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頻繁出現在各個熱播綜藝節目中,到處喊話籤人的「萌萌子」張萌,算是當今娛樂圈的一個話題不斷的焦點人物了。
作為演員,張萌給我們這代年輕人留下最深刻的童年記憶,應該是2010年《神話》的「小月/虞姬」這個角色。
這部劇當年在央視八套播出,創下了平均收視率3.13%、最高收視率4.13%的收視神話,此後更多次在央視頻道滾動播出,影響力和覆蓋面極廣。
而張萌對「虞姬」這個著名歷史人物的演繹,也是很多觀眾一致認可的最佳人選,甚至超過了很多比她名氣更大、或是資歷更深的前輩大牌女星。
筆者知道張萌這位女星的時間更早,因為我小時起就是周梅森老師的忠實書迷,2005~2006年,《我主沉浮》《我本英雄》這兩部周老師的經典之作改編成電視劇後,第一時間便先睹為快。
主演都是上海話劇界的真戲骨,陳逸恆、尹鑄勝、何麟、呂涼、黃麗婭、王靜……這些老師名氣或許不大,演技卻是業內公認的爐火純青,一翻他們的個人簡歷,全是話劇獎大滿貫或準滿貫,梅花獎/文華獎/白玉蘭獎/金獅獎拿了無數,
近年來,他們偶爾到《長安12時辰》這樣的熱播劇小試牛刀,飾演郭力仕(呂涼)、林左相(尹鑄勝)這樣的角色,不多的戲份,偶露鋒芒,精湛功底便令新一代觀眾刮目相看。
而當時年僅24歲的張萌,身份是「環球小姐中國區冠軍」,一個模特第一次演戲,就在這樣戲骨雲集的劇組,擔綱戲份頗重的女主角「陳明麗」,
然而,她居然沒有絲毫的怯場,對戲時發揮穩定自如,哪怕因為主創人員整體年齡偏大,她也特意化了最早年長十歲的「中年妝容」,但展現出的真實年輕活力,還是給這兩部的嚴肅正劇,增添了一抹青春亮色。
遺憾的是,當時涉案、反腐題材電視劇被限制播出,這兩部劇都進不了央視和一線衛視黃金檔,最後只能在地面頻道播出,也難以給演員自身帶來回報和後續資源。一直到2017年,反腐劇終於開禁,周老師新作《人民的名義》收視大爆特爆,竟成「十年劇王」,那早已是後話了。
因此,張萌錯過了處女作便「一炮而紅」,被廣大觀眾熟知的機會,《神話》的「小月」雖火,也只是三女主之一。而更多的主流正劇女主角的資源,一直是正統科班出身的同輩或前輩女演員壟斷著。
從2011年開始,靠著智慧型手機在全民範圍的大普及,那一批85後「流量小花們」,掀起「粉絲經濟」「飯圈文化」的大潮,一個個拍古裝/仙俠偶像劇崛起走紅,吸粉無數,也得到了製作方的青睞,更直接擠壓了整整一代80後女星的市場價值,也包括張萌在內。
這些年來,筆者一直覺得十分遺憾,因為看到這位身材、顏值、演技俱佳的女星,在自己演藝生涯的黃金年齡,只能主演一些沒多少水花的電視劇,在各種熱播電視劇演女二、女三號,
還時不時客串一些諸如14版《新神鵰》的「瑛姑」之類的角色,就這麼蹉跎歲月,事業未能獲得更大發展。
一直到這幾年,才了解到,張萌從拍攝《神話》時,結識了她的先生後,夫妻倆共同創業,努力將自家的「耀客傳媒」公司,十年時間從無到有,做到了如今的業內前茅,如今已經能獨立完成一部精品劇的製作了:
包括了《離婚律師》(吳秀波、姚晨主演)《女不強大天不容》(海清主演)《幻城》(馮紹峰主演)《安家》(孫儷主演)等一線明星出演的熱門劇目,
張萌自己出演了女二號的《安家》,平均收視率破2%,最高收視率破3%,基本鎖定了今年的「劇王」。
而雲集了電視圈幾乎所有一線明星的抗疫精品大劇《在一起》,耀客傳媒是僅次於上海廣播電臺的第二出品方,足見其現在的行業地位,確是多年艱辛,來之不易。
因此,此前很多張萌出演女二號、或是客串一個配角的戲,很大程度上為了公司的壯大,人脈的結交,作品的完美,她自己個人演藝前途上的發展,確實是被犧牲了的。
所以,哪怕是《安家》女二號「張乘乘」的人設如此糟糕,很多線上女星都不願接的角色,就因為是自己公司開的戲,她也接了下來,
一如前幾年接演了本公司另一部重點劇目,同樣是出軌渣女人設的《離婚律師》女二號「焦豔豔」一樣,甚至因此得了個「渣女專業戶」的外號。
而如2018年,《沙海》這部網劇的女主角「蘇難」,非自家公司的外戲,對作為演員的張萌而言,是很難得的機會,所以她甚至可以為此不做任何報價,一切服從劇組安排。
她的經紀人甚至在劇播出後透露,拍攝這部劇時,因為工作強度大,她自己又太拼,懷孕不到3個月的寶寶不幸流產了,而張萌只是向劇組請了一個星期的假,又繼續開始工作……
當下市場環境,女星的花期本就短暫,中年女演員的處境更是艱難,早早未雨綢繆,逐漸將事業重心轉移到幕後的張萌,反而憑出品人和公司老闆娘的身份,比年輕時有了更多的存在感與影響力。
2018年,張萌首次擔任主要製片人的《白髮》,小成本古偶網劇,贏得不錯收益,大賺一筆,沒有辜負她為此一年多沒拍戲,從初期選角到後期製作,每個環節盯緊把關的辛苦。
2020年,張萌製片的另一部《穿越火線》,更在男性遊戲迷中大受歡迎,豆瓣11萬人評出8.1分,還讓鹿晗將此前因《上海堡壘》丟失的口碑迅速撿回。
而張萌的行動力和幹勁同樣十足,為了爭取好演員的合作,為了處理拍攝時的各種意外狀況,每天都要吃三次安眠藥入睡,也是尋常之事。
而如今頻繁出現在多個綜藝節目中的張萌,也坦率公開地表示,自己參加這些節目,就是為了結識更多的優秀演員,邀約她們參加自己公司製作的電視劇,比如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就等於同時結交了29個姐姐,何樂而不為?
所以,如今的張萌,不止是在《演員請就位第二季》,正式以製片人的身份去考察參賽的選手,哪怕參加最新一期《快樂大本營》,看到一位出色的模型道具師,都立刻代表自己公司去公開挖人,只因「求才若渴」,確實已經成了她的本能習慣。
對張萌此舉,有些網友吐槽太膩煩,殊不知這正是一名職業、敬業的製片人和出品人的日常。
對張萌來說,被她喊話邀約過的這些藝人,就算一時沒有意向合作,至少也通過表示親近、迅速拉近了彼此關係,又何樂而不為呢?——如果說這是一種人設,請繼續。
而能夠看到童年時的女神,以這種方式延續自己的藝術生涯,甚至遠比年輕時更火,筆者同樣欣慰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