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特琴,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最風靡的家庭獨奏樂器。道蘭、巴赫、魏斯等作曲家的魯特琴作品改編後,在當今古典吉他曲目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儘管魯特琴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復古音樂家們依然樂此不疲。2017年4月,這對在歐洲享有盛名的魯特琴二重奏將來到武漢和北京演出了,相信吉他愛好者們不會錯過。經過努力,我們爭取到了北京中山音樂堂少量的280元價位票源,以極優惠的價格(套票2張=380元)向愛好者們提供。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購票。
同時,楊雪霏和索舍爾在北京音樂廳的門票繼續在售,歡迎購票。不少購票者還在諮詢,統一答覆如下:門票不設快遞,預訂後憑訂票姓名、電話和「古典吉他資訊與賞析」平臺名,當天17:00以後在北京音樂廳門口大廳取票入場。
巴洛克音樂巨人:巴赫遇見魏斯—魯特琴二重奏之夜聆聽安東與安娜,如入巴洛克秘密花園,探尋遺忘在久遠年代清麗、瀟灑、靈動的魯特琴二重奏
演出時間:2017年4月16日19:30(周日)
演出地點:北京中山音樂堂
演奏家:安東與安娜(Anton Birula & Anna Kowalska)
票價:50、100、180、280、380、580元
「古典吉他資訊與賞析」代理280元票源(單張200元;套票2張380元)
(武漢演出時間:4月14日19:30,琴臺音樂廳。請自行聯繫購買。)
演奏會曲目
西爾維斯·萊奧波德·魏斯 (1686-1750)
a小調第15組曲 不忠 選自德勒斯登手稿
g小調第29組曲 選自德勒斯登手稿
g小調恰空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
法國組曲BWV814
田園曲BWV 590
交響曲BWV29/1006a
詠嘆調BWV1068
Silvius Leopold Weiss (1686- 1750)
Suite No.15 in A minor L』Infidele from Dresden Manuscript
Suite No.29 in G minor from Dresden Manuscript
Ciaccona in G minor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French Suite BWV.814
Pastorale BWV.590
Sinfonia BWV.29/1006a
Air BWV.1068
演奏家介紹
安東·貝如拉:蕭邦音樂學院魯特琴教授,羽管鍵琴、管風琴和古樂系主任,曾獲藝術攝影碩士,埋頭暗房時,聆聽了大量巴赫與魏斯,不可救藥地愛上音樂,拜師學藝,並邂逅安娜,意趣相投,攜手開啟傳奇音樂人生。
視頻欣賞: Bach Toccata BVW 540
安娜和安東的巴洛克魯特琴二重奏喚起了人們對於遺忘已久的魯特琴二重奏作品的注意。這兩位音樂家志趣相投,願意將魯特琴在最後的輝煌中留下的那些作品彰顯於世。他們曾首演並錄製了新近發現的弗郎索瓦·迪福的二重奏作品,並將馬蘭·馬雷的維奧爾琴作品改編成巴洛克魯特琴二重奏,並以此為基礎於2002年發行了《巴洛克魯特琴二重奏》這張唱片。此後,二人致力於探索其它各種古撥弦樂器的二重奏作品,尤其是巴洛克吉他和長頸詩琴。他們的另一套曲目"洞悉巴洛克"則展示了不同文化中對照鮮明的音樂風格:從偉大的義大利魯特琴和長頸詩琴演奏家A·皮奇尼尼與G·卡普斯貝格所創作的莊重嚴整的音樂作品,到最早的西班牙吉他大師G·桑斯與S·德·穆爾西亞情緒多變的樂風,以及法國巴洛克大師R.·德·維塞與F.·庫普蘭的憂鬱與感傷。
他們關於J.S.巴赫作品的計劃頗為龐大,既包括用魯特琴來獨奏小提琴和大提琴的作品,而且還對他其它樂器的作品加以改編,並用兩把24弦的巴洛克魯特琴來演奏。
他們近期還演奏了一套19世紀浪漫主義時期的吉他曲目,所用的吉他仿照19世紀制琴師雷恩·萊特(Rene Lete)所制的六弦吉他,並配羊腸弦,演奏了約翰·卡斯帕爾·梅爾茲、費爾南多·索爾、蕭邦以及拿破崙·柯斯特等人的作品。這套曲目中的亮點是改編自塞薩爾·弗朗克的著名管風琴作品《前奏曲、賦格與變奏》(作品Op.18)。
安娜和安東將這套曲目成功地帶到歐洲各地,足跡遍及奧地利、比利時、捷克、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荷蘭、立陶宛、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斯洛伐克、烏克蘭以及瑞典等地。
安娜·科瓦爾斯卡曾在荷蘭的海牙皇家音樂學院學習魯特琴,師從於佐藤豊彥和奈傑爾·諾斯。安娜勝任的曲目十分寬廣,包括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晚期以及19世紀的古吉他曲目。她對音樂的熱愛不僅局限於魯特琴,還學習並演奏古典吉他、鋼琴和小提琴。多方位的音樂背景促使她進行新的嘗試,超越巴洛克吉他、魯特琴及其它古彈撥樂器作品的局限。安娜的父親迪米蒂是演奏巴揚手風琴的業餘高手,對於女兒多方面的興趣也十分支持。事實上,很多不同的音樂風格都是經由父親介紹給她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安娜對凱爾特傳統音樂發生了濃厚興趣。她對英國六角手風琴和愛爾蘭小提琴的聲音可謂心心念念,並將其融入自己用魯特琴系列樂器演奏的巴洛克音樂之中。目前,安娜在波蘭比得哥煦的菲利克斯·諾沃維伊斯基音樂學院及華沙的蕭邦音樂學院任教,教授魯特琴和19世紀吉他演奏。
安東·貝如拉早年學習鋼琴和古典吉他。90年代初,他完成了藝術攝影專業課程,獲碩士學位。在攝影工作室的暗房裡,安東聆聽了大量的音樂作品,並為S.L.魏斯和J.S.巴赫的魯特琴作品所折服,滿懷熱情前往荷蘭和德國,在海牙皇家音樂學院師從佐藤豊彥,並在科隆音樂學院跟隨康拉德·永哈內爾,學習魯特琴。安東潛心研究現存的巴洛克魯特琴獨奏文獻,舉辦過許多場魯特琴獨奏會,曲目包括巴赫、魏斯及法國魯特琴家的作品。安東·貝如拉也是一位長頸詩琴演奏家,他與許多樂團合作,演奏了大量的長頸詩琴作品,尤其是17世紀義大利和英國作曲家的聲樂作品,及法國作曲家馬蘭·馬雷和安託萬·福克雷的維奧爾琴作品。安東·貝如拉現在波蘭比得哥煦的菲利克斯·諾沃維伊斯基音樂學院與華沙的蕭邦音樂學院教授魯特琴,同時擔任羽管鍵琴、管風琴和古樂系的系主任。
視頻欣賞:Folias Galegas by Santiago de Murcia
魯特琴二重奏發行的CD封面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微店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