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工作者講述美國社區醫院抗疫

2021-02-13 陌上美國

陌上美國  歡迎關注

美國有個新澤西,新澤西有個瑞吉塢 (Ridgewood),瑞吉塢有一家Valley Hospital,Valley Hospital裡有198名新冠病人。
瑞吉塢有一百多年歷史,距離紐約曼哈頓30公裡,最新的人口統計是2萬5千餘人,是一個典型的美國郊區小鎮,安逸、平和、歲月靜好。
Valley Hospital就在這個鎮上,定位是社區醫院,服務瑞吉塢以及周邊城鎮。瑞吉塢的居民和Valley Hospital之間,有一段難以抹去的愛恨情仇。在過去的十來年裡,醫院一直想把面積擴大一倍,居民堅決不同意,怕施工影響旁邊的中學和小學,怕救護車跑來跑去影響附近住戶。醫院每提一次申請,居民就投票拒一次。被拒幾次之後,醫院把鎮政府告上法庭,後來敗訴,不得不準備遷移。
然後,就來了新冠病毒。幾乎是一夜之間,Valley Hospital成為戰場。醫護人員毫無準備地被推上前線。慧就是其中的一名。她在醫院的ICU工作。有幾次,她忙裡偷閒,在我們的華人微信群裡分享了一些信息。當Valley Hospital 剛剛開始接治病人的時候,她跟大家說:「和大家透一個底,醫院對救治重症傳染病準備不足。」她說:「我們現在就和中國2月份初期一樣,啥都缺,口罩也限量供應。醫護人員許多在『裸奔『。」
慧她們的每隻口罩,要用五次。每用完一次,就裝在塑膠袋裡,掛著玻璃門上。用滿五次,才可以去更換新口罩。
誰都沒想到,這個病毒的蔓延是如此迅速。沒過幾天,醫院終於頂不住了,向社會發出公開求助。
之後,居民們就翻箱倒櫃地尋找各種醫護物資送到醫院,還有的人幫醫院縫製口罩,有的給醫生護士送飯。
我們華人也捐了一大批口罩、手套等。
爭鬥了這麼多年,居民和醫院之間的關係從沒有如此和諧過。
面對病毒,大家必須站在一起!不少鄉親給慧個人送了口罩。我把以前買的防護頭套也給了她。

