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講遍23種礦的找礦方法

2020-12-28 礦庫網

找礦標誌是指能夠直接和間接地指示礦床的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一切現象和線索。找礦標誌按其與礦化的聯繫一般可分為直接找礦標誌和間接找礦標誌,前者如礦體露頭、鐵帽、礦礫、有用礦特重砂、採礦遺蹟,後者如蝕變圍巖、特殊顏色的巖石、特殊地形、特殊地名、地球物理異常等。

一、地質標誌

1. 礦產露頭

礦產露頭可以直接指示礦產的種類、可能的規模大小、存在的空間位置及產出特徵等,是最重要的找礦標誌。由於礦產露頭在地表常經受風化作用改造,因此據其經受風化作用改造的程度,可分為原生露頭和氧化露頭兩類。

原生露頭是指出露在地表,但未經或經微弱的風化作用改造的礦化露頭。其礦石的物質成分和結構構造基本保持原來狀態。一般來說,物理化學性質穩定,礦石和脈石較堅硬的礦體在地表易保存其原生露頭。例如鞍山式含鐵石英巖,其礦石礦物和脈石礦物基本上全是氧化物:磁鐵礦、赤鐵礦、石英等,因此不會再氧化,至多磁鐵礦氧化為赤鐵礦,故地表露頭基本上反映深部礦體的特徵。此外,鋁土礦、含金石英脈,各種鎢、錫石英脈型礦體和礦脈在地表同樣穩定,其中主要礦物皆為氧化物。這類露頭一般能形成突起的正地形,易於發現,並且還可以根據野外肉眼觀察鑑定確定其礦床類型,目估礦石的有用礦物百分含量,初步評定礦石質量。

多數的礦體的露頭,在地表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氧化,使礦體的礦物成分、礦石結構發生不同程度的破壞和變化,這種露頭稱之為礦體的氧化露頭。在對金屬氧化露頭的野外評價中,要注意尋找殘留的原生礦物以判斷原生礦的種類及質量,另外也可以據次生礦物特徵判斷原生礦的特徵(表1)。

表1 礦床氧露頭常見次生礦物及顏色特徵表

金屬硫化物礦體的氧化露頭最終常在地表形成所謂的「鐵帽」。鐵帽是指各種金屬硫化物礦床經受較為徹底的氧化、風化作用改造後,在地表形成的以Fe、Mn氧化物和氫氧化物為主及矽質、粘土質混雜的帽狀堆積物。鐵帽是尋找金屬硫化物礦床的重要標誌。國內外許多有色金屬礦床就是據鐵帽發現的,如果鐵帽規模巨大,還可作鐵礦開採。在預測找礦工作中對鐵帽首先須區分是硫化物礦床形成的真鐵帽或是由富鐵質巖石和菱鐵礦氧化而成的假鐵帽,其次對鐵帽要進一步判斷其原生礦的具體種類和礦床類型。

2. 近礦圍巖蝕變

在內生成礦作用過程中,礦體圍巖在熱液作用下常發生礦物成分、化學組分及物理性質等諸方面的變化,即圍巖蝕變。由於蝕變巖石的分布範圍比礦體大,容易被發現,更為重要的是蝕變圍巖常常比礦體先暴露於地表,因而可以指示盲礦體的可能存在和分布範圍。

圍巖的性質和熱液的性質是影響蝕變種類的主要因素。不同的蝕變種類常對應一定的礦產種類,主要的圍巖蝕變類型及其有關礦產如表2所列。

表2 圍巖蝕變類型及其有關礦產表

(據侯德義等人,1984) 註:+++最常見,++常見,+少見

3.礦物學標誌

礦物學標誌是指能夠為預測找礦工作提供信息的礦物特徵。它包括了特殊種類的礦物和礦物標型兩方面的內容。前者已形成了傳統的重砂找礦方法。後者是近20年來隨著現代測試技術水平的提高,使大量存在於礦物中的地質找礦信息能得以充分揭示而逐步發展起來的,並取得了較大的進展,目前已形成礦物學的分枝學科——找礦礦物學。

礦物標型是指同種礦物因生成條件的不同而在物理、化學特徵方面所表現出的差異性。通過礦物標型特徵研究可以提供以下方面的找礦信息:

1)對地質體進行含礦性評價。利用礦物標型可以較簡捷地判斷地質體是否有礦。例如,金伯利巖中的紫色鎂鋁榴石含Cr2O3≥2.5%時,可以判斷該巖體為含金剛石的成礦巖體;鉻尖晶石中的FeO>22%,其所在的超基性巖體通常具鉑、鈀礦化;再如金礦床中石英呈菸灰色時,其所在的石英脈含金性一般較好。

2)指示可能發現的礦化類型及具體礦種。預測工作區發育的可能礦化類型,在評價礦點和圈定預測遠景區時具有重要意義。如不同成因類型礦床中的磁鐵礦,其化學組分差別很大,與基性超基性巖有關的巖漿礦床中,磁鐵礦一般含TiO2很高,而其它類型的則含TiO2很低。同一礦床從早期到晚期也呈現規律性變化。從錫石的標型特徵(晶形和含微量元素)可以區分偉晶巖型、石英脈型、錫石硫化物型等不同類型的礦化。

利用礦物標型特徵和礦物共生組合特點,可以提供更好的礦床類型信息。如含鋅尖晶石作為多金屬礦床出現的標誌;電氣石的標型變化作為不同成因的錫石礦床的標誌。偉晶巖中玫瑰色和紫色礦物(雲母、電氣石、綠柱石等)的出現是鋰、銫礦化的標誌;花崗巖中綠色天河石、褐綠色鋰雲母的出現,說明可能有鋰礦化的存在;在變質巖地區見藍晶石、石榴石、是含雲母偉晶巖存在的標誌。

3)反映成礦的物理、化學條件。目前在大比例尺成礦預測及生產礦區的「探邊摸底」找礦作中應用較多。利用礦物標型特徵的空間變化,推測礦物形成時的物、化條件及空間變化特徵,進行礦床分帶,指導盲礦找尋。如在反映成礦溫度方面,錫石從高溫→低溫,晶形由簡單的四方雙錐→四方雙錐及短柱狀→長柱狀、針狀;閃鋅礦從高溫→低溫,含鐵量由高→低、顏色由黑→淡黃。王燕(1979)在膠東玲瓏金礦對第一階段石英進行系統的測溫,繪製出溫度梯度等值線圖,清楚地反映了多渠道的礦液是從北東深部向南西方向斜向運移的,從而較好的指導了深部礦體的找尋工作。

二、地球化學標誌

地球化學標誌主要是指各種地球化學分散暈,它們是圍繞礦體周圍的某些元素的局部高含量帶。這些分散暈據調查介質的不同可分為原生暈、次生暈(分散流、水暈、氣暈、生物暈)等。圖3-2-17反映了銅峪溝礦區Cu、Pb、Zn、Ag、Sn元素的地球化學異常分布特徵。

從研究、分析地球化學元素的途逕入手而達到提取找礦標誌的目的,目前已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各種專門性的地球化學找礦方法。通過化探方法所圈出的各種分散暈常稱之為化探異常,其在找礦中的應用及評價詳見找礦方法一節。

地球化學標誌在金屬、能源礦產勘查工作中應用非常廣泛,與其它找礦標誌相比,具有其獨特的優點:

首先是找礦深度大,是找尋各類礦產、特別是盲礦床的重要標誌,找礦深度可以達到百米甚至數百米;

其次,應用於指導找礦比較簡便,利用不同級別、種類的化探異內的主要異常及其形態展布,反映主要成礦帶和礦化集中區或主要礦源層的展布以及主要控礦因素與礦化的內在聯繫,從而有助於提高勘查人員的識別能力,為評價區域總的成礦前景和礦產潛力指明方向;

另外,地球化學標誌是發現新類型礦床及難識別礦床的唯一途徑或重要途徑。對於以成礦元素作指示元素而圈定的地化異常是一種直接的找礦標誌;其不同級別的地化異常反映了成礦元素逐步地富集趨勢,在找礦工作中從正常場→低異常區→高異常區→濃集中心→工業礦床,可以直接進行礦產的勘查與評價工作。因此,一些新類型的金屬礦產就是通過對不同級別的化探異常的逐步評價而發現的。這方面比較典型的如卡林型金礦床和紅土型金礦床的發現及勘查評價工作。

最後需指出的是,地球化學的內涵豐富,獲取途徑之多也是其一大特點。地球化學異常除了上述的以眾多的成礦元素作為指示元素外,還可以根據與成礦元素具相關聯繫的非成礦元素作為指示元素進行異常的提取及評價工作,例如在金礦的勘查工作中常選用Cu、Pb、Zn、As、Sb、Hg等元素作為指示元素。在異常的獲取途徑方面可以是從基巖中提取的原生暈,也可以是從水、土壤、空氣、生物中提取的次生暈。

三、地球物理標誌

地球物理標誌主要是指各類物探異常,如磁異常、電性異常、放射性異常等。地球物理標誌對各種金屬礦產、能源礦產的勘查工作具有廣泛的指示作用,其主要反映地表以下至深部的礦化信息,對地表以下的地質體具有「透視」的功能,因而是預測、找尋盲礦體(床)的重要途徑之一。物探異常的實質是反映地質體的物性差異。因此,地球物理標誌是一種間接的找礦標誌,其本身往往具有多解性。另外,物探異常的強度受地質體的埋深大小及地形地貌特徵影響較大。在應用地球物理標誌時,必須結合地質、地貌等多方面的具體特徵進行分析,以求對物探異常所反映的信息做出正確的解釋。圖3-2-18顯示出一幅視電阻率的等值線圖它是根據以100m電極距用激發激化測量過的同一地區取得的讀數作出的,礦體的輪廓重疊在電阻率的異常分布圖上,低阻異常與礦體的已知位置和近地表的輪廓重合。

