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是由姚若龍作詞,Hun Lim、Jun Young Choi作曲,信樂團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信樂團2004年發行的同名專輯《海闊天空》中。2005年6月12日,在第二屆中國唱片金碟獎中獲得最佳搖滾歌曲(港臺)。
海闊天空臺灣首部藝人自傳偶像劇『信樂團的故事─死了都要愛』片頭主題曲睽違多年,「藝人自傳式歌曲」再現歌壇!動人的自剖、誠實的自白,從等待發片十年的心路歷程到現在苦盡甘來「海闊天空」的心情,第一次用音樂娓娓道來;並且也在中視周日晚間十點檔『信樂團的故事─死了都要愛』中現身說法,演自己的故事。歌曲加上戲劇,讓你認識最真實信樂團的人與他們的心!
一年一張信樂團,堅持質量,堅持音樂的完整。但是很有趣的,這是信樂團最分歧的一次作品。團員們自己認為「這次的音樂很吵!」唱片公司認為「這次的音樂非常深沉,表現了信樂團內在的想法。」音樂人認為「信樂團真敢,這樣的音樂和嘗試需要相當的勇氣。」歌迷們卻覺得「這是信樂團最番石榴的一次。」每個人都從不同的角度聽到了不同的信樂團,然而,這些元素都存在於2004年信樂團的全新專輯『海闊天空』當中。充滿了團員的創作,這張歷經一年才誕生的作品,對信樂團來說,是另一個新的開始。
2003年他們歷經了許許多多前所未有的考驗,考驗團員智慧,也考驗團員向心力。終於,風風雨雨過盡,2004年『海闊天空』的呈現,象徵了信樂團的一次新的出發。對未來,更有把握;對音樂,更執著。風雨過後,海闊天空.
2004年臺灣首部藝人自傳偶像劇,以描寫信樂團五位團員成名之前在PUB演唱的辛苦過程做為主要內容的『信樂團的故事─死了都要愛。』,正式開播。拍攝將近半年,公視名製作人全力打造,讓信樂團成為臺灣電視史上,首度演出自己人生故事的藝人。五個人都有峰迴路轉的遭遇,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信樂團用他們最真實的人生,感動了無數電視機前面的觀眾。這部戲對信樂團來說意義非凡,不在於收視率也不在於拍戲可以得到多少酬勞,而是這份得來不易的表現機會,以及沒有別的藝人可以擁有的獨特遭遇。即便是當紅巨星,也不曾有過以生平遭遇做為劇本,自己演自己的偶像劇出現過,信樂團可說開創了臺灣首例。
2004年信樂團一開春就接下了三支廣告代言,分別是服飾、氣泡酒、汽車。堪稱年度的廣告人氣王。對於信樂團來說,廣告代言所代表的意義,不僅止於商品的結合,更代表著廠商對他們的肯定和信心,也是人氣的象徵。對於信樂團來說,這樣的肯定相當重要,讓他們知道,除了埋頭做音樂之外,還是有許多人對他們充滿期待,也看重他們的魅力。不只選用信樂團的音樂當成廣告主題曲,更邀請他們成為年度代言人,對他們是雙重肯定。從吃泡麵的窮小子到今天街頭巷尾都可以看到由他們代言廣告的人像大廣告牌,高高聳立。信樂團的夢想,因為音樂而實現,2004年可說是信樂團大豐收的一年,更可以說是他們全新的開始,擺脫諸多蜚短流長,專心於工作上的表現。信樂團的夢,開始起飛。
『海闊天空』是信樂團目前為止收錄最多團員創作的專輯,想說的、想分享的,這一回都會在音樂裡跟你說清楚!『海闊天空』,已經是信樂團的出道以來的第三張專輯了。五個認識超過十年的「玩Band友」,從惶恐、否定自我,到無心插柳柳成蔭,今天蛻變成一個專業的樂團、表演、音樂Team。雖然一路都有唱片公司、經紀人與製作人帶領著他們,但在Pub混了十年時間,基本技術都已是專業水平的團員們,越來越多在音樂上想實踐的創意與想法,在出道這幾年裡逐漸成形與成熟,他們越來越想在音樂裡對樂迷呈現:「真正的信樂團」!而在這張專輯的籌備期裡,靈思泉湧的團員們,都交出了為數眾多,且讓製作人、唱片公司拍案叫絕的好作品出來。除了主唱阿信,鍵盤手Tomi、貝斯手曉華,也都創作了多首佳作;不僅如此,多首創作的精採程度,更在後來的選歌會上,被挑選出來當做主打歌。
作詞:姚若龍
作曲:Hun Lim / Jun Young Choi
我曾懷疑我 走在沙漠中
從不結果 無論種什麼夢
才張開翅膀 風卻便沉默
習慣傷痛能不能 算收穫
慶幸的是我 一直沒回頭
終於發現 真的是有綠洲
每把汗流了 生命變的厚重
走出沮喪才看見 新宇宙
海闊天空 在勇敢以後
要拿執著 將命運的鎖打破
冷漠的人
謝謝你們曾經看輕我
讓我不低頭 更精採的活
凌晨的窗口 失眠整夜以後
看著黎明 從雲裡抬起了頭
日落是沉潛 日出是成熟
只要是光一定會 燦爛的
海闊天空 在勇敢以後
要拿執著 將命運的鎖打破
冷漠的人
謝謝你們曾經看輕我
讓我不低頭 更精採的活
海闊天空 狂風暴雨以後
轉過頭 對舊心酸一笑而過
最懂我的人
謝謝一路默默的陪著我
讓我擁有好故事可以說
看未來 一步步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