慧感動之餘,跟大家說了不少心裡話。她說:「想在群裡分享一下目前醫院的實際情況,美國的醫療體系和中國不太一樣,所以,國內的那套在美國開展有點難 。
病人的治療:目前 hydroxychloroquine and azithromycin, 這兩個我們只要是Covid-19陽性,就在用;上周已經開始臨床試用Remdesivir,我的病人還在等藥中,批覆手續複雜,不是所有病人都符合用藥條件,目前我還沒有看見這個藥 。
輕症患者有出院的,是利好消息。但是,不幸的是,我在ICU,只看見重症,目前沒有看見好轉後轉出ICU的。具體死亡了多少,我不知道,但是估計數字不小。
呼吸機夠嗎?現在是夠的,我們已經把醫院自己的呼吸機全上了,現在開始租用租賃公司的機器,因為在平時情況我們不會有這麼多病人要呼吸機,所以壓力很大。其他東西呢?不夠。現在口罩有專人看管,嚴格限制,這就是為什麼醫院終於抵不住壓力向社區救助了。
醫院還在正常運轉嗎?部分,但是很難。我們現在原本應該出院轉到 rehab, long-term facility, or nursing home的病人,被這些機構拒絕,甚至出了院門的病人也會被他們退回來了,如果病人有發燒的話,對方堅決拒絕。這樣,這些病人就沒地方去,只能又回醫院。
Valley定位是社區醫院,所以它比較重視病人家屬的反饋。可是從上周開始,為了減少傳染,醫院禁止訪客了,只有病人死亡,才能允許家屬過來看一下;生孩子的話,只允許配偶一人探視;兒童病人只允許家長中一人探視。其他全部不允許有探視。
紐約和我們已經開始需要資源調配,主要是呼吸機資源。
我個人的觀點是,大家該怎麼生活就怎麼生活,注意個人衛生,避免人群聚集。說不害怕是假的,我在醫院上班,所以,接觸的病人比較多。首先真的不要驚恐,照顧好自己,注意身體,不要感冒,如果有感冒或不舒服,給家庭醫生打電話。」
幾乎所有的人都在盼望著這場疫情儘快過去,但是,事態還是一步步地發展著。
有一天,慧向群裡求救,她戴的3M 1860S口罩,醫院沒有了。「誰有3M 1860S?我昨天上班的時候,單位沒有我的口罩型號了。群裡有鄰居給我一些N95, 但是因為是普通號,對我而言太大了!
N95口罩現在有很多品種,但是,醫院的話,每年是給我們做test, 每個人臉型不一樣,所以口罩size也有點區別。我的是3M戴小號,橘色鴨嘴巴戴中號。」
其實華協前幾天剛捐了100個3M 1860S給醫院,但是杯水車薪,根本不夠用的。
群裡很快有鄉親給她提供了口罩。在這個共患難的時候,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密。慧說:「謝謝大家的熱心幫忙,真的,在這特殊時期,我真的非常感動!這是醫院開始接受Covid-19病人的第三個星期,情況越來越嚴重了。
昨天,我們已經開始測試怎麼樣才能讓兩個病人用一臺呼吸機,因為呼吸機不夠了。
我們醫院目前有陽性(包括可能陽性)的病人總數150。3個監護室中共36張床,急診有4張監護室床位,總共40個ICU床位。紐約城形勢比我們更嚴峻,聽說醫院飽和了,在等部隊臨時醫院;咱們 Bergen county的醫院也都快差不多飽和了。Hackensack是集團醫院,資源比我們這種community醫院稍微好一點,但是也不會太好,大家都在努力。」
有人問:「給Valley捐贈的口罩,護士可以分發到嗎?我一個朋友是紐約護士,給她們捐贈的口罩全部供給醫生。沒有給護士。」
慧說:「謝謝,口罩已經在用了,醫院是把所有的捐助放在一起,再分配到各科室部門,現在是限量供應的。
昨天開始,非直接接觸病人的人開始戴布口罩了,也是大家捐助的。可以說,沒有這些捐助,我們已經供應不上了。
這個病應該是負壓加飛沫隔離,但是我們現在負壓病房已經沒有了,只能死守飛沫這個了。
大家自己用的話,普通口罩出門就足夠了,多洗手;給醫院捐贈的話,希望大家不要買到假貨,Holy Name醫院的可靠新聞,說他們買到了混進KN95口罩裡的假貨。
我已經比我那些同事富有太多了,我的身後有你們這麼多認識的不認識的鄰居們幫我,車裡有你們給我的口罩,手套,頭套,面罩,真的眼淚直流!有些N95口罩型號不合適我的,我就自己做主給我同事了,我和她們說是我鄰居給我的,大家都好感動!!謝謝!
昨天開始,我們醫院病人開始用新的檢測方法了,說是能加快出報告!原先的是州政府的檢測,收集採樣後送Trenton lab, 結果太慢了,希望新的檢測能改善速度。」
過了幾天,群裡有人轉發了一些信息,慧剛好看到。她說:「今天看見微信群裡轉帖關於Covid-19 clinical trial ,我希望大家綜合考慮風險再去嘗試。我的個人觀點,陽性才去吃氯喹,不是陽性的話,不要輕易用這個要來預防,目前臨床沒有證據說明這藥能預防。但是這個藥的最大問題是心臟,它能延長QT間期,QT間期延長的最大危險是心臟猝死。所以,一般醫生用藥前會常規做心電圖。年輕健康沒心臟疾病史的,吃這個藥也不會大問題,但是有心臟疾病,以及長期服用多種藥物的,一定要小心用藥。
目前到底醫院在怎麼治療,其實很簡單,根據中國,法國,和西班牙的臨床經驗,陽性病人口服氯喹+阿奇黴素+維生素c+鋅膠囊。就這樣。
嚴重的病人,治療不一樣,因為他們會需要呼吸機,今天我們終於有第一例病人成功脫機拔管了,所以目前臨床相信,危重病人早些插管上呼吸機治療,存活機率更大,效果更好。
我知道有的輕症感染者,就在家隔離治療,也有的患者感染後比較嚴重,住院治療,但沒有嚴重到插管,能夠出院!還有病人拔管了!所以,看見這些好轉或痊癒的真是案例,還是很有希望的。
為什麼有糖尿病的會比較危險呢?糖尿病特別是血糖控制不好的,對什麼病都是危險的。這種病人併發症本來就多,而Covid-19來勢洶洶,加速糖尿病惡化,隨之而來的是糖尿病的併發症。有人問:怎麼早期分辨是否是嚴重病人呢?

