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明:發呆的美好

2021-03-05 正能量

文/陳道明

有30歲的朋友告訴我,他活得很焦慮。社會走得太深,你就會焦慮。能對生活多控制一點,焦慮就會少一點。

一天到晚在飯桌上跟人吃飯說話——說的話跟自己毫無關係,說的都是張三李四王二麻子,好消息、壞消息、真消息、假消息都得擱進去——你就是垃圾桶,你盛也得盛,不盛也得盛。擱這麼多垃圾,怎麼可能不焦慮?

朋友往往會問:你在家都幹嗎?我說什麼都沒幹,發呆呢。

我認為發呆是最放鬆的事,嘗試把自己腦袋放空,哪怕只有幾分鐘,其實也挺幸福的。

人生大部分是空白,人忍受不了空白就要往裡邊填東西,給自己加載。其實最好的事兒就是跟好朋友一起發呆,有一起發呆的瞬間,說明關係是多麼放鬆。

我們常常在與人接觸時讓自己撐著,都是怕話掉地上,話接話,趕快接起來,太累。

而且焦慮感很大一部分來自不自由。我覺得很多人達到「自由」的狀態是在「無能期」:退休了,社會不需要你了,年輕人不需要你了,孩子不需要你了。有人認為這是自由,其實那不叫自由。自由不是被拋棄,而是放棄。

我曾經在西北一個廟門口看到一副對聯:「在高處立,著平處坐,向闊處行,存上等心,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我一直在體會著它。「在高處立」是說可以站得很高看問題,「著平處坐」,踏踏實實,平等對人;「向闊處行」,就是說心胸要開闊,做事要變通,別走死胡同,存上等心,就是存善良的心,要自律,結中等緣,就是不拒人千裡之外,也不零距離接觸,中庸,「享下等福」,就是說要能吃苦。

