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個世界動漫家系列,我到今天一算,已經是第17位了,這裡面畫了好幾位爹了,都是什麼什麼之父。
今天畫到手塚治虫,他是日本的動漫之父。
這爹厲害,比78歲生第七個孩子的齊白石還厲害。手冢生的孩子個個是蜚聲全球的明星,且多的數不勝數。一生生這麼多的明星孩子,這就不是一般的爹了。在動漫王國的日本,他被稱為動漫之神,這就是神爹:
看看這裡是手塚治虫的部分孩子,有好孩子壞孩子鬼孩子熊孩子神孩子爺爺孩子狗狗孩子獅子孩子……真是啥孩子都有,漫畫家就是想生什麼孩子就有什麼孩子:
手冢一生只活了60歲,卻畫了近50年,在生命走到盡頭的那一刻,還在叫護士,給我一支筆。
這就是神:
網上手塚治虫的文字圖片資料多如飛蟲,無處下手,就從他的神說起吧:
神一樣的作品數量:
手塚治虫一生所創作的漫畫作品高達15萬頁。15萬,我們坐家裡查15萬張大鈔,也得把你數到手腳眼球連板凳腿都得抽筋。且他的畫都是一頁多格漫畫,不是一頁一張畫,下面這畫就是一頁:
手塚治虫所留下的創作近千種。原先在講談社發行過《手塚治虫漫畫全集》,共三百卷。在他過世後又花了10年,追加了一百卷。而現今《手塚治虫漫畫全集》總共四百卷,使他成了全世界最多著作的漫畫家。去世時,他尚有3部漫畫連載未完結:
部分作品:
神一樣的創作精神:
他在巔峰期間曾同時執筆13部漫畫作品連載,由於工作量大,他隨時攜帶稿紙,在旅行途中的飛機上、汽車上也繼續作畫,他每天只睡不到4小時,有時一天可畫50頁漫畫,速度驚人。他也曾3天3夜毫無睡眠連續畫個不停,即使同時創作漫畫和製作卡通動畫如此地忙碌,也不停歇。
他每年仍抽空看300部電影,因為電影是他靈感的泉源。他曾笑稱漫畫是他一生的老婆,而卡通是他一生的情人:
他來到這個世界上,似乎就是帶著漫畫的使命。十幾年後,他就開始了他漫畫人生:
他的狀態永遠都是在工作檯上:
手冢一生都沒有離開過這個書桌,直到他的去世後的25年,人們還從他的抽屜中發現了未完成的手稿:
神一樣的名字:
手塚治虫原名手冢治,因為愛蟲,就叫手塚治虫。後來當了醫生,應該叫手冢治病,再後來畫漫畫,應該叫手冢治畫。
愛蟲不是口頭上的,專門有他畫的書:
照片就是手冢少年時代全副武裝捕蟲的打扮:
手冢對蟲的熱愛及觀察的細緻和痴迷,用人性化漫畫手法來表現,對他日後創作漫畫起了決定性作用:
手塚治虫把收集來的蟲標本分析得這樣細緻,足見這蟲真的是全讓他給治了:
神一樣的轉身:
手冢是大阪大學附屬醫學院畢業,後學到了醫學博士,卻來了個轉身,放下嚴謹的手術刀,換上浪漫的漫畫筆,並為此奮鬥一生。
聖保羅醫學博士畢業的蘇格拉底踢成了世界球星,愛丁堡醫學大學畢業的柯南道爾寫了《福爾摩斯》,羅格這個醫學博士當了國際奧委會主席,切格瓦拉這個布宜諾斯愛麗斯大學醫學院畢業的高材生不想當醫士,拿起槍鑽進了叢林當起了烈士……
想想那些大神們的選擇,也就理解手冢的神選擇了:
神一樣的《鐵臂阿童木》:
來段音樂吧:
《鐵臂阿童木》是手塚治虫的首部連載作品,於1952年至1968年首次於「光文社」的《少年》漫畫雜誌連載:
《鐵臂阿童木》在1960年代製作電視動畫,在1963年至1966年於日本富士電視臺播放,並取得全國平均30%的收視率佳績。是日本第一部黑白版TV動畫。其後此片被譯成英文版本,並銷往世界各地。NTV在1980年重新繪製了阿童木。同年12月中央電視臺引進黑白「蟲制」版的《鐵臂阿童木》,阿童木也是最早引進內地的日本動畫。
富士電視臺在2003年第三次重繪《鐵臂阿童木》:
2009年的3D版阿童木,我卻喜歡不上它了:
