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音樂,漫長的告別

2021-01-08 新浪科技

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李春暉

來源:娛樂硬糖(ID:yuleyingtang)

隨著年齡增長,辭舊迎新越來越伴有一種悵然若失。我們不斷迎來更好的東西,但也在失去一些。失去的那些由於與我們過往人生深刻綁定,更顯得難以割捨。它是從我們的記憶裡、生活裡,硬生生剝離出去。

2021年的第一場重要告別,來自蝦米音樂。在關停消息傳出後一個多月,終於被其官方證實。今天(1月5日)上午,蝦米音樂發布官方聲明,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

逆向去看已發生的事,會讓人更加唏噓甚至有宿命之感。即,蝦米今天的告別式,在兩年前就已進入倒計時。在版權大戰的轟轟烈烈和格局已定中,在音樂平臺並不能靠音樂本身賺錢的商業困局中,在年底各大榜單的抖音神曲分量越來越重、音樂萎縮為給短視頻助興的那一個高潮片段中,終局早已寫定。

或許還要更早,至少蝦米音樂創始人王皓早有預感。當然,他看到的還只是個開頭。2013年,數位音樂市場正發生類似視頻網站早期的巨變,作為獨立音樂平臺的蝦米已站在危險邊緣,必須要開始一場「找爸爸」的生存遊戲。

「我不會像有些人說的那個當時沒賣(給阿里)就好了,這種話毫無意義。不賣當年就死了,也沒有什麼好抱怨的。」王皓說。

商業大勢,浩浩湯湯,王皓擋不住的,巨頭也終究順水推舟。畢竟「一超」格局下(都算不上「多強」),再耗下去也是枉然。

令人略感欣慰的是,儘管播放器業務關停,音樂人業務仍將繼續。蝦米官方表示,未來業務重點將轉向B端的音樂商業場景服務。「我們將依託新成立的『音螺』平臺持續探索創新,服務音樂人及業內合作夥伴。」

太陽照常升起,故事仍將繼續。而我們仍將反覆追問,數位音樂時代要往哪裡去?一切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或是正在變好或變壞。

人們漸漸忘了蝦米

直到聽說它要離開

在蝦米音樂關停消息傳出之前,硬糖君從未感覺蝦米還有這麼多忠實用戶。告別時候才開始懷念,不算人性弱點,只能說世事無常。

正如蝦米內部信引用的用戶評論,「蝦米的存在是習慣,更是陪伴本身。」這個已經不時髦的音樂播放軟體,人們忽然開始大規模談論它小眾的調性、多元的曲庫、精準的推送、以及純粹的聽歌環境。

但作為一個產業觀察者,硬糖君看著這些稱讚蝦米的話、也認同這些話,同時也默默認同:擁有這些調性的產品,確實彩雲易散。

成立於2008年的蝦米音樂,是國內最早的數位音樂平臺之一。其前身蝦米網誌在解決音樂人傳播音樂、樂迷尋找音樂的難題。也就是這幾年音樂平臺打完頭部版權戰開始搞的各種音樂人計劃,蝦米當年做的就是這件事。

再加上其早期構建的用戶上傳、付費下載、版權分成機制,蝦米可以說是國內做小眾音樂最早、也是資源最全的平臺。3000萬首的曲庫、1000多個曲風流派、4萬多原創音樂人入駐、5億多個優質歌單,這樣的蝦米被樂迷稱為「音樂圖書館」。

但「音樂圖書館」可以視為對一個音樂播放器的讚美,卻可能是一家音樂公司的魔咒——圖書館可是非盈利的,賣暢銷書才是生意。長尾音樂的敝帚自珍,終究比不得網紅神曲的洗腦流傳。

再比如,精準的音樂推薦也是忠實用戶盛讚蝦米的優點。尤其是其2019年後升級的音樂趴間、AI日推、「蝦米電臺」等功能,都是用戶留言挽留蝦米時提到的高頻詞彙。用慣蝦米的人,大多不習慣其他音樂平臺的算法。

誠如人們所言,蝦米讓喜歡音樂的人遇見了更多未知而美好的世界,也讓那些深藏的音樂作品被更多人聽見,讓籍籍無名的音樂人走上更大舞臺。推送你可能最喜歡的,而不是最熱門的,這是用戶無法割捨蝦米的關鍵點,也是目前其他音樂平臺無法做到的。

但我們換個思路來看,蝦米採用的這種更多元化、拉動長尾的推薦算法,究竟是一種能力還是一種選擇?

