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學、擇業、婚姻是人生最重要的三件大事。筆者認為婚前在單位門口發喜帖,這麼做既不會影響同事正常的工作,又可以避免自己在工作中因為想著這件事而分神,是最簡潔、有效的一種分享方式。試想想,如果陸俊只給自己熟悉的人發喜帖,其他同事從身邊路過,他裝作看不見,會顯得很不禮貌,所以,選擇這種方式,希望獲得同事的祝福沒有錯。
記得我結婚時,雖然沒有向陸俊那樣廣發喜帖,但是很多我沒有邀請的同事和領導還是參加了我的婚禮,並送上了祝福,當時真的很開心,也正是如此,我才一直在企業裡加倍努力工作,回報同事和領導的關懷與厚愛。
為何現在人對同事結婚收喜帖這件事這麼牴觸?是因為有些人以結婚、喬遷、升學、過生日等等各種理由多次邀請同事參加,讓同事覺得壓力非常大。為了抵制這種不良行為,各企事業單位都相繼制定了《關於規範黨員幹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的相關規定》,這就表明了一種態度,作為企業的黨員幹部堅決帶頭不大操大辦,除陋習,樹新風。如今,作為企業的職工也深受新風尚的影響,在婚喪嫁娶等人生大事上,能夠做到移風易俗。所以,筆者認為本期事件中的新職工陸俊很單純,他只是覺得人生大事,希望獲得同事們的祝福,並不是出於讓大家都隨禮金的目的才邀請的,只能說他太年輕了,考慮問題不夠周到,不是有意為難大家,所以大家也應該諒解。如果真是覺得不熟,甚至不想參加,不去就可以了。
在企業中,不管是新職工還是老職工,都希望自己的婚禮能夠熱熱鬧鬧地,以此表明自己在這個單位的分量,哪怕收到的是一句祝福的話,也會非常開心。因為大家都知道,別人給你送上祝福了,等到人家有喜事時,你也要去回敬的,這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來而不往非禮也。
對於新來的職工結婚,我覺得該單位領導一定要做好以下三項工作。第一,對職工婚前的準備工作,要給予關注,如果職工有需求,單位能夠幫助解決的儘量幫助解決,讓職工感受到企業的溫暖;第二,職工結婚時,該單位領導一定要前往並送上祝福,其目的是讓職工的親朋好友感受到來自企業的關懷;第三,職工結婚後,企業領導還要多找職工談心,做到及時了解職工的思想動態,不要讓職工因為家庭瑣事影響到正常工作。企業要是能夠將職工的事都看成是企業的事,那麼職工就會更加熱愛這個企業,更加努力工作,從而也助推企業的發展。
當然,如果職工結婚前夕發喜帖,引起一些職工不滿時,作為單位領導應該做些開導工作。首先,打消一些職工顧慮,參不參加是個人的事,自己決定就可;其次,送祝福不要攀比,心意到就可,切忌講排場;最後,提倡送一個自己製作的工藝品或者自己繪畫的作品等,同樣是表達心意。
收到喜帖後感到非常苦惱,多半是自己把事情想複雜了,記得老一輩人結婚時,互相送個暖瓶,送個臉盆,一樣會感到很溫馨。雖然時代變遷了,但是這種光榮傳統不能丟,希望所有人都能像老一輩人學習,吃塊喜糖,送個祝福,即增進了友誼,也拉近自己與不熟悉同事之間的距離,這豈不是最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