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演員2》中,郭敬明和李誠儒又起了衝突。
在上一季,兩個人起衝突的時候,我還覺得李成儒老師太嚴厲、毒舌,覺得郭敬明特別聰明,擅長辯論,但是現在,真要站李誠儒這邊了。
原以為李誠儒屬於過於嚴苛的人,不論別人怎麼努力,都無法入他的眼,現在看來,並不是這樣。真正能打動觀眾的優秀表演,同樣也能贏得李誠儒老師的誇讚。
比如在上一期中,看完晏紫東和彩旗的表演,李誠儒就給了句「挺好的」,還給了兩位年輕演員不少鼓勵。
這也讓大家能看出來,只要演員們付出努力,演得好,能贏得觀眾,也能得到導演的肯定。
然而,讓人感到不能理解的是,何昶希和張逸傑的《陳情令》看得人那麼尷尬,幾位導演也都覺得兩個人演得不行,偏偏郭敬明導演給了何昶希一張S卡。
李誠儒看到這一幕,心裡不舒服的,只不過,他是來評論演員演技的,並不是評價導演打分的,所以一直沒說話,但是從他的表情看,如鯁在喉。
最終,還是參賽的董思怡直接向郭敬明發問,引發了李誠儒表達自己的觀點。他覺得郭敬明的做法有失公允。
這是一場比賽,沒有人希望自己輸。
開局拿到B的演員,他們卯足著勁,希望通過演技來徵服導演和舞臺,重新得到觀眾的關注,繼而憑實力獲得S。
開局拿到A的演員,他們也希望自己能把握這次比賽機會,更上一層樓。
開局拿到S的演員,他們希望不僅得到製作人的認可,還要藉助舞臺贏得導演和觀眾的認可。
因此,無論是哪個演員,只要來到節目,都希望最終把S卡抱回家。
可是,郭敬明發S卡太隨意,他竟然用選手的榮譽來鼓勵他喜歡的演員,讓演得不好的演員得到更多機會,而演得好的演員失去機會。
也許在他看來,應該給自己心中的演員更多鼓勵和機會,但是,不應該用S卡來給,你可以用言語來鼓勵,但是打分要公正,否則,對大家都是不公平。
比如爾冬陞導演對辣目洋子說,你的具有拿影后潛質的演員,但是他並沒有給她S卡。言語鼓勵對於演員來說,也很有力量。
比如胡杏兒的表演得到很多觀眾的認可,無論是她驚豔的方言,還是情感代入,都給觀眾很多驚喜。
然而,即便是她這樣一位開局就拿S,並且擁有實力的演員,站在舞臺上,面對導演打分的時候,也會忐忑,在得到導演肯定的那一刻,激動到落淚。
這就說明,40位演員都需要導演的肯定和鼓勵,並不是只有郭敬明認可的演員才需要。
還有一點,李誠儒老師說得很在理。那就是4位導演只有8張S卡,平均下來,每位導演只有2張,可以說非常珍貴。
正如趙薇說的那樣,如果一上來就把發放S卡的條件給得特別寬,那麼18張也不夠發。
而郭敬明把S發給了一個人人都覺得演得不好的演員,這樣做,就會讓其他演員認為「我比他演得好,我更有資格拿S卡」。也會讓演員們感到迷惑:我究竟是要一門心思好好演戲,還是努力討你喜歡?
最後,郭敬明發出這張頗具爭議的S卡,對演員來說,真是鼓勵嗎?
相信何昶希捧著S卡之後,心中會非常不安。
一般情況下,演員會努力提升演技,爭取在下一輪有更好表現。可是他呢?雖然很急於演好,但是能力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別人用多年時間學習表演,在不斷實踐中磨練演技,這些過程他都沒有經歷過,怎麼可能在短時間內超越別人?
何昶希後期的表現可能並不會有明顯改觀,反而要承受來自觀眾和競爭對手的壓力。這並不利於他的成長。
郭敬明這麼做,猶如拔苗助長,最終對何昶希是不利的。無論他這麼做的初心源於什麼,但是這麼做帶來的結果並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