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聲明:本文為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不過歡迎大家轉發到朋友圈~麼麼噠~
前天晚上,《極限挑戰2》終於迎來了本季的收官之戰。
孫紅雷聯袂黃磊捧哏逗哏,黃渤庾澄慶攜手搞怪,羅志祥同蔡依林上演姐妹情深,張藝興見林俊傑變羞澀boy,王迅給鳳凰傳奇拉小提琴,不負眾望地上演了一場好戲…
然而誰也沒有料想到,一夜醒來,登上微博熱搜榜第一的竟然是蔡依林。
小妹掃了一眼熱搜下的內容,幾乎都是在刷蔡依林與羅志祥《夠了》+《Play我呸》的表演到底有多燃,是如何召喚回當年的青春的…
想想時光也真是可怕,從03年的《看我72變》大紅到現在,都多少年了,怎麼蔡依林還在發專輯、開巡演、現場演出個沒停,難道是想變成樂壇常青樹嗎?
回想與蔡依林同期的,同樣在我們青春記憶中的女歌手們,隱退的隱退,嫁人的嫁人,大多都邁向了別的人生階段,唯有蔡依林,直至現在還一直在華語樂壇蹦噠。
在小妹的記憶裡,蔡依林與同期的幾大女歌手相比,其實是最不出彩的那個——聲音沒有孫燕姿的穿透力和爆發力,舞蹈沒有蕭亞軒的時尚感和律動感,情感沒有梁靜茹的溫暖細膩與治癒,整體來說是個各項數值都很尷尬的歌手。
然而誰也沒有料想到,十多年過去,在音樂的道路上堅持最久的,居然是這個天賦遠不及其他同儕的蔡依林。
在《看我72變》風靡大街小巷時,有人指著街邊電視裡的蔡依林,問過小妹:「為什麼這樣的人也能做偶像啊?」
老實說,雖然當時的唱片公司給蔡依林的定位為流行偶像,但當時的蔡依林無論是從外貌、嗓音、唱功都不具備太大的優勢。
(PS:蔡依林出道前舞蹈是零基礎)尤其在同期那些天賦異稟的歌手反襯下,蔡依林簡直是個黯淡無光的灰姑娘。
更重要的是,蔡依林有點木訥乃至遲鈍的個性,非常不適合需要不斷證明自己魅力的偶像。像蔡依林參加綜藝節目,永遠都是慢三拍的樣子…
參加《魯豫有約》,對陳魯豫的好多問題都答不上來。
和小豬參加《康熙來了》,在主持人丟出問題後常常沒反應,靠著綜藝感很好的羅志祥解圍救場,而她本人只會跟著傻笑。
甚至還因為她出了名的難訪,成為歐弟主持生涯中揮之不去的夢靨。
當年的蔡依林,作為歐弟主持時第一個採訪的藝人,一個不會問,一個回答很短,導致訪問根本聊不下去。歐弟為此傷心到哭,一度懷疑自己主持不行,並被這個問題困擾了很多年,甚至在時隔多年後蔡依林上《天天向上》時,歐弟仍心有餘悸。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不善於表達的蔡依林,卻在眾多強手中殺出重圍。
甚至有人感慨「流水的女歌手,鐵打的蔡依林。」
而在這個喜新厭舊、瞬息萬變的歌壇裡,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蔡依林十七年還依舊活躍在歌壇最前線?
早期的蔡依林確實是對唱片公司言聽計從的。出道便聽從公司安排,走「少男殺手」的路線,隨即大紅大紫,並繼續著公司的人設發了好幾張專輯。
之後的新唱片公司又想把蔡依林往少女偶像方向打造,於是蔡依林在《看我72變》又開始主打流行教主,從歌曲風格,內容,穿衣搭配等努力往少女偶像靠攏。
蔡依林所為人熟知的「努力」形象,其實也是唱片公司在《地才》演唱會為她傾力打造的,甚至《花蝴蝶》宣傳片中蔡依林為練芭蕾不斷旋轉的影像,也是「拼命三娘」形象的延續。
當了太長時間唱片傀儡的蔡依林,終於在專輯《Myself》後拒絕再收錄口水歌。隨後,蔡依林的《日不落》也成了她最後一首國民單曲。
唱片公司對蔡依林前期的精準定位,讓她制霸了多年臺灣女歌手唱片年銷量的冠軍。後期過於迎合市場的音樂,與泡泡糖公主形象的告別,讓決心自主做音樂的蔡依林收穫了高樂評的《Muse》和《呸》。
做流行商業產業鏈上的洋娃娃,讓蔡依林收穫了名利,卻沒有得到業內的認同。洋娃娃路線的戛然而止,也標識著蔡依林沒有靈魂的傀儡音樂的結束。
周杰倫作為華語樂壇千禧年後的時代象徵,他的音樂捆綁了整個80、90後的青春,幾乎沒有人會否認周杰倫早期創造的音樂有多麼現象級。
同樣,周杰倫為蔡依林量身打造的作品,也為蔡依林的音樂帶來了大量的傳唱度,無論是《布拉格廣場》、《說愛你》或是《倒帶》,哪一首不是膾炙人口到街知巷聞的大熱單曲。
所以談到蔡依林的成功,不可否認周杰倫的音樂給予了極大的幫助。
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蔡依林同樣也是周杰倫曾合作過的最成功的女歌手。周杰倫和許多人合作過,温嵐、LARA,卻沒有一個人能達到蔡依林的高度。
