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畫手塚治虫

2021-02-28 遊畫的耳東東

寫這個世界動漫家系列,我到今天一算,已經是第17位了,這裡面畫了好幾位爹了,都是什麼什麼之父。

今天畫到手塚治虫,他是日本的動漫之父。

這爹厲害,比78歲生第七個孩子的齊白石還厲害。手冢生的孩子個個是蜚聲全球的明星,且多的數不勝數。一生生這麼多的明星孩子,這就不是一般的爹了。在動漫王國的日本,他被稱為動漫之神,這就是神爹:

看看這裡是手塚治虫的部分孩子,有好孩子壞孩子鬼孩子熊孩子神孩子爺爺孩子狗狗孩子獅子孩子……真是啥孩子都有,漫畫家就是想生什麼孩子就有什麼孩子:


手冢一生只活了60歲,卻畫了近50年,在生命走到盡頭的那一刻,還在叫護士,給我一支筆。

這就是神:



網上手塚治虫的文字圖片資料多如飛蟲,無處下手,就從他的神說起吧:


神一樣的作品數量:

手塚治虫一生所創作的漫畫作品高達15萬頁。15萬,我們坐家裡查15萬張大鈔,也得把你數到手腳眼球連板凳腿都得抽筋。且他的畫都是一頁多格漫畫,不是一頁一張畫,下面這畫就是一頁:


手塚治虫所留下的創作近千種。原先在講談社發行過《手塚治虫漫畫全集》,共三百卷。在他過世後又花了10年,追加了一百卷。而現今《手塚治虫漫畫全集》總共四百卷,使他成了全世界最多著作的漫畫家。去世時,他尚有3部漫畫連載未完結:

部分作品:

神一樣的創作精神:

他在巔峰期間曾同時執筆13部漫畫作品連載,由於工作量大,他隨時攜帶稿紙,在旅行途中的飛機上、汽車上也繼續作畫,他每天只睡不到4小時,有時一天可畫50頁漫畫,速度驚人。他也曾3天3夜毫無睡眠連續畫個不停,即使同時創作漫畫和製作卡通動畫如此地忙碌,也不停歇。

他每年仍抽空看300部電影,因為電影是他靈感的泉源。他曾笑稱漫畫是他一生的老婆,而卡通是他一生的情人:


他來到這個世界上,似乎就是帶著漫畫的使命。十幾年後,他就開始了他漫畫人生:


他的狀態永遠都是在工作檯上:

手冢一生都沒有離開過這個書桌,直到他的去世後的25年,人們還從他的抽屜中發現了未完成的手稿:

神一樣的名字:

手塚治虫原名手冢治,因為愛蟲,就叫手塚治虫。後來當了醫生,應該叫手冢治病,再後來畫漫畫,應該叫手冢治畫。

愛蟲不是口頭上的,專門有他畫的書:


照片就是手冢少年時代全副武裝捕蟲的打扮:


手冢對蟲的熱愛及觀察的細緻和痴迷,用人性化漫畫手法來表現,對他日後創作漫畫起了決定性作用:

手塚治虫把收集來的蟲標本分析得這樣細緻,足見這蟲真的是全讓他給治了:

神一樣的轉身:

手冢是大阪大學附屬醫學院畢業,後學到了醫學博士,卻來了個轉身,放下嚴謹的手術刀,換上浪漫的漫畫筆,並為此奮鬥一生。

聖保羅醫學博士畢業的蘇格拉底踢成了世界球星,愛丁堡醫學大學畢業的柯南道爾寫了《福爾摩斯》,羅格這個醫學博士當了國際奧委會主席,切格瓦拉這個布宜諾斯愛麗斯大學醫學院畢業的高材生不想當醫士,拿起槍鑽進了叢林當起了烈士……

想想那些大神們的選擇,也就理解手冢的神選擇了:


神一樣的《鐵臂阿童木》:

來段音樂吧:



《鐵臂阿童木》是手塚治虫的首部連載作品,於1952年至1968年首次於「光文社」的《少年》漫畫雜誌連載:


《鐵臂阿童木》在1960年代製作電視動畫,在1963年至1966年於日本富士電視臺播放,並取得全國平均30%的收視率佳績。是日本第一部黑白版TV動畫。其後此片被譯成英文版本,並銷往世界各地。NTV在1980年重新繪製了阿童木。同年12月中央電視臺引進黑白「蟲制」版的《鐵臂阿童木》,阿童木也是最早引進內地的日本動畫。



富士電視臺在2003年第三次重繪《鐵臂阿童木》:


2009年的3D版阿童木,我卻喜歡不上它了:


《鐵臂阿童木》作為日本漫畫的經典,影響力和地位不輸給米老鼠、唐老鴨,為世界漫壇的典範。中文簡體版是由日本手冢株式會社正式授權,由漫友文化傳播機構重新上色出版,這是中國人的福氣。