四、生物標誌

生物的生存狀況受環境條件影響較大,一些特殊的生物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地下的地質特徵及可能的礦化特徵,因而可以作為指示找礦的標誌。例如:我國長江中下遊的銅礦區內一般都有海州香薷(銅草)生長,目前是公認的本地區內找礦的一種重要指示植物。目前,生物標誌的研究趨勢是由宏觀生物向微體生物、如藻類、細菌、真菌類發展,由現代生物向已絕跡並已成為化石的古生物發展。並且,在研究、揭示生物標誌的指示找礦機理方面,一改過去的把生物視為環境的被動產物的片面看法,而是更多地注意對環境的主動改造作用,即把生物本身視為一種重要的致礦因素,在此基礎上總結、發掘新的生物找礦標誌。這主要是近20年來生物成礦研究所取得的巨大進展,使人們認識到生物通過自身或因其活動而改變了環境的物理化學條件,使成礦元素發生遷移、沉澱和富集,從而形成上規模的工業礦床。生物致礦作用的揭示給生物找礦標誌的研究開拓了新的廣闊空間。

五、人工標誌

主要指舊採煉遺蹟,特殊的地名等。例如老礦坑、舊礦硐、煉碴、廢石堆等,它們是指示礦產分布的可靠標誌。我國古代採冶事業發達,舊採煉遺蹟遍及各地。古代開採放棄礦山、或者是由於當時技術落後不能繼續開採,或是由於對礦產共生組合缺乏識別能力,用現代的技術及經濟條件重新評價,有時會發現非常有工業價值的礦床。我國不少礦區是在此基礎上發現和開發的。此外,更多的是以這些舊採煉遺蹟為線索、通過成礦規律、找礦地質條件的研究而找到更為重要的新礦體。特殊地名標誌是指某些地名是古代採礦者根據當地礦產性質、顏色、用途等而命名的,對選擇找礦地區(段)有參考意義。有的地名直接說明當地存在什麼礦產,如安徽的銅官山、湖北大冶的鐵山、河北遷西的金廠峪、浙江平陽的礬山、甘肅玉門的石油河等。有些地名因古代人對礦產認識的局限性,其地名與主要礦產類型有差別,但仍然指示有礦存在的可能性,例如江西德興銀山實際上是鉛鋅礦、湖南錫礦山實際上是銻礦、甘肅白銀廠實際上是銅礦等。

找礦都是靠運氣嗎?當然不是,如果你沒有科學的找礦技術和豐富的找礦經驗,每天想著「天上掉下個金塊塊」,幾乎是找不到礦的。

一、如何找金礦

金礦床幾乎可產於任何巖石類型及任何時代的地層中,但以前寒武紀綠巖帶最為重要。金的礦化類型有:綠巖帶型(含基性、超基性巖)、火山巖型、斑巖型(含鹼性巖、花崗巖)、濁積巖型、黑色巖系型、砂礫巖型、河流沉積物型;按成因類型分有石英脈型、硫化物脈型、微細浸染型、構造蝕變巖型、鐵錳帽型、紅土型等。

1、首先應關注矽化帶、石英脈、次生石英巖。這是因為金礦化均與矽化關係密切,可以說無矽不成金。當然不是所有的矽質體都產金,但含金的矽質體大多為菸灰色,水色好。這是因為含金的矽質體均含有或多或少的硫化物,因硫化物極細,故使石英呈菸灰色。特別是頁片狀石英脈(其內可含多條黑色條帶如炭質與細粒硫化物的混合物)含金性好。即便是少硫化物的明金型石英脈,在出現金礦包時,往往都有硫化物如輝銻礦、輝鉍礦、車輪礦、毒砂、魚子狀鉛鋅礦等存在。

2、再次關注斷裂構造帶,特別是韌性剪切帶。金礦化無一不與斷裂有關,可以說無構不成金。尤其是要關注超糜稜巖、糜稜巖、微砂糖狀似石英巖、滑石菱鎂片巖,它們往往是富金礦體所在。巨型至大型斷裂帶本身的含金性往往不佳,而旁側的次級斷裂帶往往是金礦體產出部位。

3、第三要注意鐵帽、褐紅色、褐黃色殘坡積物及碳酸鹽的溶溝溶槽堆積物的含金性查定。它們不但本身可成為鐵帽型、紅土型金礦,而且可以指示原生金礦的尋找。

4、第四要注意在銻礦、汞礦、砷礦(特別是雄黃礦、雌黃礦)區找金,就銻礦而言,它既可與金共生構成銻金礦床;也可分離,但相距不遠,故有「不在其中,不離其蹤」之說。部分鉛鋅礦的外圍也可找金,如青城子鉛鋅礦外圍;銅礦床的下部。銅鎳硫化物礦床蝕變帶也是找金的好去處。

5、與金礦化有關的蝕變除矽化外,還有鐵白雲石化、鐵方解石化、鉻白雲母化、黃鐵絹英巖化、冰長石化、細粒黃鐵礦化、砷、銻、汞、鉍、鉈礦化等低溫蝕變組合。

6、關注基性巖、超基性巖、煌斑巖、鹼性巖、偏鹼性花崗質巖石、碳矽泥質巖、不純碳酸鹽巖內的斷裂破碎帶及其構造蝕變帶。

7、開展河流重砂、溝系次生暈及各種化探方法工作,以金找金,是目前最主要的找金方法。

8、根據找金的指示元素找金,如汞、銻、鉍、砷、鉈、硒、鉛、鋅、銅、銀的元素組合異常找金。

9、以物探方法查明斷裂構造及硫化物分布規律來間接尋找金礦。

二、如何找砂金

砂金的找礦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5種:①自然重砂法,②工程重砂法,③舊採調查,④地質地貌分析,⑤物探與航空新技術方法。

其中前3種方法是通過取樣調查,了解是否有砂金的存在,並直接確定是否成礦,屬於直接的找礦方法;後2種方法主要是通過成礦條件分析及評價、研究環境及沉積物某些特點,來推斷是否可能成礦,屬於間接找礦方法,其中地質地貌調查,是砂金找礦分析的基礎。通常在確定到哪裡去找砂金礦和在何處何部位布置取樣工程方面,主要是由地質地貌分析提供依據。以下分別介紹砂金找礦的具體方法。

一、自然重砂法

自然重砂法是根據砂金顆粒密度(比重)很大,用淘洗盤就能直接選別出來的特點,在鬆散碎屑沉積的表層或不深處挖坑取樣,在野外淘洗直接確定是否有砂金存在的一種方法。取樣包括水系沉積的河流重砂取樣、階地砂礫層沉積露頭取樣和山坡的殘坡積層重砂取樣。

前二種取樣,可以了解水系沉積物的含金性、砂金的大致分布範圍、階地含金層的品位及厚度。山坡殘坡積層中的取樣,是在已知有砂金的小溝山地範圍內,用於追尋砂金來源,通過在山坡和坡腳,按一定間距挖掘淺坑取樣淘洗,根據見金結果圈定分布範圍,縮小巖金找礦靶區。這三種取樣中,應用最廣的是河流自然重砂法。

河流自然重砂法取樣工作,一般是沿水系上遊或沿含金的中小支谷由下而上進行。其優點是:工具簡單(只要一把鍬、一個淘洗盤),取樣工作量小(挖淺坑0.3-0.5m深,樣重20-40kg),簡便易行,一個人也可以幹,很快就可以直接獲得近地表處的砂金信息。缺點是:由於樣品取在淺近地表處,不能反映深處的砂礫層含金情況,而砂金通常主要富集於砂礫層下部靠近基巖處,因此近地表處的河流重砂測量結果,在找礦中一般只有定性意義。

自然重砂取樣效果取決於取樣點位和層位的選擇。在平面範圍內,取樣點應布於有利於砂金富集的地方,如河流突然變寬處,河流轉彎凸岸處,河床淺灘的砂礫沉積區,近主、支流交匯處,河床中巖坎石灘卞方,巖釁的上方,邊灘或心灘處,水流中大障礙物前面,河床坡降由陡變緩處,「關門山,河谷上方或「迎門山」前方堆積區等處。在垂直剖面方向上,以靠近底巖的砂礫層底部位置為最好。在砂礫巖區,應取在切割砂礫巖層的支溝細谷的下方河床沉積中。在有多級溝網發育的山區,應優先在支谷中取樣。取階地沉積露頭樣品時,應儘可能取在砂礫層的底部或近基巖面處。每個樣品樣長0.2-0.5m。樣品重量最少不小於20kg或按體積取0.01m3。(約相當於1標準船形淘洗盤滿盤砂樣)。沿河流取樣時,間距視溝谷規模決定,不必機械固定。

確定取樣點,應以地質地貌條件有利為原則。三五公裡長的小溝,可大致按800m間距取樣,十公裡左右長的溝谷可按1600m間距取樣。取殘坡積樣時,按平行山坡等高線布置取樣點,點距80-40m。所有取樣層位都儘量取在砂礫層或含粘土砂碎石層中,避開純粘土層。舊採尾砂堆應從近上部表層直接取樣,採坑深0.3—0.5m。各種重砂採樣都要計算祥品的重量或體積,以便計箕品位。樣品在野外淘洗後送實驗室。

二、工程重砂法

是使用砂鑽或探井工程穿透鬆散沉積層並系統採樣,了解鬆散沉積含金情況和直接確定含金層品位的一種有效方法。由於砂金及工業砂金層主要賦存於鬆散沉積層的底部,所以工程重砂法可以查明深部砂金富集情況,提供直接找礦信息。採用此法的基本要點是布置取樣工程點要有較充分的依據和具備施工可行性,其次不論何種取樣主程一律要打穿含金層並控制基巖面以下至少0.2m深。使用取樣工程進行砂金找礦,必須以地質地貌條件分析為基礎,根據找礦標誌和線索,在成礦有利區段內選定有利部位,按一定工程網度布置工程。有利部位應根據砂金富集與成礦規律確定。

