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是進入娛樂圈的敲門磚,實力是得到觀眾認可的通行證,但要想出人頭地必須有人捧有資源有貴人提攜,否則大紅大紫遙遙無期。
近年TVB深受「離巢熱」的影響,佘詩曼、胡杏兒、鍾嘉欣、楊怡、陳法拉、徐子珊、李施嬅等當家花旦一個接一個離開。一方面導致了大臺陷入人才緊缺的局面,與此同時也給很多二三線上位的機會,高海寧便是其中之一。
同往年相比,今年TVB在捧人方面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女主角人數更多了,不再是過去那些熟悉的老面孔。湯洛雯、馮盈盈、高海寧還有鄧佩儀都開始擔正,「女配軍團」迎來集體爆發。
其中勢頭最猛的毫無疑問是高海寧,《殺手》尚未播完《迷網》便開播,一個人霸佔了八點半和九點半兩個黃金時段;隨後《反黑路人甲》熱播,緊接著大女主劇《C9特工》接檔。
短短三個月時間,一連播出四部劇,就算是昔日的一姐阿佘都未曾享受過這麼高規格的待遇。
隨著劇集一部接一部播出,高海寧的曝光度、知名度以及在三色臺內部的地位已然今非昔比。近來關於她有望拿視後的通稿屢見不鮮,甚至有港媒直言其「力攻視後寶座無人能敵」,呼聲相當高。
不過老話說得好「人紅是非多」,高海寧在聲名鵲起的同時,也遭受了不少爭議。第一點便是持續霸屏,一兩部還好,連著播四部難免令觀眾審美疲勞;同樣是捧,力捧和捧殺僅有一字之差,輿論評價卻是天壤之別。
再者她從入行起便走性感路線,演技夠用但相較於很多前輩仍有不小的差距,在同年齡段花旦裡也談不上出類拔萃。《反黑路人甲》裡她頻頻秀身材,似乎有走回老路之嫌,遭到吐槽並不意外。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說的就是這個理,既然要上位勢必得承受各種批評和質疑的聲音。好在高Ling心態不錯,還反過來安慰粉絲。
乍看之下,手握四劇的高海寧確實有爭一爭視後的資本,但仔細想想只是表面風光罷了,三個非常明顯的劣勢或將成為她封后最大的阻礙。
首先劇集數量雖多,質量沒說服力。四部劇中只有兩部是女一,《迷網》是小製作影響可以忽略不計,《C9特工》曾被壓箱底好不容易才出街,奈何播出幾集反響遠遠不如預期。至於《反黑路人甲》和《殺手》,她在演員表上的番位僅僅是女二、女三,分量稍顯不夠。
第二大劣勢是缺少臺慶劇傍身,要知道臺慶大劇女主角不是萬能的,卻是不可小覷的加分項。相較而言,蔡思貝和張曦雯分別拿下了兩部,黃智雯也有大熱的《使徒行者3》,這三位的競爭力顯然要更強一些。
再就是今年之前,她只在《婚姻合伙人》中演過一次女一號,更從未在臺慶拿過任何獎項。再看看她的幾位勁敵,李施嬅是上一屆「女喜」,蔡思貝是17年「女喜」得主,張曦雯年初剛拿了「飛躍進步女藝員」。
Mandy就更不用說了,一八年雖衝獎失敗仍包攬了「星馬雙料」。從未得獎一下子就頒給她「最佳女主角」,躥升太快未免顯得名不正言不順。
對高海寧來說,「女飛」、「女喜」或許是更切實的目標,「一口氣吃成個胖子」並非明智的選擇。當然最終的決定權在TVB和一眾高層手裡,願意捧誰就算是女二號一樣能越過女一拿獎,不願意捧哪怕你演得再好眾望所歸亦徒勞無功。只希望大臺能把獎盃給對了人,否則「萬千星輝頒獎典禮」的公信力將進一步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