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體裡的那個傢伙》是韓國EchoFilm、THE PICTURES WITH A VIEW聯合出品的奇幻喜劇電影,由姜孝鎮執導,鄭振永、樸成雄主演。該片主要講述了黑幫老大張判水和高中生金東賢因為意外,靈魂發生互換的故事。該片於2019年1月9日在韓國上映。
《我身體裡的那個傢伙》這部影片全片貫徹了一種反差視角,從人物塑造開始,黑幫大哥和高中學生之間的差異已然明顯,將二人的身體對置,其反差效果是絕佳的,一個強硬,一個軟弱,一個叱吒風雲,一個在校園內經受著校園暴力。這種反差既可以為影片的喜劇元素服務,亦可以突出張力,最大化的加強影片效果,也為影片擴大了足夠的敘事空間。校園與社會,愛情與親情,各式各樣的經典韓國電影情節都被由此注入,在一個反差的前提下大膽的進行故事的敘述,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強化影片的戲劇衝突,但這也導致了影片的內容雜亂且節奏各異,時刻跳轉時而拖沓,這反而暴露了編劇和導演在功力上的一絲欠缺。
對於反差和對比的應用其實成為了這部影片的基礎,無論是在人物關係,還是後續略顯狗血的劇情設置上,反差都是一直存在的。例如交換了身體成為高中生的「大叔」,與舊時愛人之間的情感橋段,這在銀幕上構成了實際的「忘年戀」,鄭振永和羅美蘭兩位演員在年齡上相差了16歲,因此二人之間的情感戲份會在觀感上顯得詭異而又令人尷尬,這在實質上其實是對於愛情中外表與內在孰重孰輕的議題探討,但在表達上卻呈現出了一種俗套的狗血故事。因此可以說,某些羈絆其實並不用去刻意表達,有時言盡於此的效果要遠好於全盤託出。
正如上文所言,影片在插科打諢的基調下其實隱含了某些議題的表達和實際的社會現狀探討。首先便是關於愛情中的外表與內涵的問題,二人在保存了性格和能力的前提下完成了身份的互換,而緊隨而來的情感處理便觸及了愛情的核心問題之一,但在這個問題的回答上,導演的態度仍是模稜兩可的,並沒有給出實際的答覆,而是在反反覆覆跌宕起伏的人物關係和遭遇中進行了大量的行動展現,二人的感情破裂往事也因為身體的置換而被消解。其次便是關於校園暴力問題的探討,影片在一個全盤構築的大前提下,完整的展現了施暴者的動機和受害者的實際感受,施暴人可能僅因為受害者不敢反抗、好欺負而實施暴力行徑,《我身體裡的那個傢伙》對這一行為給出的反應是以暴制暴式的,甚至可以說,是「黑幫」式的一種反擊,主張用暴力去解決暴力,用強硬的態度去抵制校園欺凌,受制於影片的喜劇色彩,影片在對校園暴力進行探討時並沒有藉助嚴肅的氛圍,而是把受害者的回擊輕鬆化娛樂化,變成了喜劇元素的一部分。這種處理方式並不是現存的最優解,反而更像是為了充實內涵而強行置入韓國社會現狀的韓國商業片套路。
也正是這些套路的拼湊,影片《我身體裡的那個傢伙》可以被看做是一個特有商業電影模式影響下拼湊成的縫合體,無數為大多數人所熟知的韓劇特色都在片中有所展現,例如經典的靈魂互換模式:「大叔」與「宅男」性格逆轉、「野蠻女友」式的伴侶、校園暴力中所暗指的階級差異觀、底層敘事中的父愛母愛、車禍與煽情,這使得《我身體裡的那個傢伙》這部影片成為了一部經典的韓式流水線商業片,但從另一方面來講,片中人物的出色演技,對於現有社會議題的涉及,關於親情與愛情的表達,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韓國商業電影的成熟模式,即使是這樣一部流水線式的作品仍能保證上佳的水準,對各個要素的能夠成熟的進行雜糅處理,並且敢於進行擴大化的敘事,這都是值得去借鑑和學習的,就算是套路,只要用好了,仍然能夠打動人心,仍然能夠傳達情感。
最後是影片中的些許嚴肅部分,在《我身體裡的那個傢伙》這部影片中嚴肅的氛圍是極其少見的,但當這一部分出現後,會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單調節奏帶來的觀感疲憊,當男主的女兒遭受欺凌後,他從未重視過,從未經歷過的父愛情緒被激發,這也促使了他後來的一系列行為,在這個過程中,他將缺失的父親身份得以補全,並且意識到了因為社會身份而放棄愛情的錯誤行徑,雖然這樣的處理為主角完成了洗白,但這種行為所導致的影響卻是長久存在的,例如他父愛般的關懷在高中生的軀體加持下,被女兒認為成了是愛情中的追求,長期的父愛缺失使得這一點尤為明顯,她會更傾向於去尋找一名父親般的伴侶。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亦是廣泛存在的,這也從另一方面印證了,親情的重要性,而另一邊,「宅男」的父親卻盡職盡責,對兒子關愛有加,這兩位父親之間存在的差異其實正是一種嚴肅內涵的表達,影片借次提醒各位家庭中的父親,不要逃脫家庭責任,也不要組建「喪偶式」家庭。
一影一話 譜人生虛實
俱是覆舟風雨 書字可抵愁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戲劇與影視學
終南影話 電影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