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王勉自己的話講:你從不害怕真人下場,畢竟都是你的愛豆承擔一切。
喜不喜歡,選不選擇是每個人自己的權利,什麼叫給他們壓力,為難他們?
有人喜歡這種音樂的表達,必然有人接受不了,老羅自稱年紀大了,沒聽過這種風格,所以代入不了。每個人的表演方式有他自己的受眾,我從第二季就接受不了這種風格,但這季我反而找到了他的優秀,第一,他找到了對應市場,現場年輕人多,年輕女孩多,所以他上了一個「飯圈女孩」。第二,他其實是很有表演的,這點在「社恐」表現的尤為明顯,甚至他的表演很有帶動性。第三,他的本子連貫性很強,就是第七期的這本,從上班到下班再到感情最後回歸自己,不同的場景不同的故事都在說著一個主題,這是很難得的,很少見哪個脫口秀演員的稿子連貫性這麼高,他們很多都特別的散。
「因為裡面有你在」,這時候配上這小眼神,簡直:我也想進去啊,誰讓你丫在呢……那種滿滿的嫌棄
高光時刻:「我演成這樣他都能信」,這不可描述的微笑,不僅在演繹場景,而且在帶動觀眾
但我都這麼誇他了,我一樣進不了他的炸場感,這場我戳到笑點的是「阿姨,我送你回家」,甚至只是好笑在他說出阿姨倆字,我就知道下面是我送你回家,完全就是,他還真這麼幹呀。還有結束時刻的「躲進洗手間,我就看不見垃圾」。因為不管如何,我這個進攻型人格,肯定不會畏懼各種問題,不想上班?不上班誰養我啊?不想結婚?戀愛不結婚,你介不耍流氓麼?帶著嶽父母去了川菜館,因為他們不能吃辣???嗯嗯嗯嗯???我覺得這段是和李誕「那9個人就不配擁有快樂」一樣,是很敗觀眾緣的,是很不尊重人的,聽到這裡我眉頭反而皺了,直接從聽脫口秀跳到了對稿子的觀點上。
而且這場,他不僅沒有了第二場的表情、動作表演,反而選擇了一種怒吼式炸場,並且這種風格讓他延續到了下一場,我個人認為他這季其實還在找屬於自己的表演風格,找能炸場的風格,然後他發現怒吼作用要好,就開始安排上了。這點更是讓我從他本就不是很好聽的音樂裡更跳出來了,本來嘛,一場脫口秀,單口喜劇,語言類表演,我需要從語言裡獲取快樂,現在我要分神這吉他怎麼彈得沒有BGM效果,扣不上點?好吧,唱的咋這麼難聽呢?還要是不是被他吼出好不容易代進去的效果……用一次,搞啥子,莫名其妙,這逗比,還能有效果,可全程表演安排了好幾個怒吼,其實很疲勞的,又來?還來?
相反他第二場,真的是我認為的高光時刻了。與「飯圈」相比,前面我認為都是觀點,挺平的,但是「還有李現、王思聰」就是那麼突兀,那麼搞笑。但是第二場滿本子都是包袱,尤其是配上他的演唱,感覺把本就密集的包袱帶的更緊湊和急速了,尤其是還有動作和表情加成,簡直了,不能再誇,再誇我就要喜歡這種表演了,不,其實我就是喜歡「社恐」這場的表演方式,他的音樂也沒有讓我出戲。
言論是自由的,所以題主才有機會在這裡在這裡質問我們這些沒有笑的人,選擇同樣是自由的,我接受這種方式,我就笑了,我不接受,我就不投票。
李誕對脫口秀的理解,肯定比我們深,他認為好笑,我們就要笑麼?李誕作為領笑員,很多演員的表演,他的笑是很廉價的,正如他自己說,我覺得我要給他們一些鼓勵,李誕作為老闆要給員工鼓勵,作為演員要給業界新人希望,這時候他的笑和拍燈我也要跟著笑?
「內九個人怎麼回事啊,你們是沒有快了麼」、「內九個人就不配擁有快樂」,我用老郭的話說啊「演員是要把控尺度的,你不能隨便開觀眾的玩笑」,「我為什麼總說于謙呢,舞臺表演沒有辦法,總不能說現場觀眾」
這是孟鶴堂和燒餅在德雲逗笑社,孟鶴堂開燒餅玩笑諧音梗豬的時候,然後開了現場觀眾笑聲,于謙說的話,
觀眾買票來是為了玩的,是為了笑的,不是來接受嘲諷的,不是讓演員找優越感的。李誕連買票的觀眾都不放在眼裡,呵呵,還指望他把你們這些白嫖綜藝的放在眼裡?
這季啊,真沒法說,看到一個個老人的狀態,我也理解李誕作為經營者要考慮舞臺效果和節目發展,讓一個個筋疲力竭的演員,發揮餘熱,作為節目的靶子,參照物。可到了第七季,我反而無法理解李誕怎麼就敢這麼說了呢?這九個人不是他的客戶麼?這九個人不是他節目的忠愛粉麼?
我記得哪一期,老四開了現場大媽的玩笑,老羅還說了,你的格局要提提,我在你的發揮裡看到了不尊重。
我們這些嫖個綜藝的觀眾,還看這個節目是因為它還好笑,如果哪天發現自己get不到點的地方,都被拎出來,像題主這樣大書特書,和我們講格局「對脫口秀演員寬容」,和我們講深度,「你們比李誕懂脫口秀麼?可能你們以後會笑的,可誰也不會承認自己當初一無所知」,WLGDC,我是不是得把本子裡每個演員的梗都活一遍啊?
我還是老老實實聽王建國的諧音梗吧,畢竟簡單,易懂,而且我就是想笑,聽你們偶像王勉太難了,沒笑也就罷了,還被剝奪快樂了,剝奪快樂還不算,更是要被當做牛鬼蛇神拉出來鞭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