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美國 歡迎關注
美國有個新澤西,新澤西有個瑞吉塢 (Ridgewood),瑞吉塢有一家Valley Hospital,Valley Hospital裡有198名新冠病人。
瑞吉塢有一百多年歷史,距離紐約曼哈頓30公裡,最新的人口統計是2萬5千餘人,是一個典型的美國郊區小鎮,安逸、平和、歲月靜好。
Valley Hospital就在這個鎮上,定位是社區醫院,服務瑞吉塢以及周邊城鎮。瑞吉塢的居民和Valley Hospital之間,有一段難以抹去的愛恨情仇。在過去的十來年裡,醫院一直想把面積擴大一倍,居民堅決不同意,怕施工影響旁邊的中學和小學,怕救護車跑來跑去影響附近住戶。醫院每提一次申請,居民就投票拒一次。被拒幾次之後,醫院把鎮政府告上法庭,後來敗訴,不得不準備遷移。
然後,就來了新冠病毒。幾乎是一夜之間,Valley Hospital成為戰場。醫護人員毫無準備地被推上前線。慧就是其中的一名。她在醫院的ICU工作。有幾次,她忙裡偷閒,在我們的華人微信群裡分享了一些信息。當Valley Hospital 剛剛開始接治病人的時候,她跟大家說:「和大家透一個底,醫院對救治重症傳染病準備不足。」她說:「我們現在就和中國2月份初期一樣,啥都缺,口罩也限量供應。醫護人員許多在『裸奔『。」
慧她們的每隻口罩,要用五次。每用完一次,就裝在塑膠袋裡,掛著玻璃門上。用滿五次,才可以去更換新口罩。
誰都沒想到,這個病毒的蔓延是如此迅速。沒過幾天,醫院終於頂不住了,向社會發出公開求助。
之後,居民們就翻箱倒櫃地尋找各種醫護物資送到醫院,還有的人幫醫院縫製口罩,有的給醫生護士送飯。
我們華人也捐了一大批口罩、手套等。
爭鬥了這麼多年,居民和醫院之間的關係從沒有如此和諧過。
面對病毒,大家必須站在一起!不少鄉親給慧個人送了口罩。我把以前買的防護頭套也給了她。
慧感動之餘,跟大家說了不少心裡話。她說:「想在群裡分享一下目前醫院的實際情況,美國的醫療體系和中國不太一樣,所以,國內的那套在美國開展有點難 。
病人的治療:目前 hydroxychloroquine and azithromycin, 這兩個我們只要是Covid-19陽性,就在用;上周已經開始臨床試用Remdesivir,我的病人還在等藥中,批覆手續複雜,不是所有病人都符合用藥條件,目前我還沒有看見這個藥 。
輕症患者有出院的,是利好消息。但是,不幸的是,我在ICU,只看見重症,目前沒有看見好轉後轉出ICU的。具體死亡了多少,我不知道,但是估計數字不小。
呼吸機夠嗎?現在是夠的,我們已經把醫院自己的呼吸機全上了,現在開始租用租賃公司的機器,因為在平時情況我們不會有這麼多病人要呼吸機,所以壓力很大。其他東西呢?不夠。現在口罩有專人看管,嚴格限制,這就是為什麼醫院終於抵不住壓力向社區救助了。
醫院還在正常運轉嗎?部分,但是很難。我們現在原本應該出院轉到 rehab, long-term facility, or nursing home的病人,被這些機構拒絕,甚至出了院門的病人也會被他們退回來了,如果病人有發燒的話,對方堅決拒絕。這樣,這些病人就沒地方去,只能又回醫院。
Valley定位是社區醫院,所以它比較重視病人家屬的反饋。可是從上周開始,為了減少傳染,醫院禁止訪客了,只有病人死亡,才能允許家屬過來看一下;生孩子的話,只允許配偶一人探視;兒童病人只允許家長中一人探視。其他全部不允許有探視。
紐約和我們已經開始需要資源調配,主要是呼吸機資源。
我個人的觀點是,大家該怎麼生活就怎麼生活,注意個人衛生,避免人群聚集。說不害怕是假的,我在醫院上班,所以,接觸的病人比較多。首先真的不要驚恐,照顧好自己,注意身體,不要感冒,如果有感冒或不舒服,給家庭醫生打電話。」
幾乎所有的人都在盼望著這場疫情儘快過去,但是,事態還是一步步地發展著。
有一天,慧向群裡求救,她戴的3M 1860S口罩,醫院沒有了。「誰有3M 1860S?我昨天上班的時候,單位沒有我的口罩型號了。群裡有鄰居給我一些N95, 但是因為是普通號,對我而言太大了!