打個也許不那麼恰當的比方,抖音和快手的早期算法曾被廣泛討論。抖音傾向於通過流量傾斜將某一種內容或個人製造為短期網紅,快手則更加去中心化、希望突破信息繭房。在現有的技術水平下,這樣的算法選擇,我們已經能看到中期賽跑結果——抖音的網紅效應更易出圈,能吸引更多新用戶。

而蝦米這個音樂桃花源的結果我們也看到了。蝦米音樂公告內容顯示,蝦米將於2020年1月5日10點開啟用戶個人資料及資產處理通道;2021年2月5日0點後,蝦米音樂App從應用商店下架。停止所有音樂內容消費場景,僅保留帳號資產處理、網頁端音樂人提現服務。2021年3月5日0點後除網頁端音樂人授權服務維持運營,其他運營均停止並關閉伺服器,屆時及以後將無法登錄。

蝦米12年,掉隊在哪一步

如今存在於人們回憶裡的蝦米,好像一直是個遺世獨立的小而美產品。但從硬糖君的角度看,在線音樂市場風雲激蕩的這幾年,那些重大「賽事」,其實蝦米都沒缺席。

扶持獨立音樂人是在版權之爭後在線音樂開闢的第二戰場,蝦米由於其出身,論起來還是起步最早的一個。

2014年,蝦米音樂就啟動了國內首個原創音樂扶持項目——尋光計劃。2000多名獨立音樂人參加評選,最終製作出16張唱片,15部MV,50場演出,累計獲得近4億音樂試聽與MV視頻播放量。

計劃中誕生的《尋光集》,是中國第一張網際網路唱片,其中收錄了逃跑計劃、莫西子詩、好妹妹等獨立音樂人的作品。之後幾年裡,TME、網易雲音樂也相繼推出類似的音樂計劃,蝦米重視投入包括專業獎項在內的音樂基礎設施的特點仍十分突出。

尤其是蝦米巨細無遺的曲風流派分類、智能化的音樂推薦,以及因這些特點而聚攏的用戶,本就對小眾、長尾音樂更加友好,這在2017年啟動的尋光計劃第二季上也充分體現出來。隨後的雲棲-蝦米音樂節,也填補了國內科技音樂節的空白。

但獨立音樂人雖然是眼下各家發力的重點,可音樂終究是頭部效應極強的行業。不然,國家版權局要求轉授率達到曲庫的99%,但我們為啥還覺得想聽的歌總是「灰」的?因為多數時候,大家只是在聽那1%。

而蝦米進入版權競爭時,那1%已經是有錢都買不到的狀態。蝦米也砸過錢,2015年起,蝦米先後與華研、滾石、相信、BGM、寰亞、SM、Merlin達成內容合作。一度在群眾心中,蝦米幾乎和騰訊音樂一樣有錢,網易雲音樂是最窮的。

也是枉然。更多、更有價值的版權已經握在別家手中,且遠未到期,用戶只能看著歌單一點點「灰」下去,

業內外、包括蝦米自己,公認蝦米的掉隊在版權之爭,硬糖君卻覺得是錯過了直播。有版權頂多能讓蝦米守住這一畝三分地,卻始終缺少造血能力。就像今天的長視頻行業,有內容、有用戶、沒變現,守著巨大的虧損和看上去確實有價值的用戶,到底能用來做什麼?沒答案。

有人願意眾籌留住蝦米,有人說我們欠蝦米一個會員。但這樣的惋惜之情,終究不是現實的商業邏輯。國內在線音樂行業的絕對領軍者TME是靠版權盈利的嗎?不是,是靠酷狗和全民K歌為主的社交娛樂服務。

即便因為在版權上的絕對優勢,2020年Q3 TME在線音樂訂閱收入同比增長55.0%,而社交娛樂服務受抖音快手等衝擊增長放緩。賣音樂的14.6億元相對於賣直播虛擬禮物的52.5億元,仍何其懸殊!