金城作為《鐵臂阿童木》及《我的孫悟空》簡體中文版的出版人與日本動畫協會會長、手塚治虫公司董事長松古孝徵一起啟動《鐵臂阿童木》及《我的孫悟空》簡體中文版的全球首發:


神一樣的手稿:

手冢一生都在畫手稿,他的心血和生命全部都體現在這些手稿上。

這是他小學二、三年級的手稿:

這是不久前發現的散落民間他的6幅手稿:

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還在他的《我的孫悟空》的動畫手稿上。

這是他的15萬張手稿的展覽版:

這本《原稿的秘密》我四年前看過了,的確有很多鮮為人知的創作背後的秘密:


手冢擔心萬一遇到火災,而把手稿放入一巨大的鐵製保險柜中,這是《巖松看日本》採訪手冢工作室的原稿保險柜:


神一樣的《森林大帝》:

日本第一部彩色TV動畫,是手塚治虫的《森林大帝》,這是手塚治虫1965年的作品。我們大多是從小人書看到的:

TV版《森林大帝小雷歐》,還有那首人人會唱的雷歐之歌:


作為日本歷史上的第一部彩色動畫片,對非洲大森林的美麗描繪豐富動人,雄偉跌宕的背景和插曲音樂也為這部動畫增色添彩。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評判,《森林大帝雷歐》在當時的創作環境下一鳴驚人:

神一樣的思想:

手塚治虫主要是漫畫作品中都些帶有人性的哲學思想。他強調「不尊重生命與忽視精神世界的科技發展,一定導致人類和地球的滅亡」:

重視「生命」和「心靈」是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給後世的啟示:

手冢的作品不計其數,他的精典作品編幾天都編不過來。如我看過的《怪醫黑傑克》《三眼童子》《火鳥》《我的孫悟空》等等,太多了:



神一樣的告別:

我很幸運地搜刮到一張手冢1988年11月10號在上海參加國際動畫電影節的照片。這也是能找到的手塚治虫最後一張照片了。這時他已經是胃癌晚期,人瘦得離了譜,他再次抱病來上海,是因為他的動畫啟蒙是來自上海的動畫《鐵扇公主》,這次來也是向他敬仰的萬籟鳴告別:


回國後,手冢以超乎想像的毅力堅持完成了動畫片《我的孫悟空》的草案,並在扉頁上寫下了「這是我的孫悟空」的字樣。以這部作品為自己短暫而漫長的漫畫生命畫上了最後的句號。手冢也是用這部作品,向遠在中國的萬籟鳴道別。

從上海回去,僅僅四個月後的1989年的2月9號,手塚治虫就離開了他一生熱愛和無比眷戀的漫畫,如他的作品《火鳥》一樣,永遠地飛向了另一個世界:



手冢一生創造了無數的奇蹟,如他在《怪醫黑傑克》中所說,「奇蹟不會降臨在沒有希望和信仰的人身上。」

同時,他還有一句至理名言:「人生就如同一條漫長的道路。一個個障礙就如同一道道高牆。翻過一道後,又有一道更高的牆等著我們努力去攀越。 短暫的一生中,又能爬過幾道牆呢?」

根據他的同名漫畫作品改編的電影《大都會》,生死之界:


手冢是神,是在於他有任何人無法逾越的高度:

手塚治虫先生的自畫像:

我畫手塚治虫先生,是帶著崇敬和懷念的心情去畫的。畫任何人,從來沒有今天畫他這樣激動過,我把他畫成阿童木的形像,也如他畫的那樣,開足馬力,越過遼闊星空,繼續追尋你的夢想吧。

漫畫家的夢都要比一般人的更遙遠和廣闊,或許也更不靠譜:


