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有用嗎?這是一個讓人爭議的話題。對於高鐵男子換座懟女乘客道歉,應該被原諒嗎?
近日一段「高鐵換座遭拒男子惡懟女乘客」的視頻在網上廣泛傳播。原因是男子想要給手機充電為了座位引起了衝突。網際網路時代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為焦點。
「我身份比你高多了!」
「你就應該讓我坐」
「我身份比你高得多」
「你要是在我單位早把你開掉了」等等帶著「倚老賣老」和「優越感」的話讓男子迅速成為眾矢之的!
隨著男子身份被揭開我們其實會發現或許在視頻中的真的可能只是「普通人」。這時候網友的好奇心甚至會被打散換來一點失望,到最後不管後面男子是否道歉都已經被貼上標籤!而網友對於是否道歉或許並不在意,因為我們潛意識已經原諒不了他了。
談退休男子情緒激動懟乘客上了熱搜
報導稱男子曾是某私企員工,已退休,自稱因年紀大了當時情緒有點激動,沒想到事情會演變至此,目前男子已向對方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道歉,對方也已表示諒解。
我們會發現高鐵男子換座遭拒懟女乘客後雖然道歉了,但不少網友依然會覺得是出於輿論的壓力。真正男子是否知錯尚未可知。
有網友評論:
說實話,有些人真的不想原諒。可能平時就是這個徳行。這次因為網絡輿論,害怕網絡上啥子都給他查出來不得已的道歉而已。有什麼意義???
其實我們知道道德觀念自古有之,有錯則改,無則加勉。知錯能改逐漸被人們遺忘,我們更多的是推論他肯定生活中就是一個沒有道德,沒有素質的人,就連小編自己一開始也這麼認為。這一切也都是我們自行腦補的畫面!
但看完網友評論反而覺得或許事實並不是如此,反而感覺現在的短視頻、自媒體讓道歉變得更困難了,那到底還需要道歉嗎。或許每個人都有情緒不受控制的時候,也有不為人知的隱私。當有一天因為個人生活或者工作原因心情不佳言論出現不當正好被抓拍到,或許後面你再想去解釋已經無濟於事因為網友已經對你下了定義。
網際網路時代輿論是把雙刃劍
有時候我們會想明星為什麼不喜歡隨時跟拍的人?原因或許就是因為害怕被不可控制的網絡輿論吞噬。其實這個時代到來人人都有可能成為明星,或許你出門旅行又或者在外購物你的一言一行正在某位路人的鏡頭裡。在高度緊繃的精神壓力下生活真的安全嗎?
如果當時你恰好情緒激動或許你就火了!
網絡曝光到底是帶來的是正義還是過度「暴力」?
網際網路讓我們第一時間了解到世界各地發生的事件,也讓很多不文明現象曝光在公眾視野。不得不說讓每個人在公共環境中更自律,因為每一部手機都有可能也成為監督者。這也讓容易犯錯的人心生敬畏成為「正道的光」。
但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如果一個視頻某個場景被挑出細節「過度」解讀。那麼在口誅筆伐的網絡背後當事人將變得傷痕累累,這樣的結果是不可逆的,因此要正確利用網絡的力量。
設想兩個場景到底誰對誰錯:
一名學生對老師說,你如果再逼我寫作業,我就網絡曝光你,反正你不敢把我怎麼樣!
一名旅客對一個乘務員說,你們服務態度這麼差還不允許我罵人了嗎,你敢罵我嗎?來我錄下來曝光你!
網絡本身是一種快速的傳播方式,而一般流傳於網絡的內容也是具有選擇性的。因此我們或許在面對信息時總會認為這就是當事人的全部信息,我們給出的定義大都是片面的,這也是為什麼容易引起網絡暴力的原因!
輿論的力量具有不可控性,如何利用好?
由於網際網路自媒體時代我們獲得的信息可能是不對等的,很有可能過分地傷害到普通人,如何利用好網絡力量,需要更多的理性思維。
在未來,希望網絡曝光讓惡無處遁形,讓視頻中彰顯更多的正能量,同時也需要對無意中的「錯」帶有一絲包容。如果處理方式都是一併「社會性死亡」那可能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視頻的「主角」那時候是多麼悲哀!
社會三觀做一個有思想有態度的百家號,和我一起感受社會冷暖人生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