走上脫貧致富「彩虹路」
    從曾經的經濟薄弱村,到如今名副其實的「網紅村」,慶豐村以「金色慶豐、藝術田野」為願景,傾力打造「蘇南第一方,慶豐稻花香」農旅項目,帶領村民走上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彩虹路」。慶豐村傾力打造「蘇南第一方,慶豐稻花香」農旅項目。
  • 大畈鎮鹿眠塘村:農旅融合 閉塞窮山溝蝶變世外桃源
    大畈鎮鹿眠塘村:農旅融合 閉塞窮山溝蝶變世外桃源 2020-11-02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ZAKER發起「豐味中國」融媒體扶貧助農計劃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5 月 25 日,ZAKER 聯合貴陽晚報等 20 多家戰略融媒體合作夥伴發起的 " 豐味中國 " 融媒體扶貧助農計劃正式啟動,為貧困區縣的豐收百味和豐年物產代言,帶動疫後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迎接全面小康社會的到來。
  • 雙十二 「禾苞蛋」直播,扶貧助農成績喜人!
    雙十二 「禾苞蛋」直播,扶貧助農成績喜人!中國建材集團團委、扶貧辦共同策劃集團電商扶貧平臺禾苞蛋承辦直播助農活動圓滿成功 成績喜人截至2020年10月底,四縣一區和西藏、河北、四川等貧困地區通過「禾苞蛋」平臺實現銷售額2567萬元,四年累計銷售4518萬元,幫扶合作社近30家,助力3000餘建檔立卡戶增收脫貧。
  • 白沙:脫貧摘帽不鬆勁 鄉村振興再發力
    2020年11月19日,俯瞰毗鄰松濤水庫的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面對著這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白沙嚴格執行脫貧攻堅「四不摘」和「三不減、三提高、三加強」要求,聚焦鄉村振興再發力,即總結梳理好有益經驗,同時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堅持把鄉村振興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抓手,高標準推動鄉村振興,加快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夯實黨建 靶向發力促脫貧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