三、砂金舊採跡與民採調查

很多砂金區的河流上遊或支溝細谷內都常見有砂金手工舊採跡,它們是砂金找礦的有效標誌。根據舊採跡,進一步開展外圍找礦,常常能收到良好效果。較大規模的手工舊採區尾砂堆,也常常是具有工業價值的礦體。另外,通過民採調查,可以獲得許多有關本這內砂金成礦地質特徵、規律及找礦線索等方面的寶貴資料,所以砂金民採調查具有重要的找礦意義。

四、地質地貌調查

是砂金找礦的基本方法,主要用於砂金成礦條件分析和成礦有利地段的預測上。在找礦階段,主要是進行河谷路線調查。其中地質調查可採用自然露頭法,河流碎屑觀察法,用區內已知的產金溝的巖石作對照類比,同時採一些自然重砂樣,了解含金性。間接或直接地確定有否砂金補給以及補給的貧富程度。在調查中,要注意了解溝谷的構造背景和與金礦化有關的地質現象。

地貌觀察主要劃分河穀類型各種地貌單元並確定其分布,了解其規模、成因,沉積物特徵及其含金性等,並在1:50000或1:25000比例尺地形圖上勾繪地貌第四紀地質草圖,繪出主要地貌單元的邊界線,為布置取樣工程和以後圈定礦體提供參考依據。

五、民間尋找砂金礦的某些經驗

黑龍江省是我國砂金主要產區,開採歷史悠久,民間尋找砂金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一)根據地貌和砂金富集規律確定遠景區段

1.看「三山」、「四不露」,一即「座山」、「關門山」、「迎門山」、「溝前不露口」「溝後不露堵」、『溝中不露風」和「全溝不露骨」。「座山」為河谷上遊的產金山。它以高大(不露堵」)和「馬牙石」脈(石英)多為特徵。經驗認為,有座山存在在河谷中形成砂金金礦的可能性就越大。

「關山門」即河谷鉗形山,又稱「關門嘴子」。「迎門山」為河谷轉彎處河流的迎面山,又稱「不露嘴」,「不露口」。這種地貌都是砂金成礦的有利標誌。在「關門山」的上方或「迎門山」前方的河谷內,都是砂金富集的地段。

「不露風」又稱「不露腰」,產砂金的河各兩側山要比較高些,「風」好似刮不出去。「不露骨」指河床底板的巖石不出露,表明河谷處於堆積階段。

2.「小溝出嘴」、「大溝有腿」、「不大不小在肚裡」。小溝指長度在3km以下的小溝谷。「小溝出嘴」是講要注意在小溝出口處尋找砂金礦。長度在lOkm以上時為大溝。「大溝有腿」即在較大的河谷中發現了砂金礦,那麼在其上遊的某些支谷裡也有可能找到砂金礦。反之,如支谷有砂金礦,在主谷裡也可能有砂金礦存在。不大不小(中溝)長度3-10km,主要成礦在本谷內。

3.「金出陰坡」。據寒凍地區民間經驗,衝積砂金礦,特別是階地礦,多分布於河谷陰坡一側。即東西走向的河谷,在河谷南側谷坡的階地上砂金礦多,而在北側很少,對南北走向的河谷,礦金礦多分自於西側階地上,東側成礦很少。

(二)河流重砂取樣找金

沿河流採取重砂樣品進行砂金找礦,是民間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主要經驗是:

1.取樣點要合理,並具一定的代表性,通常取樣線間距以200-300m為宜。

2.取樣位置要選擇河流改變流向(轉彎)的內側部位;河水流速顯著變緩地段;河床中大障礙物體的前方;主支流匯合的旁側。

3.注意取樣層位。當泥(粘土),砂和礫石都有的情況下才可以取,三者缺一時效果不好。

4.在老探坑或舊採尾砂堆上取樣時,應先剝去表土部分,但不要挖探過大,最好找有基巖碎塊的砂礫取樣,對單純的水洗砂礫部位不能取。

5.不能水中撈樣。

三、如何找銀礦

銀的獨立礦床較少,主要分布在美國、墨西哥和秘魯,我國有廣東高明富灣、廣西隆安鳳凰山、四川巴塘夏塞和雲南魯甸樂馬廠。按安東諾夫的儲量分類,>1萬噸為特大型銀礦、1萬噸至大於2千噸為大型銀礦、2千噸至大於5百噸為中型銀礦、小於5百噸為小型銀礦。

而我國將銀礦床平均品位大於150克噸稱為獨立銀礦,大於1千噸的稱為大型銀礦、1千噸至大於200噸為中型銀礦、小於200噸的為小型銀礦。

找銀礦標誌

1、低溫蝕變及礦化帶,如次生石英巖化、黃鐵絹英巖化、重晶石化、冰長石化、蒙脫石化、矽化、鐵碳酸鹽化、鐵錳粘土巖化、構造蝕變巖化等;

2、砷銻鉍汞硫化物及硫鹽礦物帶;

3、鐵錳氧化帶;

4、銅、鉛、鋅、錫、鎢、錳礦區及外圍;

5、黑色巖系區;

6、銀化探異常區。

注意以下兩點:

1、利用銀的化探異常來找銀礦時,要注意區分人工降雨或人工降雪而引起的人工大面積的銀異常,以免誤導。因為人工降雨(雪)是利用高炮、火箭從地面上發射炮彈,炮彈在雲中爆炸後,使炮彈中的碘化銀等催化劑燃成煙劑撒在雲中,急速使雲中水霧降溫凝聚。

2、除了在銅、鉛、鋅、錫、鎢、錳礦區尋找共伴生銀礦外,要注意尋找少硫化物的獨立銀礦床,如少硫化物的斷裂構造蝕變帶常可賦存獨立銀礦床。

四、如何找銅礦

銅礦床的類型主要有:斑巖型銅礦、銅鎳硫化物型銅礦、塊狀硫化物型銅礦、層狀銅礦(火山巖型銅礦、砂、頁、礫巖型銅礦、碳酸鹽型銅礦)、矽卡巖型銅礦和熱液脈型銅礦。

找礦標誌

1、氧化銅礦物。由於原生銅礦物、含銅高的蝕變巖石、古煉銅渣易於氧化,形成格外醒目的翠綠色孔雀石(俗稱銅綠)、天藍色的藍銅礦(俗稱石青)、赤紅的赤銅礦、菸灰狀的輝銅礦、靚藍色的斑銅礦等,它們是很好的找銅礦標誌。

2、特徵植物。如長江中下遊地區的牙刷草和雲南開紫花具紫紅莖的葡匐草,是很好的找銅礦植物。

3、蝕變組合。如青盤巖化-黃鐵絹英巖化-泥化-鉀化-矽化、紅層(火山紅層或砂頁巖紅層)中的退色化等都是很好的找銅標誌。

3、火山機構、細碧-角斑質火山凝灰巖、噴流沉積巖(鐵錳矽質巖、鐵碧玉巖、層紋狀矽質巖)、紅層中的淺色砂(礫)巖、矽卡巖、超基性巖、中-中酸性斑巖、迭層石矽質細膩白雲巖、含炭的火山凝灰巖層等都是找銅的最好對象。

4、對於斑巖銅礦,一般它是大噸位低品位的礦床,一直是人們尋找的主要對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尋找斑巖銅礦一要看其是否具備露採條件,二要關注其是否具有次生富集帶,三要看其是否伴生有較高的金、銀、鉬元素。如果不便露採又不具高品位的次生富集帶,且金、銀、鉬含量低的話,則因其品位過低而成為呆礦,暫難為人們所利用,因其佔用大量的勘查資金,可使礦業公司陷入困境。

5、銅元素的化探異常及其與鉬、金、銀、鉛、鋅、鐵、錳等綜合異常。

6、物探異常。激電(高極化)、電阻率(低電阻)、重力(高重力)可直接反映出銅礦體的存在,磁法異常可圈出火山機構、中-中酸性巖體接觸帶、超基性巖帶來,重力低可圈出隱伏花崗質巖體。

7、注意成礦系列找礦。如上有鐵礦下有銅礦(如鐵帽常可指示找銅,磁鐵礦床之下通常有銅礦床存在)。

8、注意綜合找礦。銅礦床中往往可共生或伴生如下元素:鉛、鋅、鎢、鉬、錫、金、銀、鐵等。

五、如何找鉛鋅礦

1、鐵帽及氧化礦因鉛鋅礦常含有黃鐵礦、菱鐵礦、鐵白雲石、鐵方解石或鐵閃鋅礦,在氧化條件下,它們易於分解,形成褐鐵礦等堆積物。通常對鐵帽取樣化驗,就可知區內是否具有鉛鋅礦的找礦前景。如果鐵帽及氧化帶內鉛鋅含量很高,則其本身就構成了鉛鋅的氧化礦。鉛鋅地球化學行為存在著微小的差別,這就使得鉛鋅在氧化條件下可以分離。鉛的氧化物有白鉛礦、黑鉛礦、塊黑鉛礦、鉛鐵礬、鉛礬,因硫酸鉛一般不可溶,故分散殘留於氧化帶中,遷移距離較小,離原生礦體較近,有時在殘坡積物中能富集成礦;鋅的氧化物有菱鋅礦、異極礦、水鋅礦、矽鋅礦等,因硫酸鋅易溶,可遷移相當大的距離,故氧化鋅分布的範圍較鉛的氧化物廣,且易於淋積富集成礦,因此氧化鋅礦常較氧化鉛礦更有價值。

