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現罕見的一幕:打工的人跟付工錢的人幹上了,簡單的說就是有好幾百個挖蟶的人跟收縊蟶的人槓上了。原因也很簡單,就是為了工錢,收縊蟶的人給出的價格是挖一斤縊蟶手工費給兩元,挖縊蟶的人就要求長到三元或者更多。
位於遼寧丹東的東港,是海邊的養殖區。時間是12月16日,早晨7點多的時候氣溫低到零下16度,有的挖蟶人索性就直接在蝦圈的壩上生火,來烤自己的手腳,以供取暖。生火用的蒿草和小木棍是他們從家裡邊帶來的。
因為這些都是冬天挖蟶必須要帶著的。並且挖蟶人說:「如果幹活之前不把自己的手腳給烤熱乎了,等到上了冰面上,然後下到冰水裡邊就幹不了活了。只不過是今天,因為跟販子談價格,烤的時間有點長了。」
東港時是盛產縊蟶的地方,這種蟶子又稱為小人蜆。一年四季像這種殼薄肉鮮的縊蟶,都是要從海邊養殖區裡邊被採挖出來,然後源源不斷的運往全國各個地方。挖縊蟶,用三個字形容就是髒苦累。並且冬季是最厲害的,厲害到什麼程度?
除了從家裡帶來用來生火的蒿草和木棍以外,相比起夏天和秋天,挖蟶人地挖蟶工具,還多了鎬頭、泡沫箱和簡易爬犁。
鎬頭是用來鑿冰的,鑿完冰以後才能從那些海泥裡挖出縊蟶;泡沫箱是用來放縊蟶的,這樣是為了保證縊蟶,不會再這麼低溫的天氣裡邊被凍死;爬犁就是用來往岸上把這些泡沫箱子給拖拽過去的。因為冰面上太滑了。
冬天的東港,下午4點多太陽就落山了,所以挖蟶人基本上在下午2點就不幹了。同時也因為冬季作業的難度太大了,而且時間還很短,所以挖蟶人日挖蟶量的都很難突破100斤。
而且正在烤火的挖蟶人說:」我們幹的雖然是最髒的活,但是我們掙的錢是最乾淨的,我們遭了一般人都遭不了的罪,所以兩塊錢太低了,如果是一天掙不到300,那麼對不起我們這一天的辛苦。」
雙方的談判一直僵持到早晨9點多,雙方各讓一步:挖一斤縊蟶可以給工錢2塊5,對於這樣的價格,收縊蟶也非常為難,他們也是有原因的。到了現在這個冬天的季節,東港都已經沒有南方的小販了。
當地的縊蟶(小人蜆)都需要靠當地的小販去消化。如果我們不買,大多數的小人蜆,會在過冬的過程中就死掉,那以後蝦圈裡邊的那些人就不敢跟我們做生意了。
所以不要把憤怒的矛頭去對準小商小販,現在收這些小人蜆,保本就已經是很好的了,工錢如果漲到了三塊或者五塊,他們就難過了。
因為今天的開工時間,比往常整整晚了有兩個小時。所以平均每一個人挖蟶100斤的量,那是肯定達不到的。
一位正在鑿冰的挖蟶人說,好在冰層還不算太厚,「最低溫度在零下十六七的時候,才幾天的時間。等到了臘月中旬的時候,冰層就有一二十釐米厚了,那個時候差不多一半的時間都是用來鑿冰。」
在東港這個地方,挖縊蟶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重體力勞動了,按照當地人的說法:你沒有兩把刷子,你幹不了這個活。如果在12月中旬去鑿冰挖蟶,僅僅是有點能力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很長時間,浸在這個冰水裡邊的忍耐力。
有一位挖蟶人說:「如果蝦圈凍透了還好全是冰,最難的話就是冰水混合在一塊,就必須咬牙堅持,要想知道多難的話,不需要幾個小時,就下來走幾分鐘就知道了。」
每個人都不容易啊——你看這位挖蟶人,他端著大概60公斤重的縊蟶上岸的時候,走路都走不穩。
有一位挖蟶人說,「你就算是體能再好,你都不敢說自己能經得住在冬天挖小人蜆,這一個月的折騰。今天掙了150實在是太難了,不過希望花錢的人能夠好好珍惜。」
免責聲明:親愛的原作者你好,本文部分文章和信息源於網絡,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繫管理員,我們將會儘快給予滿意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