N95口罩現在有很多品種,但是,醫院的話,每年是給我們做test, 每個人臉型不一樣,所以口罩size也有點區別。我的是3M戴小號,橘色鴨嘴巴戴中號。」
其實華協前幾天剛捐了100個3M 1860S給醫院,但是杯水車薪,根本不夠用的。
群裡很快有鄉親給她提供了口罩。在這個共患難的時候,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密。慧說:「謝謝大家的熱心幫忙,真的,在這特殊時期,我真的非常感動!這是醫院開始接受Covid-19病人的第三個星期,情況越來越嚴重了。
昨天,我們已經開始測試怎麼樣才能讓兩個病人用一臺呼吸機,因為呼吸機不夠了。
我們醫院目前有陽性(包括可能陽性)的病人總數150。3個監護室中共36張床,急診有4張監護室床位,總共40個ICU床位。紐約城形勢比我們更嚴峻,聽說醫院飽和了,在等部隊臨時醫院;咱們 Bergen county的醫院也都快差不多飽和了。Hackensack是集團醫院,資源比我們這種community醫院稍微好一點,但是也不會太好,大家都在努力。」
有人問:「給Valley捐贈的口罩,護士可以分發到嗎?我一個朋友是紐約護士,給她們捐贈的口罩全部供給醫生。沒有給護士。」
慧說:「謝謝,口罩已經在用了,醫院是把所有的捐助放在一起,再分配到各科室部門,現在是限量供應的。
昨天開始,非直接接觸病人的人開始戴布口罩了,也是大家捐助的。可以說,沒有這些捐助,我們已經供應不上了。
這個病應該是負壓加飛沫隔離,但是我們現在負壓病房已經沒有了,只能死守飛沫這個了。
大家自己用的話,普通口罩出門就足夠了,多洗手;給醫院捐贈的話,希望大家不要買到假貨,Holy Name醫院的可靠新聞,
說他們買到了混進KN95口罩裡的假貨。我已經比我那些同事富有太多了,我的身後有你們這麼多認識的不認識的鄰居們幫我,車裡有你們給我的口罩,手套,頭套,面罩,真的眼淚直流!有些N95口罩型號不合適我的,我就自己做主給我同事了,我和她們說是我鄰居給我的,大家都好感動!!謝謝!
昨天開始,我們醫院病人開始用新的檢測方法了,說是能加快出報告!原先的是州政府的檢測,收集採樣後送Trenton lab, 結果太慢了,希望新的檢測能改善速度。」
過了幾天,群裡有人轉發了一些信息,慧剛好看到。她說:「今天看見微信群裡轉帖關於Covid-19 clinical trial ,我希望大家綜合考慮風險再去嘗試。我的個人觀點,陽性才去吃氯喹,不是陽性的話,不要輕易用這個要來預防,目前臨床沒有證據說明這藥能預防。但是這個藥的最大問題是心臟,它能延長QT間期,QT間期延長的最大危險是心臟猝死。所以,一般醫生用藥前會常規做心電圖。年輕健康沒心臟疾病史的,吃這個藥也不會大問題,但是有心臟疾病,以及長期服用多種藥物的,一定要小心用藥。
目前到底醫院在怎麼治療,其實很簡單,根據中國,法國,和西班牙的臨床經驗,陽性病人口服氯喹+阿奇黴素+維生素c+鋅膠囊。就這樣。
嚴重的病人,治療不一樣,因為他們會需要呼吸機,今天我們終於有第一例病人成功脫機拔管了,所以目前臨床相信,危重病人早些插管上呼吸機治療,存活機率更大,效果更好。
我知道有的輕症感染者,就在家隔離治療,也有的患者感染後比較嚴重,住院治療,但沒有嚴重到插管,能夠出院!還有病人拔管了!所以,
看見這些好轉或痊癒的真是案例,還是很有希望的。為什麼有糖尿病的會比較危險呢?糖尿病特別是血糖控制不好的,對什麼病都是危險的。這種病人併發症本來就多,而Covid-19來勢洶洶,加速糖尿病惡化,隨之而來的是糖尿病的併發症。有人問:怎麼早期分辨是否是嚴重病人呢?