這是一個很難達到的境界。

行而正難,思無邪難上加難。

正能量:meiriznl

關注點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發呆,是人心裡的思無邪
    圖片|暴走莫扎特-攝其實發呆也並非腦袋空空,有時它也可以是一種享受,是可以隨手拈來的及時行樂。
  • 64歲陳道明再度爆紅:你只看到他的清高,卻不曾看懂他的清醒
    陳道明被軟磨硬泡得沒法子,只好試試。於是,留著中分頭,一身民國書生意氣,恍如從書裡走出來一般,連錢鍾書都誇讚陳道明讓他看見了一個活的方鴻漸。陳道明也因《圍城》風靡大江南北,成為當年少女心中「最著迷的男人」。
  • 陳道明為什麼演啥都是陳道明?
    陳道明又演皇帝了。在《慶餘年》的前四集中,雖然慶帝的出場不多,但只要陳道明往那一坐。那個曾平定三藩,時常掛念著後山歪脖樹的康熙,就立馬開始在我腦子裡亂竄。我們常評價陳寶國、李雪健這樣的老演員,是「千面影帝」。而陳道明卻不同。因為不論演誰,他本身的氣質都在。
  • 陳道明婚姻現狀
    當那些自以為是大佬的人,把初出茅廬的女演員當「戲子」隨意擺弄,陳道明卻知道,她們首先是有尊嚴,有自我意願的人。 武漢疫情時,很多明星捐款金額被公布在網上,有人質疑名單沒有陳道明的名字,卻沒想到,陳道明早已用杜憲的名義捐了100萬。 好事,他一直在做,唯心而已,他並不屑於能否賺個好名。
  • 陳道明的故事
    作為演員來說,除了擁有突出的專業實力之外,更是需要和很多的演員或者導演等等進行合作,合作過這麼多的搭檔之後,馮小剛或者其他比較專業的導演,對於陳道明也是擁有著極高的評價,所以說在娛樂圈內,陳道明也是早就已經成為了能夠連導演都可以徵服的演員。
  • 陳道明:對弱者的態度是最真實的教養
    看看陳道明就知道了。陳道明從業34年,從沒有遲到過,從沒有卡過臺詞。在《末代皇帝》,陳道明花了四年的時間研究劇本,並從鏡子裡考察了角色的心理。眾所周知,陳道明有兩種他不拍的戲。一種是抗日神劇,另一種是偽歷史戲。曾經要求陳道明以亂七八糟的劇本高價拍攝,但陳道明說劇本太糟糕了,不接。
  • 陳道明之後再無康熙:心中的老戲骨陳道明
    其中,陳道明是我一直都喜歡的一位演員,心中真正的老戲骨,藝術家。陳道明飾演的康熙皇帝有帝王的風範,正是廣大觀眾心中康熙皇帝原本應有的模樣。陳道明的康熙,一言一行,舉手投足之間都把帝王的氣質都充分展現了出來。演員演好一個角色很簡單,但能有皇帝本人的氣質,卻沒有那麼簡單。
  • 發呆攻略:現代人的保命技能
    於是我開始發呆,有時候是看著斑馬的屁股發呆,有時候是看著獅子發呆發呆發呆,又稱走神、發愣,常見於上數學課,聽講座,聽英語聽力等場景。發呆是介於生與死之間的第三種狀態,你的肉體還活著,精神卻已經死去了。發呆並不是人的獨有行為,電腦也會發呆。
  • 韓國舉行奇葩發呆比賽:不準笑不說話,勝出者誰也想不到!
    如今,在這個急劇發展的時代,現代人的生活忙碌奔波,很多人每天都在為了自己和家人能過上更好的生活在咬咬牙努力著、堅持著,很少有人能停下腳步來感受歲月美好。然而,儘管工作、生活這麼忙碌,還是有不少人都渴望能稍微歇一會兒,很多人是一逮到機會就開始放空自己,什麼都不想,就只是發呆,便十分美好。儘管發呆的這個當兒,時間一直永不停歇地在往前走,但是很多人還是很享受這種腦子裡空空如也,表情凝滯的片刻。這不,有些國家的人甚至是更會玩兒,就比如韓國舉行奇葩發呆比賽:不準笑不說話,勝出者誰也想不到!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陳道明:當年考中戲只是為了談戀愛
    陳道明:去中戲是為了談戀愛許多人都以為,陳道明是戲痴、老藝術家、熱愛表演的男神,但陳道明本人卻從未承認過這樣的稱號。他在採訪中強調,表演只是他的職業,「我沒愛上過表演,也從未說過表演是我血液中的一部分這種話。」在陳道明看來,他會走上表演這條路和理想無關,只是命運的安排。
  • 陳道明的「風流歲月」
    當同齡人都在玩彈弓、掏鳥窩時,陳道明就呆在家裡畫畫、寫字,不料這一弄,反而出其不意地收穫了另一番天地。 因為字畫手藝好,陳道明成了學校的「牆報能手」,大小節日的標語都交給他來辦。這拋頭露面的機會一多,他出眾的顏值,就被廣大師生們記住了。
  • 陳道明的「風流歲月」
    於是有人跟她推薦了陳道明,或許是陳道明的《末代皇帝》太深入人心了,一想到他就想到了威嚴的帝王溥儀,於是黃蜀琴否掉了這個建議。 直到一次會議上,黃蜀琴見到了陳道明,她想:這不就是方鴻漸嗎?或許是因為陳道明確實是下了苦功夫,1990年,《圍城》開播,陳道明立即獲得無數讚揚和獎項。 就連錢鍾書先生看了,都忍不住特意寫封信給陳道明說:「你讓我看見了一個活的方鴻漸。」
  • 陳道明拒演《圍城》,與錢鍾書聊2小時感嘆:文化面前你狗屁不是
    1990年,由陳道明、英達、呂麗萍、李媛媛等人領銜主演《圍城》在中央一套首播,並在之後的幾十年反覆重播,讓這部經典作品家喻戶曉。飾演男主角的陳道明,也因這部戲奠定了他在演藝界的重要地位。一次會議,陳道明也來參加。黃蜀芹瞄了他幾眼,就看到他身穿白襯衣, 濃眉大眼,半張著嘴發呆,似笑非笑,舉手投足間頗有知識分子的風骨,有股民國文人的氣質。黃蜀芹當即決定,就是他了,方鴻漸非他不可。誰知道,對於黃蜀芹的邀請,陳道明直接給拒了。
  • 陳道明曬億萬豪宅,光物業費就要10萬,足不出戶就能打高爾夫
    陳道明曬億萬豪宅,光物業費就要10萬,足不出戶就能打高爾夫說起陳道明相信大家與我一樣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他出演的《康熙王朝》這部影視作品可以說算的上家喻戶曉了,播出後陳道明這個名字就紅遍了大江南北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 陳道明用演技來告訴你,陳道明憑什麼出演抗疫《在一起》
    陳道明本來沒打算去,但奈何,因為同學的緣故就去了。有時候就是這樣,有心栽樹樹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同學沒有被看中,陳道明卻進去了。後來,陳道明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進入了表演進修班。1984年,陳道明的機會來了,在電視劇《末代皇帝》中陳道明飾演了年輕時期的溥儀。這部短短28集的電視劇,因為各種原因而拍了4年,於是陳道明便研究溥儀這個角色整整4年。
  • 終於有個正當理由發呆了!國家衛健委:建議每天發呆5分鐘
    別緊張發呆不僅不是件壞事還可以幫助緩解壓力、調節情緒...發呆是人的大腦對於外界事物進行調節的一種應激反應,是不經意間出現的一種自發的安靜狀態,屬於自我保護和調適。從生理學角度來看,發呆會引起機體的鬆弛反應,這是一種導致交感神經系統普遍降低的綜合性下丘腦反應。
  • 「國寶級演員」陳道明的流金歲月
    據說,某日陳道明在家裡叨叨地念著臺詞,後背都被汗浸透。太太怕他中暑,想幫他脫長衫,誰知陳道明脫口而出:「你要做什麼,蘇小姐?13歲的時候,陳道明就把陳格送去英國留學。陳道明一眼相中,據說因為她和陳道明的夫人杜憲年輕時很像。
  • 陳道明曬上億豪宅,足不出戶就能打高爾夫,裝修堪比穿越劇
    這部影視作品可以說轟動當時真的是家喻戶曉的作品,因此陳道明在我們的心裡佔據深深的地位。,在演藝圈中也有著很高的地位,大家都知道陳道明在圈中的人緣一向都很好,他為人也很政治,很早之前就有網友扒出陳道明上億豪宅,相信大家也非常好奇,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清高的陳道明遇到錢鍾書,稱「瞬間覺得自己很可憐"
    世人皆醉我獨醒的「陳道明」,終於實至名歸的成為中影協會主席陳道明當選中國電影協會主席這一消息瞬間火上熱搜,熱評中一片祥和更有甚者稱這是「實至名歸」,確實是陳老師演活了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沒有狂妄自大,一直淡泊名利,用心鑽研演技
  • 葛優VS陳道明,他倆湊到一起,隨便聊什麼都是戲
    在影視圈,葛優和陳道明都以演技精湛著稱。只要有他們倆個參演的影視作品,無不成為螢屏經典。生活中,陳道明和葛優是很好的朋友,經常一起出席活動和訪談。陳道明和葛優的第一次熒幕合作,是在1990年播出的電視劇《圍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