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所說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您知道是哪「三界」嗎?

2021-01-13 道家文化漫談

在神話小說《西遊記》中,有一章節是地府使者奉命捉拿孫悟空,按照生死簿上的名單,孫悟空的三百四十二歲陽壽已盡。孫悟空說了一句話:「我老孫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已不伏他管轄,怎麼朦朧,又敢來勾我?」孫悟空從菩提祖師學得長生不老之道法,已然壽與天齊,至於為何還會被寫入生死簿,暫且不表,本期主要跟大家聊一聊「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之中的「三界」是什麼。

道教認為在「三界」和「五行」範圍之外可以超脫生死,達到逍遙自在、長生不老的境界。「五行」大家都比較熟悉,它們指的是道家代表著自然界萬物形成的一種物質觀和相互關係,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元素構成。道教認為這五種元素的盛衰使得自然界的萬物產生循環變化,「不在五行中」意味著不再受到五行變化的制約。

「三界」在道教有三種不同的說法,分別是:天、地、人三界;天、地、水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下面就對這三種說法做一下簡單的介紹。

道教的道祖老子在《道德經》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一句也是道教思想的精華所在,更是揭示了道教順應自然,天人合一之道。道教是一個神仙崇拜的宗教,道教的天、地、人三界,簡單來說,天界就是先天尊神和後天仙真所生活的世界;地界則是鬼怪所居的幽冥界,像酆都大帝治下的酆都,東嶽大帝統治的泰山,都屬於地界;人界就是我們生活的世界,是自然界萬物的生存空間。

按照道教《三官經》的記載「……天地水官。三界四府眾聖曹官。考較司同諸仙眾講說經法。救拔眾生……」,道教最早關於三界的定義則是天、地、水。早在道教誕生之前,人們就認為生活離不開天、地、水,在此期間更是出現了比道教三清尊神還早的三位神仙,即天、地、水三官,分別為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俗稱三官大帝。道教認為三官能為人賜福、赫罪、解厄,即天官賜福、地官赫罪、水官解厄。

最後來說的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道教典籍《度人經》較為形象地解說了「三界」,即第一欲界、第二色界、第三無色界,並指出「此三界之上,飛空之中,魔王歌音,音參洞章」。欲界,是指舉心動念都是貪慾,完全以自己的私利為本位的眾生居住的地方;色界比欲界高一界,《度人經集注》說:「六欲總淨,超出欲界,上進一天,即登色界」;無色界,就是從有形有質上升到無形無質的境界。

關注過小編的朋友,會對往期的一篇文章有印象,小編曾經介紹過神仙的仙居之地。文章中,我們知道,道教將宇宙空間劃分為三十六重天,粗略分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四梵天、三清天和大羅天,其中的二十八重天是屬於三界的。四梵天是修道有成就的修士所居住之地,三清天是道教最高神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所居之地。

佛教也有關於三界的定義,它將三界分為欲界、色界和無色界,由於小編對佛學所學有限,就不具體解讀了。本期就簡單介紹到這裡,您對於「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的討論。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刪