她說:「這個要綜合個體看,首先是不是高危人群,要看有沒有發燒,早期其實很多病人沒有燒,但是一旦發燒,就是高燒;關鍵是呼吸困難,有沒有感覺吸氣好費力,說話得歇息,這就是嚴重了,要氧氣,不要猶豫,上急診。
最早表現是乏力,肌肉有點小酸痛,有些病人體質好,就可能就這麼點症狀,不檢查的話還不知道自己有這個病。這些是傳染最害怕的,所謂的無症狀陽性者。
有人問:美國缺那兩種藥嗎?好多朋友想從國內買備用,有必要嗎?

目前貌似沒有聽說缺氯喹和阿起黴素,但是量肯定也不會多,那麼多病人在那裡,大家都在吃。你要有途徑從國內弄過來的話,可以整個心安。但是,說實話,弄來了你也不敢輕易吃啊。
我們要相信一點,年輕非肥胖無慢性病的人群,即便感染,大部分會是輕症。大家沒事多看看娛樂八卦,相聲小品什麼的,在家多喝水,心情放鬆。緊張焦慮對身體抵抗力一點沒幫助,反而幫倒忙。
做最壞的準備,懷疑每個人都是無症狀陽性者,養成經常洗手20秒以上的習慣。出門一定帶口罩,普通的就行,別拿手摸臉抓口罩,到家就扔掉,千萬別戴N95口罩去買菜,太浪費了。
謝謝大家,群裡面的鄰居們對我的關心我都感覺沒辦法回報呢!大家有什麼醫療的問題可以問我,我儘量回答,答不了的我找中美專家給你回答。」

三月份就這樣過去了。目前這個醫院裡已經有39位病人因新冠病毒去世,包括一名自己的醫生。
現在,四分之三的病房都變成隔壁病房,198名新冠病人正在裡面同病魔搏鬥。
慧和她的同事們,正在全力保護他們。美麗而安靜的小鎮瑞吉塢,鎮上居民目前已經有了89個確診,3人死亡。
相對於2萬5千人的人口來說,這個比例不小。
春天來了,鎮上的花都開了。
這一場戰爭,還在繼續之中。
衝在前線的,有慧和她的同事們。
而我們中的每一個,也或多或少地影響著這個戰局。
一起加油!(文字圖片由慧和其他鄉親提供)(有許多國內讀者,非常擔心在新澤西和紐約讀書工作的孩子。我們建了一個家長群,只對這類讀者開放,讓大家互通信息,抱團取暖。請掃碼入群。)

 疫情中的美國 

《疫情中的美國 · 新澤西-3月31日&4月1日》

《疫情中的美國 · 新澤西-3月26日至30日》

《疫情中的美國 · 芝加哥-決戰將至,你是否聽到戰鼓》

《疫情中的美國 · 紐約-3月31日》

《疫情中的美國 · 紐約-3月29日》

《疫情中的美國 · 紐約-3月28日》

《全球抗疫進入下半場,我們攜手再戰!》

《來自美國醫院一線的戰鬥》

 陌上美國 客觀快捷的時評,和美國生活資訊。歡迎掃碼或者點擊開頭藍字關注。請加我們的轉發工作號,微信ID: moshangUS。收藏網址:https://medium.com/@moshangUS