你要是說今天的中國音樂不值得花錢、中國人為音樂花錢的意識還是不足,那海外音樂流媒體巨頭Spotify又怎樣呢?虧損是常態,萬一哪個財季盈利了,大家就要奔走相告。

今年8月的消息,Spotify也開始著手開發直播功能了。網易雲音樂則更早涉足直播、短視頻業務,LOOK直播、雲梯計劃,都是其泛音樂、泛娛樂的努力。

「12年來,產品的每一次迭代和更新,我們都希望做得更加純粹——回歸音樂本身,讓每一位用戶都能發現屬於他們的音樂新世界。」

這段話來自蝦米音樂的告別信。想要更「純粹」的蝦米,註定陷入了一場無限戰爭中。但一個做直播的蝦米,又不是大家懷念的那個蝦米了。

數位音樂向何處去

不是因為如今蝦米音樂關停了,硬糖君就在這裡一味說它那些我自己也喜歡的調性是錯的。只是必須正視:音樂是一回事,商業是另一回事;核心樂迷是一回事,大眾用戶是另一回事。

音樂還有獨立自足的價值嗎?這樣提問似乎就很不尊重。但現實就是,如果不通過綜藝、影視劇、短視頻,一個好音樂很難觸達我們,我們也很難發現一個好音樂。我們不得不承認,音樂流媒體可能並不是音樂最好的傳播方式,儘管它是音樂最好的欣賞方式。

而如果不通過打榜式的重複性數字專輯購買、直播裡的打賞,在線音樂仍沒找到像唱片時代那種「靠自己」的變現方式。在今天為音樂花錢的人,似乎很多都不是為了音樂本身。

人們當然還是愛音樂的,就像蝦米關停消息傳出後,大家開始懷念那些用蝦米的日子,擔心那些評論、歌單、和青春一起用心儲存的音樂資料會流離失所。蝦米糰隊對此回應,用戶創建或收藏的歌單可以通過複製連結的形式,在其他音樂平臺繼續播放。已經付費購買的數字專輯,可以下載到本地電腦/手機中繼續使用。此外,用戶也可以通過靜態網頁、Excel等形式導出歌單裡的具體曲目。

「確保這些沉澱在蝦米上的共同記憶不會消失。」但作為音樂播放器的蝦米,終究消失了。音樂發燒友失去了一塊珍貴的「自留地」,對版權方和獨立音樂人來講,其生存空間也被進一步壓縮。據悉,未來蝦米業務重點將轉向音樂商業場景服務,依託「音螺」商業合作平臺服務音樂人及業內合作夥伴,以音樂內容賦能場景。

轟轟烈烈的在線音樂市場,至今爭奪的最核心資源仍然是那些十幾年前奠定的音樂江山,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華語音樂的落寞究竟應該歸罪於誰,是數位音樂毀了其原有產業模式?是娛樂圈的浮躁讓人不再用心做音樂?是短視頻讓音樂淪為陪襯?