相關焦點

  • 「氣一氣」動漫藝術家 —— 日本動漫之父:手塚治虫
    今天,我們來說說:日本動漫之父——手塚治虫 的軼事。以下內容由肖像漫畫家耳東東老師提供:寫這個世界動漫家系列,我到今天一算,已經是第17位了,這裡面畫了好幾位爹了,都是什麼什麼之父。今天畫到手塚治虫,他是日本的動漫之父。這爹厲害,比78歲還生第七個孩子的齊白石還厲害,他生的孩子個個是蜚聲全球的明星,且多的數不勝數。
  • 手塚治虫 | 他被譽為「日本動漫之父」
    手塚治虫,本名手塚治,1928年11月3日生於大坂府豐中市。9歲時開始他的第一本漫畫創作,11歲時迷上昆蟲,替自己取了「治蟲」的筆名。在18歲那年開始了「新寶島」的漫發創作迄今已有千種作品,15萬頁的漫畫完成,手塚治虫的創造力驚人,被日本人譽之為「漫畫之神」。歷任日本漫畫家協會理事、日本動畫協會會員、日本筆會會員、日本科幻作家俱樂部會員等,卒於1989年2月9日。
  • 手塚治虫成名作《新寶島》誕生記
    一次,他在朋友的介紹下,結識了初出茅廬的手塚治虫,兩人一見如故,十分談得來。手冢經常去俱樂部參加聚會,拿出自己的漫畫手稿請酒井批評指點。酒井對手冢的畫風十分欣賞,特別是其中《老爹的寶島》,看後令他印象深刻。酒井當時在主編漫畫刊物《Hello·漫畫》,遂向手冢約稿,兩人的接觸愈發頻繁。1946年8月28日,酒井七馬鄭重拜會了手塚治虫,提出兩人合作,將《新寶島》正式漫畫化。
  • ...漫畫|東京|日本共同社|怪醫黑傑克|手塚治虫|日本|手冢真|paidon
    據日本共同社26日報導,本周三,據某項目贊助商介紹,模仿《鐵臂阿童木》漫畫作者手塚治虫的藝術風格、由人工智慧繪製並設計的新漫畫將於本周出版。據該項目的啟動者、內存晶片製造商Kioxia Holdings Corp.介紹,這款名為《Paidon》的漫畫將於本周四在漫畫周刊《Morning》上發行,它是由AI創作的,AI分析了手塚治虫的65部作品,包括《火之鳥》和《怪醫黑傑克》等經典作品。報導指出,通過對手塚治虫作品的分析,AI生成了人物設計和基本的故事線,然後由專業的創作者加入服裝、對話等元素來完成作品。
  • 一位老者 —— 手塚治虫
    手塚治虫:原名塚治蟲(1928年11月3日-1989年2月9日)漫畫家、動畫製作人,現代日本動畫的創立者之一,被譽為日本的漫畫之父、動畫之神,今天是這位老者的誕辰
  • 日本漫畫之父 現代動畫開創者 手塚治虫
    "動漫藝術家"第六期——手塚治虫1928年11月3日,誕生於大阪府豐中市,原名手冢治,因喜愛昆蟲,他在後來創作中給自己取了手塚治虫的筆名。15歲時,手塚治虫觀看了《鐵扇公主》,在"萬氏兄弟"一期中有介紹過這部動畫,萬氏兄弟的作品對手塚治虫也是影響不小。1945年,17歲的手塚治虫進入大阪大學附屬醫學專科部開始學醫,更是獲得了醫學博士的學位,之後棄醫從畫很是有魄力。
  • 日本動漫的引領者——手塚治虫
    在早期的《鐵臂阿童木》的製作中,手塚治虫大量的使用了有限動畫形式,並運用了簡單的五官變化的靜幀來降低成本。在利用重複幀和光影的模糊處理,製作出來的動畫形式的成本降低了很多。當然在劇情和故事的變化中,手塚治虫改變了當時大部分東映和迪士尼起承轉合的故事風格。
  • 從手塚治虫的戰爭孤兒多羅羅到荒木飛呂彥的單親之子迪亞哥布蘭度
    昭和40年的1965年,兒童漫畫界三巨頭之一的馬場登,對手塚治虫說了這樣一番話,「我呀,已經厭倦兒童漫畫了,兒童漫畫變化太大,已經不是我能勝任的世界了,我還是去畫青年漫畫好一點。」與迪士尼的見面,讓手塚治虫決心將漫畫作品的世界觀更加國際化,令手塚治虫做出改變的另一點就是世博會中的戰爭孤兒,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親歷者,少年時期的戰爭經歷讓手塚治虫的作品中有大量反戰要素,而紐約世博會的戰爭孤兒引起了手塚治虫的共鳴。
  • 這次「娘化」怎麼不靈了:手塚治虫筆下的經典形象被娘化後引起強烈反對
    在《怪醫黑傑克》動畫版中,黑傑克被問及為什麼不去除這塊異色皮膚的時候,做出了這樣的回答:「這塊皮膚對我來說,是任何皮膚都無法取代的,好朋友的皮膚。」這些疤痕和不同顏色的皮膚,不是黑傑克的外貌上的一部分,是黑傑克這個角色的一部分。
  • 手塚治虫《火鳥》國內首次出版,被譽為日本漫畫界至高經典
    小學四年級時突發奇想,確定了「手塚治虫」這個筆名。1945年,大阪大學附屬醫學部入學,1951年畢業,1953年取得醫師執照,1961年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在學習醫學的同時也在一直都在進行漫畫的創作。1946年,他發表了《小馬的日記》(少國民新聞),從此以漫畫家身份出道。此後手冢發表了《森林大帝》《鐵臂阿童木》《怪醫黑傑克》《火鳥》《三個阿道夫》等作品。
