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相聲演員楊九郎是張雲雷的搭檔,因為對受傷期間的張雲雷貼心照顧,讓粉絲對他的深情呵護讚譽有加。
有人說他是最溫柔陽光的男孩,收斂鋒芒躲在別人背後。
不說相聲時的楊九郎,就是一個活潑的大男孩。
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人,楊九郎有著北京人的局氣,也帶了一點痞痞的幽默感。
這不,在別人曬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的時候,他卻曬出了秋天的第一碗豆汁兒,還有第二盤鹹菜絲兒。
不過,還缺一個秋天的第一個焦圈兒。
他的同門師兄郎鶴炎就評論問「焦圈兒呢」。
還有王九龍「這要是撒車裡」,隔著屏幕都聞到味了,這要一碗撒車裡,那酸爽的味道,可以聞幾天了。
網友也紛紛評論有的問「豆汁兒到底啥味兒的,太好奇了」
還有人說「這是一條有味道的微博」。
沒喝過的覺得好奇,喝過不喜歡的那味道的看到就會捂鼻子,喜歡這味道的就會覺得很美味。
這就是北京豆汁兒的魅力。
汪曾祺老先生曾經寫過「沒有喝過豆汁兒,不算到過北京」。
還說「不愛喝的說是像泔水,酸臭。愛喝的說:別的東西不能有這個味兒--酸香!這這就跟臭豆腐和「啟司」一樣,有人愛,有人不愛。」
還真是這樣,曾經去過北京,喝過一次豆汁兒,剛喝的時候覺得那味道太酸太嗆,一碗堅持喝了,一回味,確實有點香。
以前以為豆汁兒和豆漿一樣,都是黃豆做的,喝了以後覺得不像黃豆味。
百度了一下,原來豆汁是用綠豆制了粉絲以後的下腳料,然後再發酵製成的。
在清朝的時候還成為了宮廷飲品。
地方美食地方特色,作為北京孩子楊九郎,應該是從小就喝豆汁兒的,所以他會喜歡那個味。
秋天的第一碗豆汁兒喝了,不知道你和張雲雷秋天的第一場演出什麼時候開場。
就怕搶不到票,因為德雲女孩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