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城杏梅榮獲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誌」證書

2020-12-25 河北新聞網

19日,筆者在阜城縣農業農村局獲悉,阜城杏梅榮獲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誌證書。

據了解,2019年阜城杏梅經過阜城縣農業環境與農產品質量監督管理站登記申請,順利通過了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審核,並報請國家農業農村部批准,獲得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證書。該縣的保護地域範圍為:阜城縣的阜城鎮、漫河鎮、古城鎮、蔣坊鄉、建橋鄉、大白鄉、王集鄉、霞口鎮,共計8個鄉鎮。生產規模200公頃,年產量0.8萬噸。

杏梅是杏和李的偶然雜交種,是阜城縣的優勢果品,也是河北省地方特色果品,有著500餘年的栽培歷史。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發展,杏梅已成為阜城縣的拳頭產品,面積達到3000畝,年產量500萬公斤,佔全國市場份額的95%以上,成為全國規模、產量最大的產區。由於杏梅貯存期最長可達30天至40天,既可用於鮮食,也可加工成果脯、果醬、果汁等,因而受到各地客商的青睞。

阜城縣早在2004年12月就被國家林業總局命名為中國杏梅之鄉。為提高「阜興牌」杏梅的品質,阜城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充分發揮農業標準化的作用,在有關部門的大力配合下,把杏梅種植分解為育苗、建園、土壤管理、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果實採收、運輸、加工等12個環節,制定了《無公害杏梅栽培技術規範》、《無公害杏梅》、《無公害杏梅農藥、肥料使用準則》、《無公害杏梅質量驗收標準》等標準,使果農有章可循,改變了傳統的管理模式。

通過示範區項目的實施,在杏梅的單產量、品質明顯提高的同時,市場銷售價也由原來的每公斤2元提高到每公斤3.6元。僅此一項,每年全縣果農就可增加收入1800多萬元。目前,阜城杏梅已成為衡水市第3個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為提升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和標準化水平,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潘桂生、張國兵、石雪倩)