  • 手塚治虫逝世30周年,願《多羅羅》將他的神話延續
    手塚治虫的《多羅羅》講述了一個具有神話結構性的故事,而我們也希望,手塚治虫與《多羅羅》的神話繼續延續下去。因此,在手塚治虫逝世30周年忌日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裡,筆者也希望能夠與各位喜愛多羅羅、喜愛手塚治虫的朋友們談談《多羅羅》的故事、動畫《多羅羅》的表現力、以及對《多羅羅》的改編。
  • 手塚治虫的《火鳥》讓你明白,永生對於人類是致命詛咒還是終極幸福
    是的,手塚治虫正是被人們尊稱漫畫之神的男人。手塚治虫1928年11月3日出生於大阪府豐中市。手冢從孩提時代起就喜歡昆蟲,擅長畫漫畫。小學四年級時突發奇想,確定了「手塚治虫」這個筆名。1945年,大阪大學附屬醫學部入學,1951年畢業,1953年取得醫師執照,1961年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在學習醫學的同時也在一直都在進行漫畫的創作。
  • 手塚治虫給有志成為漫畫家的人的基本忠告
    【編者按】日本漫畫大師手塚治虫,一生留下了《火鳥》、《森林大帝》、《鐵臂阿童木》等名作。《誰都可以畫漫畫!手塚治虫大師班》是傾注他一生創作心得的一本書,融入了他的幽默自述和漫畫技巧幹貨。該書中文版近日出版,澎湃新聞經授權摘錄其中第一章的部分段落,是手塚治虫給那些立志要成為漫畫家的人的一些基本忠告。
  • 手塚治虫的房間,何以成為漫畫家的「聖地」?-虎嗅網
    「搞笑漫畫之王」的赤冢不二夫在內的,當時日本最有名的漫畫家們齊聚一堂,舉行了一次特殊的公寓拆除紀念會。從它建成到拆除的不到三十年間,這裡曾經居住過手塚治虫,寺田博雄,藤本弘和安孫子素雄,還有森安直哉,石森章太郎和赤塚不二夫等先後近二十位日本漫畫家,誕生了包括《鐵臂阿童木》在內的數十部日本經典漫畫作品,堪稱當之無愧的「漫畫聖地」。而它成為「聖地」的起點,自然是從手塚治虫搬進去的那天開始的。
  • 恐怖,腦洞與諷刺:手塚治虫的短篇怪奇漫畫 | 播客更新
    那就是手塚治虫的短篇漫畫。節目昨天晚上已經更新了,發布後不少朋友第一時間前來支持。所以首先務必感謝下各位朋友。也感謝荔枝、蜻蜓、喜馬拉雅、網易雲等各大音頻平臺編輯老師的鼓勵和推薦。馬和馳會繼續努力,堅持把節目做下去。那麼這次我就不多廢話了,咱直接進入主題吧。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掃碼收聽,時間軸和重點信息一併給大家奉上。
  • 通過考核能睡手塚治虫的房間?這棟小破樓是漫畫家的「梁山泊」
    (「塚」同「冢」),《哆啦A夢》和《笑面推銷員》之父藤子不二雄組合,《假面騎士》的作者石森章太郎和被譽為「搞笑漫畫之王」的赤冢不二夫在內的,當時日本最有名的漫畫家們齊聚一堂,舉行了一次特殊的 而它成為「聖地」的起點,自然是從手塚治虫搬進去的那天開始的。
  • 我的英雄學院漫畫下架,手塚治虫道出真理
    自昨天起,二次元界鬧得最沸沸揚揚的事件當為《我的英雄學院》作者崛越耕平的命名風波莫屬。「真正愛國的年輕人,即便是日本動漫遊戲的鐵桿粉,也會在大是大非面前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今天藉此機會來理性分析動漫《我的英雄學院》存在的一些問題。
  • 手塚治虫的消防安全海報
    1979年3月,新宿京王百貨防災展覽活動中,展出了「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繪製的十張消防安全海報。
  • 日本的漫畫之神——手塚治虫
    他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手塚治虫先生。手塚治虫(てづかおさむ)1928年出生於大阪,本名手塚治,因為自幼喜歡昆蟲,他為自己取了「手塚治虫」這個筆名。1945年,升入大阪帝國大學(今天的大阪大學)附屬的醫學專門學部,1951年畢業,並在1952年取得醫生執照,之後又在1961在奈良縣立醫科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
  • 手塚治虫的《多羅羅》才沒這麼簡單!
    手塚治虫借《多羅羅》發問。而答案,其實他早就知道。手塚治虫的「戰爭」1928年出生的手塚治虫,是戰爭的親歷者。他自傳式的動畫作品《手塚治虫物語——我的孫悟空》中,記載了他的戰爭經歷。世界和平手塚治虫從不吝嗇在作品中表達自己對「和平」的嚮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