相關焦點

  • 【京聲京視】再現社區抗疫故事 致敬基層抗疫英雄——評紀錄片《我的硬核社區》
    由北京三多堂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愛奇藝共同投資拍攝的五集系列紀錄片《我的硬核社區》於日前在愛奇藝正式上線。該片將視線聚焦社區抗疫一線,通過五個不同社區的戰疫歷程、繁雜瑣碎的人情事理,真實還原了社區工作者的抗疫日常,展現了樸實卻硬核的抗疫力量,描摹了「生命至上 以人為本」的社會治理理念,激發觀眾共鳴與思考,向堅守在一線的基層抗疫英雄致敬。
  • ​蛇口街道深圳灣社區抗疫紀錄片開機 書寫社區工作者的平凡與偉大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王志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深圳各行各業,各街道各社區,無一不在積極投身於抗疫行動。位於國際化城市深圳之中的各社區,作為國家「四級疫情防控體系」中的關鍵一環,防治難度則更為艱巨,其中社區工作者對於疫情防控的階段性勝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戰疫中,社區工作者在平凡中見偉大,他們的工作值得書寫和記錄,可以說社區工作者是中國式抗疫取得成功的基石。
  • 陳赫為天使護航 講述一線抗疫故事
    由央視網發起的「為天使護航」公益專車主題活動,演員陳赫、倪妮、杜江等人擔任天使護航員,講述一線戰「疫」故事,發聲為防控一線工作者加油!    由陳赫講述的社區排查大夫的故事尤為感動,「26人的社區醫療隊,忙碌穿梭在武漢大街小巷,只為儘快給居民和疑似病例做核酸檢測排查。每次咽拭子採集,看似簡單的張嘴動作,都意味著極高的感染風險,但他無怨無悔,只希望看到的病患數字越來越小。」
  • 聽河南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一線抗疫人員講述:抗疫英雄是怎樣煉成的
    原標題:聽河南省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一線抗疫人員講述:抗疫英雄是怎樣煉成的(記者 尹江勇)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後,我省醫護人員奔赴抗疫前線,在武漢方艙醫院奮力救治病患,在ICU與死神搶奪危重病人的生命,直至凱旋……在與疫魔進行殊死戰鬥的這段時間內
  • 【一線抗疫群英譜】忠誠為民勇擔當 警徽閃耀抗疫一線
    【一線抗疫群英譜】忠誠為民勇擔當 警徽閃耀抗疫一線 2020年04月08日 12:44:00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抗疫如戰,崗位所在就是戰場;人民需要,就是人民公安的使命。
  • 肯德基-4℃送溫暖,社區工作者我們來了!
    肯德基天津濱海新區福州道餐廳,則根據餐廳附近杭州道街治國裡社區工作者的要求,每天為大家送去愛心早餐:帕尼尼+粥,讓遠距離往返的工作者不用餓著肚子執勤了。騎手小楊說,我常常給新北街曉鎮家園社區送餐,這裡的居民素質很高,管理很規範,今天能給社區工作者們送餐很開心。
  • 「守望春天」 ,我們在行動:北師大學子為抗疫一線工作者子女免費...
    「守望春天」 ,我們在行動:北師大學子為抗疫一線工作者子女免費提供學業幫扶 2020-02-25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首部抗疫劇《最美逆行者》播出 何明翰參演《幸福社區》致敬英雄
    該劇由七個單元故事組成,每個故事均根據此次全民抗疫湧現出的先進人物和感人事跡改編而成,聚焦病患、醫生、軍人、學生、志願者、運輸人員、司機、建築工人等「小人物」的抗疫故事。這七個單元分別講述了在全民抗疫期間發生的「小人物」的抗疫故事:「兔子叔叔」意外滯留武漢,無奈之下到醫院當了清潔工
  • 雙豐社區居民製作近百件衍紙手作贈「抗疫英雄」
    汽車掛件、項鍊、胸針……近百件精巧的衍紙手工送到一線醫護人員的手中。為向萬千護士表達感恩與敬意,5月12日下午,武侯區紅牌樓街道雙豐社區與轄區醫院一同舉辦了「感恩護士 感恩有您——暨『抗疫英雄』平安歸來歡迎會」活動。
  • 抗疫一線醫護工作者及子女將應邀免費觀看兒童劇《等你回家》
    作為國內目前抗疫題材領域屈指可數的新創劇目,這部兒童劇將於4月初立上舞臺,並將邀請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和子女免費觀看。省級藝術大咖擔綱主創四易其稿新劇精益求精3月的尾巴,逐漸走出疫情陰霾的濟寧人,又開始了往日裡的忙忙碌碌。在位於文化廣場的濟寧藝術劇院,一群年輕的演員們正在二樓的排練廳裡,繪聲繪色地演繹著新劇。