鉛鋅氧化礦可具咖啡色、土黃色、炭黑色、白粉色、淡黃綠色等的不同色調,以塊狀、土狀、蜂窩狀、粉狀、皮殼狀、豆狀、葡萄狀、腎狀、爐渣狀等產出。對氧化的砂巖型鉛鋅礦而言,有時肉眼難以識別。本人的經驗是:黃褐色砂(礫)巖中有黑芝麻點物質便是。

2、蝕變標誌碳酸鹽型礦床往往與矽化白雲巖有關,肉紅色白雲巖所包圍的灰白色白雲質巖石往往就是工業礦體所在。砂(礫)巖礦床往往具有多孔隙、顆粒支撐、仿佛被水浸泡過或具「鳥眼」構造、「雪頂」構造等特徵。近礦圍巖蝕變有碎裂化、矽化、重晶石化、天青石化、黃鐵礦化、鐵碳酸鹽化和螢石化等,地瀝青和黑色條帶往往也是找鉛鋅礦的標誌。熱液型礦床的蝕變還有矽卡巖化、角巖化、黃鐵絹英巖化等。

3、物化探異常一般鉛鋅礦具有低阻高極化物探異常特徵,但塊狀閃鋅礦體卻具有高阻特徵,這在解釋物探異常時應該引起高度注意。

4、褶皺軸部的斷裂破碎帶特別是逆衝推覆構造帶或大型滑脫構造帶往往大型至超大型鉛鋅礦有關。

5、鍺、鎵、銦、銀等微量元素異常這些元素異常不僅可以指示尋找鉛鋅礦,而且在特定條件下,可與鉛鋅礦構成共生礦或伴生礦,而大大提高礦石的噸礦價值。

六、如何找鎢礦

鎢的礦床類型,若按礦物元素組合劃分,則有W-(Sn、Bi、Mo),W-Be,W-(Cu、Pb、Zn、Ag)、W-Nb-Ta,W-Au-Sb,W-Li,W-Cu-Fe,W-REE等類型。其工業類型有石英脈型黑鎢礦床(廣東鋸板坑、江西大吉山等)、斑巖型鎢礦(細脈浸染型、雲英巖型)(廣東蓮花山和江西陽儲嶺)、爆破角礫巖型鎢礦床(江西大湖塘)、矽卡巖型白鎢礦床(湖南瑤崗仙、江西香爐山、甘肅小柳溝)、以矽夕卡巖為主的層控多因疊加型(湖南柿竹園)、層控型(廣西大明山)和砂礦型等。

中國已探明的鎢礦床主要分布在南嶺地區,其中以贛湘粵最為重要。近年,在北祁連-北山地區發現了大型的鎢礦床,改變了中國工業鎢礦床的分布格局。目前,中國鎢礦儲量居世界首位,為國外30多個國家總儲量(130萬噸)的3倍多。但中國富鎢礦床(含WO3大於0.5%或1%)不多,大多為貧的難選礦床。另外的主要產鎢國是加拿大和美國。我國湖南省郴縣柿竹園是個「世界有色金屬博物館」,擁有140多種礦物,其中鎢礦儲量就佔了當前世界總儲量的四分之一。

因此,我國左右了世界鎢市場的價格。目前鎢礦資源的開發嚴格地受到國家的嚴格控制。

找鎢礦標誌

1、水系重砂測量和土壤重砂測量。這是因為白鎢礦和黑鎢礦,在風化剝蝕時不易被氧化分解,而作為重物聚集在鬆軟沉積物或土壤的底部。

2、由深大斷裂從深部帶來的殼幔混源型巖脈,可以形成斑巖型、角礫巖筒型鎢礦;而來自殼源型的巖脈則形成脈型或夕卡巖型鎢礦。

3、鎢礦區的含鎢石英脈常成群成帶的產出,且多具等距產出特徵。根據鎢成礦的水平與垂向分帶分布規律及液壓致裂裂隙產出規律,便能夠準確地預測出隱伏礦脈的存在。4、花崗質巖體的內外接觸帶、巖體頂蓋相圍巖,具有雲英巖化、矽化、鉀化、絹雲母化、螢石化、矽卡巖化等部位是尋找鎢礦的好場所。

5、在矽卡巖-斑巖型的銅礦、鉬礦、鉛鋅礦、稀土礦、鈮鉭礦區及似層狀類矽卡巖分布區,應注意尋找鎢礦。

6、由於細粒白鎢礦易於與石英相混淆,但白鎢礦發淡藍色螢光,而石英不發螢光。因此,用螢光照射便是區別石英與白鎢礦的最有效快速的手段。

7、注意在淺變質巖的銻金建造中尋找鎢銻金礦床,如湖南沃溪金礦。

七、如何找錫礦

錫礦的品位很低,如脈狀礦含錫0.2%,砂礦含錫0.04%即有開採價值。錫礦床一般可分為三大類,錫石—石英脈型(包括偉晶巖型、雲英巖型、斑巖型)、錫石—硫化物型(矽卡巖型、碳酸鹽巖型)和錫石氧化物型,即砂礦(原地氧化而成的砂礦----殘坡積砂礦和溶巖漏鬥砂礦及異地搬運過的砂礦—湖濱砂礦、海濱砂礦、衝積砂礦)。一些超基性巖中有時也產出錫礦,如廣西九毛錫礦。

中國的錫礦主要集中在雲南、廣西、廣東、湖南、內蒙古和江西,其中以雲南箇舊和廣西南丹的錫最為有名。

目前,錫礦是中國控制開採的礦種。

錫礦找礦標誌

1、花崗巖區或隱伏花崗巖區;

2、大理巖、角巖、矽卡巖、雲英巖、電英巖區;3、流紋巖、花崗巖、花崗質斑巖內及其接觸帶附近,個別富錫地區的超基性巖、輝長巖;

4、重砂測量。因錫石硬度大,不溶於一般的酸鹼,在自然風化狀態下相當穩定,因此常以重礦物產於水系沉積物的底部。從風化土層和水溝沉積物中取樣,淘洗,看有否錫石或木錫存在。木錫是Sn4+的鹽類水解,分凝出Sn(OH)4的溶膠和凝膠,脫水後而形成的,形似木頭狀物質;

5、矽化帶、石英脈、硫化物石英脈;

6、斷裂破碎帶、鐵帽、巧克力土(含錫矽卡巖、大理巖風化而成的土壤);

7、富氟巖石及蝕變巖。錫易與氟形成絡合物遷移,當錫沉澱後,氟就滯留在附近的巖石內。因此,氟、硼、錫、砷、銻、銅等異常可指示錫的成礦遠景區,且可預測錫的儲量的大小。

八、如何找錫礦

就容礦主巖而言,銻的礦床類型有碳酸鹽巖型、碎屑巖型、淺變質巖型、海相火山巖型、陸相火山巖型和殘坡積物7類,其中以碳酸鹽巖型銻礦最為重要。

找銻礦標誌

1、產於中低溫熱液成礦域內,如花崗質巖體外緣、遠離板塊俯衝帶、碰撞帶和巖漿巖帶的沉積盆地或淺變質巖帶。

2、常見共生礦物為石英、方解石、雌黃、雄黃、辰砂、低溫毒砂。

3、圍巖蝕變主要為矽化,其次為黃鐵礦化、重晶石化和碳酸鹽化。

4、具黃銻華、銻華、銻赭石、方銻礦、紅銻、褐鐵礦等組成的氧化帶等。銻華呈無色或白色,有時帶淡灰、淡黃、黃褐或紅色色調,金剛光澤,解理面顯珍珠光澤,解理{110}完全,{010}不完全,比重大,硬度低,皮殼狀、溶於10%發酒石酸和鹽酸,在鹽酸中加水產生白色沉澱。在硫化氨溶液中染成棕色並漫漫溶解。硝酸難溶。黃銻華則呈淺黃色或棕色,土狀光澤,硬度4-5,可呈輝銻礦晶形(長柱狀、針狀)之假象。

5、金、銀、砷、汞、銻或鎢化探異常區。

6、因輝銻礦不導電,且銻礦化與矽化關係密切,故在電法勘探方面常表現為高阻異常。

九、如何找釩礦

在目前已經發現的含釩伴生礦中,因釩的含量低,大多數釩礦物沒有開採價值。目前能夠開採和利用的含釩礦物主要有以下幾種。

1、釩鈦磁鐵礦型。釩鈦磁鐵礦是典型的多元素共生礦,我國的釩鈦磁鐵礦資源主要集中在四川的攀枝花、河北的承德、安徽的馬鞍山和新疆哈密地區

2、黑色頁巖(石煤)型。我國南方各省都有,尤其是浙江、江西、廣西、安徽、湖南、湖北、貴州、陝西、甘肅、山西等省的黑色頁巖(石煤)資源極為豐富。

找礦標誌

(一)、釩鈦磁鐵礦型

1、產於輝長巖-橄欖巖等基性-超基性巖體中。而巖體多分布於古陸隆起帶的邊緣,受深大斷裂的控制。

2、基性-超基性巖體分異良好。

3、釩、鈦、稀土元素異常區。

4、高磁異常區。

(二)、黑色頁巖(石煤)型

1、含炭矽泥質巖系,溥層狀。常與錳礦層、磷結核、頁巖(板巖)、矽質層呈互層狀產出。

2、釩、鉬、錳、銀、鎳、鈾、鈷、鋇等化探綜合異常。3、有機炭含量高,可作為低產熱煤利用。

4、產於邊緣海斜坡區。

5、磷礦、錳礦、重晶石、石煤層常是很好的找礦標誌。

十、如何找鋯鉿

鋯鉿的地球化學性質相近,在自然界形影不離,兩者均是核反應堆必不可少的材料物質,故常稱為核反應堆的「哼哈二將」。鋯礦床分為原生礦及砂礦兩大類。原生礦可分為早期巖漿礦床、晚期巖漿礦床及偉晶巖礦床。挪威南部霞石正長巖中產出有巨型鋯石礦床,但一般工業價值小,很少被開採。砂礦有海濱砂礦、湖濱砂礦、衝積砂礦和殘坡積砂礦,其中以海濱砂礦最有工業價值,是目前鋯礦的主要開採對象。