事實上,從全球範圍看,音樂都在降級。或許這就是網際網路向大眾賦權的必然結果。試圖塑造和提高音樂審美的,就是不如滿足和投餵用戶現有審美的。

「我們始終相信音樂的力量。」這是蝦米告別信的最後一句。除了相信,我們也別無選擇。

相關焦點

  • 蝦米音樂2月告別
    有網友甚至期待蝦米有一天能夠「復活」,但2月5日開始,「蝦米」這個品牌,連同其12年來所生發的種種,確實都將不復存在。北京青年報記者1月5日登錄蝦米音樂的APP,發現平臺已特別設置了「蝦米愛你告別典禮」頁面,蝦米音樂的工作人員寫下了告別寄語,背景音樂煽情又深情,預示著這一場告別真真切切地來臨。「曾經來過,真好!」
  • 蝦米音樂宣布2月告別
    北京青年報記者1月5日登錄蝦米音樂的APP,發現平臺已特別設置了「蝦米愛你告別典禮」頁面,蝦米音樂的工作人員寫下了告別寄語,背景音樂煽情又深情,預示著這一場告別真真切切地來臨。「曾經來過,真好!」  近況 發布告別信2月5日停止早在2020年11月底,就傳出蝦米音樂關停的消息,當時網友紛紛留言跪求不關停。
  • 蝦米音樂 何以從「偏愛」走向「告別」?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戚夜雲)訊,小眾音樂愛好者,曾經有兩大聖地。一是songtaste,另一者則是蝦米。大眾還未來得及熟知的songtaste,委身於多米之後,被邊緣化,在行業版權大錘落下之後,已於2015年宣布關閉。如今,蝦米也走上了相似道路。即便是在阿里這顆大樹之下,蝦米也未得以重生,今日正式發布公告,宣布在2月5日停止服務。
  • 蝦米音樂 何以從"偏愛"走向"告別"?
    小眾音樂愛好者,曾經有兩大聖地。一是songtaste,另一者則是蝦米。大眾還未來得及熟知的songtaste,委身於多米之後,被邊緣化,在行業版權大錘落下之後,已於2015年宣布關閉。如今,蝦米也走上了相似道路。即便是在阿里這顆大樹之下,蝦米也未得以重生,今日正式發布公告,宣布在2月5日停止服務。
  • 蝦米音樂2月告別 會員申請退款截至3月5日
    蝦米音樂2月告別  運營12年因業務調整關停 會員申請退款截至3月5日  1月5日,蝦米音樂宣布將於2月5日關停,原因是「業務發展上的調整,蝦米音樂未來將轉向更多音樂商業場景服務」。業內人士解釋,音樂商業場景服務,即比如在線背景音樂、車載系統、線下空間、智能終端等等。
  • 蝦米音樂告別典禮上映,「小眾音樂圈」的夢碎時刻
    1月5日,蝦米音樂正式宣布由於業務調整,將於 2021 年 2 月 5 日 0 點停止蝦米音樂的服務,陪伴了無數音樂發燒友12年的老牌音樂平臺就此進入尾聲。 與此同時,蝦米還同步推出2020年度聽歌榜單,以「四季放映廳」的形式講述那些與蝦米相伴走過的春夏秋冬,以告別典禮為支點的最後一場營銷也旨在傳達:「無論哪裡,蝦米愛你」的音樂信仰。
  • 你好蝦米,再見蝦米|蝦米音樂|網易雲音樂|阿里巴巴|阿里星球|蝦米網
    作者 / 喬治蝦米離開的第一天,想它……在關停消息傳了一個月之後,昨日上午,蝦米音樂發布官方聲明,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於2021年1月5日0點,正式停止服務。告別微博的評論區,一片不舍與惋惜。「爺青結」、「眾籌可以留下你嗎?」、「我的網絡淨土,就這麼沒了」……但蝦米,終究是要和他的用戶們說再見了。
  • 傳了好久,告別時刻還是來了!蝦米音樂宣布關停,網友:心碎時刻
    2021才剛剛開始第一個告別時刻就這樣猝不及防地來到了1月5日上午蝦米音樂在其官方微博宣布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屆時蝦米音樂app將從應用商店下架所有音樂內容消費場景也將停止帳號資產處理、網頁端音樂人提現服務將保留到3月5日0點蝦米糰隊在給用戶的一封信中坦承在發展的過程中錯失關鍵機會在版權上沒能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音樂需求同時對於用戶關心的音樂資料和已購的數字專輯等處理問題蝦米也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 快看|蝦米音樂發布告別信,2月5日將停止服務
    記者 | 姜菁玲11月5日上午,蝦米音樂發布官方告別聲明表示,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公告顯示,停止服務後,用戶在蝦米創建的歌單、聽歌記錄、個人信息、好友關係、付費會員權益以及購買的數字專輯都將不能查看和使用。
