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離婚後,年薪100萬的單親媽媽如何讓孩子成長得更好

2020-12-22 米哈裡教育

那一年,我上大二,在校外兼職的過程中認識了一位單親媽媽。

她很年輕,也很漂亮,很有氣質,三年前跟丈夫離婚,自己獨自一人跟兒子生活,因為工作的關係,我跟她們母子經常接觸,她兒子很喜歡我,整天吵著要跟我玩……

有一天,她約我去她家裡坐坐,我心裡想,是不是要跟我說什麼,會不會有什麼事兒發生,如果發生了,我該怎麼做,結果坐下來寒暄幾句後,她跟我說:你能否介紹幾個陽光、大氣、夠man的男同學,我問這是要幹嘛?她告訴我:我想讓他們每周帶著我兒子去玩,所有的費用由我來出,而且,我可以另外付給他們一些錢。

原來是這事兒啊,嚇我一跳!我說:那還需要找別人啊,找我就行咯,而且我跟你兒子關係也不錯……

原來是這事兒啊,嚇我一跳!我說:那還需要找別人啊,找我就行咯,而且我跟你兒子關係也不錯……

她告訴我,正是因為你經常跟我兒子接觸,所以你不適合,這樣做,會讓我兒子跟你建立穩定的依戀關係,你是要充當這個父親角色嗎?我心裡想,說的也是,那我就幫你找找吧。

回到學校,我立刻找了幾個帥氣活潑的大小夥,跟他們說明情況,不出意料,他們非常樂意,於是,只要有時間,他們就輪流帶著她兒子去各種地方玩耍,公園、遊樂場、看電影、抓沙包、打CS……

大學畢業後兩年,我再次見到這位單親媽媽,她還跟原先一樣,沒有結婚,但依舊年輕、漂亮、有氣質,當我問到孩子現在怎麼樣?她跟我說,非常好啊!現在是班上的學霸,非常懂事,很陽光,很活潑,她說非常感謝我當年幫了她那麼大一個忙。我問她,你為什麼要那麼做?

她沒有正面回答,只是簡單回了一句:等你結婚後就懂了。

自打我做了教育,我才感覺到這位媽媽當時的決策是多麼的睿智,她的做法,其實是在給孩子彌補父親角色,因為她懂得,孩子可以沒有父親,但不能沒有父親角色!

今天就聊一聊父親角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我認為主要三個:

父親是孩子社會交際的起點

孩子出生後,接觸最多的是媽媽,媽媽的照顧給孩子帶來了更多的安全感,可爸爸不一樣,爸爸是孩子接觸的第一個陌生男人,爸爸的陪伴和玩耍會讓孩子建立起最原始的信任,而這種信任,會從爸爸逐漸泛化到其他人。

有一項研究表明,爸爸的缺失會讓孩子的社交能力延後,可是,有爸爸陪伴的孩子,長大後更有同理心,有更好的社會交際能力,婚姻關係更穩定,社交範圍相對較大。

父親是孩子能力養成、品格塑造的最佳人選

女人的天性是細心,溫和,懂得照顧人,可男人不一樣,男人的創造力,邏輯性,探索性,活動性,保護性都優越於女性,我們都知道,遊戲是孩子實踐學習最好的辦法(沒有之一),由於男人的這種天性,所以,爸爸的帶領下的學習效果要遠遠超越媽媽。

耶魯大學有一個12年的研究成果,孩子由爸爸帶大,智力更高,動手能力更強,組織能力會更好,同時,探索精神、勇氣等品格方面都非常好。

父親是孩子性別角色的重要坐標

有一個女大學生,在很小的時候,爸爸就背叛了媽媽。

離婚後,媽媽非常恨爸爸,經常在女兒面前說「男人沒一個好東西」!由於孩子整體被灌輸這種思想,而且身邊接觸的都是女人,她並不知道男人應該是什麼樣的,所以,她一直認為男人很壞,男人都不是好東西,她非常抗拒男性。

可是,上大學後,她在生理需求的驅動下又很想去找,可又不知道該怎麼找,所以非常困惑。

後來,他認識了一個大自己15歲的老師,他覺得這個男人成熟、穩重,很懂得關心女人,她很喜歡這位老師,可是這位老師已經有家室了,明確表示不同意,希望她自重。

結果這個女大學生深受打擊,變得非常自卑,價值感急速下降,從此變得很孤僻,並堅信男人沒一個好東西!