相關焦點

  • 西遊記:唯一一個不在五行中,跳出三界外的神仙,如來都要敬他!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唐僧師徒四人,在大部分人眼中,孫悟空算是一個厲害的角色,在遊戲《王者榮耀》裡面,他的經典臺詞中有一句是這麼說的「不在五行中,跳出三界外」,其實這句話形容他還不算是恰當的,因為在這部作品中,唯一一個不在五行中跳出三界外的神仙是另一個人,這個人連如來都要敬他三分,大家能猜出來是誰嗎?還是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這位就是神秘的元始天尊。
  •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病毒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怎麼分呢,1886年,德國的生物學家海克爾提出了一個三界學說,把生物分成三界:植物界、動物界、原生生物界。隨著人類的認知不斷擴充,這樣的分類法逐漸不夠用了。到了1969年,生物學家魏特克提出了五界分類系統,把生物分為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和動物這五種。那麼,病毒是哪一界的呢?不管是三界還是五界,病毒都不在裡面。
  • 「冷眼」看世界,跳出五行外
    我們在《西遊記》這部著作中會發現這樣一句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其實我們的人生也是這樣,只有當自己的心真正得到逍遙的時候,人生才能綻放別樣的光彩。然而在俗世中人生卻總是執著於追求財富方面的自由,但是要知道這種自由只是局限於外物,根本無法影響到自己的內心。
  • 佛教「三界」和「二十八天」的關係
    三界,佛教指六道眾生輪迴所居住處。按照生命形式的不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中的眾生不論形式如何,也不論壽命的長短,仍處於輪迴之中。所以我們經常會聽到「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之類的俗語,來表示修行的終極目的。
  • 8.性理講演錄(於從雲)三界分五行 / 五行生剋之真理附變克為生
    父母所生。性不明道。就對不住天。心不存道。就對不住地。身不行道。就對不住父母。道在哪裡。在自己身上。人不明白道。是自己不認識自己。還稱起為人麼。今將五行性分作性心身三界來研究。使陰陽兩面。分析清楚。無間毫髮。使三界齊修。五行推轉。成為完全人格。列表如下:
  • 「太歲」:跳出三界之外,違背了自然生命規律,它到底能活多少歲
    大家聽到「太歲」兩個字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有人說是這句「敢在太歲頭上動土,不要命啦」,這意味著什麼,太歲享有的非常規存在世間的年歲,基本上被認定為尊者,而打破這種三界之外的生命。古人常常以千年靈芝為寶,更有一種說法,說它「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能存活那麼久的生物,又怎麼能不稱奇呢,肉靈芝的存在非常久遠,地位也就隨著增長年份變得很高。肉靈芝長相平平無奇,但是特別在於它獨立於動物之外,更不是一種植物,就連菌類都不能稱作。
  • 三界俱足與合一
    前者是撥陰,後者是取陽,但二者不是先後的關係,而是同時進行的,如去習性化稟性,同時也是圓滿天性的過程。消陰命和長天命,也是同時進行的,只有增長天命,才能同時消去陰命。鳳儀先生說:「三界俱足,自能合一。」性理圓足應該是,外無脾氣,內無煩惱,既不克人,又不傷己,圓融無礙,並能大義包涵,與世人合一,永葆本性光明而不受汙染。它與天命的圓足是同步的。
  • 《西遊記》中菩提老祖實力如何,能排進三界第幾位?
    《西遊記》中菩提老祖實力如何,能排進三界第幾位?西遊記中菩提老祖實力在什麼層次,與如來相比如何?《西遊記》中,有許多厲害的神仙,如三清、玉帝、四御、五方五老等,他們都在為天庭效力,屬於明面上的仙人。在小說中,如來佛祖代表的佛門也屬於天庭的一部分,其中南方南極觀音和西方佛老如來都屬於五方五老,和真武大帝齊名。除了這許多處世的仙佛,《西遊記》中還有很多隱世的聖人,他們不願收到天庭的約束,寧願做一個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神仙,如鎮元大仙。更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菩提老祖就算其中最神秘的仙聖。
  • 第七章、三界第一仙是誰?
