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倪萍重出江湖,主持了一檔聊天性質的欄目《倪吧拉呱》,雖然是聊天為主,但是談笑間,也不經意地透露了很多不為人知的往事。
同時也包括很多職場中規則,讀懂了這些規則的人,通常會越混越好。
01
該低頭時別端著,但不等於認慫
倪萍剛到央視時,人生地不熟,在臺裡就是一個小透明。
後來,她有幸和十幾名知名前輩共同製作一期節目,裡面包含了十幾個小片段。
其中一個片段難度較高,沒人願意接手。
導演問她:「倪萍,你接不接?」
倪萍明知自己可能無法勝任,但為了抓住這個工作機會,還是答應了。
就在她想要從某位前輩主持手裡接過劇本的時候,沒想到對方「啪」地把劇本甩在她的腳下。
撿還是不撿?
撿的話,就是忍受了前輩的羞辱。那種感覺,就像狗叼起了主人扔過來的食物。同時,眾目睽睽之下,別人也會用看不起的眼光看她。
可是不撿的話,不光得罪領導和那位前輩,同時也失去了一個工作機會。
思前想後,倪萍默默撿起劇本。
她把那一刻的羞辱牢牢記在心裡,發誓一定要把這段節目做到最好。
她做了大量的工作,卯足了勁頭,終於把節目做得非常出色。
當臺長和審查節目的人看到她的表現時,大為讚賞。臺長點名要求她接手《綜藝大觀》,從此,她開始了長達10幾年的央視主持生涯。
節目裡,倪萍再次回憶這段經歷,依然忍不住哭了。
但同時,她也慶幸自己當初拋下了臉面,撿起了這個機會。要不然,她也不會有現在的成就。
人在年輕的時候,吃一些苦不算什麼,只要在機會到來時緊緊抓住,總會有揚眉吐氣的一天。
就像倪萍說的那樣:「年輕人有了問題不要一推就倒,彎一次腰算不了什麼,最重要的是站起來。」
一時的低頭不代表認慫,不要以為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
以退為進才是最好的道路。
02
對待工作認真敬業,你會得到該有的回報
演藝圈裡,一個人的演技常常被人評價。有演技的人就像金子,總會得到別人的肯定。而沒演技的人,也騙不過大眾雪亮的眼睛。
倪萍說,這麼多明星當中,她最佩服的人就是陳寶國。
早年間,陳寶國在拍攝《神鞭》時,出演瞎了一隻眼的角色「玻璃花」。
陳寶國覺得自己兩隻眼睛演不出那種一隻動一隻不動的效果,這樣很不真實。
在那個年代,摳圖和特效並不盛行,想要達到效果只能想別的辦法。
後來,陳寶國讓別人把一隻透明的玻璃扣磨薄,戴在一隻眼睛上,並且一直堅持到整部劇拍完。
最終的結果是,他的角色塑造非常成功,但拍完後,他的那隻眼睛早就看不見東西了,等同於失明。
倪萍自己也曾說起,為了在拍戲時自己的形象和氣質和角色一樣,曾經三個月不洗澡,讓劇組的人都難以靠近。
陳寶國無愧於「老戲骨」這一稱號,對於角色,敢於豁出去。像他們這樣的老一輩藝術家中,其實還有很多。
相比較演藝圈中泛濫的替身、摳圖現象,甚至數字小姐,他們才是當之無愧的真正的演員。
對待工作不糊弄,承擔自己該做的,觀眾自然會看得到。
努力讓自己專業的人,生活也不辜負於他。
03
得意時不忘本,不迷失
早年前,她曾和趙忠祥在湖北一家書店舉辦籤書見面會。
現場去了很多粉絲,把書店團團圍住。直到夜裡,粉絲們還沒有散去。
當時,她和趙忠祥中午飯和晚飯都吃上,肚子早已餓得咕咕叫。
夜裡10點左右,兩個人選擇從書店的後窗爬出去,再跳到外面。
倪萍比趙忠祥年輕,很容易就爬了上去,趙忠祥卻有些費力。
倪萍對他說:趙老師,咱們太不容易了。
不料趙忠祥卻看得很透。
他說:「知足吧,觀眾對你這樣,你可能這輩子都很難遇到第二次了。」
粉絲追星固然可以理解,但明星能在讚美和追捧中保持清醒,才是最為可貴的。
人生得意時不迷失自己,不得意忘形,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
04
為人謙虛禮貌,作品才是最好的排場
曾有一次,倪萍陪著老藝術家秦怡一起坐電梯。
等了很久,電梯終於來了。
門一開,7個小夥子一起擠進去,生生把秦怡擠到不得不退出來。
倪萍很氣憤,和幾個小夥子講道理。
後來她才得知,那幾個小夥子是一位明星的保鏢。事後這位明星向倪萍道歉。
事情雖然解決了,但這種現象卻讓倪萍感到非常無奈。
現實的情況是,有些明星有了一些名氣就開始講排場,動不動就帶7、8位助理的現象非常普遍。
為了吸人眼球,甚至僱人在機場接機,製造一種自己很紅的假象。
當一個人把注意力放在搶頭條、搶流量的時候,必然對作品的關注就少了。
但其實,一個演員能拿得出手的就是作品。這才是根本,比任何排場都管用。
就像倪萍說的那樣,對於藝人來說,不管是老一輩還是年輕一代,都應該追求「戲比天大」。
不得不說,倪萍的話句句直戳人心,她敢說敢話,揭露了很多殘酷的現實。想要在演藝圈混得風生水起,除了認真做事,就是好好做人。只有這樣,才能為自己贏得尊重。
畢竟,面子不是別人給的,要靠自己掙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