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慶銀匠高手張家松:堅守傳統銀匠手藝

2021-02-19 鶴慶通訊

每天早上,鶴慶新華銀器小鎮「從金從銀」的作坊中都會傳出叮叮噹噹的聲音,這是張家松和他的徒弟們正在鍛打銀器。鶴慶「銀匠村」的銀匠高手很多,製作出來的銀飾造型精美,遠近聞名,張家松就是其中之一。

張家松從12歲就開始學習銀飾鍛造,20多年過去了,當年的小銀匠,已經變成了「老銀匠」,並且成為了「銀匠村」的一匹黑馬,在銀飾製作技藝圈裡嶄露頭角。張家松12歲就到新華村拜李六九為師,學習銀飾製作技藝,僅3年時間便出師。1997年,他隻身跑到西藏拉薩,見到一位大師的鏨刻技藝,才讓他知道什麼叫做精益求精,他也才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張家松放下身段,虛心研習鏨刻工藝,並逐漸開始專研銀器加工,製作藏傳佛教法器工藝品。8年的光陰在拉薩一晃而過,是張家松最艱苦的8年,也是他最有收穫的8年。

2011年,是張家松人生的轉折點,在師傅的悉心指導下,他創作完成的作品「和平一統(桶)」榮獲雲南省工藝美術第五屆「工美杯」精品評選銀獎,在手藝人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從此,張家松從家裡的老銀匠屋,走進了公眾的視野。獲得大家關注後,張家松創作更加努力,開始在傳統的花紋和圖案上推陳出新,歷時一個月製作的《六角貔貅》參加「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其《六角貔貅水缸》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另外還有3套作品《九龍水缸》《戲龍珠銀壺》和《龘鼎》參加國家藝術基金「白族傳統工藝美術作品巡展」並獲得11個獎項 ,《戲龍珠銀壺》被評為2019三月街金牌名品大賽傳統工藝類金獎。

2018年1月,張家松榮獲雲南省銀器鏨花競技交流賽獲專業第一,被雲南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認定為「第一屆雲嶺技能工匠」。2012年至2016年,張家松先後受邀於中央美術學院,為藝術首飾專業師生教授鏨刻工藝;與天津美術學院和寧波城市藝術學院達成合作,工坊作為兩所院校的設計藝術教學實踐基地,其作為基地主持人,同時,受聘為兩所院校的「中國傳統工藝承傳課程」特聘教師。

張家松是出名了,但他一直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傳承手藝的問題,他要堅守著這項傳統的銀匠手藝。在作坊裡,徒弟們可以邊學邊幹,張家松隨時指導,並親手製作示範,徒弟們通過直觀地學習和臨摹,能夠很快地掌握銀飾打造的技術。來自江蘇的學徒黃魯辰告訴記者,因為他是學工藝美術畢業的,南京的老師推薦他來新華村,也是想著多學一點手藝,多見識一下。剛來的時候跟著寸樹偉老師學的,然後最近跟著張老師學習一下,張老師手藝在咱們整個銀匠村算是頂端的,所以說跟他學還是比較榮幸的。」

聽說張家松最近要去參加10月15日廈門國際茶博會,他和徒弟們正在緊鑼密鼓的準備參展的作品。張家松告訴記者,從這兩年的訂單來看,國外的訂單越來越多,這次是我們把東西集中展示,也是我們第一次參加這種大的會,把東西全部集中起來展示,能夠把我們整個行業的力量集中起來,把它推向國外,讓更多的人來了解這個市場,讓我們的手工作品衝出國門,走向世界,這個是他最大的目標。