  • 《最美逆行者》之《幸福社區》:點亮幸福之燈的社區工作者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首部抗疫題材電視系列劇《最美逆行者》第四單元《幸福社區》,以社區工作者為主線串聯、多條線索交織,為大家還原2020疫情期間,武漢一個社區的抗疫故事。相比第三單元《婆媳戰疫》,容量更大、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多、各種家庭人物間的矛盾更突出。
  • 致敬武漢抗疫英雄 一線抗疫人員坐上「好聲音」決賽現場C位
    一線抗疫英雄坐在體育場最佳位置。武漢復甦,抗疫英雄居功至偉。在20日晚《中國好聲音》總決賽活動現場,主辦方邀請了武漢經開區76位抗擊新冠肺炎一線人員,組成「抗疫英雄方陣」,坐在體育場正對舞臺前方的最佳位置觀看演出。這76位一線抗疫英雄中,既有醫護、公安、社區工作者,也有環衛工人、公交司機、消防員。
  • 【一線抗疫群英譜】石家莊基層宣傳員崔會芹:用心講好抗疫一線故事
    崔會芹,是石家莊市新華區趙陵鋪路街道辦事處一名基層宣傳工作者。疫情發生後,她始終衝在社區抗疫一線,不舍晝夜,用一雙慧眼,一支筆,去挖掘和記錄轄區街道抗疫前線裡的閃光點。  崔會芹所在的街道轄14個社區,37個疫情防控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有數不清的社區工作人員在防控點24小時輪班值守,她深知這些人的辛苦。
  • 「你們是在拯救生命」——美國大華府地區僑團積極支援當地抗疫
    在馬裡蘭州的蒙哥馬利郡,郡長馬克·埃裡希、郡長辦公室特別助理黛比·史匹柏在參加現場交接儀式時對華人社區的捐贈表示了深切感謝。負責應急管理事務的高級法律與政策分析師內特·斯基雷斯代表蒙郡及處在前線的抗疫工作者感謝華人社團此次善意而且意義深遠的捐贈,她深有感觸地說:「你們是在拯救生命。」
  • 重慶市第五人民醫院黨委: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南岸區衛生健康委及醫院領導為市五院第五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送行合影。醫院黨委班子成員與出徵黨員們重溫入黨誓詞。2020年大年三十,市五院醫務工作者堅守發熱門診。(市五院供圖)  1月26日22時37分,重慶江北國際機場T3航站樓。
  • 市總工會「勞動者之歌•共同的家園」慰問抗疫工作者文藝演出...
    大眾報業·半島記者 王麗平5月27日下午,2020年青島市總工會「勞動者之歌•共同的家園」慰問抗疫工作者首場文藝演出在四流南路工人文化宮拉開帷幕,市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李麗和來自防疫一線的近百名抗疫醫務工作者、一線公安幹警、街道社區抗疫工作人員、復工復產企業職工代表和新聞媒體代表齊聚一堂觀看了演出。
  • 講述戰「疫」一線的故事
    講述戰「疫」一線的故事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03-01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 看到抗疫英雄原型親臨講述一線經歷,對《在一起》更放心了
    他們中,有堅守一線的醫務人員,也有外賣小哥、社區工作者等基層服務人員,幾乎每個角色都在現實中有原型。為了演好這個角色,楊洋專門去醫院進行了體驗和學習,和抗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進行了交流溝通。她現場講述了當時臨危受命三天內搭建起一個重症病房ICU的故事,她的發言讓臺上的陳數和臺下的倪妮當場落淚。陳數在詮釋這個角色之前,特地與陳靜會面,儘可能了解更多當時的細節和真切心情,她也將一下午深談所了解到的一切都揉進了角色裡。
  • 他們義務為抗疫一線工作者解決「頭等大事」
    3月12日,椰島造型黨員突擊隊組織的公益義剪團隊來到了武漢亞心總醫院,現場共四名理髮師為醫院一線醫護及行政後勤共計200餘人提供義剪服務,解決了他們在疫情期間的「頭等大事」,助力他們輕鬆上「疫」線。椰島造型黨員突擊隊成員為亞心總醫院一線醫生理髮據悉,武漢亞心總醫院是第四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醫院大批一線醫護及行政後勤人員第一時間深入抗擊疫情一線,沒有時間去理髮,加之疫情防控需要,所有理髮店全都關門停業,理髮這件生活中的小事,卻成了一道難題。
  • 【一線抗疫群英譜】「老雷」大夫的「抗疫」小事
    「老雷」名叫雷明光,是淮北市人民醫院的一名退休醫生,自從春節前知道了疫情的爆發,他就坐不住了。他說:「當時在新聞裡看到那麼多的醫護人員奔赴前線,心裡是熱血沸騰。幹了一輩子的醫生,這個時候不做點啥,心裡都覺得有愧疚。」      在防控最嚴的時期,老雷只能隔離在家干著急,但聽說了前線物資緊缺,他就開始忙活著捐錢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