鋯鉿標誌

1、放射性異常區;

2、鹼性巖和鹼性偉晶巖風化剝蝕物的堆積區,如海濱、湖濱、河流拐彎處等適宜於重砂礦物富集的地段;

3、重砂異常區。

開採方法

目前,分選靠近海平面和海平面以下的海濱砂中的鋯英石方法為:在採礦時用推土機剝離覆蓋層,礦砂由挖泥機抽吸,並送往溼粗選廠。粗選廠可以設置在浮動挖泥船上。在溼選時用螺旋選礦機,圓錐選礦機和洗礦槽聯合裝置來回收重精礦,輕礦物被除去。大部分粗精礦運送到精選廠,然後用重選法除去殘留的輕礦物,重精礦則在乾燥窯中乾燥脫水。已分離的各種重精礦用靜電分選和磁選分別獲得各種重精礦。這種獲得粗精礦的廉價方法使得可以開採重礦物平均含量不足3%的礦床,個別情況下可以開採平均含量不足1%的礦床。

十一、如何找鉻礦

中國鉻礦床是典型的與超基性巖有關的巖漿型礦床,絕大多數屬蛇綠巖型,礦床賦存於蛇綠巖帶中。西藏羅布莎鉻礦和新疆薩爾託海鉻礦等皆屬此類。從成礦時代來看,中國鉻礦形成時代以中、新生代為主。

找鉻礦標誌

鉻礦對我國而言是劣勢礦種,嚴重短缺。已發現的鉻鐵礦資源規模小,品位低,大多難以利用,需要我們加倍的努力。找鉻鐵礦標誌有:

1、鉻鐵礦無一不產於基性-超基性雜巖體和超基性巖牆、巖床中,如著名的辛巴威大巖牆。因此,首先要到超基性巖帶中去尋找。

2、鉻鐵礦一是產於以純橄欖巖為主的純橄欖巖、單斜輝石巖型巖體中,礦體多賦存在純橄欖巖巖相內的粗粒偉晶純橄欖巖中,與圍巖呈漸變過渡關係,礦體邊界需靠分析化驗圈定,礦體形態複雜,多呈扁豆狀、透鏡狀、脈狀和不規則團塊狀;二是產於以斜輝輝橄巖為主的純橄欖巖、斜輝輝橄巖型鎂質巖體中,礦體多賦存於斜輝輝橄巖相或該巖相與純橄欖巖相接觸帶附近的純橄欖巖異離體中,常成群、成帶、分段集中分布,礦體與圍巖界線清楚。礦體多呈不規則的豆莢狀、似脈狀、囊狀和柱狀等。

3、含鉻巖體的鉻鐵比高,具海綿隕鐵結構。具有鉑族元素異常和

磁異常。

4、具有鮮綠色的含鉻蝕變礦物如鉻白雲母等。

十二、如何找汞礦

我國著名汞礦有貴州萬山汞礦、務川汞礦、丹寨汞礦、銅仁汞礦以及湖南的新晃汞礦。我國汞礦以碳酸鹽巖型為主(佔90%以上),貴州萬山等特大型汞礦皆屬此類型。其次為碎屑巖型。我國已知大多數汞礦床產於中、下寒武紀地層之中(佔儲量80%以上),遠離巖漿活動區。在前寒武紀、中生代、新生代也有汞礦形成,但不佔重要地位。

國外汞礦主要分布在第三紀褶皺帶中,產在各類火山巖、侵入巖和變質巖中(佔87%),與巖漿活動聯繫緊密。全球汞用量的三分之一用於小規模金礦生產。

找汞礦標誌

我國是最早利用辰砂作為尋找金礦的標誌,在《管子》的「地數篇」中,記載著「上有丹砂者,下有黃金」。汞礦的找礦標誌有:

1、遠離巖漿活動的地臺型碳酸鹽地層分布區,如湘、黔、川交界地帶;

2、新生代火山及地熱活動區;

3、背斜(復背斜)的軸部及其兩翼,特別是背斜軸部斷層帶;

4、與汞礦化最密切的為低溫蝕變,主要有矽化、白雲石化、方解石化,其次為重晶石化;

5、雄黃化、雌黃化、輝銻礦化等低溫礦化區;

6、砷、銻、汞異常區;

7、測汞儀異常區。

十三、如何找鈷礦

絕大多數鈷是銅、鎳、鐵、金等礦床中的伴生組分,只有極少部分形成獨立的工業礦床。獨立鈷礦床,一般分為砷化鈷礦床、硫化鈷礦床和鈷土礦(轎頂山、蓬萊)礦床三類。大部分的鈷礦床都屬於共生或伴生鈷礦床。

共伴生的鈷礦多見於矽卡巖型鐵礦、釩鈦磁鐵礦、熱液型多金屬礦、各種類型銅礦、沉積鈷錳礦、硫化銅鎳礦、矽酸鎳礦等礦床中,其品位雖低,但規模往往較大,是提取鑽的主要來源。共伴生鈷礦床一般分為:1、巖漿型,銅鎳硫化物型(如金川)、釩鈦磁鐵礦型(如攀枝花);2、熱液型,矽卡巖型(如銅綠山)、斑巖銅礦(如玉龍、銅礦峪)、脈狀多金屬礦(如卡蘭古鉛鋅礦、拉拉鐵銅礦);3、沉積型或沉積變質型(如尚比亞、五元素建造、大橫路銅礦);4、紅土型矽酸鈷鎳礦(元江-墨江鈷鎳礦)。

找礦標誌

1、含銅鎳礦和釩鈦磁礦的超基性巖體及其氧化帶,常常有鈷富集成礦。

2、黑色巖系中的斷裂破碎帶。

3、含錳土可構成鈷土礦床,礦石呈黑色或藍黑色,具有膠狀結構、結核狀或同心圓狀構造,由含鈷、鎳、銅的偏錳酸礦、鋰硬錳礦鉀硬錳礦和褐鐵礦組成,呈片狀、葡萄狀、球狀或珊瑚狀。

4、鐵、銅、金礦及個別鉛鋅礦有可能構成伴生鈷礦。

5、老變質巖的風化殼,如康滇地軸的昆陽群風化殼。

十四、如何找鋰礦

鋰礦的工業類型有:

1)花崗偉晶巖型:新疆可可託海鋰鈹鈮鉭礦床、四川甲基卡鋰鈹礦。

2)鹼性花崗巖型:江西宜春414鉭(鈮)-鋰礦床等。

3)鹽湖(滷水)型:青海柴達木盆地中部的一裡坪鋰礦床等。

找礦標誌

1、富鹼酸性巖分布區,包括花崗偉晶巖和鹼性花崗巖;

2、鹽湖和油田滷水區;

3、特徵的含鋰礦物;所有的含鋰礦物均表現為特徵的紅色、玫瑰紅色,晶形完好而色彩豔麗的鋰礦物,就成為了寶石。

十五、如何找鋁礦

已發現的鋁土礦床均是在表生條件下形成的,有風化-殘積型(紅土型鋁土礦)、堆積型和沉積型鋁土礦。紅土型鋁土礦是含鋁母巖在溼熱氣候條件下,具排洩良好的有利地形(如殘丘、低山和臺地),在水、CO2和生物等作用下,風化分解,母巖中易溶物質K、Na、Ca、Mg和SiO2等被淋失排出,活動性小的物質Al、Fe、Ti殘留於原地,形成紅土型鋁土礦。堆積型鋁土礦是含鋁巖石、紅土風化殼或已形成的紅土礦床,在重力、水和自然酸(硫酸、碳酸、有機酸)等作用下,經機械的或化學的風化、剝蝕、搬運等作用,於山坡凹地、谷地、近海湖盆地或濱海瀉湖、局限海盆內堆積而成,在水介質環境中則形成沉積鋁土礦。

鋁土礦的找礦標誌

1、外貌與粘土巖相似,但與粘土巖相比,巖性緻密,硬度較大(一水硬鋁石6.5-7,一水軟鋁石3.5,三水鋁石2.5-3.5),密度較大(一水硬鋁石3.2-3.5,一水軟鋁石3.01-3.46,三水鋁石2.3-2.43),無可塑性。

2、顏色為白色、灰白色、微黃的白色,黃褐色、灰綠色、淺紅或無色,顏色與所含雜質有關。

3、玻璃光澤,解理面珍珠光澤,貝殼狀斷口,性脆,條痕白色。

4、隱晶質塊狀,鱗片狀,膠狀,放射纖維狀,皮殼狀,鍾乳狀,鮞狀,豆狀,球粒狀結核。

5、三水鋁石具泥土臭味。

6、常與現代巖溶面或古巖溶面有關。

7、紅土型鋁土礦主要分布於赤道附近的熱帶、亞熱帶地區,與近代紅土風化殼有關,時代主要為第三紀,次為中生代。風化母巖主要為1)玄武巖;2)花崗巖,閃長巖,霞石正長巖;3)古老變質巖中的片麻巖,片巖,千枚巖和變質玄武巖,花崗巖;4)各類碎屑巖;5)碳酸鹽巖。

8、沉積型鋁土礦往往發育在海相碳酸鹽巖區,產於碳酸鹽巖系中,具有一定的層位,含鋁層位從泥盆紀至新生代均有,但主要產於石炭系、白堊系和第三系中。亦見於新生代陸相沉積巖中,分布在古風化殼紅土中,與下伏圍巖不整合接觸,而與上覆的湖相粘土巖、河流相砂巖整合接觸。

