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為人父母,會有許多奇妙的體驗和感受。陪伴著一個小生命慢慢成長,這段日子裡會有許多難忘的事情。
寶寶的第一次翻身、第一次生病、第一次站立等等,對於父母來說,都是一輩子難以忘記的美好回憶。
而作為一個母親,第一次聽見孩子叫聲媽媽,總是會有滿滿的滿足和感動,恨不得與全世界分享。
章子怡已經和汪峰結婚很久了,婚後章子怡也成為了一個普通的人妻,並且也成為了一個母親。
這位影后在日常生活中卸去了明星的光環,照顧著自己的一兒一女。如今女兒已經長大了不少,而小兒子才只有8個月大。
就在不久之前,章子怡在微博上曬出與小兒子的合照,看起來十分溫馨。她還驕傲地表示,自己的兒子已經會叫「媽」了!
這件事情還是讓網友們難以相信的,畢竟孩子還未滿一周歲,如今就能開口說話了嗎?
其實雖然有點早,但這個時候的寶寶確實已經可以開口說話了。當然,他們還不能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大多是說出一些單字或者詞彙。
不過這樣簡單的話語,已經能夠讓父母滿足了。儘管章子怡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但是相信每個孩子的第一次叫「媽」,都可以讓媽媽記住一輩子。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夠有較強的表達能力,這樣以後在社交生活中,才能夠遊刃有餘。那麼就要注重把握語言黃金期了。
寶寶0~3歲這個階段,屬於語言發展的黃金時期。在這幾年,寶寶的大腦發育可以達到成人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學習能力飛速發展。
而且在這個時期,寶寶學語言是最輕鬆最快速的。如果想讓寶寶掌握好一門外語,家長可以在這個階段就多多灌輸給孩子。
當然,這幾年還可以進行細緻的劃分。
1、語言準備期
在孩子2歲以前,就是語言準備期。這時候寶寶比較小,神經發育還不完全,因此有些話也不能完整說出來。
不過這時候普遍可以說出簡單的詞彙和短句了,而且能夠明白大人的意思,這是很重要的。
家長一定要對寶寶多說話,讓寶寶多聽多看,這是在積累語言的素材。等到寶寶的語言能力成熟了,積攢的語料庫就能派上用場了。
2、語言黃金期
寶寶2歲之後就是非常黃金的語言發展期了,而且這個時期是不可逆的。如果家長一旦錯過了這個時期,之後就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學習語言的機會了。
1、多多與寶寶交流
在學習語言的時候,說很重要,聽同樣很重要。很多家長總是心急孩子為什麼不愛說話,卻很少反思自己是不是跟孩子說了足夠多的話。
說到底,寶寶開口說話是一種對於外界行為的模仿。如果寶寶身邊最親近的父母也很少開口,那麼寶寶要向誰去學呢?
因此父母在平時要多多和孩子交流,不要因為此時孩子還不會說什麼話,就覺得不必與孩子交代事情。
其實孩子是可以明白大人的意思的,只要與孩子多互動,父母總能等到孩子的回饋。
2、多多鼓勵寶寶說話
寶寶剛開始說話的時候,肯定是十分含糊不清的,就算是父母,也不一定能夠聽懂孩子的意思。
在這個時期,父母確實很辛苦。但是不要因為自己的疲憊,放棄了寶寶。有的父母覺得寶寶說話說不清,便失去了聽下去的耐心。
但寶寶是可以明白家長的情緒的,當家長失去了興趣,寶寶也會喪失說話的興趣。久而久之,寶寶就更加不願意開口了。
所以父母一定要多多鼓勵寶寶說話,在寶寶開口後,最大程度地給予孩子以肯定和鼓勵。
寶寶得到積極的反饋,自然也會更加願意開口說話了。
3、培養寶寶的非語言表達能力
雖然語言可以表達的意思很多,但是情緒和肢體也能夠傳達出同樣重要的信息,這一點在社交場合中也十分適用。
在和寶寶相處的過程中,向孩子解釋情緒,讓寶寶能夠感受到情緒的變化和肢體動作的意義。
這不僅能夠讓寶寶更加了解別人想要表達的意思,還能夠讓寶寶理解更多的情感,有助於情商的提升。
把握住寶寶的語言發展黃金期,就算孩子沒有早早開口說話,也可以不讓孩子落於人後。
4、善用「神器」
想讓寶寶學好說話,家長需要善用「神器」,有的時候家長會一時間不知道教什麼,可以帶孩子看說話類的繪本,可以豐富詞彙量,而且內容有趣。
小編推薦:《寶寶學說話繪本》一套十冊正版圖書品質有保障,看著繪本學說話,寓教於樂,家長更輕鬆,寶寶更開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