來源:衡水晚報

相關焦點

  • 「井研柑橘」榮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第290號公告,對井研縣農業農村局多種經營站申請的「井研柑橘」頒發「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這是井研縣首個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的產品,標誌著「井研柑橘」正式躋身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之列
  • 海南新增萬寧金椰子、文昌馮家灣花螺兩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
    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海南萬寧金椰子、文昌馮家灣花螺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截至目前,海南省共有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39個,涵蓋熱帶作物類、水產養殖類、畜禽養殖類、中藥材等。近年來,海南省高標準實施地理標誌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對三亞甜瓜、興隆咖啡、屯昌黑豬、五指山蜘蛛實施保護,打造農產品地理標誌精品工程;推進「三品一標」企業入駐國家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和海南重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平臺;創新實施「優質農產品出口免於出具檢驗檢疫證書和備案」監管模式,為特色產業發展和區域公用品牌創建,助力全面鄉村振興,打造代表地域特色的優質農產品的亮麗名片作出積極貢獻。
  • "蘭州冬果梨"通過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評審
    原標題:「蘭州冬果梨」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評審 10月21日,記者從蘭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中心了解到,近期農業農村部組織的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專家評審會在北京召開,蘭州市永登縣特色農產品產銷協會申報的「蘭州冬果梨」參加評審。
  • 泰山板慄:地理標誌農產品開啟專項保護
    她發起並成立泰安市板慄協會,在泰安市農業農村局和泰山景區領導堅定的支持下,泰山板慄於2014年獲得原農業部原產地地理標誌認證,2015年獲國家工商總局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批准,2018年獲山東省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並且先後榮獲「全國林產品名特優新產品博覽會銀獎」「中國林產品交易會金獎」「山東省名牌農產品」等多項榮譽。泰山景區今年獲得了「山東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 地標品牌專題丨開篇:關於地理標誌農產品品牌化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
    自2004年率先開啟農業品牌化研究以來,胡曉雲老師及團隊成員十多年來一直持續開展地標品牌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 2019年,胡老師受農業農村部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委託,開展「中國地理標誌農產品品牌化研究課題」。
  • 農業農村部部署春節農產品質量安監 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央廣網北京1月16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農產品例行監測合格率為97.8%,同比上升0.4個百分點,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繼續穩定向好,農業農村部將再制訂修訂100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 【省農業農村廳】 「2020陝西風味地理生活節」開啟消費助農新平臺
    【省農業農村廳】 「2020陝西風味地理生活節」開啟消費助農新平臺 來源: 省農業農村廳網站 發布時間:
  • 關於陶山甘蔗申請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的受理公示
    根據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申請人資格確認評定規範》有關規定,經審查評定和現場核查確認,現將有關情況受理公示如下:擬申請產品名稱:陶山甘蔗擬確定登記申請人:瑞安市陶山鎮甘蔗協會
  • 廣西21種農產品躋身國家地理標誌,有你家鄉的嗎?
    廣西21種產品躋身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快來看看有你家鄉的特產嗎?近日國家農業農村部第290號公告發布其中,廣西有21種農產品獲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認證廣西2020年第一批獲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的產品如下↓↓↓
  • 【鄉村振興】阜城全力打好鄉村振興組合拳
    近年來,阜城縣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著力推動農業由增產轉向提質,提高農業供給體系的整體質量和效率,加快實現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立足發展特色農業,充分利用本地生態優良的資源稟賦,以建設京津綠色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為目標,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形成了「一鄉一業」的農業產業布局,並不斷培育發展特色產業規模化種植,逐漸形成了10萬畝梨、10萬畝紅高粱、13萬畝西瓜和10萬畝穀子、大豆、花生、紅薯等特色農產品。強化科技支撐。
  • 淳安花豬順利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感官品質鑑評
    日前,淳安花豬順利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感官品質鑑評。由浙江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組織的專家組一致認為,淳安花豬保護範圍明確、自然生態環境獨特、人文歷史悠久、感官品質獨特、發展前景良好,具備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條件,建議作為農產品地理標誌申報登記保護。
  • 第二屆神農論壇召開,首次發布從地理標誌產品到心裡標誌品牌的七項...
    、原國家質檢總局總工程師、中國質量萬裡行促進會會長劉兆彬,農民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唐園結,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張國,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原主任、中國綠色食品協會副會長王運浩,國務院扶貧辦中國扶貧志願服務促進會副會長王家華,神農論壇發起人、福來諮詢創始人、中國人民大學品牌農業課題組組長婁向鵬分別發言。
  • 《中歐地理標誌協定》即將落地,農產品能否平衡法國對華貿易逆差?
    2021年初,《中歐地理標誌協定》將正式生效,這也被農產品物產豐富的法國視為平衡對華貿易逆差的重要契機。商務部數據顯示,2019全年,法國是我國在歐盟(除英國外)內部第三大貿易夥伴,居於德國、荷蘭之後,不過中法經貿總額僅為中德經貿總額的三分之一。
  • 我市三家大米生產企業獲得 「寧夏大米」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權
    12月25日,寧夏優質稻米產業化協會在我市舉辦「寧夏大米」地理標誌農產品保護工程培訓班。 此次培訓班上,我市興唐、昊王、金雙禾三家糧食生產企業與其它8家自治區級糧食龍頭企業一道,同寧夏優質稻米產業化協會籤署了「寧夏大米」農產品地理標誌授權使用協議,取得了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使用權。
  • 紫雲藍莓、鎮寧小黃姜等5個獲國家地理標誌的農產品今日授牌!
    活動現場,對2020年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的紫雲藍莓、紫雲冰脆李、紫雲紅芯薯、板當苡仁米和鎮寧小黃姜5個農產品進行授牌。 自貴州省委作出「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部署以來,安順市切實抓好貫徹落實, 認真踐行「五步工作法」,聚焦產業革命「八要素」,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著力發展綠色農產品,形成蔬菜、茶葉、食用菌、辣椒、金刺梨、中藥材、水果、生態畜牧、生態漁業等9個特色優勢產業,構建了「一縣一業」的產業格局,全市有省級現代高效示範農業園區40個,普定韭黃、鎮寧小黃姜、
  • 寧波18種特產獲國家級地理標誌登記保護!你知道多少
    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了新一批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名單。其中,我市有兩個產品入選,分別是慈谿泥螺和象山白鵝。至此,我市已有18個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產品,居全省前列。 慈谿泥螺
  • 「巫溪洋芋」入選「重慶市第一批川渝智慧財產權合作優質地理標誌...
    11月20日,記者從重慶市巫溪縣市場監管局了解到,「巫溪洋芋」入選「重慶市第一批川渝智慧財產權合作優質地理標誌保護名錄」。據悉,該目錄從全市200多個地理標誌商標中遴選出30個優質地理標誌商標,建立了成渝雙城經濟圈智慧財產權保護共治協同機制。
  • 2020年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招聘公告
    2020年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招聘公告已公布,計劃招聘12人。報名方式:郵箱報名。報名截止日期:2020年03月31日。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公布如下:   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2020年度春季科研崗位招聘公告   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建所歷史可追溯到1934年中央農業實驗所植物病蟲害系與中央棉產改進所合作成立的病蟲機械實驗室的建立。
  • 三門峽盧氏連翹上榜第四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
    日前,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等7部門聯合下發通知,認定79個地區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第四批),河南省此次共4地上榜,三門峽市盧氏縣盧氏連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榜上有名。據悉,河南省此次上榜的4地分別為:汝陽縣汝陽香菇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盧氏縣盧氏連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蘭考縣蘭考紅薯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寧陵縣金頂謝花酥梨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此前,河南省已有7個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靈寶市靈寶蘋果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列其中,至此,我市已有2個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 全國農產品商務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農業農村部門不斷強化農業標準推廣應用,持續開展果菜茶標準示範園、畜禽水產標準化健康養殖示範創建活動,「三園兩場」總數達1.8萬個。在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菜籃子」大縣開展全域標準化示範,實現規模主體按標生產。通過部省共建,樹立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範省、粵港澳大灣區高標準「菜籃子」、壽光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等創標、制標、用標、達標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