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手遊的動畫電影《憤怒的小鳥2》將於8月16日全國上映,此前在南京進行了點映,不少觀眾表示,續作電影中大眼萌依然親切,同時又繞出了遊戲原本的局限,注入了新的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前作《憤怒的小鳥1》於2016年上映,而這也是遊戲改編電影熱火朝天上映的一年,當年上映的還有《魔獸》《刺客信條》《生化危機6》等,都是著名的遊戲IP改編。其中《生化危機6》是系列終章,其他幾部的續集都遙遙無期,尤其最受關注的《魔獸2》,前作導演直接表示,不太可能出續集了。
《憤怒的小鳥1》一舉拿下5億票房
十年前,遊戲《憤怒的小鳥》可謂全球風靡,它在「最短時間內獲得1億下載量」,甚至破了吉尼斯紀錄。在遊戲中,為了報復偷走鳥蛋的綠色肥豬,玩家需要控制彈弓的力量和角度,彈射小鳥去攻擊肥豬們的堡壘,將肥豬全部砸倒就能過關。萌萌噠的小鳥和肥豬,加上輕鬆歡快的配樂,很容易俘獲一眾玩家,「小鳥粉」遍布各個年齡層。
2016年,根據遊戲改編而來的動畫電影《憤怒的小鳥1》在中國上映。當時還挺讓遊戲粉絲捏把汗,因為這種零劇情的簡單遊戲要改編成有劇情的大電影,實現從指尖到大銀幕,挑戰和難度可想而知。
小編看到,《憤怒的小鳥1》在於向觀眾解釋——鳥與豬之間戰爭的根源。遊戲中各種顏色的小鳥都有了「人設」:主角胖紅有海苔造型的眉毛,易憤怒;會加速的小黃鳥是話嘮;擁有爆炸技能的大黑鳥成了一緊張就會爆炸的「炸彈黑」。在遊戲和電影中都是配角的小藍鳥、小粉鳥、大白鳥們也都擁有自己的個性,清一色「大反派」的豬也分國王、跟班、保安、市民等各種「人設」。同時,劇情上滿足商業類型片的套路,即有對立,有波折,有正能量主題。憑藉此,《憤怒的小鳥1》當時一舉在中國內地拿下了超過5億人民幣的票房,刷新了遊戲改編電影在中國的票房紀錄。
可以說,《憤怒的小鳥1》是遊戲改編電影的一個範本。
續作中「過氣網紅」不那麼憤怒了
《憤怒的小鳥1》獲得了高票房,從市場運作來看,拍續集是必然的。時隔3年,胖紅率領小鳥們又精神抖擻地將於8月16日正式營業。
不少網友調侃說,從時間上來看,今年正值「憤怒的小鳥」遊戲誕生10周年,這隻超能折騰的小鳥真的只能算是「過氣網紅」了,畢竟很多當年的遊戲用戶現在可能已經卸載了這個遊戲。
那麼為了跟上當下觀眾的審美,《憤怒的小鳥2》將做出什麼樣的更新和變化呢?寰宇瀏覽器記者發現,《憤怒的小鳥2》可以說是給出了一個特別而又有趣的思路,讓豬鳥首次化敵為友,在彼此埋汰的過程中再製造新的矛盾和趣味性。據悉,為「胖紅」配音的傑森·蘇戴奇斯就曾表示,這部影片是由一群有孩子的人製作的,所以影片既能給父母們帶來樂趣,也能受到孩子們的喜愛,孩子們還能通過電影學到不少東西。
具體來說,10年「歡喜冤家」的豬和鳥依舊如往常一樣「互相拆臺」。然而,「不速之客」發射冰球襲擊了小鳥島和豬豬島,令雙方不得不放下芥蒂,小鳥島昔日英雄胖紅聯合小鳥夥伴們與曾經的對手「搗蛋豬」雷納德一行組建了臨時聯盟,他們將前往全新冰封島嶼上阻止神秘反派的滅世計劃。大家熟悉的主角胖紅和它的小夥伴飛鏢黃、炸彈黑依然延續上一部的「個性」,自帶萌的屬性。
不少看過點映的網友評論說,笑就完事了,一部非常標準的合家歡動畫,為迎合當下年輕人的喜好,結合了當下最熱的梗和段子,其中最出彩的莫過於三隻小小鳥,巧合之下弄丟了三隻還沒孵化的蛋蛋,又費盡千辛萬苦找回來,這些轉折異常精彩,「至於海苔眉毛(即胖紅),在這一部裡面弱化了很多,個人英雄主義開始走向了集體英雄主義!最後的愛情真的讓人猝不及防啊。」