十六、如何找鎂礦

鎂礦資源主要來自海水、天然鹽湖水、油田滷水、白雲巖、菱鎂礦、水鎂石和橄欖石等。

找礦標誌

1、菱鎂礦:菱鎂礦與方解石相似,但加冷鹽酸不起泡或作用極慢,加熱鹽酸則劇烈起泡。常見於超基性巖和白雲巖的區域變質帶中。

2、白雲石礦。海相沉積成因的白雲石巖常與菱鐵礦層、石灰巖層成互層產出。在湖相沉積物中,白雲石與石膏、硬石膏、石鹽、鉀石鹽等共生。熱液中可直接結晶形成白雲石,也可由含鎂的熱水溶液交代石灰巖或白雲質灰巖而形成。白雲石加熱到700-900℃時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氧化鈣和氧化鎂的混合物。常見於瀉湖相碳酸鹽巖沉積區。

十七、如何找錳礦

錳礦的產出是有章可循的,只要我們懂得錳礦產出的信息和標誌,就能根據這些信息和標誌,將錳礦找到。

一、地質標誌

1、沉積型錳礦常呈層狀產出,層數不等,受一定層控制,產於不同時代的含錳地層中。含錳地層一般為海相矽質—碳酸鹽巖中,組成錳礦層的礦石以碳酸錳礦石(菱錳礦)為主,氧化錳礦石和矽酸錳礦石次之。

2、殘積型錳礦(錳帽礦床)位於沉積錳礦層或含錳層的氧化帶內,與原生錳礦帶的層位完全相同,只是礦石類型不同而已。

3、淋積型錳礦是各時期的含錳巖系風化後,錳質被淋濾出來,經過次生富集而成,淋積錳礦的層位不大穩定。

4、堆積型錳礦是殘積型錳礦或淋濾型錳礦繼續在風化作用下,礦體被破壞,礦石在原地或異地,堆積起來形成新的礦體。一般賦存於第四紀紅土層或褐土層中,呈似層狀產出。上述各類風化錳礦的分布受一定含錳層位的控制。

二、直接找礦標誌

1、錳礦層露頭是直接找礦標誌。通常在地表發現的是層狀次生氧化錳露頭,礦石主要由硬錳礦、軟錳礦、偏錳酸礦組成,具明顯的次生組織結構,常混雜有矽質、泥質物,質地疏鬆,礦層頂底板界線比較清楚,礦石的排列尚保持斷續的層理,層位穩定。根據這些特徵可以確定這是殘積型錳礦露頭。這類錳礦沿走向延伸可達數公裡至數十公裡,沿傾向可延伸到地下水面附近,可達數十米深。殘積型錳礦不但具有良好的工業價值,而且可作為尋找沉積型錳礦的主要標誌。在殘積型錳礦的深部,即位於地下水面以下部分,多為原生沉積錳礦層或沉積變質錳礦層,或目前尚無工業利用價值的含錳層,如含錳灰巖,含錳矽質灰巖、含錳矽質巖等。沉積錳礦層一般是由菱錳礦、錳方解石、水錳礦等碳酸鹽礦石組成。沉積錳礦的規模較大,一般都是大中型,但貧礦多富礦少,貧礦經焙燒選礦可用。菱錳礦礦石在野外是可以辨認的,因為它具有深淺灰、灰綠、淺棕、肉紅等多種顏色,質地堅硬緻密,斷口平滑,手掂較重,常具線理構造等特徵,不難同其它碳酸鹽巖石區別開來。殘積錳礦品位達30%以上者,原生沉積的多是錳礦石;殘積錳礦品位低於30%者,原生沉積的多是含錳巖石。

2、錳礦轉石錳礦體常被表土覆蓋,不易直接觀察到它的天然露頭,但是礦體風化後易於破壞,形成大小不一的錳塊、錳粒不均勻地散布在地表上或溪流中,這些錳塊錳粒常見的都是硬錳礦和軟錳礦,也是直接的找礦標誌。在沉積巖區,發現錳礦轉石,標誌著附近就有含錳地層存在。在山坡頂上發現錳礦轉石成堆,或塊度較大的錳礦塊,都標誌著鄰近就有風化錳礦床存在。若在坡底或衝積層中發現錳礦轉石,就要注意在附近的山坡和崖壁上尋找錳礦體。

三、間接找礦標誌

1、土壤標誌含錳巖系風化後常形成紅土、黃棕土或黑褐土。不是所有的紅土、黃棕土或黑褐土都是找錳標誌。凡是普遍含有像綠豆、黃豆般大小的渾圓狀錳粒的紅土,或含有錳礦碎屑的黑褐土,才可以作為尋找風化錳礦床的重要標誌,也是尋找沉積錳礦的間接標誌。

2、巖性標誌沉積錳礦層因易風化或被上覆巖層遮蓋,很難發現其露頭,但可藉助於礦層圍巖所具有的明顯特徵作為找礦標誌。以巖性較堅硬、分布穩定的巖層作為找礦標誌。如震旦系中的錳礦的黑色頁巖、冰磧層;泥盆系的含錳扁豆狀灰巖,石炭系的薄層矽質灰巖與矽質灰巖互層,二疊系的含錳矽質巖及含煤巖系,都可作為標誌層。

3、構造標誌沉積錳礦分布於背斜兩翼和向斜核部;殘積型錳礦多分布於向斜兩翼的淺部,即地下水面以上的氧化帶內;淋積型錳多分布構造破碎帶內,堆積型錳礦產於第四系紅土層中。

4、地貌標誌沉積型錳礦大多數分布於低山丘陵地區,少數分布於巖溶峰叢窪地或溶丘窪地地區,風化型錳礦分布於地下水面以上。殘積型錳礦多出露在較高的山坡或山頂上;淋積型錳礦分布於低山丘陵地區構造複雜地段,與地下水活動關係密切;堆積型錳礦分布坡度平緩的低山丘陵地區,緩傾斜的山坡和較平坦的山頂上,但坡度大於二十度的山坡或低平的谷地及巖溶峰叢地區是少有礦體存在的。

十八、如何找鉬礦

鉬礦分布雖廣,但只有極少數礦床有開採價值。美國是鉬礦最豐富的國家,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60%以上,其次是智利和加拿大。中國的鉬礦分布於28個省(區、市),其中以河南最為豐富,鉬儲量佔全國總儲量的30.1%,其次為陝西和吉林。鉬礦大型礦床多,如陝西金堆城、河南欒川、遼寧楊家仗子、吉林大黑山鉬礦。

礦床類型以斑巖型鉬礦和斑巖-矽卡巖型鉬礦為最重要,前者如陝西金堆城、江西德興,後者如河南南泥湖鉬礦;矽卡巖型、碳酸鹽脈、石英脈型次之;沉積型鉬-鈾-釩-鎳礦床有較大的潛在價值,偉晶巖脈型鉬礦無獨立工業意義。從鉬礦形成時代來看,除少數鉬礦形成於晚古生代和新生代之外,絕大多數鉬礦床均形成於中生代,為燕山期構造巖漿活動的產物。

鉬礦找礦標誌

1、斑巖型鉬礦(細脈浸染型鉬礦):產於花崗巖及花崗斑巖體內部及其周圍巖石中,礦化與矽化、鉀化關係密切,以黃鐵礦、輝鉬礦、黃銅礦為主,礦體呈層狀、似層狀、筒狀、巨大透鏡狀產出,品位偏低,伴生有銅、鎢、銀、錸、鉛、鋅、鈷、硫等。識別出鉀矽化斑巖對斑巖鉬礦的尋找是極為重要的,因為鉀化礦物與巖漿結晶形成的礦物,不仔細觀察或經驗不足者,一時難以分辨開來。

2、矽卡巖型鉬礦:產於花崗巖類巖體與碳酸鹽圍巖接觸帶,以及外接觸帶沿層發育,常見金屬礦物為黃鐵礦、輝鉬礦,次為黃銅礦、磁黃鐵礦、黑鎢礦、白鎢礦、方鉛礦、閃鋅礦等,礦體呈透鏡狀、扁豆狀、似層狀、囊狀、筒狀、脈狀等,品位較富,伴生有銅、鎢、鉛、鋅、金、錸、硫。

3、脈狀鉬礦:產於各種巖石(侵入巖、噴出巖、變質巖、沉積巖)的斷裂帶中,傾斜常陡,常見黃鐵礦、輝鉬礦,次為黃銅礦、磁黃鐵礦、黑鎢礦、斑銅礦、方鉛礦、閃鋅礦等,礦體呈脈狀、復脈狀、扁豆狀,往往伴生有銅、鎢、鉛、錸、硫、金、銀。

4、沉積型鉬礦床徵:可分為砂巖型鉬銅礦床、砂巖型鉬鈾礦床和黑色頁巖型(石煤型、劣質煤型、炭質頁巖)五元素建造鉬礦床,常見膠鉬礦、輝銅礦、黃鐵礦、輝銅礦及含鈾鉬礦物、鎳的硫化物,礦體呈層狀、似層狀、透鏡狀、扁豆狀,伴生有銅、鈾、鎳、釩、鉛、鋅、鈷、鍺、硒等。