  • 蝦米音樂關停 網際網路告別「小而美」
    陳白/文 當「網抑雲音樂」已經成為了B站年輕人高頻使用的調侃名梗時,離開聚光燈很久的蝦米,以一種真正讓人壓抑的方式重新獲得關注:1月5日上午, 蝦米音樂宣布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從傳聞變成了現實,又一款關乎一代人青春記憶的軟體黯然離場。
  • 謝謝,蝦米音樂,再見!
    版權內容的缺失是蝦米衰敗不可忽視的原因,蝦米音樂團隊成員在今日的告別信中也承認了這一點。 只要人們依然渴望愛,渴望與他人的心靈溝通,音樂的故事就還將繼續書寫下去。 帶著緬懷之心,我們再次進入蝦米音樂,點開蝦米音樂的編輯們為用戶專門建立的告別歌單。
  • 蝦米音樂落幕,但你的音樂烏託邦還在!
    2021年剛剛開始,陪伴了我們很多年的蝦米音樂終究還是說了再見。一月初,《蝦米音樂》發布公告,2月5日將停止所有歌曲視聽、下載、評論等音樂內容消費服務,3月5日則將關閉伺服器,「屆時及以後將無法登錄」。就在2020年的年底,還有很多樂迷在朋友圈裡分享自己的蝦米音樂年度總結,他們與蝦米共度了上千分鐘、與上百首音樂相遇,而現在卻只能對突然的離場說一句「再見了,我的蝦」。
  • 蝦米音樂「說不出再見」!
    #1 不想就這樣告別 其實在去年,微博就有消息稱「蝦米音樂將在明年1月解散」,這件事情雖然在當時並沒有被證實,但所有的蝦米粉都明白,這是遲早的事,因為...蝦米音樂在慢慢被遺忘。
  • 告別蝦米音樂,你曾陪我度過艱難歲月
    2021.02.05  0:00 蝦米關停。我的青春好像也消失了一部分。蝦米是我20歲那年使用的唯一的音樂軟體,承載了我所有的迷茫和淚水,深夜裡冷風中一遍遍循環的歌聲安撫著我皺起的情緒。而我們再無法重拾回憶了,只能將無處寄託的遺憾埋進心裡。小蝦米,謝謝你啊,再見啊。
  • 送別蝦米音樂
    同時,蝦米音樂也是國內最早意識到獨立音樂人的市場價值並推出扶持計劃的平臺之一。而最讓用戶欣慰和自豪的也許是蝦米音樂中專業的信息和資料。無論是風格分類、歌手介紹還是專輯信息等方面,蝦米音樂是國內其它音樂軟體可望不可即的,堪稱國內的一本線上音樂百科全書(至少對大多數的聽眾而言如此,雖然也不乏拷貝和機翻的),就連筆者撰文時偶有不知名的藝人也會去蝦米音樂搜集資料(但只是作為無數收藏夾中信息渠道之一)。
  • 蝦米音樂被誰吞噬
    當蝦米音樂宣布將於2021年2月5日停止服務,傷感和懷念頓時在網上蔓延。很多樂迷撰文回憶12年來在蝦米的故事,以及自己的音樂審美如何在這裡被啟發和滋養。  「我覺得沒什麼好懷念的。」在蝦米倒閉傳聞開始時,蝦米創始人王皓就顯得十分淡然。早在兩年前,他已經告別音樂行業,帶著家人旅居泰國。他坦言,蝦米可能是錯過了一些機遇,但回過頭看,關閉也是必然。
  • 蝦米音樂的遺言
    蝦米音樂終究還是死了。 蝦米音樂正式的「死期」是2月5日0時(後續將轉型TOB服務商音螺),但其實一個多月前,大內密探相徵就已經爆料了蝦米音樂將死,而我喜歡的那個蝦米音樂,早在版權大戰開始時就已經疲態盡顯,這次的關停,更像是蝦米音樂給廣大樂迷一次告別式。
  • 蝦米音樂被誰吞噬?
    當蝦米音樂宣布將於2021年2月5日停止服務,傷感和懷念頓時在網上蔓延。很多樂迷撰文回憶12年來在蝦米的故事,以及自己的音樂審美如何在這裡被啟發和滋養。「我覺得沒什麼好懷念的。」在蝦米倒閉傳聞開始時,蝦米創始人王皓就顯得十分淡然。早在兩年前,他已經告別音樂行業,帶著家人旅居泰國。他坦言,蝦米可能是錯過了一些機遇,但回過頭看,關閉也是必然。
  • 再見蝦米,回顧「蝦米音樂」的好設計
    >蝦米音樂首頁區別於其他音樂APP常規的橫線,而是以音波線為設計元素充當分割線,非常貼切音樂應用主題的設計細節。「蝦米音樂」的極速試聽功能蝦米音樂歌單以及每日推薦頁面,通常會有一個明顯的「急速試聽」按鈕,點擊後可快速試聽歌單列表裡每首歌的精彩片段,幫用戶快速篩選喜愛歌曲。
  • 蝦米音樂,終於還是關停了
    「陪伴蝦米直到最後一刻」是票選出來的話題,這項投票結果遠遠領先於「與蝦米最後的告別」「以此作別蝦米」等其他選項。 蝦米存放了蝦米用戶的無數青春記憶,陪伴這群音樂發燒友走過十餘載;儘管所有人都希望「蝦米,不要走」,但大家都默默選擇用自己的方式,陪伴蝦米走到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