另外,影片添加的支線很有趣——三隻小鳥救蛋,整段想像力連環爆炸,腦洞字面意義上的「上了天」。甚至有網友表示,這三隻萌物的惹人喜愛程度不輸小黃人和《冰河世紀》裡那隻永遠抓不住松果的小松鼠。
據悉,為保證系列影片的原汁原味,第一部電影中的主要配音演員,曾經為《冰雪奇緣》《冰河世紀4》獻聲的喬什·蓋德,為《香腸派對》《功夫熊貓2》配音的丹尼·麥克布耐德,以及主演《惡老闆》而走紅的著名喜劇演員傑森·蘇戴奇斯悉數回歸。喬什·蓋德曾在《一條狗的使命》中為狗狗「貝利」配音,賺得無數觀眾的眼淚,此次他將給「飛鏢黃」恰克配音,對觀眾來說會是非常有趣的挑戰,因為「飛鏢黃」的語速太快了。
近日,《憤怒的小鳥2》的海外口碑解禁了,爛番茄開分88%新鮮度,暫居遊戲改編電影評分榜首。寰宇瀏覽器表示,電影繞出了遊戲原本的局限,為影片注入更多的趣味性。英國媒體對電影擺脫了遊戲的局限而表示肯定,「新興導演圖魯普·范·奧爾曼擴大了這個IP的宇宙,影片在視覺上帶有皮克斯動畫導演布拉德·伯德的野心,還帶有《天降美食》那樣停不下來的、有趣的靈魂。這群鳥不再那麼憤怒了,但這個IP卻升級了。」
需兼顧玩家與路人,遊戲改編電影其實更具挑戰
遊戲IP改編成電影,可以追溯到1993年,當年一部由熱門遊戲《超級瑪麗》改編而成的電影《超級馬裡奧兄弟》問世,標誌著「遊戲改編電影」誕生。儘管歷史並不長,遊戲改編電影卻為數不少,經典作品挺多,比如《生化危機》系列一共拍了6部,《古墓麗影》系列也出了兩部,《刺客信條》甚至請了「法鯊」麥可·法斯賓德做男主角,等等。
不過,與其他遊戲不同的是,《憤怒的小鳥》作為一款純粹的休閒手遊,並不像《魔獸》《生化危機》《刺客信條》等有故事性,不可否認,這些年來,遊戲版《憤怒的小鳥》的關注度和影響力也都在下降,所以它的電影化道路更難。正常來說,一部電影最受關注的自然是情節,通常被改編為電影的熱門遊戲IP,大部分都是角色扮演遊戲,將遊戲角色與玩家相融合從而產生共鳴和豐富的感性認識,這種感情才是促使玩家為遊戲續作買單的最大動力。
不過《憤怒的小鳥》也自有優勢,即輕鬆搞笑,老少鹹宜,以「遇到困難、克服缺陷、獲得成長,最終戰勝了困難」為故事,加上友情、親情等,能講一個完整的故事,就是一部可以算是有質量的合家歡動畫電影。
有業內人士分析說,為了謀求利潤最大化,遊戲改編電影成常態,但其難度要遠大於小說、漫畫等文藝作品,除了劇本如何兼顧遊戲之外,還要思考如何平衡遊戲玩家與路人觀眾的關係,如果只迎合遊戲玩家,那普通觀眾不一定買帳。不少遊戲改編電影的失敗案例也顯示了遊戲公司榨乾旗下IP的涸澤而漁思路,甚至揮霍了粉絲的信任。而近幾年,成功案例也顯示,電影賦予了遊戲公司新動力,對遊戲做出了更多擴展,比如《生化危機》等,早就成為遊戲和電影雙重的經典IP。
另外,既然說到了2016年的多部遊戲改編電影,不少網友想必很期待《魔獸2》。《魔獸》電影改編自暴雪公司的遊戲《魔獸爭霸》,2016年上映,雖然《魔獸》在各地的口碑都一般,但因為遊戲粉絲基礎雄厚,其票房還不錯,在中國就斬獲了14.7億元人民幣,因此粉絲一直在期待出續集。不過,電影《魔獸》的導演鄧肯·瓊斯此前發了一條信息宣傳自己的新片《俠盜騎兵》,有粉絲在評論區表示「可惜不是《魔獸》的續集,很傷心」,結果鄧肯導演親自回復了這條評論:「很抱歉,《魔獸2》看起來不太可能了,要牽涉的公司太多了。」直接打破了粉絲們對於《魔獸》電影版續集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