《鐵臂阿童木》作為日本漫畫的經典,影響力和地位不輸給米老鼠、唐老鴨,為世界漫壇的典範。中文簡體版是由日本手冢株式會社正式授權,由漫友文化傳播機構重新上色出版,這是中國人的福氣。
金城作為《鐵臂阿童木》及《我的孫悟空》簡體中文版的出版人與日本動畫協會會長、手塚治虫公司董事長松古孝徵一起啟動《鐵臂阿童木》及《我的孫悟空》簡體中文版的全球首發:
神一樣的手稿:
手冢一生都在畫手稿,他的心血和生命全部都體現在這些手稿上。
這是他小學二、三年級的手稿:
這是不久前發現的散落民間他的6幅手稿:
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還在他的《我的孫悟空》的動畫手稿上。
這是他的15萬張手稿的展覽版:
這本《原稿的秘密》我四年前看過了,的確有很多鮮為人知的創作背後的秘密:
手冢擔心萬一遇到火災,而把手稿放入一巨大的鐵製保險柜中,這是《巖松看日本》採訪手冢工作室的原稿保險柜:
神一樣的《森林大帝》:
日本第一部彩色TV動畫,是手塚治虫的《森林大帝》,這是手塚治虫1965年的作品。我們大多是從小人書看到的:
TV版《森林大帝小雷歐》,還有那首人人會唱的雷歐之歌:
作為日本歷史上的第一部彩色動畫片,對非洲大森林的美麗描繪豐富動人,雄偉跌宕的背景和插曲音樂也為這部動畫增色添彩。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評判,《森林大帝雷歐》在當時的創作環境下一鳴驚人:
神一樣的思想:
手塚治虫主要是漫畫作品中都些帶有人性的哲學思想。他強調「不尊重生命與忽視精神世界的科技發展,一定導致人類和地球的滅亡」:
重視「生命」和「心靈」是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給後世的啟示:
手冢的作品不計其數,他的精典作品編幾天都編不過來。如我看過的《怪醫黑傑克》《三眼童子》《火鳥》《我的孫悟空》等等,太多了:
神一樣的告別:
我很幸運地搜刮到一張手冢1988年11月10號在上海參加國際動畫電影節的照片。這也是能找到的手塚治虫最後一張照片了。這時他已經是胃癌晚期,人瘦得離了譜,他再次抱病來上海,是因為他的動畫啟蒙是來自上海的動畫《鐵扇公主》,這次來也是向他敬仰的萬籟鳴告別:
回國後,手冢以超乎想像的毅力堅持完成了動畫片《我的孫悟空》的草案,並在扉頁上寫下了「這是我的孫悟空」的字樣。以這部作品為自己短暫而漫長的漫畫生命畫上了最後的句號。手冢也是用這部作品,向遠在中國的萬籟鳴道別。
從上海回去,僅僅四個月後的1989年的2月9號,手塚治虫就離開了他一生熱愛和無比眷戀的漫畫,如他的作品《火鳥》一樣,永遠地飛向了另一個世界:
手冢一生創造了無數的奇蹟,如他在《怪醫黑傑克》中所說,「奇蹟不會降臨在沒有希望和信仰的人身上。」
同時,他還有一句至理名言:「人生就如同一條漫長的道路。一個個障礙就如同一道道高牆。翻過一道後,又有一道更高的牆等著我們努力去攀越。 短暫的一生中,又能爬過幾道牆呢?」
根據他的同名漫畫作品改編的電影《大都會》,生死之界:
手冢是神,是在於他有任何人無法逾越的高度:
手塚治虫先生的自畫像:
我畫手塚治虫先生,是帶著崇敬和懷念的心情去畫的。畫任何人,從來沒有今天畫他這樣激動過,我把他畫成阿童木的形像,也如他畫的那樣,開足馬力,越過遼闊星空,繼續追尋你的夢想吧。
漫畫家的夢都要比一般人的更遙遠和廣闊,或許也更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