「鶴慶通訊」微信公眾號專用郵箱:heqingtongxun@163.com

聯繫電話:0872-4122471

轉載請註明來自「鶴慶通訊」微信公眾號。

長按下面關注「鶴慶通訊」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電商扶貧大有可為|銀匠回鄉記
    「空心村」到「人氣村」近兩年來,依託入選中國傳統村落的優勢,麻料村在潘仕學等人的帶動下,運用網際網路思維運營,挖掘網絡銷售渠道,讓曾經的「空心村」變成了「人氣村」,產生了品牌效應。2009年,麻料村被譽為「中國銀匠之鄉」,但在那個時候,銀匠們多外出謀生。
  • 英國銀器 胡格諾銀匠(Huguenot Silversmiths)
    筆者借用先輩的話來表達本文的中心思想:胡格諾派教徒銀匠來到英國,改變了英國銀器的傳統面貌,改寫了英國銀器歷史新的一篇,使得英國銀器發揚光大。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接著開始驅趕新教徒,法國在幾天之內就失去了許多手藝熟練並且勤勞肯幹的工匠。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別了,法蘭西。法國這些胡格諾派教徒只有遠走他鄉,瑞士,美國,德國以及阿姆斯特丹和英國,最遠的跑到南非,筆者旅居南非二十年,曾多次去過南非的胡格諾派教徒後裔居住地。親身感受胡格諾派教徒後裔在南非的工作生活。
  • 銀匠張孝剛:匠心傳承老手藝 一鏨一錘總關情
    但在我市老城區鐘樓洞附近的一處店面,卻有一位老銀匠張孝剛,用時光和巧手默默鍛造和傳承著珍貴的老手藝。從藝20多年,他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賦予了銀塊生命力,用一鏨一錘的雕刻與敲打詮釋著「做專、做精、做細、做實」的工匠精神。
  • 黑河香港佬銀匠12周年店慶!100條水晶手鍊送!送!送!
    黑河市區唯一授權店鋪黑河華富店是黑河市區香港佬銀匠唯一一>家授權店鋪香港佬銀匠黑河華富店經營12年以來,以優質的品質,熱情的服務深得黑河廣大市民的喜愛,在12周年店慶之際,香港佬銀匠黑河華富店拿出萬元好禮回饋消費者,還有意想不到的優惠送給您!
  • 探尋⑤|吳忠居然還藏著一個94歲老銀匠!
    在吳忠市利通區開關廠家屬院內住著一位有著傳統手工製作銀飾的老銀匠他的名字叫吳字玉今年94歲熟悉他的人都親切地喚他「吳銀匠」吳字玉老人傳承著年幼時從師傅那裡學來的銀飾製作手藝並將技藝傳承給了自己的兒子和孫子
  • 張家兄弟:傳統木工手藝的堅守者
    而張家兄弟手工複製的雲錦織機則更是一絕,今天就讓我們來走近這兩位傳統木工手藝的堅守者。【記者出像:我現在所在的就是宋埠村張家兄弟的作坊了,在我身後呢擺滿了手工復原出來的雲錦織機,像我身邊的這一臺做工精巧、結構流暢,讓人不得不感嘆咱們中國古代傳統手工藝的偉大。】
  • 日本第一銀匠高橋,只賣給懂得銀飾的人,你真的敢說自己懂得嗎?
    在此他還碰到了他的啟蒙老師Jack,一位銀匠。隨後他輟學開始成為一名匠人,雖然很是辛苦,但做的自己最愛的事情,也是滿足和快樂。而他的人生轉折是在28歲時,一場古印第安文化展覽,喚醒了他內心深處的渴望!他想,自己找到了能為之奮鬥一生的目標了。這種神秘而古老的制銀技術讓他痴迷其中。
  • 【傳統手藝】22年堅守傳統爆米花製作丨時光的味道
    【傳統手藝】講述您身邊的手藝人,盼您投稿!  說到爆米花,想必能勾起不少人的記憶。
  • 東莞這些傳統手藝即將失傳?和呆狸一起了解東莞傳統手藝吧!
    狸爸:因為時代在發展,科技取代人工,很多傳統手藝都在時代的洪流中逐漸地失去了自己的位置,成了一代人的記憶啊。在東莞,就有很多傳統手藝正被漸漸遺忘,大家和呆狸一起來了解這些手藝吧。1.打鐵。相信很多東莞的小夥伴對於這個職業相當陌生,呆狸也只在電視劇上見識過這項手藝。世上活路三行苦,撐船打鐵磨豆腐由此可見打鐵這個行業十分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