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父子檔》這部電影,讓我第一時間想起了幾年前墨西哥一部類似的電影,叫《非常父女檔》。
↓《非常父女檔》海報
兩部電影講的都是一個單身男子,莫名其妙多了個孩子;從最初的抗拒,到後來和孩子培養出深厚感情的故事。
對吃瓜群眾來說,這類電影最大的看點當然是——萌娃!
《非常父女檔》裡肉嘟嘟的女嬰:
《寶貝計劃》裡激萌的baby:
都能讓人母性泛濫到一發不可收拾…
《非常父子檔》當然也不例外。一枚軟糯的韓國小正太輕鬆俘獲了眾多怪阿姨挑剔的心:
更為難得的是,這位神似吳磊的小正太好會演戲!在他的調和之下,毫無CP感的李治廷和金荷娜仿佛也沒那麼違和了。
電影裡小正太名叫泰豐,住在韓國,媽媽叫顧美豔,爸爸……不詳。但泰豐是個有學問的小孩,他知道自己肯定有爸爸。因為——
媽媽不是蚯蚓那種雌雄同體的生物啊…嗯,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經過一系列縝密的調查,泰豐終於拿到了爸爸的地址。雖然爸爸人在中國,雖然他當初只是提供了一顆精子(捐精),但泰豐覺得,爸爸就是爸爸,一家人應該生活在一起。
其實捐精這個看似新穎的設定,真的只是個噱頭。它的意義,大概就在於能催生出李治廷捐精之類的通稿博人眼球。
但即便是這樣,也經不住小孩會演啊。
看這成功辦理登記手續後雀躍的表情:
第一次見到爸爸時,期待夾雜著忐忑的小眼神亮晶晶:
不被爺爺接受時哭得特別傷心:
和爸爸聊天時,一臉掩飾不住的孺慕之情:
這個兼顧了鬼馬精靈和乖巧可愛的孩子,拯救了一部本來幾乎沒有亮點的電影。因為他,那些狗血爛俗的橋段好像也不討人厭了,但也僅僅止步於不討厭而已。
▼
儘管這部電影被包裝得溫情脈脈,但它骨子裡,還是國產電影那種簡單粗暴、牽強附會的YY。
雷劇標配的元素,電影佔了個遍——
有執迷於藝術創作的英俊富家少爺:
少爺一定有個固執死板的父親:
為了追求夢想,少爺肯定得離家出走啊:
最後,父親理解了兒子的夢想,大家講和:
講真,我真的看不出來李治廷和他父親這段支線存在的必要性。
電影是想表達聰明可愛的泰豐使李治廷父子開始反思之前緊張的父子關係到底原因何在。
但是我很詫異,泰豐的善良童真,影響的居然不是父親李治廷,而是幾乎和他沒有任何接觸的爺爺。
一個從天而降的兒子,用他的執著和善良打動了毫無心理準備的年輕父親;而此時,這位年輕的父親正在和自己的父親冷戰。
初為人父,望著兒子崇拜親近的目光,新手爸爸想必能明白為人父親的諸多苦心吧。死板固執的老父親雖然語氣強硬,但畢竟難掩關心兒子的初衷。
因為一個新生命的出現,兒子理解了父親的苦心,父親亦明白了兒子的追求,素有隔閡的兩代人冰釋前嫌,難道不應該是電影的正確打開方式嗎?
令人失望的是,《非常父子檔》的處理方法是——李治廷繼續離家出走,老父親選擇和解…
所以泰豐出現的意義到底在哪裡?只是為了讓少爺多一個可愛的兒子?
▼
電影最失敗的地方,莫過於對父親的塑造。
李治廷的父親,被塑造成一個不近人情,是非不分的老爺子。
聽到兒子涉嫌抄襲的新聞,就一口咬定是自己兒子的錯:
兒子離家出走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怪到剛來中國沒兩天的美豔母子身上。
真的很難相信這樣的智商能管理企業…
泰豐找爸爸其實也有個插曲。李治廷當初是幫他的韓國朋友捐精,所以按醫院登記的信息,泰豐先找到了爸爸的這位朋友:
大叔頭髮凌亂,雙目無神,一副死宅的頹廢模樣。
泰豐找爸爸也要看臉的,聽到大叔否認後立刻開心地說「不是你就好」:
為什麼這麼說呢?小孩人小鬼大,他心裡對爸爸的形象大概也是有一定要求的。
所以他不喜歡頹廢的大叔,而是喜歡英俊多金、才華橫溢的藝術家爸爸,就像這樣:
電影中泰豐找到的這個爸爸正好符合小男孩心中的幻想,皆大歡喜。
但如果,泰豐找到的爸爸不英俊、不富有、也不驚才絕豔,他只是個身材臃腫、平庸普通的中年人呢?細思極恐。
縱觀整部電影,儘管有萌娃當道,有中韓兩國養眼的帥哥美女;但在其光鮮的外表下,對父親片面的、理想化的塑造,實在讓人難以苟同。
我不知道是什麼樣的三觀,讓電影傳遞出這種爸爸必須得英俊多金、才華橫溢的價值取向。
我只知道,一個父親,如果能在風雨中撐起一個家,能保護嬌妻稚子免於苦難,那麼即便他是千千萬萬人中再平凡不過的普通人,也無愧於「好父親」這三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