這個故事中的女生屬於典型的父親角色缺失,並且在成長過程中,沒有習得男性角色,她根本就不清楚男人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可是,如果有父親的陪伴,孩子從小就會區分男女角色,男孩會從爸爸身上學到男人的特徵、品質和個性,女孩會從爸爸身上進行對比,學到什麼是男人,自己喜歡什麼樣的男人。

總結一下,如果不得已非離婚不可,那麼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幫孩子彌補父親/母親角色,你可以不再婚,但角色彌補這件事一定要做,人類之所以是雙系養育動物,一定有他的道理,雙系陪伴不僅對後代生存有好處,最關鍵的是,它可以讓後代的心理、精神更為健全!

補充一點!離婚只是夫妻關係的破裂,但對孩子來說,你們仍然是最佳的養育者!因此,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由親生父母來承擔角色彌補!

相關焦點

  • 26歲日本單親媽媽獨自帶娃:單親媽媽如何給孩子更好的教育?
    其中一次節目跟拍到一位在酒店工作的26歲單親媽媽,19歲結婚生子,結婚2年半就離婚的她,一個人獨自撫養孩子,還經歷了母親過世的悲傷。但即使跌落人生的低谷,她依然相信人生總會有辦法,努力笑著過生活…節目組來這位媽媽租的房子裡,每月9萬日元(約人民幣6000)的租金。
  • 在單親家庭,如何做才能更好讓孩子成長
    對於這種情況,單親父母該如何辦呢? 1、首先要家長要處理和對方的問題 離婚後,讓孩子感到最傷心的就是他自己的父母雙方反目成仇了; 所以結婚後,首先要處理的問題,就是如何和前配偶的相處?
  • 真實案例4個單親媽媽4種生活:離婚後,帶著孩子的我經過的痛與樂
    再把孩子給我,她老公笑了,出軌是要講證據的,而且孩子不能給你,我不能讓他叫別人爸爸。臉皮撕破到這種地步,公公婆婆也介入了,要把A轟出門,A當然不肯走,就趁A買菜的功夫,公婆竟然把鎖給換了,A抱著孩子到了姐姐家,因為媽媽正在姐姐家幫姐姐帶孩子,沒想到姐姐怕A離婚又帶了孩子,媽媽就得去幫妹妹帶孩子了,所以沒住兩天,就叫妹妹走,說忍忍這輩子就過去了,誰叫你自己挑的人?媽媽也在一旁默默不語。
  • 單親媽媽該如何好好戀愛?
    「成為單親媽媽後,還能享受甜蜜的愛情嗎?」 湖南臺綜藝《怦然再心動》,為離異的女演員們組了個「相親局」,探討女性離婚後的感情生活,一播出就吸引3億的關注量。  生活中,孩子是許多單親媽媽們考慮是否再次進入戀愛/婚姻關係的主要原因。 節目裡亦是如此,主持人倪萍問「你們這些當媽媽的,是不是找對象,絕對是以孩子為第一的?」
  • 生完孩子勞燕分飛?當初離婚事出有因,奚美娟:單親媽媽不好當
    單親媽媽,始終是社會上不可忽視的新弱勢群體!單親媽媽跟孩子的生活,遠沒有我們常人想像中那麼簡單。就像老話說的那樣:「十月懷胎,為母則剛」!,她的選擇是獨自將孩子拉扯大……這一路走來,她當初為何跟丈夫離婚?
  • 「單親家庭的孩子不行」,說這話的人,被這位單親媽媽刷新了認知
    在部分人的觀念裡,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是存在缺陷的,甚至認為「單親家庭的孩子不行,不健康」。然而說這話的人,卻被下面這位單親媽媽刷新了認知。「孩子,你屬於你自己」在節目《少年說》中,一位初三男生上臺演講,他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父母很早以前就離婚了,而他由媽媽撫養。
  • 「離婚後,兒子和我要100萬」,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後來怎麼樣