而在2005年「周侯戀」曝光後,蔡依林也選擇了從生活到音樂上,都與周杰倫做了徹徹底底的切割。
自此之後蔡依林的歌手生涯,再也與周杰倫這三個字無關。
如今,雙方早在周杰倫的2010超時代演唱會臺北站上用《給我一首歌的時間》冰釋前謙,男方坐穩了天王寶座,結婚有了女兒,女方也有了固定的男友,在華語舞曲的道路上一騎絕塵。
蔡依林和周杰倫在最好的時代裡相遇,是無法迴避的事實。美好或傷感,已經不那麼重要。
喜歡蔡依林可能不難,但要討厭蔡依林真是太容易了——抄襲、緋聞、買榜、炒作、整容、雜技、隆胸……
蔡依林人氣巔峰的那幾年,伴隨而來的是鋪天蓋地而來的負面。這其中有唱片公司包裝過度用力過猛的後遺症,也有蔡依林的形象定位問題。
華語樂壇情歌為天,大部分主流歌手都把音樂的重心定在情歌上,在那個還沒有廣場舞神曲概念的時代,可謂得情歌者得天下。
在對比之下,舞曲接受度就遠不如情歌廣泛了,除非是當年SHE或者王心凌那樣載歌載舞的少女路線。
如果主打性感,那暴露的服裝則會引起保守派們和直男癌的反感,形成默認對方放浪形骸、私生活混亂的刻板印象。
這種偏見也加深了蔡依林的招黑體質。就像08年豔照門爆發時,僅靠幾張在網上流傳的蔡依林與陳冠希合作的MV截圖,就把蔡依林捲入了豔照名單的嫌疑中。不堪其擾的蔡依林及公司就算發布聲明否認,但網絡的懷疑聲始終未消失。
而比這更廣為人知的是,被黑子稱為「淋淋」的蔡依林,才是在網上擁有著最豐富表情包和GIF圖的明星,跟我們的wuli韜韜比簡直不是一個量級。
—個走舞曲路線的女藝人,舞臺上的動作幅度本來就很大,只要放慢視頻一幀一幀篩選,很容易被捕捉到走光照或表情猙獰照。一旦有人刻意收集,後果可想而知。
「爾康」周杰、「塘主」張翰和wuli韜韜的表情包,大多是出自網友的調侃,並不存在太多的惡意。但針對蔡依林的部分黑子,很多是抱著最惡毒的動機在對其進行人身攻擊。
她的臺灣口音被特別挑剔出來,形成了一套「淋語」——你在網絡上所見的「天了嚕」、「惹!」、「沒錯轟」,都是來自於對她的調笑。
由於其他更惡毒的表情包太低俗,小妹在此就不展示了,但你只要了解「淋淋」這個稱謂來源於「淋病」的「淋」,其中的惡意之深不言自明。
小妹覺得,作為一個女生,不管她的內心有多強大,面對這種帶有性別侮辱的最粗鄙的攻擊,始終是無法做到坦然面對的吧?
但面對無數潛伏著的匿名鍵盤俠,單槍匹馬的蔡依林,還不湊巧是個嘴拙不善言辭的人,無法予以回擊的她又能做什麼呢?
在被媒體問及對這群網絡黑子的態度時,蔡依林曾回答:「翻他一個白眼就好了。」
在小妹看來,蔡依林為什麼能長紅?不僅僅是以上3點,還因為:
天賦平平的她,滿足了不同人對於明星的精神需求。
對粉絲而言,蔡依林是個女性的勵志楷模:她用肉身告訴你,只要努力,地才也能變天才,只要你跟她一起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你同樣可以變成讓路人閉嘴驚豔的花蝴蝶;
對路人而言,蔡依林是個實用的安慰劑:她不至於太優秀,不會太讓人感到自己與名人間的鴻溝,讓人覺得明星其實也不過如此,如果自己有機會,巨星似乎也不是件難事;
對黑子而言,蔡依林是個宣洩不滿的羔羊:明明資質平平,卻搶佔了比她優秀的人的資源,世間的不幸都源自這樣的人太多,所以就算把她踩在腳底,也一點都不覺得愧疚。
「鐵打」的蔡依林,正是這麼一個人人都需要的 「大娛樂家」。
蔡依林後來也明白了這個道理,她在接受採訪時曾說:
粉絲長期以來都很支持我,但是很奇怪,以前你就是不會覺得自己是成功的,一直覺得有人比你好。
看到報紙寫什麼標題,就往心底去。但是當你有一天想通的時候,才發現從學校開始,在成長中尋找認同的過程裡,就漸漸失去了兒時最初最原始的那種我就是想要這個玩具的自在與能量。你會擔心,別人怎麼看你,別人會不會覺得你是瘋子?
所以愈是長大,愈要懂得拋掉這些幹擾與規範。
於是,沒有靈魂的洋娃娃開始覺醒,蔡依林放棄撕掉已被世人緊緊貼在身上的標籤,開始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她慢慢拒絕公司塞給她的芭拉口水歌,試著打造概念性更濃厚的舞曲專輯;慢慢抹去歌曲裡周杰倫的痕跡,試著與更多其他優秀音樂人合作;宣告「小眾大眾我呸」,試著無視那些無聊的流言非議。
點擊以下連結,即可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管頂頂叫爸爸,披婚紗與未來兒媳比美...董潔,從兒子身上尋找缺失的愛,卻忘了他也需要父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