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的天,說冷就冷。這段時間,趕早晚班車的上班族,有座位都不想坐,因為太涼。沒想到乘客的苦,竟被一位公交車司機悄悄地記在心裡,他發動家人,找布料、尋棉花,在70歲老母親的帶領下,歷經3個日夜,終於縫製好41個坐墊。
11月19日,記者針對此事進行了採訪。
乘客微小舉動
細心公交司機記在心上
今年42歲的張洪江,是交投公司809路公交車司機。作為一名公交車司機,他的心裡,時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更把乘客冷暖放在心間。
採訪中張洪江告訴記者,隨著室外溫度的降低,他發現有時候雖然車內有座位,卻有乘客寧可站著也不坐,一問才知道,大家覺得椅子涼;他還發現,一些經常乘坐公交車的市民,有的自己攜帶小坐墊,這一切,都深深地印在了張洪江的腦海中。
回到家,他與妻子說起了這件事。妻子也說,冬天的早上和晚上,剛坐在椅子上肯定會很涼,很多歲數大的人和女同志,都怕涼。
想想白天的一幕幕,再加上妻子說過的一席話,張洪江心裡有了打算。
發動全家老小
共同動手縫製暖心坐墊
11月10日一大早,張洪江起床後,把自己的想法講給了妻子。
「媳婦,我想縫一些坐墊,你來幫我唄?」張洪江對妻子說。
「這個想法太好了,我支持你!」張洪江的話音剛落,妻子立即說。
聽到妻子的話,張洪江很高興,隨後他又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70歲的母親,沒想到住在喇嘛甸的老母親激動地說:「兒子啊,你媽的針線活兒不錯,我也幫你,你就放心吧!」
就這樣,在母親、妻子的幫助下,縫製暖心坐墊的行動正式開始,當張洪江12歲的女兒得知此事後,也加入到這次行動中來。
歷時3個日夜
41個暖心坐墊縫好了
老媽在喇嘛甸忙活著,張洪江帶著妻子、女兒,在讓胡路忙活著。
張洪江說,做坐墊的布,都是家中的舊衣服、舊布料,坐墊裡的棉花,是新棉花。把布料清洗乾淨用消毒液消毒後,就開始了縫製。
經過3個日夜的努力,41個坐墊終於縫好了,70歲的老母親竟然縫了20多個。
工作之餘,張洪江趕緊回到母親家去取坐墊,一進門,母親不但沒有喊累,戴著花鏡的臉上,還滿是笑容。
「媽,你這麼大的歲數了,還讓你跟著我受累。」
「看你這話說的,我兒子能想起做這樣的好事兒,我驕傲著呢!」
採訪時老人說:「年輕時,我的針線活兒,在村裡數一數二,現在不行了,歲數大了,眼神兒跟不上去了。」
太陽還未升起
41個坐墊鋪好「待客」
11月13日凌晨4時許,張洪江和妻子趕到車隊,趕在發車前將41個坐墊逐個鋪到了座位上。
乘客走上車看到椅子上花花綠綠的坐墊後感激地說:「師傅,坐著真暖和,謝謝你啊。」
採訪中一位乘客對記者說:天越來越冷了,能坐上有坐墊的公交車,不僅身上暖和,心裡也暖和,謝謝這位好心的公交車司機。
面對記者的採訪,張洪江有些不好意思,他說:「開公交車已經三年多了,總希望自己能為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務,縫製這些坐墊,就是希望乘客不再挨凍,我只是做了一件小事兒。」
【來源:大慶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