    他大學畢業後因為受到家庭的影響,並沒有選擇工作,而是開始創業,可是由於經營不善很快他的房產公司便面臨倒閉,他想要重新開一家超市,便和母親要100萬。在常麗軒看來,當時的家裡有著4家超市和1家麻辣燙店,對於母親來說,一百萬隻是毛毛雨,根本不足為奇,但是他沒有想到母親拒絕了他的請求。
  • 《小歡喜》:別讓單親媽媽宋倩式的愛束縛孩子的成長
    01 高考,單親家庭的孤軍奮戰,本就是一場折磨在中國,孩子的每一次考試都像全家人的戰場,硝煙瀰漫的樣子淹沒了許多家庭,當與你並肩作戰的戰友拋棄你當了逃兵,再難打的戰,你都得自己來抗。因為丈夫喬衛東的一次出軌,宋倩選擇和丈夫離婚,獨自帶著女兒英子生活。生活的中心不像正常的家庭那樣圍繞丈夫、孩子,宋倩將這雙份的愛都給了孩子喬英子一人。三個家庭的真實寫照,囊括了中國高考式家庭的日常。「一考定終身」的傳統思想束縛著學生,同時也套牢了父母。正常家庭中,父親與母親平分壓力,但是單親媽媽們將缺失的父親承受的壓力一併扛在了肩上。
  • 遇到那麼多單親孩子,獄警單親媽媽如何為自己和孩子「定製幸福」
    他們很多從小就直面父母的爭吵,缺乏父母關愛,甚至有時候父母一方會把對另一方的仇恨報復在孩子身上,甚至會對孩子施加暴力。▲李玫瑾老師的書以前只是我們的工作和學習的材料,但是離婚後我從中讀到了很多與生活有關的內容家庭之外,社會上許多人也不願同單親家庭的孩子過多接觸,讓這些孩子倍感孤獨,有時候也會更易怒、逆反。過去五十年,許多國家的離婚率都在攀升。
  • 單親家庭父母怎樣才能讓自己和孩子過得更好?
    單親家庭在很多時候都面臨這樣一種尷尬,工作和生活不能得到很好的平衡,尤其是很多單親家長由於忙於工作,在跟孩子的溝通交流上就變得更加的欠缺,雖然本意可能是想努力工作從而給自己和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
  • 離婚率節節攀升,單親媽媽如何培養出色的孩子?聽聽閆妮怎麼說
    在去年2019年公布的離婚率數據中,「我國2019年離婚率高達44%,2019年結婚登記的新人有947.1萬對,較上年多了63萬對」。近年來的離婚率連創新高,面對這一大話題,我們最為關注的也最為擔憂的就是離異家庭的孩子。
  • 華晨宇張碧晨被曝未婚生子,揭露2000萬單親媽媽的苦與痛
    她只能尷尬的笑一笑;趕上經濟危機的時候,會很難過,別人都有老公幫忙,可是自己卻只能依靠自己;最害怕孩子叫爸爸,不知道未來該如何和孩子解釋他的爸爸為什麼不和她們生活在一起;甚至在平常對於孩子的教育上,會因為自己是單身媽媽,覺得虧欠孩子許多,會不自覺的溺愛孩子,儘管自己知道這是不對的。
  • 單親媽媽最該學會的是自我成長
    6 分鐘後,孩子媽張碧晨帶著 821 字的晉江短篇小說趕來。5 分鐘後,華晨宇又帶著 339 字的當爹感悟衝上熱搜。對於孩子,兩人意見一致:盡好當爹、當媽的責任,給她一個良好的成長空間。隨後,華晨宇的工作人員迅速出面定性:「花花目前單身。雙方將在無婚姻關係的前提下共同撫養孩子、一起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
  • 左小青與富豪老公離婚後,10歲女兒長成了這樣:單親家庭的孩子註定艱難?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似乎都存在偏見。我遇到的最奇葩的例子,是鄰居家男孩和他女朋友感情很好,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了,可男孩媽媽卻堅決不同意,理由便是:那女孩來自單親家庭。那阿姨還憤憤然跟眾人說:那女孩父母是離婚的,單親家庭的小孩心理能健康?不能娶,絕對不能娶。我聽了覺得無語。
