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九十年代,譚詠麟和張國榮在樂壇的爭霸逐漸進入尾聲。之後,譚詠麟慢慢淡出香港樂壇,張國榮也全面退出,香港樂壇突然出現了一段真空期。這時,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四位演藝新人,以"四大天王"的稱號開啟了香港演藝圈的新時代。
"四大天王"這個稱號是在1992年確定的,當年,很多明星都對天王的寶座趨之若鶩,競爭非常激烈。而劉德華,因為出道時間早,在電影、電視劇、音樂領域都創下了耀眼的成績,堪稱影視歌三棲巨星。因此,劉德華在評選過程中,毫無懸念的入選了。
當時,張學友雖然還沒有獲得"歌神"的稱號,但也是香港樂壇中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同時,張學友在電影的領域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1989年,他憑藉《旺角卡門》獲得了香港金像獎,1990年,又憑藉《笑傲江湖》獲得了金馬獎。入選"四大天王",張學友也是實至名歸。
90年代,香港娛樂圈有一句話是"再紅,你紅得過黎明嗎"。雖然是句玩笑話,但也側面反映了當時黎明的人氣之高。在當紅小生中,黎明最具文藝氣息,氣質溫文爾雅、長相英俊帥氣。雖然,經常在演唱會上走音,但絲毫阻止不了粉絲的狂熱。憑藉最強的人氣,黎明也成功入選"四大天王"。
跟其他三人相比,郭富城出道時間最晚。雖然在唱功方面,郭富城比不上劉德華和張學友,但是他有舞蹈優勢,補足了自身短板。就這樣,郭富城憑藉著強悍的唱跳實力,俘獲了眾多粉絲,也被大家稱為第一代"舞王"。所以他入選"四大天王",也在情理之中。
當年,在對"四大天王"的角逐中,李克勤也備受關注。李克勤和黎明同一年出道,早期也積累了一些音樂作品。1989年,他還憑藉《一生不變》獲得了金曲獎。但是,因為影視領域沒有太多成績,長相普通,人氣也不高。因此,錯失了"四大天王"的寶座。
在之後的演藝生涯中,李克勤憑藉《紅日》、《護花使者》、《月光小夜曲》名揚天下。2017年,50歲的他又憑藉專輯《30克》獲得了"至尊歌手大獎"。即便沒有"四大天王"的稱號,李克勤也早已憑實力得到了觀眾們的認可。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