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夏 編輯/老攻
0.17%,是上周末江蘇衛視《來吧兄弟》開播的收視率。與此同時,東方衛視《極限挑戰3》拿下1.6%的52城收視率,浙江衛視賈玲的新綜藝《開心俱樂部》也拿到了1.24%,反觀江蘇衛視這檔新節目,慘澹得跟當初浙江衛視的電視劇《美人私房菜》有得一拼,幾乎創下一線衛視史上最低。
看到這樣的成績,有人一臉懵逼,有人內心瞭然:估計跟收視率買賣有關吧。
事實上,這檔《來吧兄弟》原本叫《來吧說做就做》,原定於湖南衛視2016年Q4檔播出。根據早期的介紹,這是一檔純男色的「結構式綜藝」:12期節目12種綜藝模式,星素搭配,帶給觀眾「綜藝快閃」般的感官刺激。
但這檔節目堪稱命運多舛,一方面節目出品方、製作方華錄百納、藍火深受「限韓令」、總局審核的困擾,因此被迫改名改版,最終由江蘇衛視接盤,推延至今年姍姍來遲。
是生不逢時,還是內容本身經不起考驗?《來吧兄弟》的失利給整個行業帶來了哪些經驗教訓?我們簡單分析一下。
《來吧兄弟》首期測評
人設無趣、遊戲乏味
據說原本《來吧說做就做》被批評「沒意義、且沒意思」因此延播。
為了正常播出,看得出《來吧兄弟》做了大量的修補,無時無刻不在強調兄弟情、團隊齊心協力等正能量的東西。這樣的製作背景,直接決定了節目調性,「正」得比較刻意。
再說明星陣容,潘瑋柏、陳小春、包貝爾都有一定的觀眾基礎,但都不是流量掛,沒什麼粉絲和人氣,而段博文、孫堅、謝彬彬,都是本身就沒打造出特色和標籤的小藝人。
於是乎,我們看到這六個人的表現都很平均和相似,每個人都在玩遊戲、做任務,看不到什麼個性。比較醉人的是,沒有任何腦洞大開、沒有出人意料,每一個關卡都是那麼的熟悉和落後。嗯?縱使是預算有限、前期策劃也太敷衍和潦草了吧?且沒解決核心問題。
第一,我們為什麼要玩這個遊戲?玩它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我贏or輸基本沒什麼差別?那我們做這個節目的動力是什麼呢?
所以,我們看到了這樣的畫面。包貝爾明明贏了全世界,但看到什麼勝利的快感和得意。謝彬彬通關全敗,沒受到任何懲罰。段博文最後落單被罰,淡淡說了句沒事,毫無看點。
不知道節目組為何一直強調自己是無腳本拍攝,這真的不是節目效果堪比「裸奔」的理由。人設無趣、遊戲乏味、全程尬演,真心希望接下來的11期模式能夠有所改善,漸入佳境,不然《來吧兄弟》可能會成為江蘇衛視和華錄百納不堪回首的記憶。
《來吧兄弟》收視創新低
這對華錄百納意味著什麼?
當然,除了節目內容有問題,《來吧兄弟》的檔期、競爭環境也是real不佔優勢。
如果說節目在2016年播出還稍微好點,到了2017年,在諸多新的戶外真人秀的轟炸之後,這一品類已經陷入了越發嚴重的疲軟狀態。有綜藝粉絲表示:「前有《跑男》、後有《極挑》,像《高能少年團》這樣的還能看到新鮮出爐的愛豆,那我為什麼還要看這種低配版的男人幫真人秀呢?」那麼問題來了,當節目沒有核心競爭力時,是否可以換一條路走?
也有人問,為什麼華錄百納一定要做呢?某業內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這也跟公司對市場的判斷有關。16年的時候錢已經砸了進去,怎麼能說放棄就放棄呢?只能說適時止損!」
雖說這一次有江蘇接盤,但你無法保證每次都這麼順利。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小娛:「江蘇願意接盤,首先平臺肯定是需要有源源不斷的新節目進來,其次藍火能帶來像韓束、金立這樣的大客戶,它還是較大的價值的。」
不過,《來吧兄弟》首播收視跌破0.2%,也狠狠扇了整個行業一巴掌,不要為了做節目而做節目。畢竟,你如何保證這次之後,你的下一個新節目、能否獲得金主和平臺的信任呢?
對藍火來說,小娛曾報導過,它引以為榮、作為金字招牌的韓國製作團隊,因為「限韓令」黯然離場,公司正面臨「去韓化」的困境。(點擊藍字回顧)究竟如何重建團隊、提高製作實力,如何打造出新的好節目、重塑公司品牌非常緊迫。
或許正因如此,在等待藍火重整旗鼓的當下,華錄百納也已經發布了重大公告,想要收購歡樂傳媒,這也被當做是填藍火綜藝受創的坑,畢竟綜藝曾扛起華錄百納的利潤大頭,大家都指著做綜藝掙錢呢~
排版/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