  • 29歲單親媽媽相親頻被拒:有個混血寶寶,要求身高180年薪50萬
    這麼好的條件,這位單親媽媽卻屢屢相親失敗,以致於怒發視頻質問:年薪50萬身高180的男生都哪去了?看樣子相親失敗是符合她條件的太少,是她篩選了別人,不是別人不要她。她對另一半的要求十分明確:身高180,這是底線,收入不能比她低,這很正常吧,所以要求月薪2萬—3萬,長得當然也得帥氣一點。人家對「帥氣」的要求也不算太高,抖森大家知道吧,比他差那麼一點點也是可以的。
  • 夫妻離婚會毀了孩子?並不是!單親爸媽這樣做,孩子一樣快樂長大
    林媛說,她見過媽媽的工作場景,也知道媽媽工作很辛苦,但覺得媽媽很厲害也很崇拜媽媽,長大後也想做一名律師。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在父母離婚後會迷失了人生的方向,無心學習甚至成為「不良少年」。單親家庭到底該如何去引導孩子好好成長?其實方法很簡單,無論何時,父母都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 如果鍾曉芹是單親媽媽,她能養出毛曉彤這樣的孩子嗎
    臨產還在賣湯圓,生的女兒被扔垃圾桶,媽媽果斷離婚獨自撫養孩子。迫於生計,也是想給曉彤更好的生活,曉彤媽媽賣過服裝、冰棍、元宵,有積蓄後開過美容院、歌舞廳,哪樣掙錢做哪樣,這大概就是媽媽吧。月子期的媽媽,要經歷剛生完孩子身體上的不適,每隔2-3小時給孩子餵奶,如果是高需求寶寶經常哭鬧還得哄,有老人幫忙的大部分會在這個階段經歷從未經歷過的婆媳矛盾,再遇上一個「媽寶男」真就是生不如死了。鍾曉芹離婚的時候說,幸虧沒孩子。
  • 「單親家庭」如何讓孩子健康成長?家長請留意,這3點方法不錯
    都說家庭環境與氛圍會影響一個孩子的成長;為了讓孩子們有更好的身心條件發展,許多家長不僅僅執著於給到孩子完整美滿的家庭,還會在工作上努力拼搏,為孩子圖個更好的經濟物質條件。但是,世界上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是那麼幸運的,他們很有可能出生在一個單親家庭之中或者在後期要接受單親家庭背景的這樣一個事實。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之下,孩子們難以獲得正常的成長環境,他們所要面臨的成長困難遠比普通的孩子多許多。笑笑就是生活在一個典型的單親家庭之中。在他年紀還很小的時候,他的父母因為關係不和而鬧離婚了。
  • 小童星阿拉蕾「年薪100萬」,只為供弟弟上學,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文|詩韻媽媽說起「崔雅涵」可能大家都不知道是她是誰?但是要是說起《爸爸去哪第四季》可愛呆萌的素人女孩「阿拉蕾」可能大家都會認識。節目中可愛萌趣,的阿拉蕾受到了大家的喜愛。年薪100萬,拼命「撈金供弟弟上學」的童星阿拉蕾,現在如何接戲接活動,接到手軟。可背後的苦衷只有「阿拉蕾」自己知道。令人羨慕的童星年薪100萬隻是為了「供弟弟上學」早早背負上了家庭重擔,實在壓力不小。懂事「阿拉蕾」背後,反應出怎樣的社會問題,「啃小族」如今的阿拉蕾已經7歲了,沒有了當年的可愛,卻多了孩子身上不應有的早熟氣息,她仍遊走在上學和商業活動間。
  • 「為了養活孩子,我一天打四份工」:單親媽媽到底有多無助?
    孩子是單親媽媽最大的動力。 一隻手養孩子,一隻手搬磚賺錢。 哪邊都不能放下。 女兒放學後,跟著媽媽一起加班到晚上10點。 等著等著,女兒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