她說:「這個要綜合個體看,首先是不是高危人群,要看有沒有發燒,早期其實很多病人沒有燒,但是一旦發燒,就是高燒;關鍵是呼吸困難,有沒有感覺吸氣好費力,說話得歇息,這就是嚴重了,要氧氣,不要猶豫,上急診。
最早表現是乏力,肌肉有點小酸痛,有些病人體質好,就可能就這麼點症狀,不檢查的話還不知道自己有這個病。這些是傳染最害怕的,所謂的無症狀陽性者。
有人問:美國缺那兩種藥嗎?好多朋友想從國內買備用,有必要嗎?
目前貌似沒有聽說缺氯喹和阿起黴素,但是量肯定也不會多,那麼多病人在那裡,大家都在吃。你要有途徑從國內弄過來的話,可以整個心安。但是,說實話,弄來了你也不敢輕易吃啊。
我們要相信一點,
年輕非肥胖無慢性病的人群,即便感染,大部分會是輕症。大家沒事多看看娛樂八卦,相聲小品什麼的,在家多喝水,心情放鬆。緊張焦慮對身體抵抗力一點沒幫助,反而幫倒忙。
做最壞的準備,懷疑每個人都是無症狀陽性者,養成經常洗手20秒以上的習慣。
出門一定帶口罩,普通的就行,別拿手摸臉抓口罩,到家就扔掉,千萬別戴N95口罩去買菜,太浪費了。謝謝大家,群裡面的鄰居們對我的關心我都感覺沒辦法回報呢!大家有什麼醫療的問題可以問我,我儘量回答,答不了的我找中美專家給你回答。」
三月份就這樣過去了。目前這個醫院裡已經有39位病人因新冠病毒去世,包括一名自己的醫生。
現在,四分之三的病房都變成隔壁病房,198名新冠病人正在裡面同病魔搏鬥。
慧和她的同事們,正在全力保護他們。美麗而安靜的小鎮瑞吉塢,鎮上居民目前已經有了89個確診,3人死亡。
相對於2萬5千人的人口來說,這個比例不小。
春天來了,鎮上的花都開了。
這一場戰爭,還在繼續之中。
衝在前線的,有慧和她的同事們。
而我們中的每一個,也或多或少地影響著這個戰局。一起加油!(文字圖片由慧和其他鄉親提供)(有許多國內讀者,非常擔心在新澤西和紐約讀書工作的孩子。我們建了一個家長群,只對這類讀者開放,讓大家互通信息,抱團取暖。請掃碼入群。)
疫情中的美國
《疫情中的美國 · 新澤西-3月31日&4月1日》
《疫情中的美國 · 新澤西-3月26日至30日》
《疫情中的美國 · 芝加哥-決戰將至,你是否聽到戰鼓》
《疫情中的美國 · 紐約-3月31日》
《疫情中的美國 · 紐約-3月29日》
《疫情中的美國 · 紐約-3月28日》
《全球抗疫進入下半場,我們攜手再戰!》
《來自美國醫院一線的戰鬥》
陌上美國 客觀快捷的時評,和美國生活資訊。歡迎掃碼或者點擊開頭藍字關注。請加我們的轉發工作號,微信ID: moshangUS。收藏網址:https://medium.com/@moshang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