    第七章、三界第一仙菩提在我看來,菩提祖師是《西遊記》全書中的第一高手。有證據嗎?《西遊記》中確實沒有菩提祖師和其他大天尊級別天仙交手的記錄。修行到他們這樣的級別,輕易也不會出手。大家看玉帝,孫悟空大鬧天宮那麼猖獗,他都沒有出手。不是因為他窩囊,沒本事。是玉帝能力太強,動輒毀天滅地,搞不好就把天宮給毀了。大家不信?
  • 三界六道輪轉不停,如何獲得解脫?
    三界六道,都是眾生的心生出來的,一切根源在於心。貪嗔痴就是三界六道,思想就是輪迴,如果到達了無心的境界,也就是跳出了三界六道之外了。 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和無色界,就是欲望的世界,色相的世界,空的世界,都是我們凡夫眾生的心做成的。
  • 仙俠劇中的「六界」「三界」「四海八荒」「六合八荒」指的是什麼
    小編也看了很多仙俠劇,發現很多仙俠劇還是有一個共同之處的,那就是:情節離不開保護三界(六界)或四海八荒安危,離不開神魔之爭,那麼劇中頻繁出現的詞語「三界」「六界」「四海八荒」「六合八荒」又指的是什麼呢?其實這些詞大多來自中國古代神話傳說或道家術語,小編特意查找了一些基本資料,現在就來簡要的分享給大家吧!
  • 九星的五行與九星的得令、失令
    九宮按洛書排布,飛星軌跡由中宮作起點,然後按照洛書數序飛移,因此,飛星軌跡又稱洛書軌跡。順飛:數字由小到大排列。逆飛:數字由大到小排列。為什麼說陰債不還,婚姻難成怎麼開天眼,6個開天眼的方法怎樣破解別人吸走運氣 過來人告訴你最有用的方法怎麼查欠了多少陰債,還陰債的計算方法,欠陰債數量查詢什麼腳型,什麼命,準哭了!開了天眼(親身經歷),才知道生命究竟有多奇妙,宇宙的真相是多麼令人震驚!
  • 劉學義執著於三界,粉絲為他準備《三界守護曲》,確定不當一下
    在電視劇《天乩之白蛇傳說》中分別飾演妖帝斬荒和天帝。尊為妖帝的斬荒,曾放出豪言:「待大業已成,我要以這三界作為聘禮,迎娶我的妖后!」在電視劇《天乩之天帝傳說》中,劉學義飾演三界共主天帝。這裡的天帝鐵憨憨一個,可謂是雕帝本色出演!
  • 三界中最厲害的是什麼法術,連玉帝都要聽它召喚?
    (蝸牛看西遊第4977期)文/牽著蝸牛散步如果問西遊中最厲害的法術是什麼,可能有人說七十二變,有人說筋鬥雲,還有人可能說如來的金缽、緊箍咒,觀音的竹籃,老君的金剛琢等。首先要給大家說明的是,法寶雖然需要法術來驅動,但卻不是單純的法術,不能歸在這一類。
  • 封神榜上十大最強法寶,元始天尊,太上老君,誰的法寶三界第一?
    殷郊用它把哪吒打下風火輪,聞仲看到番天印也被嚇跑,殷郊反水,還得用五行旗才能奪回。結合七種寶物煉成的法寶,可謂是無物不刷,就是憑藉七寶妙樹,準提道人才有膽氣說「道友與我西方有緣」 ……配合元始天尊闖誅仙陣,破萬仙陣,成為封神大戰中的終極大贏家。
  • 三界五行
    未必中禮,器局較隘,孤陋寡聞,不能集思廣益,以資互助,固步自封,不能開物成務。陽金豪爽。庚金為陽性,好善惡惡,有謀善斷,危難不避,勞怨弗辭。事無巨細,泛應曲當,片言折獄,條理精祥,最為歷史上光彩人物,名垂金石不朽。陰金虛假。辛金為陰性,多詭詐,好分爭,妒賢能,喜變更,虛妄不實,習於謅驕,得權在位,便能亂世,兇奸之徒,多由此出,狠驚性成,殘忍無親,有傷性中的仁德。陽水智慧。
  • 獨屬於劉學義的《三界守護曲》,讓我們守護三界永遠平平安安
    這樣一個卑鄙小人的人設,放在其他演員身上,不知道要遭受多少的唾罵可以這麼說,當你非常想罵一罵昊辰,於是打開了劉學義的社交帳號,當你想要在某條內容下面抒發一下自己的感情的時候,一看到他所發布的內容,絕對立馬哈哈大笑,就算當場沒有愛上這個男人,但也絕對不好意思留下汙穢之語。
  • 劉學義:你們都不要攔我,我就是三界的代言人
    真正讓他被觀眾所熟知的,源於他的代言屬性,三界承包戶。看過他的劇,你就會發現,三界完全就是他的囊中之物,逃不出他的手掌心。看到這簡介,就知道劉學義是妥妥的三界代言人,反正不管別人如何,我只需要維護好我的三界。昊辰師兄原本是個挺正義的人的,奈何沾染上了三界,三觀就開始有點扭曲了。起初的師兄對璇璣還只是起到看護的作用,後來卻逐漸違背自己的本心,開始欺騙璇璣,最後更是使得璇璣和司鳳之間的誤會加深。
  • 古梅花觀告訴您所不知道的玉皇大帝
    變化無窮。屢傳寶經以覺世。靈威莫測。常施神教以利生。洪威洪慈。無極無上。大聖大願。大慈大悲。黃金金闕。白玉玉京。玄穹高上帝。玉皇錫福赦罪大天尊。玉皇天尊居玉京中,金闕內,大光明殿上。統理三界,召制萬神。高虛清明天主云:「是帝身即道身也,非常體也。是無量功德之身,是清淨自然之身,是神明堅固不壞真空無上法身。威靈恢廓,名聲周徧,無幽不開,神奇堂堂,難可稱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