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心皈命禮
仰起龍虎玄壇將,金輪元帥趙天君。三十六員大雷神,天上五雷無量兵。驅雷掣電耀乾坤,飛符破廟搜鬼祟,急捉速縛妖魔精。迷魂附體通事意,移山拔樹動宗廟,執鞭響索鬼禁神。人遭百病告即愈。我有萬願隨心應,八萬猛將當先鋒,四方大力如雲擁。天師有旨速尊依,排兵布陣列旌旗,聽吾號令急報應,功圓果滿升天庭。弟信叩請望來臨,大賜神威加擁護!
至心皈命禮
位列玄壇,金輪如意。 黑虎吼時,天下妖魔皆喪膽。 金鞭起處,世間邪魅悉潛形。 受命玉帝,管理財源。統帥雷部,號令瘟火。 賞善罰惡,至公至正。大悲大願,巡查壇院。 玄壇趙天君,掌理天下財源。督財府中大元帥,玄化財神大天尊。
志心皈命禮
神霄玉府,梵炁瑤宮。 收金丹而避秦,持玉錄而寵命。 身騎黑虎,手持銀鞭。 驅雷掣電,斬鬼除妖。位列玄壇,體用水金開道法; 職司北極,鎮降龍虎顯神通。 部領百員宿將,三界策役; 權司五雷六纛,九州島島提點。 德容懺悔,賞罰分均。大悲大願,大聖大威。 上清金輪院,正一玄壇趙天君。
志心皈命禮
靈通丕演,聖德昭彰。凝形於大梵之初,顯化乎無窮之世。 持鞭提索,馭虎降魔。 飛行三界鬼神驚,呼吸一聲天地振。 威光景朗,無願而弗從;玄鑑靈明,有求而皆應。 救生靈疾苦,保家國安寧。 讚揚道法以無窮,壇鎮玄風於水劫。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 扶天廣聖,如意衝和大神君。
志心皈命禮
高上神霄,雷霆都督使。玉殿捲簾上將軍,中宮金輪都總管。太乙救苦天尊旨,三天門下都城隍。大慈大悲,救苦救難。 回兇作吉,散禍消災。 正一玄壇,闡教天將。 如意執法趙公明元帥,威靈顯化天尊。趙公明本名趙朗,最早的記載,似出自東晉幹寶著《搜神記》按《搜神記》卷五雲:「有妖書雲:『上帝以三將軍趙公明、鍾士季,各督數(萬)鬼下取人,莫知所在。」這裡記載的趙公明,在典籍中首次出現。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三記載:「趙元帥,姓趙諱公明,終南山人也。自秦時避世山中,精修至道,功成,欽奉玉帝旨召為神霄副元帥。其服色頭戴鐵冠,手執鐵鞭,面黑色而鬍鬚,跨虎。驅雷役電,喚雨呼風,除瘟剪瘧,保病禳災,元帥之功莫大焉。至如公訟冤抑,買賣求財,可對神禱,無不如意,故上天聖號為總管上清正一玄壇飛虎金輪執法趙元帥。」這裡的「至如公訟冤抑,買賣求財,可對神禱,無不如意」的記載,就是趙公明成為民間崇祀財神的由來。也有傳說指趙公明是張天師張道陵之徒。張道陵在鶴鳴山修煉時,收趙公明為徒,「使其騎黑虎,守護丹室」。張道陵煉丹成功後,分與徒弟們食用。趙公明吃了,頓時法力大增,形如天師。
於是,張道陵命趙公明守護齋壇即玄壇。所謂「黑虎玄壇趙公明」就是這麼來的。趙公明成為民間信奉的武財神,主要是得益於明朝作家許仲琳編撰的神魔小說《封神演義》的流傳。小說講述姜子牙奉元始天尊之命,在封神臺封神。趙公明上了封神榜。封神時,姜子牙命清福神柏鑑:「引趙公明等上壇受封。」不一時,清福神柏鑑用幡引趙公明等至臺下,跪聽宣讀敕命。姜子牙曰:「今奉太上元始敕命:使者陳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趙公明等聽罷封號,叩首謝恩,出壇去了。這裡說的「迎祥納福,追逃捕亡」,就指明趙公明是個福神。而他手下的四位正神,分別具有「招寶」「納珍」「招財」「利市」的功能,則進步說明趙公明是主管財政的財神。趙公明武藝高強,也就是武財神了。《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所描繪的趙公明形象為:頭戴鐵冠,手執鐵鞭,面黑色而多須,跨虎。這正是後世所供武財神趙公元帥的典型圖像。書中又稱其授正一元帥,手下有八員猛將、六毒大神,還有五方雷神、五方猖兵、二十八將等。又稱他能「驅雷役電,喚雨呼風,除瘟剪瘧,保病禳災",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