5、鉬的次生礦物:彩鉬鉛礦,晶體呈方形板狀,顏色鮮豔,多呈黃色、蠟黃色、稻草黃色、桔黃色至桔紅色。金剛光澤,密度大和與其他鉛礦物共生的特徵中,予以鑑定。在木炭上加入碳酸鈉燒之,可熔化成一鉛質的小球;加入磷鹽作燒珠試驗,在還原焰中,可呈現綠色;在氧化焰中,熱時呈黃綠色,冷卻後,幾近無色。鉬華,晶體呈細小頁片狀、針狀或板狀、土狀集合體,顏色為蜜黃色、淡綠黃至無色,條痕草綠色,具撓性。藍鉬礦,非晶質體,呈隱晶質粉末、薄膜狀或皮殼狀,藍色、淡深藍色,條痕天藍色。膠硫鉬礦,為輝鉬礦的非晶質變體,呈凝膠狀、球狀產出,可重結晶為輝鉬礦或風化為藍鉬礦,多見於黑色頁巖型鉬礦。

十九、話說鈮鉭

鈮和鉭分別稱為「烈火金剛」和「抗蝕冠軍」,是一對「孿生兄弟」。

鈮鉭礦床類型主要有:

1、花崗偉晶巖型產於偉晶巖中,顆粒粗大。主要伴生礦物有綠柱石、鋰鋰輝石,脈石礦物有石英、長石、石榴子石,礦石礦物有錳鉭礦、鉭鈮鐵礦、細晶石。實例有:新疆可可託海鋰鈹鈮鉭礦床和福建南平西坑鉭鈮礦床。

2、花崗巖型可細分為褐釔鈮礦型(如姑婆山)、鈮鐵礦型(如泰美、橫峰)、鈮鐵礦-鉭鈮鐵礦型(如泰美521)、鉭鈮鐵礦-鉭鈮錳礦型(如老虎頭、水溪廟)、鈮鉭錳礦-細晶石型(如414、大吉山)。伴生礦物可有獨居石、鋯石、鈦鐵礦、錫石、黑鎢礦、鋰雲母、綠柱石和磷釔礦,脈石礦物為石英與長石。

3、沉積變質高溫交代型以白雲鄂博為代表,礦石礦物有鈮鐵礦、鈮鐵金紅石和易解石,伴生礦物有磁鐵礦、假象赤鐵礦、褐鐵礦、獨居石和氟碳鈰礦,脈石礦物有霓石、螢石、雲母、石英和長石。

4、碳酸鹽燒綠石型以巴西阿拉夏為代表,礦石礦物為燒綠石,伴生礦物為鈾釷礦物和稀土礦物,脈石礦物為方解石和雲母。

5、殘坡積衝積型如廣東臺山殘坡積、衝積鈮鉭砂礦床,增城派潭河流衝積型鈮鐵礦砂礦。

找礦標誌

1、鹼性-花崗質巖漿活動區和雜巖區。一般與巖漿演化晚期富鹼富揮發分的超酸性侵入小巖體和巖脈有關。

2、偉巖巖區。在混合花崗巖或花崗巖基區,偉晶巖中常常有鈮鉭礦產出。

3、鋰、鈹、鎢、錫、稀土礦區,可作為鈮鉭礦的找礦靶區。

4、濱臨花崗質巖區海岸、湖岸、河流內,可以尋找鈮鉭砂礦。

5、鈮鉭礦物大多含鐵,且可與磁鐵礦共生,因此磁法可快速圈定礦化範圍。

6、鈮鉭礦物常常含鈾釷放射性元素,因此航空放射性測量和地面放射性測量是尋找鈮鉭礦的有效方法。

7、鋰雲母化、鋰輝石化、鈉長石化是鈮鉭礦的找礦標誌。

二十、話說找鎳礦

鎳礦床的成因類型有巖漿熔離型和風化殼型(紅土型),工業類型為銅鎳硫化物型和氧化鎳--矽酸鎳型。此外,黑色巖系中常有鎳的富集,可與鈷、銀、鉍、鈾構成五元素建造礦床。

鎳礦的找礦標誌有:

1、鎳礦分布於板塊碰撞期後的弛張期或古老地塊內部的裂谷、裂陷槽環境或不同構造單元的過渡帶中。

2、鎳礦床的分布受長期活動的深大斷裂帶的控制。

3、鎳礦床產於鎂鐵質--超鎂鐵質巖盆、巖牆及巖漿雜巖體內。

4、鎂鐵質--超鎂鐵質巖體的分異程度越高,越有利於形成鎳礦床。

5、因鎳黃鐵礦等具有磁性,因此磁異常可作為鎳礦床的找礦標誌。

6、因鎳黃鐵礦、紅砷鎳礦等導電性好,因此電磁異常可作為找礦標誌。

7、銅、鎳、鈷、砷等地球化學異常可作為找礦標誌。

二十一、如何找鉈礦

在大地構造位置上,富鉈礦床集中分布於克拉通周邊的沉積區及低溫成礦域內,即地中海—阿爾卑斯低溫成礦域、中國黔西南成礦域、北美卡林成礦域和俄羅斯北高加索成礦域。

富鉈礦床找礦標誌

1、低溫成礦域中的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積巖、火山巖及現代地熱活動區;2、泥碳質灰巖、泥灰巖、粉砂巖、粘土質砂巖、泥碳質白雲巖和火山凝灰巖等組成的背斜構造及軸向斷裂帶;3、成礦有利環境為中—低溫、弱酸性、中等鹽度、還原環境以及高硫逸度;4、雄黃礦、毒砂礦、汞礦、銻礦、部分鉛鋅礦、卡林型金礦等是尋找富鉈礦床的最佳地區,反之,鉈異常可作為尋找卡林型金礦、銻汞礦的找礦標誌;5、低溫蝕變礦物組合及蝕變帶;6、低溫高硫地區。7、富鉈礦床礦石色彩斑斕,鮮豔奪目。因為紅鉈礦與辰砂極為相似、有如含苞欲放的櫻花,含鉈雄黃礦石可組成紅、黃、紅黃相間的美麗畫面。

二十二、如何找鈦礦

找鈦礦標誌

1、沿古老地塊、地塊邊緣、深大斷裂分布的超基性-基性雜巖體,是尋找釩鈦磁鐵礦床的好去處。如揚子地臺西緣的鹽源-麗江臺緣拗陷、康滇地軸、華北地臺北緣深大斷裂、勉略寧地區、中天山、左權桐峪、代縣黑山溝、黎城西頭、懷柔新地、昌平上莊、舞陽趙案莊、興寧霞嵐、哈密尾亞和黑龍江呼瑪等。其富集成礦規律是:在晚期巖漿階段,鈦成獨立礦物或成類質同象參與鐵的氧化物,可以形成具工業價值的分異型和貫入型的鈦鐵礦床、鈦磁鐵礦床。

2、濱臨基性-超基性巖區及老變質巖區的濱海沉積、殘坡積和河流衝積物,是尋找鈦鐵礦、金紅石等砂礦的好去處。主要分布在海南島(省)東部沿海,即萬寧保定、南橋、東澳-龍保、橫山、坑壟、瓊海沙老、南港、博敖、潭門、文峰嶺、文昌輔前、三更寺、陵水烏石-港坡、萬洲坡、新村港、南灣嶺、三亞馬嶺、儋州龍山、徐聞柳尾、陸豐甲子、陽江南山海、吳川吳陽、廈門黃厝、詔安宮口、合浦石康、保山板橋、藤縣東勝、三吉壤、翰池、蒼梧、定南車步、赤水、安康大同、嶽陽新牆河、華容三郎堰、湘陰望湘、勐海勐河、勐往、安康付家河、月河恆口、岑溪義昌河、陵水陵水河、琿春琿春河等地。

3、超基性至中基性區域變質巖區,是尋找金紅石礦床的好去處。如棗陽大阜山、代縣碾子溝、瑞安仙巖、大河熊山溝、西峽縣八廟子溝、新縣紅顯邊、楊衝、萊西劉家莊等地。

4、人工重砂異常。由於鈦礦物比重較大,抗風化能力強,在風化剝蝕條件下,易於堆積於水系下遊、沉積物或土壤底層,並富集成礦。有時在沉積的鋁土礦及紅土內也有鈦的聚集。

5、磁異常。常用於尋找原生鈦礦,因為原生鈦礦中的鈦鐵礦、鈦磁鐵礦具有弱磁性,而且巖漿型和變質型鈦礦中往往與磁鐵礦共生或伴生,會顯示出較強的磁性。

二十三、如何找鈾礦

根據地質環境,可將鈾資源劃分為以下礦床類型:

1)不整合型產於大型侵蝕不整合面附近,多形成於16億年-18億年前,往往含有砷、鎳、鉬和金等元素;2)砂巖型原生礦石中含有的鈾礦物是瀝青鈾礦和鈾石,氧化後生成次生鈾礦物,如鋇鉀鈾礦、釩鈣鈾礦和矽鈣鈾礦,適合原地浸出;3)石英卵石礫巖型僅存在於缺氧條件下形成的早元古代沉積巖中,如蘭德式礦床,為黃金的副產品;4)脈型指填充於裂縫、裂隙或角礫巖中的礦床;5)角礫雜巖型形成於非造山期的元古代古陸中,圍巖為富含火山碎屑的石英巖和沉積巖,鈾礦化產於近花崗基底雜巖之上的巖層中,礦石一般呈層狀和不整合形式產出,伴有銅、銀、金等;6)侵入巖型(斑巖型)是指與侵入巖或深源巖有關的鈾礦床,如白崗巖和碳酸巖;7)磷灰巖型指含有低品位鈾的磷灰巖,為磷酸工業的副產品;8)破火山口型賦存於破火山口中,鈾和鉬、銀等富集在火山筒的滲透性角礫巖填充物中和火山筒周圍的弧形斷裂帶中;9)火山巖型產於酸性火山巖的層狀或錐狀火山機構中,與鉬、氟等伴生;10)鈣結礫巖型是形成於第四紀,埋藏淺,與鈣化沉積物有關,沉積環境是泥碳、沼澤、巖溶洞穴和裂隙;11)交代型產於微斜長石花崗巖的交代巖中;12)變質型形成在沉積變質巖或火山沉積巖中;13)褐煤型產於褐煤和直接臨近褐煤的粘土或砂巖中;14)黑色頁巖型五元素建造,鈾的含量很低,只能作為副產品;15)其他類型礦床,如美國新墨西哥州格蘭茨區的託迪爾託石灰巖礦床。

