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孩子出生之後,家裡就多了一個開心果,寶寶在小的時候好奇心很強,總是想要去探索新鮮的事物,當寶寶展現出自己的好奇心的時候,做出來的行為有時也讓父母感到頭疼,因為寶寶總是分不清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只要是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都想要摸一摸,玩一玩,這時候很多家長就會發現,家裡的東西總是莫名其妙的失蹤,有一些東西也總是莫名其妙地被破壞,知道是寶寶的「傑作」後,家長也會感到非常頭疼。
案例
今天要和大家說的就是這樣一個孩子,小寶寶看上去只有一歲多歲的樣子,看到家裡的廚房有一大桶油後,孩子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將自己肉嘟嘟的小手伸進了油桶,因為油桶比較大,所以瓶口也比較寬,孩子將手伸進油桶之後,就像玩水一樣在油桶裡面攪來攪去,玩兒的不亦樂乎,將手拿出來時,寶寶還用手在自己的臉上抹來抹去,就像在模仿媽媽抹化妝品一樣。
在畫面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寶寶的雙手油乎乎的放在臉上抹來抹去,而自己的小臉也被搗鼓得油光鋥亮,不得不說,寶寶真是太會玩兒了,家裡的大人可是要心疼了這麼一大桶豆油,這樣成了你的玩具。
這一幕被傳到網上之後,很多網友也笑翻了:
網友一:我突然也覺得有點兒手痒痒,想玩一玩
網友二:看著手法這麼熟練,一定是看媽媽平時護膚很到位呀
網友三:這麼好的東西,最好還是要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
網友四 :這麼小就愛美,長大還得了
分析
在孩子小的時候經常會自己的好奇心去探索,這樣就免不了孩子出現闖禍的情況,孩子闖禍之後,父母也不要嚴加呵斥,畢竟孩子對是非觀還是很模糊的,這孩子慢慢成長的過程中,父母也要有耐心的引導和培養孩子,讓孩子知道正確的是非觀,那麼,家長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給孩子提供更多的探索條件
孩子的好奇心旺盛,也是因為大腦在迅速的發育,這也是孩子接納新鮮事物和知識的黃金時期,父母給孩子做好引導,讓孩子得到教育的啟蒙,對孩子以後的成長也有好處,所以父母要給孩子提供更多的探索條件,減少孩子對重要物品的破壞,可以給把孩子玩兒一些益智的玩具,比如拼圖積木,讓孩子鍛鍊一下動手能力,那孩子也會比同齡的孩子更加優秀。
和孩子溝通,讓孩子知道是非
平時父母也要多和孩子溝通,告訴孩子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等等,這樣在孩子的心理,也會有意識地去做正確的事情,如果父母對孩子的破壞行為視而不見,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麼孩子在日後也可能會比較難管教。
讓孩子對自己的破壞行為負責
在生活中,父母不僅要接納孩子的探索和創造,另外還要讓孩子養成收拾爛攤子的習慣,如果孩子對自己的行為,不加約束,最後蓄意破壞,那麼父母也要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另外,父母還要表明自己的態度,讓孩子知道父母的底線,這樣既可以培養出孩子的責任感,會變相的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關於上面的內容,你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大家的留言和評論。