找鈾礦標誌

1、由於鈾具有放射性,可以用航空放射性測量和地面放射性測量來尋找鈾礦床;

2、利用色彩斑斕的鈾的次生礦物來尋找,如鈣鈾雲母、銅鈾雲母、矽鈣鈾礦、釩鉀鈾礦、橙黃鈾礦等;

3、利用共生脈石礦物的變色來尋找鈾礦,放射性能使螢石變紫、水晶成為煙水晶、鑽石變綠、黃玉發藍,鋯石中的鈾可以在黑雲母中產生多色性暈圈。放射線的照射能使一些礦物發出螢光、磷光;

4、利用特徵的圍巖蝕變來尋找,與鈾礦化有關的蝕變組合有:矽化、紅化、絹雲母化、綠泥石化和碳酸鹽化等。紅化可使鉀長石、斜長石、綠泥石,甚至石英、方解石等變紅,這是由於含鐵礦物的二價鐵受放射性作用而變成三價鐵所致,在這些礦物中往往出現微粒赤鐵礦,主要沿解理紋及不規則的裂隙分布;

5、具有鈾、釷地球化學異常;花崗巖基底的紅盆地周邊的砂巖、黑色巖系、含煤含磷層位、鹼交代巖區、火山紅層區等。

文章來源於網絡。本文僅做學習交流使用不做商業用途,如不慎侵權請聯繫礦小雲。感謝理解~~

相關焦點

  • 四川「找礦人」唐文春探明20多處大礦
    擔任項目負責人實施國家第一批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發現並評價了四川紅原新康貓超大型金礦床;主持平武銀廠金礦深部找礦,2016年探明金資源儲量38.99噸。目前他正帶領技術團隊在新材料、清潔能源等關鍵礦產勘查,初步取得錸、硒、石墨、地熱等新興礦產找礦重要新成果。圖片由四川省地礦局提供
  • 山東省重大研發計劃「深部金礦資源評價理論、方法與預測」項目以...
    8月15日,由省第六地質礦產勘查院組織實施的山東省重大研發計劃「深部金礦資源評價理論、方法與預測」項目以95.48分的優異成績通過了山東省科技廳組織的綜合績效評價暨科技成果鑑定。
  • 此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礦坑」,已發現86種礦物質,被稱「英雄礦」
    文/玉濁清此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礦坑」,已發現86種礦物質,被稱為「英雄礦」世界各國都在努力的發展,不光是經濟方面,在軍事和基建方面也是如此,都想要在國際上奪得一席之地,也想要佔有獨佔鰲頭的地位,當然在眾多國家發展的同時也離不開能源作為支撐。
  • 用這個方法給孩子講繪本,讀一遍等於100遍
    每一次看他投入自嗨地給我講故事,我都會忍不住笑場。  那天,我把他講繪本的視頻發到閨蜜群裡,都誇他哦!只見視頻中他正在複述今年剛剛獲得凱迪克獎的《We are water protectors》,聲情並茂,異常認真,儘管中英文識字量都還沒有很多,但是講得頭頭是道。  有個閨蜜問到:「你家是怎麼做到的?為什麼我陪孩子讀繪本,讀了十幾遍,娃對繪本熟悉得要命,但就是沒法脫離繪本把故事複述出來呢?
  • 《無主之地3》刷E礦攻略 教你速刷E礦
    《無主之地3》中E礦是非常重要的資源之一
  • 見到這樣的植物,說明附近有礦(有趣的找礦小故事又來了)
    這是我國用科學方法正式發現的第一種找礦的指示植物。後來,謝學錦和徐邦梁據此所寫的論文成為中國地球化學勘探的開山工作,謝學錦後來還成為了我國著名的地球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奇怪的是,植物是怎樣幫助我們人類尋找礦藏呢?簡單地說,主要是由於指示植物所表現出來的特殊形態而與眾不同,一旦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和思考,往往能夠給找礦工作者「指點迷津」。
  • 12月23日鈦精礦商品指數為101.22
    12月23日鈦精礦商品指數為101.22,與昨日持平,創下周期內的歷史新高,較2015年04月16日最低點24.02點上漲了321.40%。
  • 同講普通話 魯礦二小推廣普通話在行動
    9月14日至20日是第23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為進一步增強全體師生的語言文字規範意識和推廣普通話的參與意識,近日,魯礦二小開展了一系列活動。
  • 記敘文是小學階段主打文體,學會8種開頭方法,作文開頭不再難
    在這裡,給大家介紹幾種比較好掌握的記敘文的開頭方法:一、開門見山法(1)要素敘述法《揮手之間》的開頭,交代了事件的時間、地點: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從青涼山望下去,見有不少人順著山上大路朝東門外飛機場走去。(2)點題法《白楊禮讚》一文開頭就說: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讚美白楊樹。
  • 秦嶺帝國:礦老闆傳奇之雙12搶礦案
    問:請你講一下金元前8年12月12日發生的事情。答:好的。那天我正在礦山上幹活,接到我二叔的電話,二叔說他們老闆晚上準備去和對方爭搶一個坑口,黃子說讓我也帶幾個人過去幫忙,其實就是扎勢。我二叔說對方礦老闆護礦的人員是咱們老鄉和頂子認識,已經和頂子說好了,到時候可能不用動手,意思一下對方就撤了。
  • 礦震頻發怎樣遠離衝擊地壓
    2020年12月15日,陝西榆林市榆陽區發生2.6級礦震,金雞灘煤礦停產;2020年12月23日,山東濟寧曲阜市發生2.4級礦震,星村煤礦停止生產……多地礦震頻發,礦震問題備受關注。雖然近期礦震均未造成大的人員財產損失,但回想起由礦震引起的河南義馬千秋煤礦「11·3」重大衝擊地壓事故等經歷,依然讓人心有餘悸。礦震到底有哪些危害?與衝擊地壓有何關係?
  • 低年級識「生字」是一大難,罰寫100遍不如記住這6個識字方法
    有沒有老師一聽寫,就是錯字滿篇?同學阿香在聊天中吐槽,她的兒子最怕聽寫「生字」,假期裡老師每周聽寫一次,沒有一次全對,要麼是同音字張冠李戴,要麼就是自己「造字」!一氣之下,每次聽寫完,她就讓孩子把錯的字抄寫10遍,有時逼急了就讓孩子寫100遍!看你能不能記得住。但是很遺憾,罰寫後能記住三天,後面又一點點忘了!
  • 刷冰魔晶&冰礦賺金講解
    冰魔晶第一種獲得方式是通過打晚上0:00~早上6:30北境刷出來的小鬼,一個小鬼擊殺掉落2~3個冰魔晶,小鬼弓箭手還掉落瓦雷亞箭。刷冰魔晶推薦在下圖紅圈當中的平坦地帶打小鬼,尋找那種三個小鬼那種小鬼群,這樣就可以同時殺死三個小鬼提高效率。
  • 無主之地3速刷E礦圖文詳解
    無主之地3怎麼刷E礦?
  • 礦山開採3種方法的優缺點分析
    上一篇文章我們介紹了非炸藥爆破的礦山開採方法,它們有何特點,適用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哪種方法比較好呢?今天小礦就給大家詳細總結一下。此種氣體爆破方式相比炸藥安全性較高。2、無需繁瑣程序。氣體爆破不需要審批炸藥相關程序和公安部門的嚴格監管。3、環境影響不大。整個爆破過程振動小、揚塵少,對環境影響不大。4、適用煤礦、礦山等多種複雜作業環境。
  • 盤點五種「最貴的深海魚」,家裡沒個礦,都「不敢」隨便吃!
    盤點五種「最貴的深海魚」,家裡沒個礦,都「不敢」隨便吃!海鮮可以說是很多吃貨都很喜歡的一種美食了,面對各類形形色色的海鮮,各位吃貨有沒有就像是面對「後宮佳麗三千」的感覺呢?海鮮是出了名的,高蛋白質,高營養,但是脂肪含量卻很低,所以遇見了就吃個夠吧!
  • 吳念真講的故事
    小編:看完有種莫名的感動吳念真那個時候唯一能做的是在礦上扛木頭掙錢,扛一根掙8毛錢。礦主很喜歡吳念真,因為他是村裡面聰明的小孩,念很好的學校,平時還幫村民們寫信。礦主問他為什麼做這種事呢,吳念真說明了緣由。到第三天,礦主實在看不下去了,交給吳念真70元,但有一個條件:看完書要給我講故事。吳念真感激之餘滿口答應。
  • 影評|《金剛川》同一個故事講三遍?就是這樣才好看!
    10月23日上映首日在影院看完後,覺得比《八佰》好,豆瓣可以衝個8分。第二天又和朋友去看了一遍。散場後,朋友表示電影還不錯。但她問,為什麼一個故事要講三遍,很多內容不都是重複的嗎?或許,這種代表了很多觀眾的感受,《金剛川》的故事太過簡單並且還重複。
  • 創造與魔法火魔法礦守護怪怎麼出現
    創造與魔法奇遇玩法中除了會出現一些變異坐騎外,還更新了火魔法礦守護怪,沒有解鎖的小夥伴可以去圖鑑看一下,那麼這個火魔法礦守護怪在哪裡?掉落什麼呢?下面我為大家一一道來。火魔法礦守護怪火魔法礦守護怪出現的方法使用火魔法對著銀礦石或者金礦石攻擊,有機率出現火魔法礦守護怪,不過機率非常的低,對於我這個不刷蒸氣石的玩家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